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气路内并联进气系统模态转换过程数值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母忠强 杨顺华 +5 位作者 王铁军 游进 袁化成 任虎 谢松柏 张弯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6,共12页
为了探究双气路内并联进气系统固定马赫数下模态转换过程中的分流板调节策略,利用数值计算与地面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Ma3.5条件下双气路进气系统在典型分流板位置的流场干涉机制,获得了不同出口反压条件下双气路进气系统的总体... 为了探究双气路内并联进气系统固定马赫数下模态转换过程中的分流板调节策略,利用数值计算与地面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Ma3.5条件下双气路进气系统在典型分流板位置的流场干涉机制,获得了不同出口反压条件下双气路进气系统的总体性能和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板高度调节影响高低速气路的总体性能,为避免高低速气路之间的流动干扰,引起流量剧烈变化,模态转换过程中提供推力气路的正激波应不被推出分流板前缘;数值预测的密度梯度与试验纹影预测的波系结构高度吻合,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低速气路出口反压比变化直接影响分流板附近高低速气路的波系结构,二元喉道段的流场具有明显的三维分布特征;采用抽吸孔和泄流缝的流场控制措施有效提高进气系统的起动性能,分流板相对高度0.702条件下进气系统抗出口反压比能力从28提升到32;采用双S弯扩压器设计,低速气路临界反压比条件下的出口平均马赫数和总压畸变度控制在0.3和0.09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双气路进气系统 模态转换 分流板 地面试验系统
下载PDF
新型双气路通道复点机的研究及实施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平 罗文佳 李筱琳 《机电工程技术》 2006年第11期78-8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双气路通道复点机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的方法,重点对压力信号的采集及处理作了研究,实验表明,计数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好。
关键词 双气路通道 复点机 信号采集
下载PDF
双载气在双气路热导池上的应用
3
作者 胡俊勇 《大氮肥》 CAS 2013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研究了在双气路热导池上使用双载气的适宜条件,建立双柱双载气TCD的气相色谱法,应用于动火分析中可燃气体H2和CO的同时测定。方法检出限分别为H20.001 5%,CO 0.01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2.1%。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双载气 双气路热导池
下载PDF
双气路制动系统检测
4
作者 赵长波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9年第6期27-28,共2页
1检测方法及标准(1)检测方法 在国内载货车整车厂总装过程中,底盘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大多使用“涂肥皂泡法”,即简单的对各个气路接口处涂抹肥皂水看有无气泡产生,这是一种简易的水检方法。水检的弊病是检测不到微小的泄漏即“慢... 1检测方法及标准(1)检测方法 在国内载货车整车厂总装过程中,底盘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大多使用“涂肥皂泡法”,即简单的对各个气路接口处涂抹肥皂水看有无气泡产生,这是一种简易的水检方法。水检的弊病是检测不到微小的泄漏即“慢漏气”,人为原因引起的误差大,若涂抹不到位或观察不够仔细,则导致“问题车”流入下一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密性检测 制动系统 双气路 肥皂水 人为原因 载货车 整车 底盘
下载PDF
双气路内并联进气系统模态转换试验研究
5
作者 母忠强 杨顺华 +5 位作者 王铁军 任虎 游进 谢松柏 张弯洲 罗佳茂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4年第3期69-80,共12页
为了探究内并联进气系统模态转换过程中的分流板调节策略,利用地面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Ma 3.5条件下双气路进气系统在典型分流板位置的流场干涉机制,获得了高低速气路总体性能和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板高度变化影响高低速气... 为了探究内并联进气系统模态转换过程中的分流板调节策略,利用地面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Ma 3.5条件下双气路进气系统在典型分流板位置的流场干涉机制,获得了高低速气路总体性能和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板高度变化影响高低速气路总体性能和抗反压能力,同时由于流量重新分配,下游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需要匹配调节;分流板调节对高速气路性能影响更显著,随着高速气路逐渐关闭,受激波强度变化影响,高速气路总压恢复系数会经历迅速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过程;当出口反压比超过临界值,激波系会在分流板前缘和唇口之间以低频大振幅和高频小振幅相结合的方式往复运动,该非定常效应导致流场和总体性能不稳定,模态转换过程中应避免该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双气路进气系统 模态转换 分流板 地面试验系统
原文传递
双气路阀体总成问世
6
作者 柳传安 《家用燃气具》 2002年第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双气路阀体总成 燃气具 双气路 双电磁阀 广东 顺德市
原文传递
基于ARM的气体泄漏检测仪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骥 刘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为了提高气体检漏仪的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9硬件平台的气体测漏仪。系统以S3C2440为控制核心,采用高精度A/D转换器,双气路设计和压力检测法检测气密性,具有自检,数字显示,实时曲线绘图和数据存储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操... 为了提高气体检漏仪的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9硬件平台的气体测漏仪。系统以S3C2440为控制核心,采用高精度A/D转换器,双气路设计和压力检测法检测气密性,具有自检,数字显示,实时曲线绘图和数据存储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操作简单,满足在线检测的要求,且有很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测漏仪 ARM9 双气路
下载PDF
孔径分布色谱法测定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国钧 肖鹏峰 《工业催化》 CAS 1998年第3期59-62,共4页
以Kelvin毛细管凝聚理论和Wheeler方法为依据,圆柱形孔为模型,编制出孔径分布的计算机程序。从双气路色谱法测得的数据出法,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出等温吸附曲线,计算机按要求自动均匀在等温吸附曲线上分组取点,转换为孔体积与孔半径... 以Kelvin毛细管凝聚理论和Wheeler方法为依据,圆柱形孔为模型,编制出孔径分布的计算机程序。从双气路色谱法测得的数据出法,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出等温吸附曲线,计算机按要求自动均匀在等温吸附曲线上分组取点,转换为孔体积与孔半径函数关系,即孔径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分布 双气路 色谱法 计算机 数据处理 催化
下载PDF
四氟化碳中微量杂质的色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毓云 《低温与特气》 CAS 1988年第2期51-53,共3页
叙述了3N四氟化碳中微量杂质的色谱分析方法。在一台色谱仪上,用双气路、三根色谱柱和双检测器色谱流程、两次进样和切割等色谱技术,检测了3N四氟化碳中的微量O_2、N_2、CO、CO_2等杂质,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O_2:12ppm;N_2:13ppm;CO:0.6pp... 叙述了3N四氟化碳中微量杂质的色谱分析方法。在一台色谱仪上,用双气路、三根色谱柱和双检测器色谱流程、两次进样和切割等色谱技术,检测了3N四氟化碳中的微量O_2、N_2、CO、CO_2等杂质,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O_2:12ppm;N_2:13ppm;CO:0.6ppm;CO_2:1.0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杂质 四氟化碳 色谱分析方法 色谱流程 双检测器 色谱技术 检测浓度 CO2 氧化碳 色谱仪 双气路 色谱柱 N2 进样
下载PDF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法测试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广银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2期73-73,75,共2页
煤为什么会自燃?煤炭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学说,其中煤氧化合作用学说是我国比较认同的学说之一,该学说认为煤吸附氧气后发生氧化是煤自燃的主要原因。双气路流动色谱仪能够测定煤的吸氧量的多少,从而判断煤的自燃倾向性。通过对宏达煤... 煤为什么会自燃?煤炭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学说,其中煤氧化合作用学说是我国比较认同的学说之一,该学说认为煤吸附氧气后发生氧化是煤自燃的主要原因。双气路流动色谱仪能够测定煤的吸氧量的多少,从而判断煤的自燃倾向性。通过对宏达煤矿21021采煤工作面煤炭吸氧特性参数的研究,得出21021采煤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性,然后宏达煤矿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煤炭自燃现象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吸氧量 双气路流动色谱法 煤炭自燃倾向性 测定
下载PDF
UBET-500型气相色谱仪的技术改造
11
作者 赵守国 娄焱 《分析仪器》 CAS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作者对进口的UBET -50 0型气相色谱仪进行了修理与技术改造 ,使仪器由原来的单气路热导型变成双气路热导型 ,一些关键部件也实现了国产化。改造后仪器的各项分析指标完全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
关键词 气相色谱仪 技术改造 双气路热导型 色谱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