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7,共9页
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总体趋势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成分壮大,逐渐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融合的途径及融合方式复杂多样,由此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具有的博大精深、源广流长的特点。南北方古代民族的融合途径与融... 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总体趋势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成分壮大,逐渐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融合的途径及融合方式复杂多样,由此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具有的博大精深、源广流长的特点。南北方古代民族的融合途径与融合方式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明清以前,南方民族地区大致经历汉族移民逐渐“夷化”的过程,少数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实。明清时因汉族人口大量进入,融合倾向改变为部分少数民族持续汉化,融合外来移民形成地方性汉族群体。北方民族地区在明清前后,基本趋势都是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融入汉族,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大致经历持续“汉化”的过程。产生上述差异,与南北方民族势力的形成及特点,南北方民族自身文化的不同,以及封建王朝施行的政策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民族 南北方 融合途径 融合方式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综述(一)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禹浪 王俊铮 王天姿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代。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代。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城转向大量修筑土筑平原城的历史阶段,并进入到复杂而庞大的京城设计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并为辽、金两代继承,开创了黑龙江流域辉煌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元明清时代,黑龙江流域的筑城文明逐渐陷入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古代民族 筑城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坚守还是改变: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三大族系说”的多学科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东红 马丽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多元"历史过程逐渐被揭开,中国各民族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古代民族研究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中华民族共祖"的丰富内涵。通过重读有关古典文献材料、系统梳理新近考古...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多元"历史过程逐渐被揭开,中国各民族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古代民族研究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中华民族共祖"的丰富内涵。通过重读有关古典文献材料、系统梳理新近考古发现、专题探讨语系与族系的关联、汲取中国民族史与西南区域文明史研究新成果等多学科、多视角研究与讨论,把中国西南古代历史归结为"氐羌、百越、百濮""外来族群迁入结果"的叙事体系,已然无法立足。"三大族系说"是在20世纪中期"民族国家建构"运动中,处于"无献无征、考古无证"情境下产生的学术假说,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当前不少历史叙述,面对学术界的新发现、新成果,却不加甄别地沿用旧说,造成西南古代民族历史叙述上的混乱,必须将以修正。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要立足本土文化脉络与地方传统的梳理,摒弃"外来"思维,实现从"外来叙事"到"本土陈述"的回归。把材料还原到当地民族与文化大背景之中,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代西南民族与区域历史和地方文化的关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历史进程。对"三大族系说"在内的近代以来中国学术史上习以为常的"外来说"叙事传统,包括各种"大迁徙""大传播""大叙事"等"典范历史"与"民族常识"的反思与再出发,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基本逻辑的认识,推动学术创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古代民族研究 “三大族系” 多学科讨论
下载PDF
东北古代民族文化特征论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德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3,共6页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肃慎、东胡、氵岁貊等各族系的人民互相融合,并不断发展与中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最终共同铸造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剽悍的民族性格,...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肃慎、东胡、氵岁貊等各族系的人民互相融合,并不断发展与中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最终共同铸造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剽悍的民族性格,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开放的文化体系。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东北古代民族文化以刚劲质朴、雄健豪迈、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古代民族 文化 特征
下载PDF
青海古代民族弓箭文化考述——以羌、鲜卑、吐蕃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逯克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青海地区古代民族的弓箭文化历史悠久,漫长的射猎生活、频繁的军事战争、尚武的民族秉性是青海地区羌、鲜卑、吐蕃等民族崇尚弓箭文化的主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贯革射风、骑射并重、戈射风尚的特点。
关键词 青海 古代民族 射箭 弓箭文化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综述(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禹浪 王俊铮 王天姿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14,65,共10页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期。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期。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城转向大量修筑土筑平原城的历史阶段,并进入到复杂而庞大的京城设计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并为辽、金两代继承,开创了黑龙江流域辉煌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元明清时代,黑龙江流域的筑城文明逐渐陷入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古代民族 筑城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友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7-83,共7页
饮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产状况、文化教养、心理素质、创造才能,都会从他们的饮食中反映出来。我国素有“烹饪王国”的美称,饮食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饮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产状况、文化教养、心理素质、创造才能,都会从他们的饮食中反映出来。我国素有“烹饪王国”的美称,饮食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整理和研究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对于丰富整个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饮食文化 古代民族 云南志 新石器遗址 陶器 竹筒 基诺族 傣族 普洱茶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亦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67,共7页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徐亦亭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就是历史上繁衍垦殖于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和历史文化互为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徐亦亭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就是历史上繁衍垦殖于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和历史文化互为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汇成了恢宏博大、形式迥然的中华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中华文明 农业区域 农耕文化 古代民族 南方山地民族 稻作文化 长江流域 华夏 农业文化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民族的产生与区域 被引量:2
9
作者 安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3-130,共8页
试论中国古代民族的产生与区域安京一、关于研究方法民族起源问题一直是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最广义的民族学,包括了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所关心的问题、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引起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许多重... 试论中国古代民族的产生与区域安京一、关于研究方法民族起源问题一直是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最广义的民族学,包括了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所关心的问题、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引起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许多重要变革,取得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民族 黄河流域 新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民族起源 中石器 细石器 蒙古人 西伯利亚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青海古代民族弓箭文化溯源及发展史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逯克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0-95,共6页
弓箭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增益的技术体系,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活动,构成了领域宽泛而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弓箭文化。本文从青海地区弓箭的起源谈起,对上古至宋时期主要古代民族的弓箭文化进行浅考和初探,勾勒出弓箭文化的发展历程... 弓箭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增益的技术体系,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活动,构成了领域宽泛而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弓箭文化。本文从青海地区弓箭的起源谈起,对上古至宋时期主要古代民族的弓箭文化进行浅考和初探,勾勒出弓箭文化的发展历程,归纳概括出军事化、骑射化、礼射化、精巧化等这一时期弓箭文化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指出古代民族之间文化的不断交融,是形成绚丽多姿的地方弓箭文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古代民族 射箭 弓箭文化
下载PDF
新疆佛教石窟中的古代民族服饰考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乌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新疆佛教石窟已是举世瞩目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石窟壁画中描绘的众多古代人物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新疆佛教石窟中的龟兹、回鹘、粟特、蒙古、汉民族的服装服... 新疆佛教石窟已是举世瞩目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石窟壁画中描绘的众多古代人物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新疆佛教石窟中的龟兹、回鹘、粟特、蒙古、汉民族的服装服饰,从而对以上各民族服饰的整体面貌以及基本特点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佛教石窟 古代民族 服饰
下载PDF
汉唐东北亚古代民族社会发展特点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红梅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东北亚古代各民族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族群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往来,而在相互交往中,周邻民族的生活习俗趋向雷同,也就在情理之中。约略言之,汉唐时期东北亚古代民族社会发展有如下四个特点:从发展脉络来看,融合是... 东北亚古代各民族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族群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往来,而在相互交往中,周邻民族的生活习俗趋向雷同,也就在情理之中。约略言之,汉唐时期东北亚古代民族社会发展有如下四个特点:从发展脉络来看,融合是民族发展的主线;民族文化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在吸纳中发展;同源共生成为民族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看,置身封贡体制,不仅仅是东北亚古代民族谋求社会发展的捷径,汉唐时期也是其政权获得合法性的唯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东北亚 古代民族 社会发展特点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民族关系史的新开拓——《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读后 被引量:1
13
作者 建红英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说:"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绝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现况调查必须和历史研究结合。在学科上说,就是社会学或人类学...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说:"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绝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现况调查必须和历史研究结合。在学科上说,就是社会学或人类学必须和历史学相结合。"但是,二者如何结合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读刘复生先生新著《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下称《史稿》),该书对头绪纷繁的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作了细密的梳理,对传统民族史研究有所检讨,对人类学等方法有所吸纳,是一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区域民族史佳作,值得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民族关系史 民族史研究 视阈下 费孝通先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现况调查 古代民族关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族收继婚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旺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收继婚是中国古代民族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婚姻制度,也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通过大量史实材料,探讨收继婚在中国古代民族中产生的历史条件、分类、长期存在的原因及逐渐衰落的过程。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民族 收继婚 产生 分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君凡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4期58-59,共2页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包含着声乐的源流。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解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包含着声乐的源流。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解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直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中国古代 古代民族 古歌 音乐形式 中国民族音乐 萌芽 歌曲 时代 战国时期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明德 《甘肃理论学刊》 1986年第6期51-55,50,共6页
一、再论少数民族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一年前我曾撰文探讨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见拙作《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第一部分,刊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文章刊出后,读者对此褒贬不一... 一、再论少数民族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一年前我曾撰文探讨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见拙作《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第一部分,刊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文章刊出后,读者对此褒贬不一。掩卷沉思,深感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历来认为,已经发展起来的民族或部族的下一步历程是:(一)、这一民族或部族首领或其继承者继续努力发展生产力,与其他民族或部族友好往来,平等互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政权 民族关系史研究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中原王朝 民族问题 匈奴 呼韩邪 友好往来 部族 历史人物评价
下载PDF
新疆古代民族语言中语尾——-a(?)>u 的现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羡林 《中国文化》 1991年第1期171-176,共6页
四十六年前,在1944年,我用德文写了一篇论文:Die Unwandlung der Endung-a(?) in-o und-u im Mittelindischen(《中世印度俗语中语尾-a(?)向-o 和-u 的转变》),发表在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刊上。论文的内容,正如题目所表达的那样,专门讲... 四十六年前,在1944年,我用德文写了一篇论文:Die Unwandlung der Endung-a(?) in-o und-u im Mittelindischen(《中世印度俗语中语尾-a(?)向-o 和-u 的转变》),发表在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刊上。论文的内容,正如题目所表达的那样,专门讲座语尾-a(?) 向-o 和-u 转变的问题。我的论证是从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碑铭开始的。这是因为,一则阿育王碑铭是最古的资料,二则它又是最可靠的资料。在阿育王碑铭中,只有印度西北部的两块碑有语尾-a(?) 变为-o 的现象,其余的都没有。因此,我必须假设-a(?)】-o 是古代印度西北部方言俗语所独有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俗语 阿育王 古代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 哥廷根 古代民族 雅利安 中世 圆木 背文
下载PDF
从宋金“和战”管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春夏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宋金和战时期纠缠着汉族之宋、契丹之辽、党项之夏、女真之金的多元对峙,各民族通过竞争和交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混战与融合交织的典型阶段。梳理该阶段的宋金“和战”可以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征管窥一斑。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民族关系 和战时期 北宋 金国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君凡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古代声乐艺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秦汉以后,宋元以前这段时期,歌唱和舞蹈进入了空前的合作,大型歌舞成了这个时期艺术形式的主流。宋元以后,戏曲、曲艺艺术兴起,又逐渐成为了... 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古代声乐艺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秦汉以后,宋元以前这段时期,歌唱和舞蹈进入了空前的合作,大型歌舞成了这个时期艺术形式的主流。宋元以后,戏曲、曲艺艺术兴起,又逐渐成为了歌唱艺术的主流,尽管如此,宋元以后民歌和艺术歌曲同样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明清的民歌极为丰富。因此,我们把秦汉以后,明清以前这个时期划分为"古歌舞时代"和"戏曲时代"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艺术 封建社会 古代民族 声乐作品 民歌 艺术形式 艺术歌曲 演唱形式 发展 戏曲音乐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综述(二)
20
作者 王禹浪 王天姿 王俊铮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9-14,共6页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代。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代。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城转向大量修筑土筑平原城的历史阶段,并进入到复杂而庞大的京城设计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并为辽、金两代继承,开创了黑龙江流域辉煌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元明清时期,黑龙江流域的筑城文明逐渐陷入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古代民族 筑城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