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3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孵化方式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莉 朱永久 +3 位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李学梅 朱挺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及孵化方式,采用单因子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2、24、26、28和30℃)、不同孵化方式(脱黏孵化(蛋白酶脱黏、滑石粉脱黏)、挂网孵化、孵化框孵化)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及孵化方式,采用单因子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2、24、26、28和30℃)、不同孵化方式(脱黏孵化(蛋白酶脱黏、滑石粉脱黏)、挂网孵化、孵化框孵化)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鳍鳠仔鱼出膜率随孵化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为22℃组(0)<30℃组(12.51%)<24℃组(17.95%)<26℃组(25.40%)<28℃组(30.51%),不同温度组差异显著,二项式拟合得到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出膜后24 h成活率表现为24℃组(54.76%)显著低于26℃组(95.45%)、28℃组(91.67%)和30℃组(92.59%),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96 h成活率分别为52.38%、90.91%、92.59%和40.74%,表明低温(24℃)和高温(30℃)都显著影响成活率。仔鱼出膜时间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缩短,范围为46~88 h。4种孵化方式的24 h好卵率结果表明挂网组(48.11%)>孵化框组(45.05%)>蛋白酶脱黏组(19.98%)>滑石粉脱黏组(15.32%),四个实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出膜率表现为挂网组(16.07%)>蛋白酶脱黏组(12.08%)>孵化框组(9.61%)>滑石粉脱黏组(9.26%)。出膜率/24 h好卵率显示脱黏组的值最大(均为60.46%),显著高于挂网组(33.40%)和孵化框组(21.32%)。在实验设置的3个蛋白酶脱黏浓度梯度下,24 h和48 h好卵率均表现为0.75 g/L组显著高于3 g/L组和1.5 g/L组,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出膜率则表现为随浓度降低而显著降低的趋势,说明卵膜对受精卵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出膜过程造成困难,导致出膜率降低。可见,温度和孵化方式均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有显著影响,大鳍鳠的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孵化方式优先选择蛋白酶脱黏孵化,浓度为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 受精卵 温度 孵化方式
下载PDF
SGK1对Cyclin B/Cdc2通路介导小鼠G_(1)期受精卵卵裂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张慧灵 韩迪 +2 位作者 郭文秀 庞海垚 孟峻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8-637,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在小鼠细胞周期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相关机制。方法:取若干只4~6周龄且体质量约为20 g的雌鼠和若干只8周龄以上且体质量约为30 g的雄鼠,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在小鼠细胞周期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相关机制。方法:取若干只4~6周龄且体质量约为20 g的雌鼠和若干只8周龄以上且体质量约为30 g的雄鼠,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每只10 IU,48 h后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只10 IU,并将注射HCG的雌鼠与雄鼠1∶1合笼过夜。取交配成功的雌鼠受精卵,注射HCG后分别于12~21 h、21~26 h、26~28 h和28~30 h收集细胞周期G_(1)期、S期、G2期及M期的受精卵,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形态表现。收集小鼠超排卵后G_(1)期受精卵,体外转录生成mRNA后,分为未注射组、Tris-EDTA缓冲液注射组(TE注射组)和SGK1-mRNA注射组。采用SGK1抗体与KSOM培养液配置1∶25、1∶50、1∶100、1∶200和0共5种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的培养液,培养小鼠G_(1)期受精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受精卵中SGK1蛋白表达水平和各组小鼠及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HCG注射不同时间受精卵中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Cdc2)酪氨酸15位点(Cdc2-pTyr15)去磷酸化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和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受精卵发育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G注射不同时间小鼠受精卵中磷酸化SGK1-苏氨酸256位点(SGK1-pThr256)和Cdc2-pTyr1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比较,SGK1-mRNA注射组SG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HCG注射后27~28 h,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逐渐消失,至HCG注射29 h,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完全消失;HCG注射后28~29 h,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逐渐消失,至HCG注射后30 h,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完全消失;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减弱和磷酸化信号消失的时间逐渐延长。HCG注射后27 h,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开始卵裂;HCG注射后31 h,SGK1-mRNA注射组受精卵几乎全部分裂为G2期细胞受精卵;HCG注射后33 h,0和1∶200 SGK1抗体组受精卵全部发生卵裂;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1∶25、1∶50和1∶100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逐渐减少,在1∶25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减少最明显。HCG注射后31 h,与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比较,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卵裂率明显升高(P<0.05)。注射HCG后31和33 h,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与1∶200 SGK1抗体组比较,1∶100、1∶50和1∶25SGK1抗体组受精卵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卵裂时间延长,受精卵卵裂率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25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率最低。HCG注射后27 h,小鼠受精卵中SGK1-pThr256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HCG注射后28~29 h,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并于HCG注射后30 h完全消失。结论:过表达或抑制SGK1均会影响小鼠G_(1)期受精卵进入M期的时间,SGK1蛋白可能是小鼠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的调控因子之一,其可能通过Cdc2调节G_(1)期受精卵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受精卵 细胞分裂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卵裂
下载PDF
SIRT2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的表达和定位研究
3
作者 庄妍 任丽芳 +1 位作者 韩迪 孟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2(SIRT2)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利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SIRT2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发育全过程中mRNA和蛋白表达谱;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SIRT2和α-tubulin的共定位情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2(SIRT2)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利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SIRT2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发育全过程中mRNA和蛋白表达谱;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SIRT2和α-tubulin的共定位情况。结果: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SIRT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均由G 1向G 2期过渡时表达水平升高;由G 2期向M期过渡时表达水平下降(P<0.05)。在G 2期向M期过渡过程中,SIRT2的定位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移,于M期中期进入细胞核并定位于纺锤体,在M期后期重新定位于细胞皮质。结论:SIRT2蛋白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的表达呈细胞周期时相依赖性,在1-细胞期小鼠受精卵有丝分裂间期(G 1、S、G 2)中细胞质内表达增加,积累的SIRT2在某种条件下进入细胞核调节纺锤体微管动力学,在G 2/M过渡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细胞期受精卵 有丝分裂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2 表达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富氢水在美洲鲥受精卵孵化中的应用
4
作者 蒋超 梁政远 +2 位作者 任召俊 冯冰冰 何宇华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15-16,共2页
2003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一股养殖美洲鲥的热潮,养殖面积和养殖数量逐渐扩大,国内美洲鲥每年苗种投放量300万~400万尾,成鱼产量在200万尾以上。目前,通过人工手段完全模拟自然繁殖过程,已经实现美洲鲥鱼苗的人工批量繁殖,然而优质苗种的... 2003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一股养殖美洲鲥的热潮,养殖面积和养殖数量逐渐扩大,国内美洲鲥每年苗种投放量300万~400万尾,成鱼产量在200万尾以上。目前,通过人工手段完全模拟自然繁殖过程,已经实现美洲鲥鱼苗的人工批量繁殖,然而优质苗种的供应量依然不足,孵化率是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水霉菌是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敌害生物之一,因此在美洲鲥孵化过程中,水霉防控和治疗尤为重要。胡振宇等在2017年发现,将氢气导入到水中制备成富氢水能降低嗜水性单胞菌的增殖,从而缓解嗜水性单胞菌感染斑马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卵孵化 养殖数量 孵化过程 繁殖过程 富氢水 养殖面积 人工手段 敌害生物
下载PDF
温度对黄缘闭壳龟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5
作者 王录生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了探讨温度对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挑选84个大小均一、蛋黄下沉、有精斑龟卵,随机分成4组,每组21个,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7个。每个平行小组的龟卵在同一个孵化箱中孵化。4个小组分别对应4个温度梯度。处... 为了探讨温度对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挑选84个大小均一、蛋黄下沉、有精斑龟卵,随机分成4组,每组21个,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7个。每个平行小组的龟卵在同一个孵化箱中孵化。4个小组分别对应4个温度梯度。处理1组的孵化温度为(24±0.5)℃,处理2组的孵化温度为(26±0.5)℃,处理3组的孵化温度为(28±0.5)℃,处理4组的孵化温度为(30±0.5)℃。孵化结束后计算孵化率、称量体重量。结果显示,孵化温度为(28±0.5)℃组的孵化率最高,为95.24%;其次为(30±0.5)℃组,孵化率为85.71%;孵化温度为(24±0.5)℃组的孵化率最低,为28.57%。通过对初孵幼龟体质量进行称量,发现孵化温度对初孵幼龟体质量影响显著,以(28±0.5)℃的处理3组初孵幼龟体质量最重,显著地高于(24±0.5)℃的处理1组、(26±0.5)℃的处理2组(P<0.05),但是和孵化温度为(30±0.5)℃的处理4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幼龟孵出30周后体质量以(28±0.5)℃的处理3组最高,与(30±0.5)℃的处理4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地高于(26±0.5)℃的处理2组(P<0.05),极显著地高于(24±0.5)℃的处理1组(P<0.01)。由于受到孵化温度的影响,(24±0.5)℃的处理1组和(26±0.5)℃的处理2组初始孵化体重较轻,所以8周~30周的体质量增加率显著地高于(28±0.5)℃的处理3组和(30±0.5)℃的处理4组(P<0.05)。但是从幼龟的孵出率和孵出8周、30周的体质量来看,以(28±0.5)℃的处理3组孵化黄缘闭壳龟的孵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 受精卵 孵化
下载PDF
体外培养条件对延边黄牛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光彬 韩雪花 +2 位作者 金花子 蔡春化 金庆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从延边黄牛卵巢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1将卵子用 2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TCM199组的卵裂率 (5 6 .3% )极显著高于 D- PBS组(33.6 % ) (P<0 .0 1... 从延边黄牛卵巢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1将卵子用 2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TCM199组的卵裂率 (5 6 .3% )极显著高于 D- PBS组(33.6 % ) (P<0 .0 1) ;TCM199组的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 (15 .1%、13.7% )虽高于 D- PBS组 (10 .5 %、8.7%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2以 TCM199作为基础培养液 ,分别用含激素培养液和不含激素培养液进行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添加激素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81.2 %、17.5 %、15 .3% )高于没有添加激素的对照组 (75 .8%、12 .1%、10 .5 %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3体外受精卵与单层颗粒细胞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78.0 %、11.5 %、9.9% )显著高于非共培养组 (6 8.1%、5 .4 %、3.6 %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体外受精 受精卵发育 体外培养 受精卵 体外发育
下载PDF
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培养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熊承良 赵天华 +4 位作者 翁宁 孙淑杰 李志强 苏静 董令贻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2-345,共4页
本研究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了15例患不育症妇女25个受精卵和18个未受精卵培养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培养液中uPA的含量为(530±546)IU/L,未受精卵培养液中uPA含量为(22O±55)IU/L,P&... 本研究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了15例患不育症妇女25个受精卵和18个未受精卵培养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培养液中uPA的含量为(530±546)IU/L,未受精卵培养液中uPA含量为(22O±55)IU/L,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提示uPA在精卵受精过程中可能有益于精子穿透卵子的透明带.提高受精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受精卵 受精卵
下载PDF
日本进行体外受精卵移植的受胎率
8
作者 刘荣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5年第2期55-56,共2页
在日本,随着体内受精卵移植技术的普及,体外受精卵移植技术也正走向成熟。就目前而言。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受精卵移植 受胎率 体内受精卵 体外受精卵 移植技术 日本 研究机构 1992年度 平均来说
下载PDF
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 被引量:35
9
作者 田传远 王如才 +2 位作者 梁英 王昭萍 于瑞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于1996~1997年,用6-DMAP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最高诱导率为93.8%。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81.0%,D形幼虫畸形率为17.6%。实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 于1996~1997年,用6-DMAP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最高诱导率为93.8%。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81.0%,D形幼虫畸形率为17.6%。实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6-DMAP浓度,设300、450和600μmol/L等三水平;诱导时机(观察静止状态的受精卵,以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的百分率指示),设10%、30%和50%等三水平;诱导持续时间,设10、15和20min等三水平,试验设三次重复。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检查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当3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将受精卵浸泡在含6-DMAP450μmol/L的海水中10min;三因素的主次顺序: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6-DMAP的浓度和诱导时机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显著;但诱导持续时间影响不显著。部分试验组得到4.2%~13.6%的四倍体和10%左右的非整倍体,这种情况可能与受精不同步抑制第一极体释放而导致的染色体多极分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牡蛎 三倍体诱导 受精卵 第二极体 抑制
下载PDF
泥鳅受精卵的电脉冲基因转移 被引量:29
10
作者 谢岳峰 刘东 +2 位作者 邹钧 李国华 朱作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7-389,共3页
鱼类具有怀卵量大、受精卵易得,容易进行体外操作、人工孵化及培育等优点,使得它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极好材料。1985年朱作言等首次发表了转基因鱼研究的初步结果,随后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转基因鱼模型,并获得了可遗传的转基因鱼及其子... 鱼类具有怀卵量大、受精卵易得,容易进行体外操作、人工孵化及培育等优点,使得它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极好材料。1985年朱作言等首次发表了转基因鱼研究的初步结果,随后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转基因鱼模型,并获得了可遗传的转基因鱼及其子一代。这一研究现已扩展到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个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鱼类基因转移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将有可能带来育种史上的革命,并建立定向、快速的鱼类育种新技术。已发表的转基因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 基因转移 鱼类 泥鳅 受精卵
下载PDF
栉孔扇贝受精卵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5 位作者 孔杰 刘志鸿 刘萍 李锋 王如才 姜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6-98,共3页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亲贝,1997年5月取自青岛石老人养殖场,入池后雌雄分开暂养。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ihydrochloride)为美国Si...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亲贝,1997年5月取自青岛石老人养殖场,入池后雌雄分开暂养。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ihydrochloride)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1.2 方法挑选性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受精卵 减数分裂 多精入卵 细胞学
下载PDF
光照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卵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罗文 赵云龙 +3 位作者 王群 顾志敏 徐谷星 刘启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5-681,共7页
报道了不同光照时间长度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中主要生化成分积累的影响。实验共分5组,Ⅰ组为自然光照;Ⅱ组为光照L∶D=12∶12(即每天光照时间为12h),Ⅲ组为L∶D=14∶10,Ⅳ组为L∶D=16∶8,Ⅴ组为L∶D=18∶6。结果显示,红螯螯虾... 报道了不同光照时间长度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中主要生化成分积累的影响。实验共分5组,Ⅰ组为自然光照;Ⅱ组为光照L∶D=12∶12(即每天光照时间为12h),Ⅲ组为L∶D=14∶10,Ⅳ组为L∶D=16∶8,Ⅴ组为L∶D=18∶6。结果显示,红螯螯虾雌虾1个月及2个月的抱卵率、增重率、性腺指数、孵化率从Ⅰ组至Ⅴ组均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其中实验Ⅳ组最高,以上指标分别为(61.54±2.09)%、(92.31±3.87)%、(29.48±0.51)%、(5.38±0.25)%和(46.99±3.15)%。与其它光照组相比,每只雌虾所抱卵卵重、平均抱卵量和平均单个卵卵重也以实验Ⅳ组为最高。在实验Ⅳ组受精卵中,氨基酸(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及主要氨基酸Leu、Arg、Glu均有显著增加。总脂在受精卵中所占的比重(干重和湿重),以实验Ⅲ、Ⅳ两组最高,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显著。延长光照时间不影响卵内中性脂和磷脂按一定比例积累,各组中中性脂的百分含量均约是磷脂的2倍。无论中性脂还是磷脂,C18∶1ω9、C18∶2ω6、C16∶0、C16∶1四种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光照Ⅳ组中C20∶4的含量较低,而C20∶5ω3和C22∶6ω3的含量则较高。结果说明,日光照16h对红螯螯虾繁殖较为适宜,可明显改善其繁殖性能和受精卵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光照 繁殖性能 受精卵 卵质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发育的温度因子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吕佳 宋胜磊 +2 位作者 唐建清 葛家春 潘建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1,共6页
设置不同的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引用了王如松创立的数学模型 :V(T) =(k·T +c)·(1 -exp(- (T -TH) /rH) ) ;并以此模型求算了该种群受精卵发育的最适温度... 设置不同的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引用了王如松创立的数学模型 :V(T) =(k·T +c)·(1 -exp(- (T -TH) /rH) ) ;并以此模型求算了该种群受精卵发育的最适温度和最高临界温度分别为 30 .3℃和40 .3℃ ;利用莱奥姆法则 (Reaumur’sLaw)求得最低临界温度及平均临界温度分别为 4 .7℃和5.6℃ ;最低有效积温和平均有效积温分别为 731 (℃·d)和 765 (℃·d) ;还就最适温度、耐温上限比较了高能卵与均能卵在适温能力上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数学模型 孵化速率 受精卵 温度因子 莱奥姆法则 甲壳纲
下载PDF
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 被引量:80
14
作者 王涵生 方琼珊 郑乐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50,共7页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38.0~24.0,最适盐度为35.0~27.0。盐度高于35.0,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4.0,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从盐度38.0到41.0以及24.0到21.0是2个对受精卵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影响很大的盐度梯度。高于或低于这2个盐度梯度,孵化率即明显大幅度降低,畸形率则大幅度升高。赤点石斑鱼仔鱼的SAI值为3.19~12.42,低于长吻鯵和黄条鰤的SAI值。仔鱼的SAI值与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只有SAI值大于5的仔鱼才有可能被进一步培育成苗,低于5的将在数天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赤点石斑鱼 受精卵 发育 仔鱼活力 不投饵存活系数
下载PDF
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田传远 梁英 +2 位作者 王如才 于瑞海 王昭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 :水温 2 5~ 2 5 .5℃ ,精卵混合 10min时 ,将受精卵浸泡在含 6-DMAP 60 0μmol/L的海水中 15min ;决定三倍体产生的三因素的主次顺序 :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 6-DMAP浓度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 ,但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三倍体诱导 受精卵 第一极体 牡蛎
下载PDF
高温处理中国对虾受精卵对性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丛海 王清印 +3 位作者 孔杰 于佳 刘萍 王印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共2页
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受精卵,在育种方面主要是进行多倍体诱导,以产生三倍体或四倍体。这在海产动物特别是贝类中,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应用温度刺激来处理受精卵的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染色体的倍数,对某些种类动物的性别也能产生重要的... 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受精卵,在育种方面主要是进行多倍体诱导,以产生三倍体或四倍体。这在海产动物特别是贝类中,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应用温度刺激来处理受精卵的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染色体的倍数,对某些种类动物的性别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蛙类、鳄鱼以及其他动物等。在进行对虾雌性化的研究中,我们应用热冲击(Thermal 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高温处理 受精卵 性别比
下载PDF
温度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建勇 许光林 +1 位作者 简润超 陈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87-90,共4页
研究海水温度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虎斑乌贼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水温为20℃和32℃,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4~30℃。水温[t(℃)]与孵化率[H(%)]间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H=-5.333... 研究海水温度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虎斑乌贼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水温为20℃和32℃,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4~30℃。水温[t(℃)]与孵化率[H(%)]间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H=-5.333+2.583 t(R2=0.247,F=7.213,P〈0.01);虎斑乌贼幼体对温度的耐受力最低和最高临界温度分别为12和32℃,存活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温度[T(℃)]和处理时间[t(h)]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虎斑乌贼的存活率[S(%)]有显著的影响(P〈0.01),其函数关系可表示:S=60.526+1664 T-0.588 t(R2=0.572,F=39.407,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乌贼 温度 受精卵 孵化率 幼体 存活率
下载PDF
超声波对4种海水鱼类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蒙子宁 洪万树 +2 位作者 王清池 张其永 边华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32-834,共3页
采用复合式纵向压电换能器 ,谐振频率为 2 1.5k Hz,谐振阻抗为 12 0Ω ,施加电压值为 80 V的超声波辐照海水鱼类受精卵 ,研究不同的超声辐射时间和辐射次数对大弹涂鱼、中华乌塘鳢、真鲷和大黄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超声处理... 采用复合式纵向压电换能器 ,谐振频率为 2 1.5k Hz,谐振阻抗为 12 0Ω ,施加电压值为 80 V的超声波辐照海水鱼类受精卵 ,研究不同的超声辐射时间和辐射次数对大弹涂鱼、中华乌塘鳢、真鲷和大黄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超声处理大弹涂鱼胚胎发育后期的受精卵 ,可提高其孵化率 ,但对大弹涂鱼和中华乌塘鳢胚胎发育早期受精卵的孵化有负面影响 .每次辐射时间为 1min、总辐射次数为 4次的辐射剂量有利于真鲷受精卵的孵化 ;每次辐射时间超过 1min,孵化率降低 .以每次辐射时间为 10 s或 30 s处理大黄鱼受精卵 ,其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 10 %和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海水鱼类 受精卵 孵化
下载PDF
外源基因导入鲤(Cyprinus carpio)受精卵最佳时期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利群 孙孝文 +2 位作者 沈俊宝 闫学春 王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研究以鲤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受精卵的不同发育时期把鲤鱼MT启动子基因和大麻哈鱼GH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按孵出的鱼苗数分别计算成活率,再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整合情况,计算整合... 本研究以鲤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受精卵的不同发育时期把鲤鱼MT启动子基因和大麻哈鱼GH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按孵出的鱼苗数分别计算成活率,再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整合情况,计算整合率,孵化率最高的为单细胞中期(90.83%),整合率最高的为单细胞后期和囊胚期(40%)。综合研究结果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单细胞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 受精卵 基因导入
下载PDF
温度对蜜蜂受精卵和封盖王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冰峰 林世煌 +2 位作者 苏静 薛奋勤 江天宝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1-513,共3页
在32、33、34、35、36℃下观察,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8、3.40、3.00、2.81、2.74d.35、36℃下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蜂王封盖期分别为8.80、8.19、7.93... 在32、33、34、35、36℃下观察,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8、3.40、3.00、2.81、2.74d.35、36℃下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蜂王封盖期分别为8.80、8.19、7.93、7.04、7.08d,除35、36℃下蜂王封盖期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温度下的封盖期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蜂王在37℃下发育,封盖期比35℃延长11h,差异极显著(P<0.01).封盖期在32-36℃之间,蜂王初生重为226.7-228.5mg,各温度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温度升高到37℃时,蜂王的初生重(205.2mg)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受精卵 蜂王蛹 温度 发育 封盖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