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伢典凝胶去腐技术对口腔龋病患儿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刘培文 吴韫慧 樊丽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5期1798-1801,共4页
目的:分析伢典凝胶去腐技术对口腔龋病患儿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口腔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常规组(n=41)。常规组接受常规机械去腐法,... 目的:分析伢典凝胶去腐技术对口腔龋病患儿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口腔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常规组(n=41)。常规组接受常规机械去腐法,观察组采用伢典凝胶去腐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疼痛程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治疗成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82,P<0.05);两组患儿龈沟液中IL-6、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龈沟液中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8、12.571,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8%)低于常规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0,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2、4.100,P<0.05)。结论:口腔龋病中应用伢典凝胶去腐技术的效果确切,可改善口腔龋病患儿治疗后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龋 伢典凝胶去腐技术 并发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0~6岁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口腔龋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杨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73-74,77,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0~6岁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口腔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0~6岁儿童11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都给予口腔龋检测,同时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140小儿中,... 目的:探讨与分析0~6岁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口腔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0~6岁儿童11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都给予口腔龋检测,同时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140小儿中,检出口腔龋2821例,占比25.32%。0~3岁、4岁、5岁、6岁小儿的口腔龋发生率分别为26.00%、25.47%、25.98%、23.09%,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口腔龋小儿的血清维生素A含量为(21.34±1.47)ng/mL,明显低于非口腔龋小儿的(25.02±1.58)ng/mL(P<0.05)。Spearsman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A含量与口腔龋的发生存在负相关性(r=-0.57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A含量为导致口腔龋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0~6岁儿童口腔龋的发生率比较高,口腔龋小儿的血清维生素A含量比较低,两者具有相关性,血清维生素A含量为导致口腔龋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岁儿童 口腔龋 维生素A
下载PDF
158名残疾儿童口腔龋病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谭铁铮 刘泓 +2 位作者 史丁良 夏永华 郭良薇 《伤残医学杂志》 1995年第3期40-41,共2页
世界上发达国家对残疾弱智儿童的口腔保健已列入日常医疗业务范围,我国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起步。为了解部分残疾患儿龋病状况,对门诊就诊患儿及聋哑校的患儿龋病进行调查,为今后开展龋病预防保健工作积累资料。
关键词 残疾儿童 口腔龋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保留残根残冠在老年口腔龋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有章 张运卫 吴志斌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3期48-48,50,共2页
目的分析保留残根残冠在老年口腔龋病中的应用意义,为修复前的治疗和修复后的口腔卫生保健提出建议。方法对我科2013年5月~2018年4月老年口腔龋病治疗中保存的1450例残根、残冠牙,进行了1~5年随访,并对失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根... 目的分析保留残根残冠在老年口腔龋病中的应用意义,为修复前的治疗和修复后的口腔卫生保健提出建议。方法对我科2013年5月~2018年4月老年口腔龋病治疗中保存的1450例残根、残冠牙,进行了1~5年随访,并对失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结果成功1208例(83.3%),失败242例(16.7%),效果满意。结论 (1)提高保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1)修复前彻底治疗牙周病和尖周病;(2)修复体应具备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3)修复体应保证咬合关系正常减小合力;(4)加强口腔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 残根残冠 老年 口腔龋 应用
下载PDF
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干预在预防儿童龋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戚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71-0174,共4页
观察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干预在预防儿童龋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儿童龋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 观察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干预在预防儿童龋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儿童龋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龋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杆菌(41.47±1.27)、球菌(47.26±2.74)、丝状菌(48.90±1.30)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牙齿清洁度指数(0.98±0.79)以及牙龈健康状态(0.97±1.0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干预在预防儿童龋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态调控护理儿童 应用效果 牙龈健康
下载PDF
驼乳源乳铁蛋白嵌合肽对口腔致龋菌抗菌作用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梦雨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该研究旨在评估驼乳源乳铁蛋白(lactoferrampin-lactoferricin,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抗菌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首先预测并鉴定驼乳源LFA-LFC嵌合肽的分子特性和二级结构;通过测定嵌合肽最低抑菌(... 该研究旨在评估驼乳源乳铁蛋白(lactoferrampin-lactoferricin,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抗菌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首先预测并鉴定驼乳源LFA-LFC嵌合肽的分子特性和二级结构;通过测定嵌合肽最低抑菌(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绘制时间-致死曲线,评估嵌合肽的抗菌效果;分析嵌合肽对生物膜的预防、消除作用。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嵌合肽对细菌的作用位点,测定菌体DNA迁移率,对嵌合肽的抗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驼乳源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32、64μmol/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28、128、256μmol/L;细菌在1×MIC嵌合肽浓度处理30 min后完全致死;当嵌合肽浓度为128μmol/L时预防生物膜生成约80%,512μmol/L时消除生物膜约50%;4×MIC嵌合肽浓度处理细菌后发现其细胞膜均出现裂解,DNA未发生迁移。该研究认为驼乳源LFA-LFC嵌合肽对3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嵌合肽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作用于DNA,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源乳铁蛋白嵌合肽 口腔 抗菌效果 生物膜 DNA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儿童口腔早期龋充填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顾玉红 姚宁 +2 位作者 戴红军 顾洋 蔡群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儿童口腔早期龋充填项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提升儿童及家长的满意度和配合度。方法:将2021年9—11月进行口腔早期龋充填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口腔科接诊流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儿童口腔早期龋充填项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提升儿童及家长的满意度和配合度。方法:将2021年9—11月进行口腔早期龋充填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口腔科接诊流程,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贯穿整个接诊过程的流程方法。分别从人文关怀干预、儿童心理干预、医患关系、沟通能力、舒适化无痛应用、口腔健康宣教6个方面对两组儿童进行项目临床实施效果评价;从焦虑、疼痛、儿童口腔专科水平、个性化、心理、口腔健康宣教6个方面对家长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各项临床实施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家长的各项满意度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能明显提升儿童口腔早期龋充填项目的实施效果,显著提高儿童的配合和接受度以及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口腔早期 快速康复理念 临床实施方法
下载PDF
根炎痛对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实验
8
作者 汪鋆植 叶红 +1 位作者 沈映君 李寅超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2期249-249,共1页
目的 :研究根炎痛对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以了解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方法 :琼脂稀释法。结果 :根炎痛时致龋菌的MIC和MBC为≥ 5 0mg/ml,对牙周病原菌的MIC为 3 .1~ 2 5mg/ml,MBC为 6.2~ 5 0mg/~ml。结论 :... 目的 :研究根炎痛对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以了解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方法 :琼脂稀释法。结果 :根炎痛时致龋菌的MIC和MBC为≥ 5 0mg/ml,对牙周病原菌的MIC为 3 .1~ 2 5mg/ml,MBC为 6.2~ 5 0mg/~ml。结论 :根炎痛对牙周病龋齿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炎痛 口腔龋 牙周病原菌 治疗
下载PDF
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三种致龋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秀娟 钟滨 +2 位作者 徐华兴 易敏 王小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牙菌斑中细...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牙菌斑中细菌培养计数观察咀嚼口香糖前后3种致龋菌(变链、乳杆、黏放)数量的变化。结果:与咀嚼前相比,咀嚼口香糖4周后A、B、C 3组变链、乳杆、黏放致龋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P<0.001);与C组相比,咀嚼口香糖4周后A、B 2组更能显著降低变链数量(P<0.05);3组间乳杆菌数量和黏放数量的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麦芽糖醇口香糖抑制牙菌斑内变链菌数量较为明显,对乳杆菌、黏放菌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口香糖 口腔
下载PDF
局部使用聚维酮碘氟化泡沫对龋易感儿童口腔致龋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欣 谢倩 +1 位作者 周学东 李继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了解一种新型的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对口腔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61名6~9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1人,分别使用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和常规氟化泡沫进行局部处理,每周1次,连续... 目的:了解一种新型的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对口腔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61名6~9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1人,分别使用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和常规氟化泡沫进行局部处理,每周1次,连续处理4周。运用平板法进行唾液中细菌培养记数观察处理前,处理过程中每1周以及处理后1个月唾液中细菌(变形链球菌、乳杆菌以及可培养总菌落)水平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每周1次局部使用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连续4周能更为显著降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效果可持续到1个月后。然而,唾液中可培养总菌落和乳杆菌水平在泡沫处理前后各时间点组间和组内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每周1次连续4周使用100g/L聚维酮碘氟化泡沫能明显降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同时不改变唾液中可培养总菌落水平,其作用效果能持续到处理后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预防 聚维酮碘氟化泡沫 口腔
下载PDF
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涂欢芯 章可可 +3 位作者 任佩琪 胡翔宇 孙妍 潘乙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抗菌肽在龋病的药物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口腔 变异链球菌 齿
下载PDF
木糖醇口香糖咀嚼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帝泽 陆君卓 +2 位作者 向臻婷 胡巍 郑黎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8-720,744,共4页
目的:研究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常见细菌的影响。方法:纳入60名年龄在18~22岁口腔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n=20)。 A组于午餐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45 min;B组于午餐后咀嚼等剂量同品牌木糖醇口香糖15 min;C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常见细菌的影响。方法:纳入60名年龄在18~22岁口腔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n=20)。 A组于午餐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45 min;B组于午餐后咀嚼等剂量同品牌木糖醇口香糖15 min;C组(对照组)午餐后不咀嚼口香糖。于咀嚼口香糖3周后收集唾液,接种于BHI、MSB、Rogosa培养基平板,计数总菌落与主要条件致龋菌的数量,评估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咀嚼木糖醇口香糖组口腔微生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微生物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咀嚼口香糖15 min即可达到良好口腔清洁效果,延长咀嚼时间并不能显著增强其对龋病相关微生物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口香糖 口腔微生物群落 口腔 咀嚼时间
下载PDF
楔状缺损充填材料的选择及临床应用细节
13
作者 卢春英 郭晶 +3 位作者 王亚斐 唐宇欣 周莉 丁晓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5期63-63,共1页
楔状缺损是口腔临床常见病,导致牙齿敏感等影响美观及生活质量。因此充填材料选择及临床操作细节成为医生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楔状缺损 充填材料 口腔性病
下载PDF
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曦玉 从兆霞 +1 位作者 吴泽钰 赵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2-555,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的生长、产酸、产糖、粘附的体外作用。方法通过微孔板法测定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单菌最小抑菌浓度及生长抑制率,涂布平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通过微量滴定板法...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的生长、产酸、产糖、粘附的体外作用。方法通过微孔板法测定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单菌最小抑菌浓度及生长抑制率,涂布平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通过微量滴定板法测定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单菌生物膜最低形成抑制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最低清除已形成生物膜浓度;通过△PH值法测定2倍最小抑菌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单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产酸能力的影响,苯酚硫酸法测定2倍最小抑菌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单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采用玻壁法测定2倍最小抑菌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单菌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4,1,2,4,1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8,8,4,4,8,4mg/mL,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生物膜最低形成抑制浓度分别为4,4,2,2,4,2mg/mL,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分别为16,16,8,16,16,8mg/mL,最低清除已形成生物膜浓度分别为8,16,8,8,8,8mg/mL;2倍最小抑菌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的浮游状态及生物膜产酸及产水不溶性多糖的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倍最小抑菌浓度及以下三个药物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均可抑制测试菌株的粘附能力,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细菌单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的生长、产酸、产糖、粘附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软紫草 粗提物 口腔主要致 作用
原文传递
ldh基因在龋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5
作者 刘雅丽 陈思佳 +1 位作者 张晨 张向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是口腔致龋菌群、宿主、食物及时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 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是口腔致龋菌群、宿主、食物及时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1]。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乳酸是致龋菌的重要特征,是龋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多数口腔细菌可通过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口腔 失补 口腔细菌 口腔健康 变形链球菌 基因突变 大鼠
原文传递
看点
16
《时尚育儿》 2014年第12期18-18,共1页
《怀孕傻三年你躺枪了吗》虽然女性孕期和产后会感到大脑部分功能明显减弱,但这种大脑的变化其实更能促进她们改善思考和认知能力,并将注意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育儿。——程芳(资深心理咨询师)"怀孕傻三年"这个... 《怀孕傻三年你躺枪了吗》虽然女性孕期和产后会感到大脑部分功能明显减弱,但这种大脑的变化其实更能促进她们改善思考和认知能力,并将注意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育儿。——程芳(资深心理咨询师)"怀孕傻三年"这个话题在《时尚育儿》的官方论坛上引发了妈妈们的强烈共鸣和激烈探讨,正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妈妈们纷纷表示躺着也中枪。但孕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程芳 三年 口腔 基因分析 口腔医院 口口相传 洁牙 儿科主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