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定M_(S)6.8地震发震机制研究——来自震前噪声成像和b值分布的共同约束
1
作者 花茜 裴顺平 +5 位作者 杨宜海 薛晓添 李磊 李佳蔚 刘翰林 刘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7-1780,共14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M_(S)6.8地震,打破了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大震"平静期",造成了重大自然灾害.清楚认识泸定地震震源区发震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对研究强震发震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震前在泸...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M_(S)6.8地震,打破了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大震"平静期",造成了重大自然灾害.清楚认识泸定地震震源区发震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对研究强震发震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震前在泸定地震震源区布设的50台短周期流动地震台阵观测资料及区域地震台网震相走时数据,分别采用背景噪声成像、双差定位和改进的b值成像技术,获得了震前震源区浅层高分辨率S波速度结构、地震空间分布及b值横向变化图像.结果揭示,泸定地震主震初始破裂起始于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具有高速异常和高应力特征的凹凸体内;主震西侧存在一条隐伏的正断型伴生分支断裂,5.0级的最大余震即发生在该断裂上;主震凹凸体的破裂同时造成了东南方向另一个较小高速凹凸体的破裂并形成密集余震群.由此可见,震源区跨断层高速异常"铆钉"结构和震前的高应力积累在整体上控制了泸定地震的发生和强余震活动.通过浅层高分辨率结构成像识别这种特殊的"铆钉"结构,同时通过b值成像识别高应力区,可有效评估断层的发震能力,对重点区域地震危险性研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 S波速度结构 b值成像 高速凹凸体 发震机制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的活动性与发震机制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金龙 徐辉龙 +1 位作者 詹文欢 曹敬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7,共8页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是一条板内地震活跃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华南沿海的防震减灾和南海北部的新构造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活动性分析发现,该地震带可以划分为闽南―粤东、阳江、雷琼3个地震活跃区和珠江口地震弱活动区。结合...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是一条板内地震活跃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华南沿海的防震减灾和南海北部的新构造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活动性分析发现,该地震带可以划分为闽南―粤东、阳江、雷琼3个地震活跃区和珠江口地震弱活动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发现,印藏碰撞导致的华南地块往E―SEE向运动并且该区东侧菲律宾海板块高速向NW向运动是该地震带的主要构造背景;二者的高速碰撞以及华南地块与西南、南侧块体的挤压剪切产生了巨大的应变能,这些应变能通过区内的滨海断裂带与壳内低速层进行传递、调整。在受挤压、剪切影响强烈的东、西部区域,除了在NW向与NE向的小规模断裂交会部位形成小震密集区之外,还在NW向断裂与滨海断裂带的交汇区域产生应力、应变积累,引发大震、强震。而在中部受影响较弱的珠江口区域,局部断裂稀疏,因而未出现小震密集区,并且大震、强震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断裂带 南海北部陆缘 发震机制
下载PDF
丽江7.0级大震发震机制新见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运生 王士天 李渝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42-446,共5页
通过对丽江地区构造格架和丽江大震的震后调查 ,对丽江地震的发震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 ,认为丽江地震是在主压应力为近NS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 ,NE向丽江 小金河断裂左旋错动和NW向中甸 永胜断裂右旋错动 ,从而导致巨甸—九子海三角形断块... 通过对丽江地区构造格架和丽江大震的震后调查 ,对丽江地震的发震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 ,认为丽江地震是在主压应力为近NS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 ,NE向丽江 小金河断裂左旋错动和NW向中甸 永胜断裂右旋错动 ,从而导致巨甸—九子海三角形断块东部近尖端部位出现局部拉张环境 ,最终导致近NS向西倾的玉龙雪山东麓断层北端撕裂而发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架 断层 发震机制 烈度 环境
下载PDF
横断层作用下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发震机制新探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锋 卿艳彬 +1 位作者 朱传华 单新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并利用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进行分段;同时,对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强震危险区进行预测。结... 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并利用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进行分段;同时,对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强震危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具有深部构造的控震作用,其深部孕震机制十分复杂,而芦山地震没有明显的地表破裂带,为一次盲逆断层型地震;卧龙—怀远一线为地壳物质运动方向和主断裂走滑方向发生反向的转换带,发生在其两侧的地震是各自独立的,即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相互独立;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发震时,龙门山断裂带中未活动的区域存在较高的地震危险性,尤其是卧龙—怀远和小金横断层之间的断块为强震危险区,虎牙断裂与主断裂交汇处也是强震较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缘 横断层 汶川地 芦山地 发震机制
下载PDF
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发震构造和发震机制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邢成起 荣代潞 +2 位作者 姚同福 梁恕信 张立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共9页
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 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该次地震的构造力学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发震机制 永登地 构造
下载PDF
基于“双差法”地震精确定位研究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荣代潞 李亚荣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玉门 5 .9级地震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 。
关键词 双差地定位法 玉门5.9级地 断层 发震机制
下载PDF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发震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郑文俊 2何文贵 +1 位作者 赵广坤 马尔曼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震机制主要受大黄山隆起向南西推挤的影响,是隆起区上拱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发震机制 烈度 民乐—山丹
下载PDF
安宁河断裂带应力集中与发震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8
作者 房冬恒 王运生 乔国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安宁河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带。通过对安宁河断裂带构造格架的研究,对发震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概念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证实了在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在5~10km深度范围内于断层交汇部位应力高度集中,因此,安... 安宁河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带。通过对安宁河断裂带构造格架的研究,对发震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概念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证实了在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在5~10km深度范围内于断层交汇部位应力高度集中,因此,安宁河断裂带强震主要局限在于其它方向断层的交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带 应力集中 发震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地震(M_(S)6.4)震源区三维电性结构及发震机制讨论 被引量:42
9
作者 叶涛 陈小斌 +1 位作者 黄清华 崔腾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67-2277,共11页
通过滇西地区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研究,获得了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三维电阻率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漾濞地震震源区存在显著的电性横向不均匀性,漾濞M_(S)6.4及其地震序列均发生在高-低阻电性过渡区附近的高阻一侧.这一现象在国内外... 通过滇西地区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研究,获得了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三维电阻率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漾濞地震震源区存在显著的电性横向不均匀性,漾濞M_(S)6.4及其地震序列均发生在高-低阻电性过渡区附近的高阻一侧.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强震区电性结构、速度结构探测中被普遍发现,本文将其归纳为强震孕育与发生的“刚柔性过渡区现象”.在漾濞地震区,高阻体向低阻体楔入,遭受发震断裂切割,发生强震.在这一结果的启发下,本文提出“刚柔性楔嵌体地震动力学模型”(简称为“刚柔性楔嵌体模型”).其要点在于,在区域应力的驱动下,断裂两侧岩体相互作用造成刚度大一侧的岩体楔入到另一侧柔性介质中形成凹凸体结构,集中于发震断层上的最大有效剪应力切割凹凸体结构中的刚性岩体,产生强震.因此,我们认为漾濞地震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最大有效剪应力集中于维西—乔后断裂南段西南侧的隐伏断裂,切割楔入到柔性(低阻)区的刚性(高阻)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 三维电性结构 发震机制 刚柔性楔嵌体模型 大地电磁
下载PDF
广西河池地区的地震活动及发震机制的岩石实验解释
10
作者 梁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76-82,共7页
本文讨论了广西河池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应力场“窗口”效应和小震级高烈度等特征,並利用岩石实验的某些结果对该区地震的发震机制作了一些定性解释。该区是一个两组断裂交汇的应力敏感区,地震是在低应力条件下在极不均匀介质宁原... 本文讨论了广西河池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应力场“窗口”效应和小震级高烈度等特征,並利用岩石实验的某些结果对该区地震的发震机制作了一些定性解释。该区是一个两组断裂交汇的应力敏感区,地震是在低应力条件下在极不均匀介质宁原有裂隙发生粘滑的结果,其特殊的地体环境下可能构成蕴育大震的条件,其地震活动不会对邻近的龙滩库坝区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发震机制 岩石实验 广西
下载PDF
四川地区近代地应力场与发震机制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祁林 蒋能强 孙林松 《四川地质学报》 1994年第2期81-87,共7页
根据四川地区北西向新构造的形成时间、切割关系、水系控制、内部压力、断裂活动、震中分布、裂度展布等特征,采用平面应力状态理论分析方法,确定现今区域主压应力为NE-SW向,在其控制下的局部发震机制及主压应力方向与区域主压... 根据四川地区北西向新构造的形成时间、切割关系、水系控制、内部压力、断裂活动、震中分布、裂度展布等特征,采用平面应力状态理论分析方法,确定现今区域主压应力为NE-SW向,在其控制下的局部发震机制及主压应力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有别,并有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西向断裂 应力集中带 发震机制 四川地区
下载PDF
松原地区地震发震机制与迁移特点研究
12
作者 阮庆丰 刘俊清 +3 位作者 田有 刘财 张宇 蔡宏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09-3321,共13页
本研究重新拾取震相到时,对2003—2021年松原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绝对定位,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法在松原地区获得0~20 km深度的高分辨率三维V_(P)和V_(S)模型,对该区地震的发震机制、地震迁移与震源区速度结构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研究重新拾取震相到时,对2003—2021年松原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绝对定位,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法在松原地区获得0~20 km深度的高分辨率三维V_(P)和V_(S)模型,对该区地震的发震机制、地震迁移与震源区速度结构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显示:2003—2021年松原地区地震总体沿着松原—肇东断裂呈北北东向展布.震源区(123°E—125°E,44°N—46°N,0~15 km)的泊松比变化范围为0.24~0.30,平均值为0.242,低于0.3,推断震源区地壳内部几乎不存在部分熔融.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低P、低S波速度异常处,推测震源区下方热物质上涌所携带的流体注入到地壳后触发了松原地区地震.研究区下方5~10 km深度现存在一条连接松原市、前郭县和长岭地区,北北东走向的S波低速带,推断松原—肇东断裂为深部流体提供了通道,控制了地震呈北北东向串珠状展布,且地震随时间具有回跳的迁移特点.根据断裂弱化模型推测松原地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但在长岭地区,小地震可能会持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地区 前郭地 迁移性 速度结构 发震机制
下载PDF
关于1947年31/4级达日地震发震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维德 《青海地质科技情报》 1994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发震机制 调查
下载PDF
发震机制:———抗震系列之1
14
作者 张孔修 《钢铁设计》 1999年第1期45-56,共12页
关键词 发震机制 分类 分布 成因
下载PDF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孕震特征及发震机制研究
15
作者 冯建刚 张辉 马海萍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8期100-100,共1页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发生Ms6.6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结果,震中位置为34.5°N,104.2°E,震源深度20km,最大余震为Ms5.6.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1937年以来甘东南地区的最大地震,地震共造成甘南州卓尼...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发生Ms6.6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结果,震中位置为34.5°N,104.2°E,震源深度20km,最大余震为Ms5.6.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1937年以来甘东南地区的最大地震,地震共造成甘南州卓尼、临潭、迭部、舟曲4个县,近12万人受灾,95人死亡,千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4亿元人民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网 发震机制 岷县 甘肃 特征 直接经济损失 中心测定
下载PDF
日本关东地区深部菲律宾海板内地震的发震机制
16
作者 杨懋源 李桂莲 《地震科技情报》 1998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发震机制 菲律宾海板快 日本 关东地区
下载PDF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2014年鲁甸地震余震活动发生在共轭断裂上的原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永革 宋泽尧 +3 位作者 关兆萱 黄睿琪 顾培苑 王润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200,共17页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地震。该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余震活动表现在共轭的昭通-鲁甸断裂和包谷垴-小河断裂上。为了从应力角度探究地震活动发生在2条断裂上的原因及确定主震发生在哪条断裂上,文中首先搜集了鲁甸地震...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地震。该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余震活动表现在共轭的昭通-鲁甸断裂和包谷垴-小河断裂上。为了从应力角度探究地震活动发生在2条断裂上的原因及确定主震发生在哪条断裂上,文中首先搜集了鲁甸地震周围的震源机制数据,求解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然后采用新发展的模糊聚类断层面拟合法获得了地震2条断层的产状参数:NNW-SSE向分支的走向和倾角分别为336.67°和88.41°,近EW向分支的走向和倾角分别为266.10°和86.42°。之后,将应力场投影到2条断层面上,发现包谷垴-小河断裂和昭通-鲁甸断裂的相对剪应力都很大,说明2条断层均可能发生地震活动。相比之下,包谷垴-小河断裂处的相对剪应力更大,可能预示着包谷垴-小河断裂的地震活动比昭通-鲁甸断裂更强烈。上述分析得到了2条断层上地震活动的M-T图和总体地震矩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断层 断层结构 发震机制 应力场
下载PDF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在研究强震孕震、发生机制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洪丽 刘财 +2 位作者 田有 闫冬 李志强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选取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数十次6.0级以上强震的孕震、发震机制研究实例,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强震的发生与地壳介质结构不均匀性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相对定位方法获取精确... 选取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数十次6.0级以上强震的孕震、发震机制研究实例,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强震的发生与地壳介质结构不均匀性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相对定位方法获取精确的余震震源位置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结构是目前研究强震孕震构造和发震机制的主要手段.与流体触发俯冲带强震机制不同,大陆强震多发生于易于积累应力的高速块体内部或高低速块体过渡区域,中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作用是触发强震的主要因素.深入了解发震地区的地壳介质结构、发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关系,可以为预测地震的发生和防震减灾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陆 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构造 发震机制
下载PDF
地震预测科技对策(Ⅱ)——发震机制引导综合预测
19
作者 安欧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4年第1期16-25,共10页
本文从地震预报实践和统计预测存在的问题,提出发震机制研究在综合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预测存在问题 统计预测近似性 发震机制重要作用
原文传递
1918年南澳大地震发震构造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承光 李运贵 吴名彬 《华南地震》 2017年第A01期1-14,共14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省地震部门先后两次派遣科技人员,在潮汕地区进行1918年南澳大地震调查工作,广泛搜集当年地震极灾区内各乡镇村落的灾害情况,为确定地震烈度影响场分布范围和震中位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此判定:在地震高烈度区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省地震部门先后两次派遣科技人员,在潮汕地区进行1918年南澳大地震调查工作,广泛搜集当年地震极灾区内各乡镇村落的灾害情况,为确定地震烈度影响场分布范围和震中位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此判定:在地震高烈度区内的南澎列岛共轭断层活动构造,乃是南澳大地震发震构造。由于南澎列岛的发震构造机制,令发生南澳大地震时,在潮汕与闽南地区的海岸线出现海潮退而复涨的异常现象。这是20世纪中国南海近海唯一伴有海啸发生的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市 南澳7.3级地 构造机制 海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