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足迹家族模型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1
作者 任黎 朱佳晨 宋姝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39,共5页
为探讨资源环境可持续评价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以生态足迹、水足迹与碳足迹为基本成员的足迹家族模型,引入多个资源环境压力指标,并基于DPSIR框架,运用综合集成法分析确立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由随机森林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 为探讨资源环境可持续评价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以生态足迹、水足迹与碳足迹为基本成员的足迹家族模型,引入多个资源环境压力指标,并基于DPSIR框架,运用综合集成法分析确立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由随机森林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组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区域资源环境压力状况与可持续性状况,进而开展了基于三维足迹家族模型的南京市资源环境可持续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南京市水土资源均有占用存量资本,但占用情况整体呈下降趋势,碳足迹处于低压力范围,资源环境可持续性逐年向好;2012~2019年南京市资源环境可持续状况为弱可持续,2020~2021年为强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足迹家族模型 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DPSIR框架 随机森林-层次分析法组合权重 南京市
下载PDF
我国百年住宅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2
作者 李忠富 孟芊芸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以推进我国百年住宅的应用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选取人口、资源和环境3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采用COWA算子为评价指标赋权重,并结合云物元理论,建立百年住... 以推进我国百年住宅的应用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选取人口、资源和环境3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采用COWA算子为评价指标赋权重,并结合云物元理论,建立百年住宅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模型。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为百年住宅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住宅 全生命周期 可持续性评价 COWA 云物元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 被引量:42
3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4 位作者 丁生 刘树芬 段如婷 魏群 苏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6-204,共9页
为了揭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该研究运用基于"国家公顷"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系数,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借助ArcGIS 10.0软件平台,绘... 为了揭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该研究运用基于"国家公顷"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系数,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借助ArcGIS 10.0软件平台,绘制出研究期内中国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空间格局地图,并以此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特征看,各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总体偏低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现象,近71%的省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呈上升态势但增速不平衡,部分省区变动幅度较大;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看,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局部省区虽有变化,但总体格局变幅较小,土地利用处于Ⅱb、Ⅲc、Ⅲb的省区分别下降了4、6和13个百分点,而处于Ⅲa的省区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上升的省区中大都为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且呈良性演变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的本底基数较大,且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相差较小是导致土地利用产生赤字的主要因素,人口较快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贸易和区域互补可为减少或消除土地利用产生的赤字提供重要的解决路径。该研究可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政策与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生态 可持续性评价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58
4
作者 陈睿山 蔡运龙 +1 位作者 严祥 李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5,共8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正越来...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关注。(2)剖析土地功能的概念,综述了土地"功能"内涵的演进、土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功能的关系以及土地功能的分类,系统介绍了基于土地功能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并指出了土地功能评价中存在的尺度问题。研究结论: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可以为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和区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土地系统 功能 结构 多功能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评价
下载PDF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被引量:111
5
作者 徐中民 程国栋 邱国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在一个地球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通过分析生态足迹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利用效益角度来看,在发展的可持续性上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地球容纳环境和社会期望方面具... 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在一个地球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通过分析生态足迹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利用效益角度来看,在发展的可持续性上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地球容纳环境和社会期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气候变暖的事实说明,人类对不可更新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速率已经超过地球上生态系统吸收CO的能力。各国要取得社会发展并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应该在地球的可持续性尺2度范围内增加自己的全球足迹份额,而不是简单的减少足迹。以中国的南水北调、北粮南运,粮食安全及世界石油消费利用为例说明了社会资源在缓解和减轻环境影响方面的作用。在剖析经典的IPAT等式及其变种等式ImPAC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框架—ImPACTS等式,并讨论了新等式的政策含义。在ImPACTS等式中,新增项S——代表社会资源的状态(社会发展状态),m代表管理,用来强调人类采用协调的方式来解决超过可持续性尺度这一问题的重要性,I因此变成了集成的影响评价—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发——展的损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评价 等式 人类社会发展 ImPACT 社会资源 可更新资源 发展中国家 发展要求 发展需求 生态足迹 利用效益 发达国家 气候变暖 生态系统 化石燃料 南水北调 环境影响 石油消费 粮食安全 分析框架 研究框架 发展状态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博 郭俊 +3 位作者 李恒凯 丁坚平 文雪峰 吴彦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西南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布露广泛,岩溶发育较强烈,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造成区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对岩溶山区水文地质、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 西南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布露广泛,岩溶发育较强烈,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造成区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对岩溶山区水文地质、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4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8项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一种岩溶山区地下水可持续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以贵州威宁地区为实例,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区 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支撑资源循环可持续性评价的经济决策工具——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鸣明 张纯博 +2 位作者 董亮 向鹏成 张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88-4800,共13页
对接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支撑循环经济决策的关键,而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在传统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CSA)是重要决策支撑工具.近年来对可持续性评价的关注使得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及其在资源循... 对接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支撑循环经济决策的关键,而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在传统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CSA)是重要决策支撑工具.近年来对可持续性评价的关注使得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及其在资源循环决策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LCC是有效的经济决策支撑工具.但是由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其他相关称谓与LCC术语上模糊,以及成本效益分析(CBA)等相关成本评估工具在方法用途上的类似,使得在实际研究中LCC的相关概念混淆甚至错误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如上研究背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旨在厘清LCC及相关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并为LCC以及LCSA在未来的研究提出实用性建议.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回顾了LCC的发展脉络,厘清了在人们对社会和环境问题关注下,LCC逐渐从普通的成本评估发展成为LCSA核心部分的发展路径.同时,使用Citespace对国内和国际2000-2017年LCC相关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图谱分析,发现和国内相比,国际期刊的LCC相关研究已经从概念探索和企业成本控制发展到了特定领域系统的成本优化研究.进一步,引入"可持续性三支柱"的概念来阐释LCSA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以及它与LCC的关系,然后区分了LCC的类似术语的定义和成本范围,并阐述了与传统CBA方法的差别.在此基础上,以欧盟VEEP项目为案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阐释了LCC的分析视角和计算过程.最后,对LCC在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扩大运用领域,标准化,研究方法间的结合,以及数据库和软件工具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成本评估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可持续性 资源循环
下载PDF
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廖和平 沈琼 +1 位作者 邱道持 谢德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是指土壤生态系统持久地维持或支持其内在组份、组织结构和功能动态健康及其进化发展的各种能动性的总和 .它是由生态整合性、自维持活力、抵抗力和自组织力所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 .土壤生态系统持续性是由系统自身... 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是指土壤生态系统持久地维持或支持其内在组份、组织结构和功能动态健康及其进化发展的各种能动性的总和 .它是由生态整合性、自维持活力、抵抗力和自组织力所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 .土壤生态系统持续性是由系统自身的组份、结构和功能动态来体现的 ,因此 ,对系统组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系统 可持续性评价 生态整合性 自维持活力 抵抗力 自组织力
下载PDF
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框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庆秋 薛建枫 周永章 《中国水利》 2004年第3期6-10,共5页
把社会水循环定义为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立足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匹配性,提出了一个社会水循环的概念模型。依据社会水循环概念模型探讨了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框架和评价准则框架,并提出了一... 把社会水循环定义为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立足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匹配性,提出了一个社会水循环的概念模型。依据社会水循环概念模型探讨了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框架和评价准则框架,并提出了一组测评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城市给水、用水和污水排放等系统,有效体现了城市水系统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给水 污水排放 城市水系统 水环境 可持续性评价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存宽 尚金城 陆雍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 ,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 ;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 ,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 ;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最后提出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财产权结构、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实施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水资源补偿在内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及有关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评价 总量控制 持续管理
下载PDF
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与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余敦 陈文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7,69,共6页
研究目的: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特尔菲法。研究结果:(1)2006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赣中高于赣南和赣北,赣西高于赣东。(2)江西省近5年来的土地利... 研究目的: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特尔菲法。研究结果:(1)2006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赣中高于赣南和赣北,赣西高于赣东。(2)江西省近5年来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的总体趋势是先抑后扬。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整体上良好,但不同城市及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评价 土地利用 时空特征 江西省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生态足迹时空差异与城市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亚洲 韩宝平 +1 位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7,共6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淮海经济区1986—2008年生态足迹(EFs)的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并对20个成员市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幅达5.74%。2008年,处在前4位的依次为莱芜市(9.143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淮海经济区1986—2008年生态足迹(EFs)的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并对20个成员市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幅达5.74%。2008年,处在前4位的依次为莱芜市(9.143 6hm2),枣庄市(6.340 4hm2),淮北市(6.185 2hm2),济宁市(5.004 9hm2);后4位的分别是阜阳市(1.038 5hm2),周口市(1.122 1hm2),宿迁市(1.209 7hm2),开封市(1.319 5hm2)。各成员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最高者与最低者相差近8倍,其中能源用地是导致生态足迹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子。经济区人均生态承载力(ECs)表现为稳中有降,但各成员市之间空间差异程度不大,基本在0.4~0.7hm2之间变化。由此,淮海经济区生态供需状况由1986—1988年的较小盈余,1989年以后逐年出现生态赤字,到2008年人均赤字(EDS)达1.692 1hm2,年均增长29.08%,显然现有生态承载力已不足以支持其生态足迹需求,很大程度上需依靠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赤字差额,这种发展模式对自身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根据生态可持续评价结果,各成员市的生态可持续指数(IES)普遍偏低,半数以上的城市处在"中度不可持续类"发展状态。其中,莱芜、枣庄、淮北、济宁、泰安、徐州、日照等7市已进入"强不可持续类"城市。最后,从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性评价 成员市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红 张博 +1 位作者 李媛 海热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将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构建了水资源利用系统的生态网络模型,从网络结构平衡角度提出适用于水资源利用系统的网络结构可持续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淮河流域为例,对其2005~2011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 将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构建了水资源利用系统的生态网络模型,从网络结构平衡角度提出适用于水资源利用系统的网络结构可持续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淮河流域为例,对其2005~2011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对比分析,获得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程度,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系统 生态网络分析 可持续性评价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回顾 被引量:7
14
作者 艾东 栾胜基 郝晋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64-2472,共9页
可持续发展取得共识后,可持续性评价工具大量出现,工业废弃地再开发中也广泛应用。根据对可持续性理解的不同,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可以分为目标驱动型和过程驱动型两大类型:目标驱动型往往扩展为"目标-指标评价法&q... 可持续发展取得共识后,可持续性评价工具大量出现,工业废弃地再开发中也广泛应用。根据对可持续性理解的不同,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可以分为目标驱动型和过程驱动型两大类型:目标驱动型往往扩展为"目标-指标评价法",而且根据目标的差异,可以分为单项和综合方法,后者可分为制度性和参与性框架,参与性框架又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过程驱动型包括SEA驱动型和EIA驱动型,前者往往与相关的土地规划有关,后者通常以项目为基础。总之,工业废弃地再开发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演进与其基础理论演变和社会变化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日益与开发和决策过程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更加关注公共参与。借鉴各国工业废弃地可持续再开发的经验,把握可持续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将促进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构建"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再开发 可持续性评价 回顾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俊娜 符美清 +2 位作者 王然 闫婧鸿 刘炳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6-90,共5页
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是基础设施项目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表现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和评价过程中决策者可能存在的属... 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是基础设施项目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表现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和评价过程中决策者可能存在的属性状态偏好,引入云模型描述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的各属性,实现了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的不确定性度量,并通过惩罚因子对属性值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项目 可持续性评价 云模型 惩罚因子
下载PDF
全息观点下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海东 任永泰 祁雪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是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面、实用的评价方法。将人体生理系统的血液循环状况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状况相对比 ,搜寻相应的物流动力、物流阻力及循环压力差...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是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面、实用的评价方法。将人体生理系统的血液循环状况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状况相对比 ,搜寻相应的物流动力、物流阻力及循环压力差等概念。利用人体血液循环的机理 ,提取能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物流状态的指标值 ,从而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作出评价。并依据指标值 ,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划分。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性评价 物流状态 持续发展程度 全息学说
下载PDF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世莹 苏喜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89-93,共5页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森林资源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数字林业"项目的发展,全国各地建立起了数据丰富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如何从现有的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中进行自动化的评价计算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和产品。在对其...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森林资源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数字林业"项目的发展,全国各地建立起了数据丰富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如何从现有的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中进行自动化的评价计算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和产品。在对其系统进行研究时,首先总结了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然后描述了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的一般模式,最终实现一个直接从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中获取量化指标而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的系统。该系统利用ARC/INFO的ODE技术以及由VB开发环境直接从森林资源信息库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中获取量化指标,进行用户可控的评价计算,最后由系统对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提供丰富的图形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可持续性评价系统 数字林业 资源管理
下载PDF
基于AHP-Fuzzy的大型公共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婧 于军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3期252-256,共5页
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将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评价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FCE)原理建立评价矩阵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实例验证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 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将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评价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FCE)原理建立评价矩阵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实例验证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评价大型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 可持续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问卷调查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良 李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94-99,104,共7页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多指标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多指标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性指数、经济活性指数、保护性指数、稳定性指数和社会接受性指数分别为69.5、56.8、62.5、86.8和52.8;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5.4,离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逻辑框架法在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旭萍 唐德善 廖昕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12期787-789,共3页
逻辑框架法是通过垂直逻辑关系检验项目的效果和作用,通过水平逻辑关系对资源和成果进行说明和评价。运用逻辑框架法对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同时综合运用成功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单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和层次分析,... 逻辑框架法是通过垂直逻辑关系检验项目的效果和作用,通过水平逻辑关系对资源和成果进行说明和评价。运用逻辑框架法对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同时综合运用成功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单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和层次分析,得出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可持续性评价总的评价等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框架法 层次分析法 可持续性评价 成功度评价 黑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