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双吡啶盐在盐酸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红林 蒋晓慧 +1 位作者 钟飞 周丽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3,84,共3页
用静态失重法测定了两种gemini型化合物溴化1,4-二(α-癸基吡啶)丁烷(Gp3)和1,6-二(α-癸基吡啶)己烷(Gp4)在含有1.0g/LNaCl的10%盐酸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25℃时Gp3在加量10mg/L时的缓蚀率即高达99.85%,加量逐步增加到500mg/L时大体上... 用静态失重法测定了两种gemini型化合物溴化1,4-二(α-癸基吡啶)丁烷(Gp3)和1,6-二(α-癸基吡啶)己烷(Gp4)在含有1.0g/LNaCl的10%盐酸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25℃时Gp3在加量10mg/L时的缓蚀率即高达99.85%,加量逐步增加到500mg/L时大体上维持此高缓蚀率。90℃时,在加量20,200,800mg/L时的缓蚀率,Gp3分别为63.17%,90.62%,89.91%,Gp4分别为75.80%,92.97%,93.37%,而四川广汉油田目前使用的缓蚀剂WD-11分别为10.57%,36.95%,88.87%。两种双吡啶盐是成膜型缓蚀剂,在盐酸中对A3碳钢的缓蚀效率高而用量低。表1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双吡啶盐 缓蚀剂 缓蚀性能 碳钢(A3) 酸液 酸液添加剂 孪连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双吡啶盐(PQ^(++))与异丙醇的光化还原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建威 陈德文 +1 位作者 杨玉昆 徐广智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技术与ESR相结合的方法对五种PQ^(++)—异丙醇体系的光激发均相电子转移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PQ^(++)可被异丙醇自由基单电子还原生成PQ^+·自由基,如体系中有二苯酮存在,则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大大增加.
关键词 双吡啶盐 丙醇 光化还原反应
下载PDF
4,4′-(1,4-苯撑)-双-(N-甲基-2,6-二苯基)双吡啶盐与四苯基磺酸锌卟啉相互作用研究
3
作者 曹维孝 李秀艳 冯新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5期478-480,共3页
在可见光照射下,水溶性的四苯基磺酸锌卟啉(ZnTPPS),当有还原剂存在时,可使连吡啶双盐如甲基紫精MV^(2+)还原成一价甲基紫精MV·+。在铂催化剂存在下,MV·+又可将H_(2)O还原成H_(2)。由于H_(2)是一个重要能源,此反应近年来深受... 在可见光照射下,水溶性的四苯基磺酸锌卟啉(ZnTPPS),当有还原剂存在时,可使连吡啶双盐如甲基紫精MV^(2+)还原成一价甲基紫精MV·+。在铂催化剂存在下,MV·+又可将H_(2)O还原成H_(2)。由于H_(2)是一个重要能源,此反应近年来深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卟啉 铂催化剂 相互作用研究 可见光照射 甲基紫精 双吡啶盐 水溶性
下载PDF
新型双吡啶盐的合成及其作为硝酸根离子荧光增强型探针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顺瑛 孙文豪 贡卫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7-1600,共4页
阴离子普遍存在于生命体和环境中,在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环境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硝酸根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阴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极大危害。目前测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 阴离子普遍存在于生命体和环境中,在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环境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硝酸根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阴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极大危害。目前测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虽然各方法各具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电化学法重现性差,而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需要较为复杂、昂贵的仪器及较长的分析时间。荧光光谱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成为阴离子识别和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吡喃盐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吡啶盐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1 H谱、13 C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并研究了其与不同阴离子的荧光识别性能,显示出对硝酸根离子明显的特异性识别。在双吡啶盐溶液中滴加硝酸根离子后,荧光呈现显著增强,而其他竞争性阴离子则淬灭初始荧光。通过荧光滴定实验证实双吡啶盐探针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稳定的1∶1超分子配合物,稳定常数lgK=5±0.02。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以及变温核磁共振波谱表明硝酸根离子与双吡啶盐上活性氢形成稳定的氢键,并诱导整个双吡啶盐分子的共平面性增大,荧光强度增强,从而达到选择性识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啶盐 硝酸根 荧光探针 超分子 阴离子
下载PDF
双吡啶盐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谷峥 高芒来 +2 位作者 罗忠新 谭会 舒神宝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9-315,共7页
以六亚甲基双吡啶盐(HEMBP)为改性剂对膨润土(B)进行改性,利用XRD,BET,FT-IR和SEM对所得有机改性膨润土(HEMBP-B)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优化了改性条件,发现在HEMBP吡啶阳离子添加量为1.0 CEC,液固比(L/S)为50 mL:1 g,时间t为3 h,温度T为60... 以六亚甲基双吡啶盐(HEMBP)为改性剂对膨润土(B)进行改性,利用XRD,BET,FT-IR和SEM对所得有机改性膨润土(HEMBP-B)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优化了改性条件,发现在HEMBP吡啶阳离子添加量为1.0 CEC,液固比(L/S)为50 mL:1 g,时间t为3 h,温度T为60℃,pH为6.26(自然值)的改性条件下,HEMBP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最大并达到平衡。同时,以该条件下制备的HEMBP-B为吸附剂,在T为45℃,t为2.5 h,pH为6.46(自然值)时,HEMBP-B对初始浓度为50 mg L 1苯酚溶液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处理含酚废水的吸附剂种类,而且也为短链吡啶盐改性黏土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啶盐 改性膨润土 制备 苯酚 吸附 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下载PDF
系列双吡啶盐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谷峥 高芒来 +2 位作者 罗忠新 胡昭朝 薛广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9-1056,共8页
以合成的系列双吡啶盐为改性剂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改性,利用XRD,FT-IR、SEM和TEM表征了有机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并以六亚甲基双吡啶盐(HEMBP)为模板优化了改性条件,发现在液固比(L/S)=50 mL∶1 g,温度(T)=60℃,时间(t)=3 h,pH=6.26(自然值... 以合成的系列双吡啶盐为改性剂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改性,利用XRD,FT-IR、SEM和TEM表征了有机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并以六亚甲基双吡啶盐(HEMBP)为模板优化了改性条件,发现在液固比(L/S)=50 mL∶1 g,温度(T)=60℃,时间(t)=3 h,pH=6.26(自然值)的改性条件下,HEMBP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最大并达到平衡。同时以该条件下制备的八种有机改性土为吸附剂,考察了不同链长双吡啶盐改性膨润土对吸附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吡啶盐中连接两个吡啶环的碳链过短或过长都不利于有机改性土对苯酚的吸附,而在长度适中的情况下,有机改性土对苯酚的去除率高达80%左右,远远超过膨润土原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啶盐 改性膨润土 制备 苯酚 吸附
下载PDF
HCl介质中两种双吡啶盐对N80钢的缓蚀性能
7
作者 罗晓明 钟飞 +1 位作者 潘献晓 肖亦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5期113-114,共2页
用静态失重法测定了两种gemini型化合物溴化1,4-二(α一癸基吡啶)丁烷(TBB)和1,6-二(α一癸基吡啶)己烷(HBB)在含有1.0 g/L NaCl的10%盐酸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5℃时TBB含量在10 mg/L时的缓蚀率即高达93.86%,含量逐步增加到5... 用静态失重法测定了两种gemini型化合物溴化1,4-二(α一癸基吡啶)丁烷(TBB)和1,6-二(α一癸基吡啶)己烷(HBB)在含有1.0 g/L NaCl的10%盐酸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5℃时TBB含量在10 mg/L时的缓蚀率即高达93.86%,含量逐步增加到500 mg/L时大体上维持较高缓蚀率。60℃时,在含量100,300,500 mg/L时的缓蚀率,TBB分别为90.18%,92.45%,92.63%,HBB分别为92.53%,95.72%,95.64%。两种双吡啶盐是成膜型缓蚀荆,在盐酸中对N80碳钢的缓蚀效率高而用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啶盐 缓蚀剂 缓蚀性能 碳钢(N80)
下载PDF
关于氧化锌/双吡啶高氯酸盐非均相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德文 周建威 +2 位作者 刘延秋 杨玉昆 徐广智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33-240,共8页
用ESR方法对9种不同双吡啶高氯酸盐与氧化锌组成的非均相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ZnO-PQ^(++)-胶束-苯的分散系,经350nm~420nm的紫外光照后,PQ^(++)被还原成PQ^+。具有大共轭结构的PQ^+的ESR信号较强。胶束的存在... 用ESR方法对9种不同双吡啶高氯酸盐与氧化锌组成的非均相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ZnO-PQ^(++)-胶束-苯的分散系,经350nm~420nm的紫外光照后,PQ^(++)被还原成PQ^+。具有大共轭结构的PQ^+的ESR信号较强。胶束的存在也可使ESR信号增强。当体系充氧时,PQ^+信号消失,并有超氧阴离子基O_2^-和羟基·OH被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电子转移 双吡啶盐 光诱
下载PDF
4-二甲氨基吡啶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盛永莉 朱正方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7年第10期528-529,共2页
本文对合成4-二甲氨基吡啶的工艺条件做了试验研究。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优化技术处理,筛选出了一条比较理想的合成路线,产品收率高于现有文献值。在杀虫剂硫双灭多威的合成中应用该催化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双吡啶盐 DMAP 灭多威 二甲氨基吡啶
下载PDF
PyDDP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吸收红移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丽珍 张兴堂 +4 位作者 戴树玺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李铁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四氯化金制备了金纳米颗粒,并用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对其进行修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PyDDP与金颗粒表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yDPP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尺寸与修饰前基...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四氯化金制备了金纳米颗粒,并用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对其进行修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PyDDP与金颗粒表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yDPP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尺寸与修饰前基本相同;PyDDP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吸收发生了较大幅度的红移.利用偶极子模型结合配位理论解释了PyDDP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发生红移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移 表面等离子体振荡 偶极子 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PyDDP)
下载PDF
百草枯与可持续农业
11
作者 柏亚罗 冯坚 《现代农药》 CAS 2004年第5期31-35,43,共6页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 除草剂 百草枯 吡啶 土壤 干燥剂 生物利用率 生态毒性 减耕法
下载PDF
Substituent groups from aromatic dicarboxylates modulated structural diversification in the assembly of Co(Ⅱ)complexes based on the bis-pyridyl-bis-amide ligands 被引量:2
12
作者 WANG XiuLi MU Bao +4 位作者 LIN HongYan YANG Song LIU GuoCheng TIAN AiXiang ZHANG JuWe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557-566,共10页
Four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two bis-pyridyl-bis-amide ligands and three aromatic dicarboxylat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ent groups, namely, [Co(3-bpcb)x.5(NPH)(H20)]" 4H20 (1), [Co(3-bpcb)(NIPH)] ... Four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two bis-pyridyl-bis-amide ligands and three aromatic dicarboxylat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ent groups, namely, [Co(3-bpcb)x.5(NPH)(H20)]" 4H20 (1), [Co(3-bpcb)(NIPH)] (2), [Co(3-bpcb)0.5(5-H2AIP)]" 2H20 (3), [Co(3-bpcd)0.5(5-H2AIP)(H20)]" 2H20 (4) [3-bpcb = N,N'-bis(3-pyridinecarboxamide)-l,4-benzene, 3-bpcd = N,N'-bis(3- pyridine)cyclohexane-l,4-dicarboxamide, H2NPH = 3-nitrophthalic acid, H2NIPH = 5-nitroisophthalic acid, 5-HaAIP = 5-aminoisophthalic acid] have been synthet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Complex 1 displays a one dimensional (1D) chain based on the binuclear [Co2(NPH)2] units and 3-bpeb ligands, which is extended into a three dimensional (3D) supra- molecular framework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and n-n stacking interactions. In complex 2, the (3,5)-connected two dimen- sional (2D) layers are constructed from 1D Co-NIPH chains and bidentate-bridging 3-bpeb ligands. Complex 3 is a 2D double layer based on Co-5-H2AIP 2D layers and 3-bpeb pillars. Complex 4 also displays a 2D network, which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Co-5-H2AIP 1D double chains and 3-bpcd ligands. Finally, complexes 2--4 are extended into 3D supramolecular frame- works by hydrogen bonding or n-re stacking interactions. The substituent groups of dicarboxyla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ssembly and structures of the title complexes. In addition, the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1-4 and the electrochemi- cal behaviors of 3 and 4 at room temperatu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bis-pyridyl-bis-amide ligand hydrothermal reaction fluorescent proper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