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4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源-汇”景观对碳排放量与可吸入颗粒物的协同效应
1
作者 任文静 赵敬源 +1 位作者 马西娜 韩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2,共15页
【目的】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减污降碳的实施路径方面亟需开展相应研究。【方法】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景观指数加权变异模型,分析城市“源-汇”景观格局的结构特征;基于... 【目的】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减污降碳的实施路径方面亟需开展相应研究。【方法】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景观指数加权变异模型,分析城市“源-汇”景观格局的结构特征;基于反距离加权插值与约束性排序分析法,探究碳排放量与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揭示“源-汇”景观对“碳污”的协同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源-汇”景观格局的特征尺度为距离研究区几何中心3 km、7 km、14 km的幅度边界处;碳排放量、PM_(2.5)、PM_(10)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判定系数R^(2)分别为0.8541、0.8238与0.7885;“碳污”与景观指数之间的多元多重回归模型判定系数R^(2)为0.7540;16个“源-汇”景观关键指数对“碳污”的累计解释率达到66.2%,与“碳污”相关性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9%。【结论】结果表明,研究区环路界限可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扩展过程与分布特点;冬季采暖期碳排放量与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异质性显著,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对街区内绿地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绿地率、香农多样性指数以及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变异系数进行差异化空间配置,可对“碳污”具有显著的协同消减影响。研究结果为城市景观规划、碳排放量与空气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景观 碳排放量 可吸入颗粒物 协同效应 空间配置 西安市 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浅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2
作者 宋华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7期0117-0120,共4页
在当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污染对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PM2.5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需要了解PM2.5的来源、特征... 在当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污染对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PM2.5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需要了解PM2.5的来源、特征和危害,然后才能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首先研究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来源,然后分析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危害,下面又探讨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特征,最后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防治措施做出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2.5 污染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81
3
作者 赵越 潘钧 +3 位作者 张红远 郭继勇 魏强 时建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
利用2002年7月—2003年6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20余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获得了北京地区PM10的浓度水平和地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远郊区县城关镇与市区污染水平相当;西南部和南部较其他地区污染严重;北京地区背景浓度很高,是国家标准年... 利用2002年7月—2003年6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20余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获得了北京地区PM10的浓度水平和地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远郊区县城关镇与市区污染水平相当;西南部和南部较其他地区污染严重;北京地区背景浓度很高,是国家标准年浓度限值的75%。这一分析结果可为颗粒物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浓度水平 地域分布
下载PDF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1
4
作者 李红 曾凡刚 +1 位作者 邵龙义 时宗波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9,共5页
指明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 (PM10)的人体健康效应研究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空气动力学行为、在人体呼吸道中的转归等方面的特性 ,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动物毒理学试验和人体临床观察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了... 指明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 (PM10)的人体健康效应研究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空气动力学行为、在人体呼吸道中的转归等方面的特性 ,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动物毒理学试验和人体临床观察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 ,并提出了今后开展此类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特征 健康效应 人体健康危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6
5
作者 谭吉华 毕新慧 +3 位作者 段菁春 唐晓玲 盛国英 傅家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5-862,共8页
采集广州五山、荔湾(20020612~20030631)2个采样点共112个PM10样品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2采样点全年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8.11~106.26ng·m-3,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PAHs化合物的相对分布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5~6环PAHs的... 采集广州五山、荔湾(20020612~20030631)2个采样点共112个PM10样品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2采样点全年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8.11~106.26ng·m-3,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PAHs化合物的相对分布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5~6环PAHs的比重夏季比冬季高,而3~4环PAHs的比重冬季比夏季高.冬季PAHs可分为2种模式,不同模式之间PAH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多环芳烃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风速(当温度<20℃时)和温度(当温度>20℃时)是影响多环芳烃浓度最主要的因素.此外,本研究还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广州市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 季节变化 广州市
下载PDF
应用蒸汽相变机理脱除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颜金培 杨林军 +3 位作者 张霞 孙露娟 张宇 沈湘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2-16,共5页
应用蒸汽相变机理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然后用湿式洗涤塔脱除长大后的含尘液滴,对燃煤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在过饱和蒸汽中凝结长大及湿式洗涤塔对凝结长大颗粒的脱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蒸汽添加量、颗粒粒径及洗涤塔操作条件... 应用蒸汽相变机理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然后用湿式洗涤塔脱除长大后的含尘液滴,对燃煤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在过饱和蒸汽中凝结长大及湿式洗涤塔对凝结长大颗粒的脱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蒸汽添加量、颗粒粒径及洗涤塔操作条件的影响。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实时测量凝结洗涤脱除前后的颗粒数量浓度和粒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添加量的增加,能够迅速提高小粒径颗粒的脱除效率,蒸汽添加量为0.17kg/m3时,对平均粒径为0.3μm的颗粒的脱除效率超过80%;随着颗粒粒径增大,脱除效率提高;此外,洗涤塔液气比的增加,有利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脱除。研究表明蒸汽相变是脱除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预调节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燃煤 多相凝结 脱除
下载PDF
上海市冬季可吸入颗粒物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 被引量:36
7
作者 杨书申 邵龙义 +2 位作者 李卫军 张桂林 谈明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5,共6页
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上海市区冬季(2005-0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和等效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颗粒和烟尘集合体普遍存在... 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上海市区冬季(2005-0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和等效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颗粒和烟尘集合体普遍存在,还有较多的未燃尽油滴残留颗粒;矿物颗粒有不规则状矿物颗粒、较圆滑矿物颗粒和规则长条状颗粒,烟尘集合体有链状、蓬松状等形态;矿物颗粒在数量和等效体积上平均分别占75%和64%,烟尘集合体在数量和等效体积上平均分别占25%和36%,矿物颗粒较多说明上海市冬季受扬尘影响较重;上海市区PM10的粒径主要分布在较细的范围内,其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白天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的数量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1—0.3、0.2—0.3μm;晚上2种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的数量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3—0.5μm、0.4—0.6μm,呈现晚上颗粒物粒径较大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图像分析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粒度分布 上海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对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欣 邓芙蓉 +4 位作者 吴少伟 郑迎东 孙秀明 刘红 郭新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研究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particulate matter of aerodynamic diameter〈10μm)和细颗粒物PM2.5(particulate matter of aerodynamic diameter〈2.5μm)对健康学龄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于2008年10月选取北京市两所... 目的:研究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particulate matter of aerodynamic diameter〈10μm)和细颗粒物PM2.5(particulate matter of aerodynamic diameter〈2.5μm)对健康学龄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于2008年10月选取北京市两所小学的216名7~11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统一测量其反映呼吸道大气道功能和小气道功能的8项肺功能指标,同时监测肺功能测量当天及前4天校园中PM2.5的水平及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同时收集由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学校附近监测站的PM10的浓度数据;采用岭回归分析PM10和PM2.5对肺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在累计滞后1d(Lag0-1)和2d(Lag0-2)时,随着PM10和PM2.5浓度的增加,反映大气道功能的缓慢肺活量(slowvital capaci-ty,S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以及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between25%and75%of vital capacity,FEF25-75)、75%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after25%of vital capacity has been expelled,FEF25)和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after50%of vital capacity has been expelled,FEF50)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以大气道功能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且女生的SVC、FVC和FEV1.0的下降程度略大于男生。结论:大气PM10和PM2.5对儿童肺功能存在短期负效应,并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在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FVC和FEV1.0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女生的大气道功能对于颗粒物的不良影响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颗粒物 呼吸功能试验 儿童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的经济损失评价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晓云 谢鹏 +3 位作者 刘兆荣 李湉湉 钟流举 向运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9-834,共6页
采用简化泊松回归比例危险模型,利用本研究组对国内污染物暴露-急性发病关系系数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评价了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市区归因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影响,结合发病的单位经济价值数据,对健康影响进行了货币化。结果表明... 采用简化泊松回归比例危险模型,利用本研究组对国内污染物暴露-急性发病关系系数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评价了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市区归因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影响,结合发病的单位经济价值数据,对健康影响进行了货币化。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污染,参考浓度分别选取中国标准(40μg/m3)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大气质量指导值(20μg/m3),急性健康效应经济损失总量分别为1.99亿元和2.72亿元,相当于该地区2006年生产总值的0.09‰(0.07‰~0.11‰)和0.13‰(0.10‰~0.15‰)。可吸入颗粒物的急性健康效应中PM2.5的贡献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可吸入颗粒物 健康影响 经济评价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痕量多环芳烃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核 李攻科 +3 位作者 陈洪伟 张展霞 李拓 王伯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8-1062,共5页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痕量多环芳烃 (PAHs)的分析方法 ,优化了萃取时间、溶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等微波萃取条件 ,并与超声波萃取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苊、芴外 ,微波萃取方法...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痕量多环芳烃 (PAHs)的分析方法 ,优化了萃取时间、溶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等微波萃取条件 ,并与超声波萃取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苊、芴外 ,微波萃取方法的回收率在 85 %~ 130 %之间 ;方法的检出限在 0 .0 0 2~ 0 .0 16 μg m3 之间。通过实际样品中PAHs的分析表明 ,该法快速、溶剂用量小 ,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大气 可吸入颗粒物 微波辅助萃取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 痕量分析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11
作者 侯聪 邵龙义 +3 位作者 王静 刘君霞 赵承美 耿春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0-768,共9页
燃煤排放被认为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燃烧—稀释系统对采自织金、大同、东胜、银川、京西等地区的煤进行燃烧实验,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研究燃煤排放的颗粒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燃煤排放颗粒物主要富... 燃煤排放被认为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燃烧—稀释系统对采自织金、大同、东胜、银川、京西等地区的煤进行燃烧实验,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研究燃煤排放的颗粒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燃煤排放颗粒物主要富集Zn,Fe,Rb,Pb,Cu,Cr,Ti,Mn,Ba,Ni,As等微量元素,在颗粒物的水溶性组分中主要富集Zn,Rb,Pb,Cu,Ti,As,Ni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Cs,Rb,Cd,Tl,Sb,Zn的水溶态组分在对应的微量元素总量中占比较高,说明这些元素主要以水可溶态的形式存在于燃煤排放的大气颗粒物中,而Fe在水溶组分中没有检测到,说明Fe主要以水不溶态存在于燃煤排放的大气颗粒物中。燃煤排放的颗粒物中的稀土元素以Sc,Ce,Nd,La为主。5种不同的煤燃烧排放PM10中微量元素的总量表现为:银川煤>织金煤>京西煤>大同煤>东胜煤,其中银川煤和京西煤燃烧排放PM10中微量元素总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其原煤的灰分含量较高有关,而织金煤燃烧排放PM10中微量元素的总量较高,主要与其原煤中的硫分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排放 可吸入颗粒物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ICP—MS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家斌 王铁冠 +4 位作者 黄云碧 毛婷 钟宁宁 张逸 张晓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4,共5页
采集北京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冬季12个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不同粒径样品,用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了7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并对各粒径中美国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城乡结合区大气颗粒物中优... 采集北京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冬季12个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不同粒径样品,用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了7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并对各粒径中美国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城乡结合区大气颗粒物中优控多环芳烃总量明显高于郊区;郊区和城乡结合区大气分别有68%和85%的优控多环芳烃吸附在粒径小于2 0μm颗粒物上;可吸入颗粒物中都相对富集高环数的多环芳烃;2个地区主要污染源可能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燃煤的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优控多环芳烃 粒径分布 色谱-质谱
下载PDF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患者危害的监测与探讨 被引量:27
13
作者 梁克为 唐晓敏 +5 位作者 刘雪林 邹淑华 杨振洲 贾瑞忠 张绪 武雪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监测驻京医疗单位空气质量 ,掌握重点科室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方法 以现场抽查、采样的方法检测 12所驻京医疗单位的空气质量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结果 门诊部各科室空气中菌数超标率均高于医院 ,... 目的 监测驻京医疗单位空气质量 ,掌握重点科室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方法 以现场抽查、采样的方法检测 12所驻京医疗单位的空气质量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结果 门诊部各科室空气中菌数超标率均高于医院 ,治疗室及特诊科空气菌数全部超标 ,可吸入颗粒物的合格率仅为 5 0 %。结论 应大力加强和改进手术室、妇产科的空气质量 ,控制医院交叉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测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下载PDF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砷的分布与富集机理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俊民 姚强 +3 位作者 刘惠永 鲁静 尹国勋 赵成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2,共5页
以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燃煤电厂为对象,研究砷在煤和飞灰中的分布,从煤粉—静电除尘器(ESP)前飞灰—静电除尘器(ESP)飞灰—静电除尘器(ESP)后飞灰,砷的浓度逐渐上升,在ESP后烟气中浓度达到最大值;随着粒级的减小,砷在不同粒级可吸入颗粒物... 以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燃煤电厂为对象,研究砷在煤和飞灰中的分布,从煤粉—静电除尘器(ESP)前飞灰—静电除尘器(ESP)飞灰—静电除尘器(ESP)后飞灰,砷的浓度逐渐上升,在ESP后烟气中浓度达到最大值;随着粒级的减小,砷在不同粒级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浓度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认为飞灰对砷的富集作用主要有4种:硅酸盐熔体对砷的溶解作用;飞灰中的化学成分与砷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飞灰对砷化合物的吸附作用;气相砷化合物在飞灰表面的凝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分布特征 富集机理
下载PDF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被引量:185
15
作者 邵龙义 时宗波 黄勤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6,29,共4页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颗粒)和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的研究现状 ,主要围绕这些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特征、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颗粒)和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的研究现状 ,主要围绕这些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特征、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PM10和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主要包括 :细颗粒物的散光效应 ;炭黑(煤烟的主要成分)和含炭黑颗粒的光吸收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大气环境 悬浮物 人体健康 城市
下载PDF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研究现状 被引量:44
16
作者 熊志明 张国强 +1 位作者 彭建国 周军莉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简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常用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重点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分析了国内的研究现状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室内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 采样 人体健康
下载PDF
燃煤锅炉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高翔鹏 徐明厚 +4 位作者 姚洪 韩旭 李雄浩 隋建才 刘小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1-17,共7页
采用低压撞击器(LPI)对某燃煤电厂的1台50MW和1台300MW燃煤锅炉除尘器前后的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排放特性、元素分布特性以及形貌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2台锅炉产生的PM10均呈双峰分布,其峰... 采用低压撞击器(LPI)对某燃煤电厂的1台50MW和1台300MW燃煤锅炉除尘器前后的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排放特性、元素分布特性以及形貌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2台锅炉产生的PM10均呈双峰分布,其峰值分别在0.1μm和4μm左右;2台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而降低,静电除尘器对小颗粒的脱除效率要明显优于文丘里水膜除尘器;PM10中元素的质量粒径也呈双峰分布,元素Mn、Cr、Cu、Zn在亚微米颗粒中有明显的富集趋势;亚微米颗粒可能是通过煤中矿物质的气化-凝结形成的,而超微米颗粒可能是通过煤焦和矿物质的破碎以及内部矿物质的聚合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形成机理 飞灰
下载PDF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气道的致炎症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晓红 刘红 +4 位作者 金昱 金晓滨 郭新彪 毋维敏 张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城市大气颗粒污染物 (PM10 )对大鼠肺脏的毒性作用 ,并为进一步研究PM10 在诱发大鼠哮喘中的作用筛选敏感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用MODEL 12 0A型大容量采样器采集北京市城区颗粒物PM10 ,进行大鼠气管两次注入染毒。结果 染毒... 目的 探讨城市大气颗粒污染物 (PM10 )对大鼠肺脏的毒性作用 ,并为进一步研究PM10 在诱发大鼠哮喘中的作用筛选敏感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用MODEL 12 0A型大容量采样器采集北京市城区颗粒物PM10 ,进行大鼠气管两次注入染毒。结果 染毒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总数、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及丙二醛 (MDA)的含量均有升高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降低 ,并有剂量 反应关系。PM10 染毒组大鼠肺匀浆上清液中ACP、GSH Px活性与对照组比较仅在高剂量组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病理切片显示 ,PM10 可引起肺泡及细支气管结构损伤 ,肺间质炎性细胞侵润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并随染毒剂量增加炎性损伤作用加重。PM10 有自由基活性并可引起大鼠气道急性炎症反应。结论 ACP、GSH Px可作为检测PM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气道炎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病理 肺匀浆
下载PDF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脱除机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永旺 赵长遂 +2 位作者 吴新 鲁端峰 韩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7-993,共7页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大同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聚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系...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大同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聚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粒径差异越大,重力对聚并的加强作用越大;粒径越大,布朗力对聚并的影响越弱;同聚并系数对外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一样,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在粒子饱和磁化后,聚并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延长粒子在磁场中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大其质量浓度,都可以提高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在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别为40g.m-3和1.2s时,粒子聚并脱除效率可达44%;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聚并 燃煤 可吸入颗粒物 聚并系数 脱除效率
下载PDF
兰州市可吸入颗粒物及其重金属Zn,Cu,Cd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萍 薛粟尹 +6 位作者 王胜利 南忠仁 于云江 王德鹏 王宁 金诚 骆焕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兰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及其中重金属Zn,Cu和Cd污染规律,对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兰州市大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010年7月和2011年1月在兰州市设立6个采样点分别采集夏季和冬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其中Zn,Cu和Cd的... 为了解兰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及其中重金属Zn,Cu和Cd污染规律,对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兰州市大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010年7月和2011年1月在兰州市设立6个采样点分别采集夏季和冬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其中Zn,Cu和Cd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兰州市PM_(10)质量浓度逐年下降,并且冬春两季下降程度高于夏秋两季.每年PM_(10)质量浓度在5-10月较低,从11月开始快速升高,到次年第一季度达到最高,高质量浓度会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5月再次降低.PM_(10)质量浓度的日平均变化呈现明显双峰双谷分布,并且在空间上表现出工业区>商业区>清洁区的规律.PM_(10)中的重金属Zn,Cu和Cd质量浓度大小依次为Zn>Cu>>Cd,且3种元素质量浓度在冬季采暖期高于夏季非采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重金属 兰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