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伸展地区变换构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剑平 汪新文 +2 位作者 周章保 陶国强 文绵良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回顾变换构造研究历程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混乱、术语不统一、分类繁杂等问题 ,辨析并厘定了变换构造的较为明确且较为流行的定义和以几何学特征为基础的非成因分类 ;结合国内外变换构造研究实例 。
关键词 伸展地区 变换构造 变换构造 调节带
下载PDF
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2 位作者 张运波 何登发 李文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1,110,共7页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极为复杂,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极为复杂,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临清拗陷东部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划分为三级,主要发育在边界断层的上盘,是造成研究区南北分块的原因;盆地基底结构先存构造、不均匀的伸展作用,以及主要断层沿走向的分段活动,控制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形成;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影响和控制油气聚集,这些区带具备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拗陷东部 横向变换构造 横向变换构造带分类 特征 成因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变换构造及其变换成因浅析
3
作者 李素贞 商建瓴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24期175-177,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东濮凹陷构造的复杂多变性,从凹陷的古地壳厚度和主控断裂结构形态变化等方面,阐述东濮凹陷内构造频繁变换的类型及其变换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变换构造 变换构造的类型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库国正 张放东 +3 位作者 邓已寻 李西爱 王婧韫 柳金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白音查干凹陷在发育演化过程中,由于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导致伸展变形构造的不同部位形成多种类型的变换构造调节体系。白音查干凹陷毛呼凸起就是一个大的变换构造带,由两个同向型斜向调节带和一个平行走向型调节带组成。... 白音查干凹陷在发育演化过程中,由于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导致伸展变形构造的不同部位形成多种类型的变换构造调节体系。白音查干凹陷毛呼凸起就是一个大的变换构造带,由两个同向型斜向调节带和一个平行走向型调节带组成。西部洼陷的构造调节带主要有反向型背斜调节带、同向型横向调节带、同向型斜向调节带和平行走向调节带4种类型。勘探实践证明,西部洼陷南部的锡林好来、达尔其南、达尔其东和翁特等构造调节带及附近地区,构造、岩性和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发育,又长期处于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伸展盆地 变换构造 调节带 油气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大歧口凹陷变换构造与板内变形差异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3 位作者 郭玲莉 戴黎明 周立宏 楼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9,共12页
以大歧口凹陷大面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大歧口凹陷变换构造与板内其他块体间的变形差异。从对不同级别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大歧口凹陷的变换构造带可以划分为3个级别:(1)近南北向的主变换带(也... 以大歧口凹陷大面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大歧口凹陷变换构造与板内其他块体间的变形差异。从对不同级别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大歧口凹陷的变换构造带可以划分为3个级别:(1)近南北向的主变换带(也称一级变换带),自西向东依次为孔店东变换带、沿岸变换带和羊二庄变换带,分别对应了大歧口凹陷西部、沿岸和羊二庄3条基底走滑断裂带。这3个主变换带起到了协调大歧口凹陷东西两侧构造样式差异的作用。(2)近东西向的次变换带(也称二级变换带),自北向南依次对应大歧口凹陷的汉沽、海河-新港和歧中3条控凹断裂。这3条近东西向的控凹断裂起到了调节黄骅坳陷北、中、南三区变形差异的作用,致使大歧口凹陷主变换构造带近南北向的发育。(3)三级变换带,一般垂直于主控断裂发育,起到传递断裂之间伸展量的作用。大歧口凹陷变换构造带主要有边界主控断层的影响、先期基底构造的控制和新生代不均匀伸展作用的影响3个成因。变换构造带的存在和发育使大歧口凹陷内部不同时期的不同块体存在时空上的差异变形,造成了凹陷内部构造样式的差异。受太平洋板块后退式俯冲和印度-欧亚板块挤压碰撞作用的影响,黄骅坳陷新生代以来处于右旋拉张应力场作用下,表现出早期裂陷、后期拉分断陷的特征;其区域主构造应力场由孔店-沙四期的WNW—ESE向拉伸变为沙三-东营期的NW—SE向拉伸,到新近纪又发展为近N—S向拉伸,总体呈顺时针旋转,而这样一个构造演化过程正好可以用黄骅坳陷内大歧口凹陷的发育和演化拉分模式来成功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板内变形差异 动力学 大歧口凹陷
下载PDF
伸展断陷中的变换构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发景 汪新文 陈昭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7-625,共9页
变换构造分析对于研究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格局与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近年来渤海湾盆地大量地震反射剖面解释的基础上,讨论了变换构造研究中一些有争议和有意义的问题。(1)对变换构造研究中采用的术语,诸如分段构... 变换构造分析对于研究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格局与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近年来渤海湾盆地大量地震反射剖面解释的基础上,讨论了变换构造研究中一些有争议和有意义的问题。(1)对变换构造研究中采用的术语,诸如分段构造、变换构造、传递带、调节带和转换带重新进行了定义,并阐述了其基本概念。(2)根据侧列控凹主断层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方案,首先将变换构造划分为传递带、调节带和转换带3类,而后考虑每类变换构造特有的标志细分为若干亚类。(3)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形成机制一般与侧列的控凹断层位移量沿其走向均匀变化有关。在断层中段位移量最大,在其末端,位移量减至最小。传递带和调节带形成于断层末端,然而,由于侧列断层叠覆程度的差异、位移量是否守恒、断层的倾向状况以及平面上侧列断层末端之间的横向距离等诸多因素,从而产生传递带或者是调节带以及与之有关的多种多样的变换构造样式。与传递带和调节带不同,转换带以连接不同伸展构造段的转换断层为特征,推测其形成是由于地壳伸展速率的巨大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传递带 调节带 转换带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63
7
作者 胡望水 王燮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包括交换断层和变换带。变换断层与正断层系直交或斜交。变换带包括同向超接、伺向平行、同向趋近、共轭发散超接、共轭会聚超接及共轭平行六种。变换断层由基底先存断层活化或薄弱带活化所造成。它们对断陷盆地轴...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包括交换断层和变换带。变换断层与正断层系直交或斜交。变换带包括同向超接、伺向平行、同向趋近、共轭发散超接、共轭会聚超接及共轭平行六种。变换断层由基底先存断层活化或薄弱带活化所造成。它们对断陷盆地轴向构造变化起控制作用,对沉积物和油气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变换构造 成因 油气分布
下载PDF
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章保 汪新文 陶国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98,共8页
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是指裂谷盆地中为保持区域伸展应变守恒而形成的伸展变形构造的调节体系,包括调节构造与传递构造两类,它在裂谷盆地发展过程中对伸展构造的分段(如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 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是指裂谷盆地中为保持区域伸展应变守恒而形成的伸展变形构造的调节体系,包括调节构造与传递构造两类,它在裂谷盆地发展过程中对伸展构造的分段(如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的变换构造类型以调节构造为主,传递构造不多见。简述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变换构造类型和构造样式,并分析了变换构造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及与油气的关系。对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变换构造的分析,将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调节构造 传递构造 临清坳陷 沉积环境 油气勘探 盆地
下载PDF
临清坳陷变换构造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剑平 汪新伟 汪新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4,共4页
讨论了临清坳陷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即封丘左行传递带、马陵横向背斜调节带和夏津—腰站斜向背斜调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临清坳陷内"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是由平行于裂谷轴方向的NNE(NE)向伸展正断层... 讨论了临清坳陷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即封丘左行传递带、马陵横向背斜调节带和夏津—腰站斜向背斜调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临清坳陷内"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是由平行于裂谷轴方向的NNE(NE)向伸展正断层和垂直(或斜交)于裂谷轴方向的NW(NWW)斜向滑移断层及横向构造带等共同作用造成的;区内3个规模较大的调节构造带是造成"南北分块"的构造原因,这些调节构造带垂直或斜交于裂谷方向,通过传递带或调节带的方式调节不同伸展域间的应变,从而使区域应变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传递带 调节带 伸展块断作用 临清坳陷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油气源断裂变换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茹 王璐 +2 位作者 孙永河 陈默 康琪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油气源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其输导能力受自身的活动性所制约。只有在成藏关键时期活动,沟通有效的烃源岩及储层,且具有顶封能力的断裂,才能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优势输导通道,使成熟烃源岩排出的大量油气能够向储层中运聚成藏。... 油气源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其输导能力受自身的活动性所制约。只有在成藏关键时期活动,沟通有效的烃源岩及储层,且具有顶封能力的断裂,才能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优势输导通道,使成熟烃源岩排出的大量油气能够向储层中运聚成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勘探证实油气并非是围绕着整条油气源断裂分布,而是集中分布在断裂走向拐点、断裂交汇部位及断裂末端等变换构造发育的部位。变换构造发育的部位应力集中,易引发地震,地震活动会进一步激发流体运移。结合目前变换构造发育位置通常与油气分布关系密切这一现象,认为油气源断裂上变换构造发育的部位为油气的优势运移通道。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从变换构造的形成机制出发,结合坳陷内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将变换构造划分为4种类型:趋近型、转换斜坡型、传递断层型和撕裂断层型。在厘定油气源断裂的基础上,利用油气源断裂的断距-距离曲线等方法识别断裂上变换构造发育的部位,并结合油气藏分布规律,分析油气源断裂变换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油气源断裂 变换构造 垂向运移
下载PDF
变换构造与油气藏关系——以彰武断陷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婷婷 遇运良 王欢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3期752-759,共8页
彰武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为伸展背景下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影响,彰武断陷发育伸展断裂系统下的变换构造。通过对断裂系统及其活动性以及断裂系统内部断层间位移传递方式的研究,认为变... 彰武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为伸展背景下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影响,彰武断陷发育伸展断裂系统下的变换构造。通过对断裂系统及其活动性以及断裂系统内部断层间位移传递方式的研究,认为变换带的传递方式为接力式,变换构造的类型为走向斜坡。同时变换构造对盆地的古地形、沉积体系、烃源岩、油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彰武油田的勘探实践证明,变换构造易发育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断陷 伸展盆地 变换构造 油气藏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53
12
作者 杨明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6-823,共8页
依据前人对变换构造的分类研究,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的特征。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分为变换带和变换断层两种类型:一般表现为变换带样式,尤其是在盆地或坳陷层次;而变换断层仅在局部的控凹层次上有所体现。高级别的变换带大多数是... 依据前人对变换构造的分类研究,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的特征。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分为变换带和变换断层两种类型:一般表现为变换带样式,尤其是在盆地或坳陷层次;而变换断层仅在局部的控凹层次上有所体现。高级别的变换带大多数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传递斜坡横向串联而成,间或发育变换断层。北西西—北西向的变换构造是渤海湾盆地"南北分块"构造格局的主控构造样式,而渤海湾盆地油气储量的差异与变换构造控制的富生烃凹陷及洼陷分布有关。变换构造控制的古地形和富砂水系通道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变换构造邻区的高部位则是发现(潜山)构造油气藏的重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变换断层 变换构造 油气成藏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高邮凹陷一级横向变换构造带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清华 劳海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0,163,共5页
高邮凹陷横向变换构造带具有不连续的"S"形展布特征。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研究高邮凹陷主要断裂沿走向构造特征的变化,圈定了具有分区意义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分析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横向变换构造样式及其特征。同时,横向变换... 高邮凹陷横向变换构造带具有不连续的"S"形展布特征。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研究高邮凹陷主要断裂沿走向构造特征的变化,圈定了具有分区意义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分析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横向变换构造样式及其特征。同时,横向变换构造带不仅控制有机质的形成环境,而且自身也可以形成各种圈闭,成为不同次凹油气混注的油气富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真武伸展断裂 吴堡走滑断裂 横向变换构造
下载PDF
白庙气田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钟建华 +1 位作者 陈昊 黄新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白庙气田位于东濮凹陷东部兰聊断裂带下降盘中段,为兰聊断裂和杜寨断层共同控制的一个继承性半背斜。应用变换构造理论,识别出白庙气田发育有3种类型变换构造,变换构造类型以调节构造为主,传递构造少见且规模较小。受变换构造控制,该地... 白庙气田位于东濮凹陷东部兰聊断裂带下降盘中段,为兰聊断裂和杜寨断层共同控制的一个继承性半背斜。应用变换构造理论,识别出白庙气田发育有3种类型变换构造,变换构造类型以调节构造为主,传递构造少见且规模较小。受变换构造控制,该地区主要发育粗粒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浊积扇沉积。变换构造产生地层、构造及岩性圈闭,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场所,影响着该区油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斜 变换构造 调节构造 传递构造 冲积扇 扇三角洲 白庙气田
下载PDF
对伸展域变换构造研究的两点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秀娟 李元昊 侯加根 《中国煤田地质》 2004年第2期4-6,12,共4页
在变换构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分类两方面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分类不清以及变换构造带的识别问题,并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探讨。针对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分类不明确、两者具体范围和边界混淆的问题,对传递带... 在变换构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分类两方面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分类不清以及变换构造带的识别问题,并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探讨。针对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分类不明确、两者具体范围和边界混淆的问题,对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关系作了研究;对变换构造带的识别问题,从应力机制、运动学特征和几何形态三方面论述了变换构造带和走滑断裂带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传递带 调节带 走滑断裂带
下载PDF
济阳坳陷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林 吴智平 +2 位作者 李伟 吴晓光 贾海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1,共8页
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剧烈伸展断陷、构造沉降等,由于基底物质结构的差异、先存断裂的诱导以及块体的非均匀伸展变形作用等,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伸展变换构造来调节盆地内部的伸展变形作用,使盆地在物质、空间上趋于守恒。... 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剧烈伸展断陷、构造沉降等,由于基底物质结构的差异、先存断裂的诱导以及块体的非均匀伸展变形作用等,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伸展变换构造来调节盆地内部的伸展变形作用,使盆地在物质、空间上趋于守恒。济阳坳陷发育郑店-商河、阳信-石村、车西-罗西-陈南、埕南-孤西等4个一级变换构造带,主要受NW向基底隐伏断裂控制,走向与盆地轴向直交,调节了整个坳陷的伸展量变化,并分隔了两侧的构造单元和沉积体系,使济阳坳陷整体上呈现出"南西-北东分区"的结构特征。此外,发育有12种二级变换构造,受控于盆地内部的控凹断层,主要调节各凹陷内局部块体的伸展量,形成斜向凸起、走向斜坡以及地垒凸起等,往往成为地表水系的分水岭,在较陡一侧有利于水系的汇聚,形成冲积扇、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砂砾岩体比较发育,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构造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济阳坳陷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彤飞 张荻萩 +6 位作者 李曰俊 刘爱香 程顶胜 客伟利 罗贝维 王彦奇 刘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研究断陷盆地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对陡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西部边界断层(福西断层)生长过程的恢复结果,对该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的发育位置、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 研究断陷盆地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对陡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西部边界断层(福西断层)生长过程的恢复结果,对该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的发育位置、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变换构造对陡坡带断陷期有利砂体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该凹陷福西陡坡带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发育区及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福西断层自北向南发育4处同向型变换构造,对陡坡带Abu Gabra组断陷期砂体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控砂模式可分为转换斜坡控砂模式与传递断层控砂模式。福西陡坡带发育的3个岩性油气藏有利区,紧邻生排烃中心,均位于变换构造对应的断层上盘、横向背斜的上倾方向,处于油气二次运移的优势方向。在横向背斜的不同构造位置,不同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其顶部可形成断背斜油气藏,其两翼易于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其底部易于形成滑塌浊积岩透镜体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分段生长 变换构造 陡坡带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应用双变换构造可积的Lagrange—D’Alembert型微分方程
18
作者 汤光宋 《凯里学院学报》 1997年第S1期11-14,共4页
这篇短文是在文献的思想启示下,先提出一个引理,应用双变换构造出可积的Lagrange—D’Alembert(拉格朗日——达朗贝尔)型微分方程,同时还给出了可积的拉格朗日——达朗贝尔型微分方程的参数式通积分的表达式.
关键词 变换构造 常微分方程 LAGRANGE 拉格朗日 达朗贝尔方程 可积 变换 参数式通积分 参数式通解 非线性微分方程
下载PDF
东营凹陷平南—石村变换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定量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林 吴智平 +4 位作者 李伟 王光增 张琦 贾海波 代磊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5-371,共7页
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往往是由同向趋近型变换构造发育而来,当主干断裂的叠置部分较大时,其内部会受到与区域伸展方向一致的局部拉张作用,产生与主干断裂平行的纵向变换断层。根据区域伸展量守恒原理,结合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及... 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往往是由同向趋近型变换构造发育而来,当主干断裂的叠置部分较大时,其内部会受到与区域伸展方向一致的局部拉张作用,产生与主干断裂平行的纵向变换断层。根据区域伸展量守恒原理,结合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提出了"变换强度"(transfer degree)的计算公式来定量表征变换构造对主干断裂的调节程度,并将变换强度定义为变换构造的伸展量与主干断层最大水平位移量的比值;为了减小统计过程中的误差,采用了主干断层及其末端的水平位移为参数进行了变换强度的计算。该文选取了东营凹陷西部的平南—石村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为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平衡剖面技术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二者吻合度好,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其他类型变换构造的定量表征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强度 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 主干断层 变换断层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裂陷期变换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望水 蔡峰 +9 位作者 胡芳 李涛 吴禅 李瑞升 徐发 葛和平 张建培 张宇焜 方来富 高伟中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2,共6页
综合应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对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区域构造变换带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区经历了3次裂陷,每个裂陷旋回期的变换构造带根据其对区域构造分段作用的规模可以分为3个级别,分别控制了相邻构造带间和... 综合应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对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区域构造变换带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区经历了3次裂陷,每个裂陷旋回期的变换构造带根据其对区域构造分段作用的规模可以分为3个级别,分别控制了相邻构造带间和构造带内的构造演化和构造线展布、构造样式与变形程度的差异。变换带的发育演化是动态的过程,与各裂陷时期构造活动的强弱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一裂陷旋回时期,以主干断裂为主,发育规模较大,一级变换带具有明显的地势转换特征,以带间变换为主;第二裂陷旋回时期,受强烈拉张作用,三级变换带的数量和类型增多,各个构造单元内的构造组合型式更加复杂,部分一级变换带的类型也逐渐改变;第三裂陷旋回时期,伸展作用减弱,大部分断裂停止活动,三级变换带大量减少,大部分变换带的类型发生改变,构造单元间无明显区分性的特征。根据分段正断层的倾向及其组合特征,可将研究区局部的变换构造带分为转换斜坡型、斜向背斜型、地垒型3类,它们多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对油气的勘探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斜坡带 裂陷时期 构造变换 转换斜坡 斜向背斜 地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