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布尼亚病毒载量联合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
1
作者 郭骥 吕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载量联合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SFTS患者100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77)和死亡组(n=23),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临床一般...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载量联合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SFTS患者100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77)和死亡组(n=23),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症状、PLT、凝血指标及SFTSV载量差异,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发热持续时间长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发生消化道出血、神志改变、肾功能损害、心脏功能损害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占比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低于生存组,而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SFTSV载量的拷贝数对数值≥5的患者占比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心脏功能损害、DIC、PLT、TT和SFTSV载量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此构建的方程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95%CI:0.860~0.97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0%和81.80%。结论SFTS患者预后受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心脏功能损害、DIC、PLT、TT和病毒载量因素的影响,且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方程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预后 新型布尼亚病毒 载量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2010-2023年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
2
作者 马涛 陈聪 +7 位作者 丁松宁 徐庆 汪君君 王恒学 严子康 田梦圆 祝媛钊 刘慧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1-847,共7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报告发病趋势和波及范围,分析空间分布模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和重点人群,指导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病例信息,描述... 目的了解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报告发病趋势和波及范围,分析空间分布模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和重点人群,指导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病例信息,描述时间、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利用FlexScan空间扫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结果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 507例,APC为31.8%(95%CI:22.5%~41.9%,P<0.001),2023年报告发病率为1.42/10万(134例)。5-8月季节指数分别为2.7、2.1、3.0、1.3,共占76.1%。年龄中位数为66(IQR:55,73)岁,由2010-2011年的59岁,逐渐增加至2022-2023年的68岁(P<0.001),45岁及以上占94.1%;农民(63.7%)、家务及待业(14.2%)和离退人员(12.2%)共占90.1%。2010-2011年疫情波及4区11街道,2022—2023年增加至11区58街道;除2012-2013年外,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均Moran’s I>0(0.224~0.526,P<0.001),FlexScan扫描显示溧水区和江宁区的部分街道为一级聚集区域,2018-2023年浦口区4个街道为二级聚集区,2022-2023年六合区3个街道为二级聚集区,均P<0.05。结论南京市SFTS报告发病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波及范围逐渐扩散,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模式。建议加强医疗机构诊治技术和检测能力培训,强化高发地区监测、病例流调溯源和防蜱、防病知识宣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集性 监测
下载PDF
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与动物接触相关性调查研究
3
作者 高尚 任娅如 +2 位作者 杨丽 常彩云 单朝霞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与动物接触相关性分析,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2023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患者纳入病例组,按比例选择病例发病同期居住地附近的健康居民为对照组,收集... 目的探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与动物接触相关性分析,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2023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患者纳入病例组,按比例选择病例发病同期居住地附近的健康居民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5例确诊病例和1455例健康居民,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家中饲养动物(OR=2.146,95%CI:1.738~2.651)、饲养犬(OR=1.847,95%CI:1.468~2.324)、饲养猫(OR=1.392,95%CI:1.038~1.867)、饲养羊(OR=2.076,95%CI:1.470~2.932)、饲养家禽(OR=1.542,95%CI:1.141~2.083)、饲养兔子(OR=4.339,95%CI:2.346~8.024)、住宅内有动物圈舍(OR=1.560,95%CI:1.193~2.039)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饲养动物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高风险人员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来预防和控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对照 动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及宿主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分析
4
作者 骆丽可 程子文 +3 位作者 程廓 李永刚 王大为 杨宝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6-1296,共11页
目的:通过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非结构蛋白(NSs)的宿主互相作用(互作)蛋白,探讨互作蛋白的功能、亚细胞定位及参与的生物途径,为阐明SFTSV的复制和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 目的:通过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非结构蛋白(NSs)的宿主互相作用(互作)蛋白,探讨互作蛋白的功能、亚细胞定位及参与的生物途径,为阐明SFTSV的复制和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FTSV-NSs-Flag (实验组)和Flag-CMV-3 (阴性组)分别转染进人胚胎肾293T细胞中,同时设置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收集各组细胞裂解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SFTSV NSs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蛋白裂解液经protein A/G处理,采用免疫沉淀法富集与NSs结合的宿主蛋白,通过银染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初步分析捕获的互作蛋白,观察各组蛋白差异条带。采用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技术得到蛋白质的序列信息,保留可信蛋白基于UniProt数据库检索,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蛋白结构域和功能位点数据库(IPR)、真核生物同源蛋白簇(KOGs)功能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亚细胞定位和转录因子(TF)功能注释,确定互作蛋白的亚细胞结构、基因功能及参与的生物过程。结果:SFTSV NSs在相对分子质量33 000处表达单一特异性条带,免疫荧光检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且聚集呈砂粒体包涵体样。银染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实验组和阴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条带。质谱筛选出46种潜在互作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KOGs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与病毒翻译、细胞代谢及蛋白质运输相关的生物途径富集到较多数目的蛋白,注释中有8种蛋白具有中间丝蛋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所占百分率最高的是细胞质蛋白;与NSs定位场所一致。TF功能注释,有1种蛋白来自NF-Y家族。结论:互作蛋白在协助蛋白质正确折叠、参与核糖体翻译和构成细胞骨架等进程中发挥作用,可能参与了抗病毒复制,可作为候选蛋白进一步研究SFTSV的复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非结构蛋白 蛋白-蛋白互相作用 免疫沉淀 质谱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丁康慧 黄俊 +4 位作者 范娇 邱少富 刘洪波 刘鸿博 宋宏彬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的快速、灵敏的现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经序... 目的建立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的快速、灵敏的现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经序列比对分析得到SFTSV S基因特异性保守区,设计并筛选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引物和靶标CRISPR RNA(CRISPR RNA,crRNA),经荧光信号和免疫层析试纸读取检测结果。为提升检测敏感度在单反应体系中加入多个检测靶标crRNA。并利用蜱感染模拟样本和蜱源样本验证该方法对蜱样本现场核酸检测的有效性。结果MIRA-CRISPR/Cas13a荧光法检测SFTSV的最低检测限为1 copy/μL,试纸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表明SFTSV与其他4种阴性对照病原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蜱感染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优于RT-PCR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29份蜱源SFTSV样本,共检出20份阳性样本和9份阴性样本,与RT-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SFTSV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CRISPR/Cas13a 等温扩增 核酸检测
下载PDF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人源性单链抗体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帅 曾晓燕 +2 位作者 迟莹 刘静娴 焦永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单链抗体(scFv)文库,并用SFTSV颗粒对文库进行初步筛选。方法提取8例SFTS恢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扩增人源抗体轻链库(Vκ和Vλ)和重链库(V... 目的构建人源性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单链抗体(scFv)文库,并用SFTSV颗粒对文库进行初步筛选。方法提取8例SFTS恢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扩增人源抗体轻链库(Vκ和Vλ)和重链库(VH),再经过重叠PCR随机拼接成scFv基因文库,最后克隆入噬菌粒载体pComb3XSS中,将重组噬菌粒电转化感受态XL1-Blue细胞,得到SFTSV抗体文库,检测文库库容及多样性,并用SFTSV颗粒作抗原对抗体文库进行初步筛选。结果构建的人源SFTSV抗体文库的库容为2.8×10~7,测序结果表明文库多样性好,经过初步筛选获得21个克隆的人源化scFv,具有与SFTSV颗粒结合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源抗SFTSV的scFv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人源抗体文库 单链抗体(scFv)
下载PDF
血钙水平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7
作者 臧艳 李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33-141,共9页
目的:探讨血钙水平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81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4例)和存活组(1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 目的:探讨血钙水平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81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4例)和存活组(1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血钙水平对SFTS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APTT、PT、D-D、Cr、BUN、ALT、AST、CK-MB、LDH、钾、CRP、IL-6、IL-8、IL-10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而PLT、L、M、Fib、GFR、钙和碳酸氢根水平则显著降低(P < 0.05)。年龄(HR = 1.875, 95%CI: 1.120~3.138, P = 0.017)和IL-10 (HR = 1.004, 95%CI: 1.002~1.006, P < 0.001)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钙水平(HR = 0.022, 95%CI: 0.001~0.480, P = 0.015)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钙离子水平对早期评估SFTS患者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可为病情评估和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血钙水平 预后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陈军 肖玲燕 +4 位作者 史东阳 刘永福 杨凯 崔大广 郑以山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的探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继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确诊为SFTS的患者109... 目的探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继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确诊为SFTS的患者109例,发生IPA的14例,未发生IPA的95例。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炎症与免疫指标、脏器损害程度。结果109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男性50例,女性59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8岁。单因素分析中,未发生IPA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白介素6、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5淋巴细胞水平以及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血液净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比例均低于发生IPA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发生I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及MV治疗是发生IPA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OR=0.78)是发生IPA的保护因素,接受MV治疗(OR=9.80)是发生IPA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多指标联合分析发现接受MV治疗联合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可用于临床预测IPA的发生[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45]。结论MV治疗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发生IPA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单独及联合用于临床预测SFTS患者IPA的发生,进而为IPA的预防、早期抗真菌治疗及降低病死率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侵袭性肺曲霉病 机械通气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脑炎一例
9
作者 徐金梅 刘兵舰 +3 位作者 关鸿志 单萍 陈国华 梅俊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7,共5页
患者女性,65岁,农民。主因间断性发热伴腹泻、尿频6天,近事记忆减退伴言语不能1天,于2022年5月7日收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0天(4月29日)被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夹破右手示指,未予重视;入院前5天(5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 患者女性,65岁,农民。主因间断性发热伴腹泻、尿频6天,近事记忆减退伴言语不能1天,于2022年5月7日收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0天(4月29日)被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夹破右手示指,未予重视;入院前5天(5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黄色水样便(5~6次/d),尿频(每5分钟1次,每次约20 ml),伴头晕、后颈部胀痛、胸闷,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重度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脑炎 宏基因组学 基因检测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枣庄市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棒 褚雨 +4 位作者 单晨啸 张旭 苗璨 缪玉丹 杨玉法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枣庄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该疾病的科学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22年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目的了解枣庄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该疾病的科学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22年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药物治疗与疾病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62.56±9.61)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48%(22/27);发病时间集中在4—10月;地区分布以山亭区为主,占48.15%(13/27);12例明确有蜱虫咬伤史。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他主要症状为淋巴结肿大85.19%(23/27),头痛70.37%(19/27),胃肠道不适66.67%(18/27),全身乏力44.44%(12/27)。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27例,白细胞减少21例,D-二聚体升高15例,粒细胞缺乏13例,凝血功能异常13例,肝功能异常10例,降钙素原升高9例,尿蛋白阳性7例。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人血白蛋白,平均住院天数为(10.15±4.22)d,治愈率为92.59%(25/27)。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春夏季高发,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指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重症患者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骥 卞茂红 曹发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03-270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联合血小板计数(PLT)对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FTS)危重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在感染科治疗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重症患者62例,分为出血组(n=30)和非出血组(n=32),比较两组间PLT和TEG等...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联合血小板计数(PLT)对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FTS)危重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在感染科治疗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重症患者62例,分为出血组(n=30)和非出血组(n=32),比较两组间PLT和TEG等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危重症患者出血影响因素,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患者出血的效能并计算最佳界值,用秩和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以MA界值分组后的PLT和死亡率。结果出血患者MA值和PLT低于非出血患者(P<0.05),而K值、PT高于未出血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A值和PLT是患者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PLT、MA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890,P值均<0.05,其中特异度最高的是PLT、灵敏度最高的是MA值,得出MA的最佳界值为48.85 mm,联合指标(K值、MA、PLT)得到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约登指数0.77,均高于单独指标。秩和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显示,MA值<48.85 mm组的PLT更低且死亡率更高(P<0.05)。结论联合TEG和PLT,能有效预测SFTS危重症患者出血情况,对于指导SFTS危重症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计数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危重症 血小板输注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 被引量:2
12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8-920,共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如不及时诊治,SFTS病死率可高达20%。为进一步规范SFTS临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如不及时诊治,SFTS病死率可高达20%。为进一步规范SFTS临床诊疗工作,在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征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一、病原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征病毒(SFTSV)属白蛉纤细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达病毒属(Bandavirus Genus),分类为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 Virus,D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征病毒 RNA病毒 流行病学 诊疗方案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模型构建与验证
13
作者 张亮亮 肖文艳 +5 位作者 杨旻 胡娟娟 黄丽莎 曹畅 张洋 华天凤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10期1099-1109,共11页
目的探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4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SFTS成人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4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SFTS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FT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纳入271例SFTS患者,其中生存组215例,死亡组56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9,95%CI(1.018,1.166)]、病毒载量[OR=2.047,95%CI(1.192,3.514)]、消化道出血[OR=5.368,95%CI(1.635,17.625)]、肺部真菌感染[OR=6.446,95%CI(2.115,19.645)]、血清铁蛋白[OR=8.198,95%CI(1.850,36.340)]是SFTS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AUC值为0.936[95%CI(0.906,0.965)],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后的AUC为0.928[95%CI(0.898,0.960)],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净收益。结论年龄、病毒载量、消化道出血、肺部真菌感染、血清铁蛋白是SFTS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SFTS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辅助临床识别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预后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一起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王惠 胡立芬 +3 位作者 董静 陈玲 薛平 储雪琴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聚集性疫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为SFTS聚集性疫情的识别、诊断、人际传播链及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确诊指标展开病例搜索,收集本... 目的通过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聚集性疫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为SFTS聚集性疫情的识别、诊断、人际传播链及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确诊指标展开病例搜索,收集本组病例基本信息、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对2023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起SFTS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与治疗及预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聚集性疫情涉及原发病例1例,继发病例10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10例继发病例均存在肝功能不全,其中8例患者伴有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5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肌红蛋白升高,7例患者尿蛋白呈阳性,4例患者尿隐血检查阳性,3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10例继发病例中,9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本组SFTS聚集性疫情,SFTS流行特征明显,临床特征典型,应引起重视,加强对SFTS死亡患者的管理,有利于降低人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聚集性 人际传播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巢湖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15
作者 柳坤鹏 朱启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研究巢湖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SFTS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巢湖市2013—2022年每日SFTS发病资料,通过中国科学院资... 目的研究巢湖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SFTS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巢湖市2013—2022年每日SFTS发病资料,通过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收集同期气象资料。以周平均气温中位数(17.4℃)、周平均气压中位数(1012.8 hPa)、周日照时数中位数(33.4 h)和周降水量最小值(0 mm)作为参考值,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SFTS周病例数和周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2013—2022年巢湖市共报告SFTS病例231例,年发病率为0.63/10万~5.78/10万,年均发病率2.93/10万,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Z=3.04,P<0.01)。男性和女性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13例和118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和2.97/10万;各年龄组中≥60岁人群的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均最高(175例,10.54/10万)。SFTS周发病风险对周平均气温、周平均气压、周日照时数的响应曲线近似倒“V”型,对周降水量的响应曲线近似半“U”型。周平均气温为22.4℃时,SFTS发病累积相对危险度(cumulative relative risk,CRR)最大[CRR=9.210,95%CI:(0.832,118.353)];周平均气温在17.5~21.8℃时,SFTS发病风险升高(P<0.05)。周平均气压为1015.5 hPa时,SFTS发病的CRR最大[CRR=1.877,95%CI:(0.649,5.435)],周平均气压在998.7~1012.7 hPa和1022.1~1031.5 hPa时SFTS发病风险降低(P<0.05)。周日照时数为31.0 h时,SFTS发病的CRR最大[CRR=1.024,95%CI:(0.882,1.188)],在周日照时数>39.3 h时,SFTS发病风险降低(P<0.05);周降雨量越大,SFTS发病风险越大(P<0.05)。结论SFTS发病和气象因素呈现非线性关系,适宜的温度、丰沛的降雨量会增加SFTS的发生风险,较高的气压和日照时数可以降低SFT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气象因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巢湖市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夏鹏 蒋陈晓 +2 位作者 颜霄迪 刘芸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甚至继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病情进展。糖皮质激素在降低细胞因子风暴中扮演重要作用;然而,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增...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甚至继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病情进展。糖皮质激素在降低细胞因子风暴中扮演重要作用;然而,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增加感染的风险。目前,糖皮质激素对SFTS的治疗效果及其与真菌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年来糖皮质激素治疗SFTS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真菌感染 预后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17
作者 鲁翠红 耿贝贤 +3 位作者 赖建明 范天利 郇述玲 王玲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确诊治疗的100例SFT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 目的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确诊治疗的100例SFT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早期诊断以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病人的病毒载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尿素氮、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CD3+淋巴细胞数、CD4+淋巴细胞数、CD8+淋巴细胞数和血Ca 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1~6.043,t=4.393、3.605,P<0.05)。IL-10、PCT、病毒载量是病人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0~4.801,P<0.05)。结论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可预示SFTS病人的临床结局,高IL-10、PCT、病毒载量使病人死亡的风险增加,应该早期检测,动态观察,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实验室技术 预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章丘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程涛 常彩云 侯玉斐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5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分析章丘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防治SFT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章丘区4148529名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章丘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防治SFT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章丘区4148529名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SFTS发病率与病死率,并实施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章丘区2020年发病率为1.34/10万,病死率为7.14%;2021年发病率为3.56/10万,病死率为5.41%;2022年发病率为2.03/10万,病死率为9.52%;2023年发病率为4.46/10万,病死率为0;2020—2023章丘区合计SFTS发病率为2.84/10万,病死率为4.24%。农民发病最多,占比为88.98%;官庄、普集、文祖占比较高,依次为16.10%(19/118)、14.41%(17/118)、14.41%(17/118);8月、7月、6月占比较高,依次为22.88%(27/118)、20.34%(24/118)、19.49%(23/118)。结论章丘区SFTS发病具有季节性、职业性特征,好发于夏季农忙时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应特别关注高危人群、高发地区,在高发季节进行重点监测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病死率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言 曾晓燕 +6 位作者 焦永军 张国强 张黎 罗兰 金秋 张建平 史智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制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核衣壳蛋白(NP)的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克隆NP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mb3XSS-NP,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F′,经诱导表达,纯化获得6HIS-NP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 目的制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核衣壳蛋白(NP)的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克隆NP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mb3XSS-NP,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F′,经诱导表达,纯化获得6HIS-NP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制备NP的鼠源单克隆抗体。经鉴定后,选择1株1C8-C6进行大量制备、纯化,并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用该酶标抗体对SFTSV感染人的急性期血清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表达、纯化SFTSV重组的NP。经小鼠免疫、细胞融合和ELISA筛选后,共获得4株鼠源单克隆抗体。具较高滴度的1C8-C6酶标抗体能与SFTSV感染人的急性期血清中的NP在Western blot水平上结合,而与汉坦病毒、登革热病毒感染人急性期血清及正常人血清不反应。结论 SFTSV NP的表达及其单抗的制备为该病的实验室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核衣壳蛋白(NP) 单克隆抗体(mAb)
下载PDF
2012年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海燕 崔岚 +7 位作者 崔仑标 胡建利 鲍倡俊 李燕 焦永军 卞倩 史智扬 周明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携带状况,探讨其可能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方法 2012年3月-12月在江苏省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7个市/县,采集鼠、牛、羊、刺猬、鸟类和蜱等动物标本,提取...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携带状况,探讨其可能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方法 2012年3月-12月在江苏省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7个市/县,采集鼠、牛、羊、刺猬、鸟类和蜱等动物标本,提取总核酸后,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标本进行布尼亚病毒S基因核酸的检测,阳性标本采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采集761只(管)动物,43只(管)检出SFTSV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65%。采集3 728份标本,阳性49份,阳性率为1.31%。鼠的病毒携带率最高(6.84%),蜱标本阳性率最高(4.94%)。除蜱标本外的3 647份标本中检出阳性45份,阳性率为1.23%,不同器官阳性率分别为淋巴结(50.00%)、血清(2.34%)、脾(1.64%)、心(1.64%)、肝(1.28%)、肺(1.09%)、脑(0.94%)、肾(0.73%)、血块(0.41%)。5月标本阳性率最高(4.01%)。从1份羊血清及其体表1份蜱标本中各分离出1株SFTSV病毒。结论鼠、牛、羊和蜱均可携带SFTSV,可能是其自然宿主或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实时荧光RT-PCR 宿主 媒介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