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
作者 雷宗达 《华夏教师教育》 2023年第1期45-45,共1页
当我提起笔,内心充盈着感恩。感恩我能来到这所倡导读经的现代书院;感恩学校领导的坚持,在内部有那么多“读经耽误我们做题提分”的抵触声音,外部有那么多“认为学校不干正事”的反对意见时,仍然坚持笃定地倡导每日读诵经典,与圣贤相伴... 当我提起笔,内心充盈着感恩。感恩我能来到这所倡导读经的现代书院;感恩学校领导的坚持,在内部有那么多“读经耽误我们做题提分”的抵触声音,外部有那么多“认为学校不干正事”的反对意见时,仍然坚持笃定地倡导每日读诵经典,与圣贤相伴,共振智慧与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读经 反求诸己 诵经典 做题 提分 现代书院
下载PDF
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首晶 李松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当前德育的实效性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方法本身缺少“德性”。弘扬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改善。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必须首先反思教育者自己,这种真正具有“德性”意义的教育方法... 当前德育的实效性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方法本身缺少“德性”。弘扬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改善。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必须首先反思教育者自己,这种真正具有“德性”意义的教育方法,对于改善当前因方法造成的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反求诸己 教育方法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孟子“反求诸己”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60-161,共2页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试从三方面分析孟子道德思想中"反求诸己"说的内涵与意义,进而探讨"反求诸己&q...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试从三方面分析孟子道德思想中"反求诸己"说的内涵与意义,进而探讨"反求诸己"说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反求诸己 高校 思想政治
下载PDF
高校德育视域下“反求诸己”的运用价值与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37-138,共2页
"反求诸己"是中国人最具特征的思维指向与思维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高校德育中,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道德水平,提升道德人格的境界,追求正确的道德理想,更好地进行道德实践。在高校德育中运用&q... "反求诸己"是中国人最具特征的思维指向与思维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高校德育中,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道德水平,提升道德人格的境界,追求正确的道德理想,更好地进行道德实践。在高校德育中运用"反求诸己",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抵制不良文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诸己 高校德育 运用
下载PDF
“反求诸己”的现代哲学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光成 李萍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孟子之前,儒家哲学基本限于伦理的领域。而孟子才赋予了它以认识论、本体论的基础。这一理论的深化过程也集中反映在他的"反求诸己"的命题中。孟子的这一命题,刻画了由主体通过"反求"而沉入本体;同时又从本体之源... 孟子之前,儒家哲学基本限于伦理的领域。而孟子才赋予了它以认识论、本体论的基础。这一理论的深化过程也集中反映在他的"反求诸己"的命题中。孟子的这一命题,刻画了由主体通过"反求"而沉入本体;同时又从本体之源获得力量,从而"扩而充之",立其大者,造成人的高博,最后实现修、齐、治、平的目的的深入而出的双向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孟子的论证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的统一,为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无宗教的特征奠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这一命题以积极能动的天人关系的论述,为人本主义学说提供了本体层面的论证,为中国天人合一学说增添了进取有为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反求诸己 本体论与伦理学的统一 即人即天 能动的天人合一观
下载PDF
反求诸己 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一代
6
作者 江雪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9,共2页
“八荣八耻”不仅树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标准,而且还站在关注未来的高度给青少年树起了一根道德的标杆,以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大学生应具备反求诸己的思维品格,身体力行,争做践行“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不仅树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标准,而且还站在关注未来的高度给青少年树起了一根道德的标杆,以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大学生应具备反求诸己的思维品格,身体力行,争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荣八耻” 文化渊源 反求诸己 践行
下载PDF
执弓挟矢,反求诸己:从《论语》的君子之射说起
7
作者 董婧宸 《团结》 2020年第4期70-72,共3页
《论语·八佾》中,曾经如是记载孔子对“君子之争”的讨论: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孔子看来,最能体现竞争的君子风度的场合,在于射箭。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这就要回到周代礼乐文明的历史背景... 《论语·八佾》中,曾经如是记载孔子对“君子之争”的讨论: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孔子看来,最能体现竞争的君子风度的场合,在于射箭。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这就要回到周代礼乐文明的历史背景中,深入地理解孔子对射礼的思考。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就有大量的“射鹿”“射麋”“射豕”“射兕”的记载,说明先民在狩猎活动时,射箭是用来捕获动物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君子之争 狩猎活动 反求诸己 射箭 《论语》 历史背景
下载PDF
孟子性善论及“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 被引量:2
8
作者 焦瑞锋 侯玲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10期43-45,共3页
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建构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性善论 反求诸己 道德自律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及现代意义
9
作者 李圣雷 柳东华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分析了"反求诸己"的语源及意蕴,认为孔子、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是行"仁"的重要方法。"反求诸己"意味着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常"内省",行"忠恕"之道;"... 分析了"反求诸己"的语源及意蕴,认为孔子、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是行"仁"的重要方法。"反求诸己"意味着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常"内省",行"忠恕"之道;"反求诸己"透视着儒家的家国本位,并非己本位;"反求诸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道德实践 反求诸己 为己 现代意义
下载PDF
“反求诸己”: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精神内核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锐琼 车金恒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58,共3页
"反求诸己"的儒家思想在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发挥着精神内核作用。在教育政策制定层面,形成了基于"检讨"的公共问责机制,以此推动各层面的自我反省及问题解决;在教育培训评估方面,强调基于目标管理的层层反思,... "反求诸己"的儒家思想在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发挥着精神内核作用。在教育政策制定层面,形成了基于"检讨"的公共问责机制,以此推动各层面的自我反省及问题解决;在教育培训评估方面,强调基于目标管理的层层反思,让管理者通过成就他人来体现自身价值;在课程文化建构方面,主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内省,以此提升学生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教育 反求诸己 儒家思想 北烁学校 卓越学校评价
下载PDF
儒家“反求诸己”精神的当代理解——唐君毅先生《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解读
11
作者 言爽 刘玉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当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其著作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唐君毅先生的著作《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从儒学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尤其对中国人文主义...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当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其著作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唐君毅先生的著作《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从儒学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尤其对中国人文主义及道德自我建立的论述意义深刻。用他的话说"发展中国人文精神,以重建吾人之道德生活"是本书的旨意。唐君毅先生的观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及理解儒家"反求诸己"精神在当代科学、民主、政治及精神(价值)领域的作用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反求诸己 当代 理解
下载PDF
儒学工夫视域下王艮“反求诸己”的向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爱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6-90,124,共6页
工夫论是宋明理学明确提出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是指道德主体为提升修养境界而付出的行为实践。“反求诸己”作为工夫范围内贯穿始终的线索,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反求诸己”的明确提出最早见于孟子,他认为在面对物欲对本心的遮蔽中,“反... 工夫论是宋明理学明确提出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是指道德主体为提升修养境界而付出的行为实践。“反求诸己”作为工夫范围内贯穿始终的线索,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反求诸己”的明确提出最早见于孟子,他认为在面对物欲对本心的遮蔽中,“反求诸己”是求其“放心”的根本手段。在承袭孟子的基础上,王艮的工夫论明显带有“反求诸己”的思维指向,具体表现在以身为本的修己成人的“成圣”观、于日用流行之中践行天理良知之道的实践观以及反躬内向的乐学思想中。在儒学工夫视域下探讨王艮“反求诸己”的向度对于理解和把握其工夫内蕴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诸己 王艮 工夫论
下载PDF
反求诸己 才能“知行合一”——对大学生修身教育的思考
13
作者 刘中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55-,157,共2页
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以什么样的姿态跨进新世纪,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要使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四有”新人,除了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教育,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修身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 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以什么样的姿态跨进新世纪,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要使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四有”新人,除了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教育,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修身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修身教育,本人觉得还是从大学生的日常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行为小事进行教化,才能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诸己 知行合一 修身
下载PDF
“道德律令”与“反求诸己”
14
作者 刘艳娜 《传承》 2015年第4期132-134,共3页
"道德律令"和"反求诸己"分别是康德和孟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观念。康德是德国乃至整个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家之一,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道德律令"和"反求诸己... "道德律令"和"反求诸己"分别是康德和孟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观念。康德是德国乃至整个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家之一,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道德律令"和"反求诸己"这两个观念的分析探索来理解康德和孟子的核心思想,以进一步揭示西方哲学和中国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命令 反求诸己 理性 情感
下载PDF
摆脱“挨骂”:对外报道需要“反求诸己”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钱江 《对外传播》 2016年第4期13-14,22,共3页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传播重要性的新提法通俗生动,透露出深深的问题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摆脱“挨骂”,是对外报道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关键词 反求诸己 对外报道 中国领导人 国际传播 问题意识 中国故事 时代课题 话语权
下载PDF
命题作文“反求诸己”导写
16
作者 唐惠忠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第5期13-15,共3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反求诸己”出自《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请以“反求诸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反求诸己”出自《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请以“反求诸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诸己 命题作文 导写 上下文 文章 文体
下载PDF
论述儒家“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精神脉络
17
作者 曹涛 《今古文创》 2021年第5期42-43,共2页
研究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儒家"为仁由己"精神内涵的来源和内容有重要价值,从人生价值目标,道德内容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乐于学、躬于实践,以及反思实践效果来阐述"... 研究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儒家"为仁由己"精神内涵的来源和内容有重要价值,从人生价值目标,道德内容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乐于学、躬于实践,以及反思实践效果来阐述"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精神脉络有利深入理解儒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为仁由己 反求诸己
下载PDF
反求诸己,反躬自身
18
作者 吴奕辰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9年第6期0199-0199,共1页
反求诸己,反躬自身。
关键词 反求诸己 反躬自身
下载PDF
夫妻相处智慧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9
作者 刘余莉 雷雪敏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4年第4期48-49,共2页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句心法,可谓中华家文化中夫妻和睦相处的禅机所在,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天地之间和睦处世的态度,就是能够时时自我反省,竭尽全力。当不好的事情发生了,首先问“我的不对在...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句心法,可谓中华家文化中夫妻和睦相处的禅机所在,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天地之间和睦处世的态度,就是能够时时自我反省,竭尽全力。当不好的事情发生了,首先问“我的不对在哪里”,就不会因意气用事而导致情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自我反省 天地之间 情绪化 反求诸己 意气用事 和睦相处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析论
20
作者 杨海文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单章研究包括分析、综论两个层面。从分析的层面看,直面当下困境,把控所有困局,构成第一、二节的群己之辨;“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构成第三节的力命之辨;唯有经由力命之辨,群己之辨方能达成自身的和谐... 《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单章研究包括分析、综论两个层面。从分析的层面看,直面当下困境,把控所有困局,构成第一、二节的群己之辨;“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构成第三节的力命之辨;唯有经由力命之辨,群己之辨方能达成自身的和谐。从综论的层面看,以“反求诸己”为功夫,可谓传孔子、曾子之说;以“天下归之”为功效,可谓“承上章而言”;基于群己之辨与力命之辨的内在张力,当以“反求诸己”为切要。孟子的“反求诸己”之思,历史影响深远,当代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单章研究 反求诸己 群己之辨 力命之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