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高原台地边缘地带地应力随钻测量与分布特征
1
作者 谭乃根 杨仁树 谭卓英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1-588,共8页
传统水压致裂法和新的热胀致裂法等测量地应力均属于先成孔后测量,容易发生钻孔后变形、自然开裂和应力释放,很难从根本上保证裂纹是试验时发生还是钻孔后已自然发生,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克服常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过程中... 传统水压致裂法和新的热胀致裂法等测量地应力均属于先成孔后测量,容易发生钻孔后变形、自然开裂和应力释放,很难从根本上保证裂纹是试验时发生还是钻孔后已自然发生,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克服常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过程中钻孔完整性和致裂过程真实性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地应力光声随钻测试系统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边缘地带典型区域地应力进行了水压致裂法测试,揭示了高原台地边缘地区的应力特点,获得了地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华北平原典型区域地应力测试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西南边缘台地地带的地应力处于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统计结果的低段区间,高原边缘地带的地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长,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增长速度高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增长速度;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低于华北平原区;受区域构造及高原台地地形等影响,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地应力方向相较于华北平原区,向东发生了偏转;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所反映的侧压系数低于华北平原区,但两个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差异性高于华北平原区.这说明,尽管高原边缘地带地应力总体水平低于华北平原区,但较大的水平应力差异性容易使地下空间发生剪切破坏,将不利于地下工程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在台地边缘区域进行地下工程设计和建设时,应重点关注井巷工程的方向布置和低水平应力高应力差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高原台地边缘 原岩应力 应力分布特征 深部灾害控制
下载PDF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台地边缘–开阔台地的沉积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王悦 屈海洲 +6 位作者 赵容容 李文皓 张宇 胡欣 雷越 张兴宇 雷银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6期601-611,共11页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两侧的长兴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先后发现了龙岗、普光、元坝和罗家寨等多个大气田,但西北侧的勘探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薄片和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川西北双鱼石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台地边缘相、开...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两侧的长兴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先后发现了龙岗、普光、元坝和罗家寨等多个大气田,但西北侧的勘探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薄片和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川西北双鱼石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的岩石学和沉积学特征与差异性。结果显示双鱼石地区长兴组岩性以生屑灰岩、泥晶灰岩以及晶粒白云岩为主。台地边缘相自然伽马平均约31 API,开阔台地相自然伽马平均值略大,约35 API。台缘带滩相厚度占比较大,开阔台地内部长二段发育台内洼地,其台内滩与滩间海沉积厚度占比均减小。台地边缘主要发育台缘滩,开阔台地内部整体以滩间海沉积为主,ST107井区、SYX133井区以及SY132井区主要发育台内滩沉积,面积约11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双鱼石 长兴组 台地边缘 开阔台地 沉积差异
下载PDF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特征、时代及海绵礁相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志强 陆刚 +1 位作者 梁军 沈健全 《南方国土资源》 2003年第10期23-26,共4页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两种类型的海绵礁特征;成礁期可确定在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晚二叠统;海绵礁造礁旋回由礁基→礁核→礁坪→礁滩→礁顶组成。对Ⅰ类海绵礁底部所产生的不...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两种类型的海绵礁特征;成礁期可确定在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晚二叠统;海绵礁造礁旋回由礁基→礁核→礁坪→礁滩→礁顶组成。对Ⅰ类海绵礁底部所产生的不整合面,文章首次提出属事件沉积不整合面,并对其成因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海绵礁 事件沉积不整合面 右江盆地 成礁期 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 孤立台地边缘海绵礁 广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发育特征 被引量:113
4
作者 顾家裕 张兴阳 +2 位作者 罗平 罗忠 方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可划分为低能、相对低能、相对高能、高能4种类型。不同的台地边缘发育不同的生物礁、滩组合:1)低能台地边缘型,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早期台缘灰泥丘、含泥滩相组合为代表;2)相对... 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可划分为低能、相对低能、相对高能、高能4种类型。不同的台地边缘发育不同的生物礁、滩组合:1)低能台地边缘型,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早期台缘灰泥丘、含泥滩相组合为代表;2)相对低能台地边缘型,以巴楚露头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大湾沟组)沉积期障积礁、含灰泥滩组合为代表;3)相对高能台地边缘型,以轮南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期障积礁、滩相组合为代表;4)高能台地边缘型,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晚期骨架礁、滩相组合为代表。高能台地边缘骨架礁、滩组合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海平面上升、构造升降和碳酸盐产率是控制台地边缘迁侈和台地边缘类型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控制了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边缘 生物礁、滩复合体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洪德 钟怡江 +3 位作者 许效松 陈安清 吴朝盛 郑浩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9-621,共13页
在回顾经典的碳酸盐沉积模式类型研究和我国学者对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生储盖组合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国西部三大海相盆地碳酸盐岩发育的特殊性,从中国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发育特征和地质... 在回顾经典的碳酸盐沉积模式类型研究和我国学者对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生储盖组合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国西部三大海相盆地碳酸盐岩发育的特殊性,从中国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发育特征和地质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建立了5种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类型及沉积模式和12种亚类类型。以中国西部三大盆地不同时期发育的碳酸盐沉积特征为主线,从盆地构造演化、岩性特征、相带变化以及模式演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各个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类型及沉积模式特征。不同类型台地边缘及其沉积模式演化特征研究对分析生烃、储烃和盖烃物质等油气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匹配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三大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台地边缘
下载PDF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地边缘形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徐安娜 汪泽成 +2 位作者 江兴福 翟秀芬 殷积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共7页
晚二叠世长兴期,受勉略洋扩张和区域拉张应力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部发育了开江—梁平海槽。为弄清该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及其上礁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在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二维、三维地震资料中礁滩体的反射特征和钻... 晚二叠世长兴期,受勉略洋扩张和区域拉张应力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部发育了开江—梁平海槽。为弄清该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及其上礁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在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二维、三维地震资料中礁滩体的反射特征和钻井资料,利用地质—地震解释技术,刻画出长兴期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建立了不同类型台地边缘之上礁滩体发育的地震反射模式和沉积模式,分析了其储层分布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结论认为:①长兴期,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地边缘形态可划分为断控陡坡型和缓坡型2大类,包含断层—陡坡型、陡坡型、缓坡—坡折型和缓坡型4种类型;②长兴期,海槽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是控制礁滩体规模、沉积模式的关键地质因素,也是造成礁滩体储层特征差异性的根本原因;③白云石化、多期溶蚀和裂缝作用是改善长兴组礁滩体储层质量的关键作用,有利储层主要位于每期礁滩体的顶部,分布于台缘带陡坡或基底断裂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开江—梁平海槽 台地边缘形态 礁滩体 储集层特征 成岩作用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结构差异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川东北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台地边缘带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邢凤存 陆永潮 +4 位作者 郭彤楼 李思田 侯明才 胡华蕊 吴嗣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5-1316,共12页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带(简称台缘带)具有沉积结构和演化的差异性,其不但记录了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同时也对相关油气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同期近平行的三排台缘带为...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带(简称台缘带)具有沉积结构和演化的差异性,其不但记录了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同时也对相关油气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同期近平行的三排台缘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野外露头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早三叠世飞仙关早期台缘鲕粒滩带明显继承了晚二叠世长兴期台缘礁滩带的分布,并具有整体向东迁移的特点。不同台缘带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识别出迁移型和加积型两种台缘结构样式,迁移型台缘带主要分布在元坝-龙岗-梁平台缘带(简称1号台缘带)、简池-鸡王洞-沙陀台缘带(简称3号台缘带),其具有台缘斜坡坡度缓、迁移明显,造成台缘带鲕粒滩整体分布宽但厚度薄、横向间互云化的特点;加积型台缘带主要分布在铁厂河-普光-罗家寨台缘带(简称2号台缘带),沉积结构总体上表现为加积特征,但晚期具有向东迁移特点,台缘带窄、台前滑塌普遍,鲕粒滩分布集中且厚度大、云化彻底。不同台缘带内部沉积和储层分布具有差异性,1号台缘带内部具有斜坡带陡缓相间,缓坡区台缘带鲕粒滩迁移明显,鲕粒滩累积厚度薄且云化弱或不发育,相对的陡坡区迁移幅度略小,鲕粒滩累计厚度略厚,且具有向上云化程度逐渐增强的特点;由于面对相对开阔的海域,3号台缘斜坡带风暴影响明显,具有横向上的云化间互及垂向云化增强特征明显,资料有限,横向地貌变化尚待进一步揭示;2号台缘带具有横向上的鲕粒滩厚薄变化,但加积和整体云化特征稳定。台缘沉积结构差异性明显受早期长兴期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风向和沉积期差异沉降等因素的联合影响。研究建立了相关台缘带沉积和白云岩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结构差异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鲕粒滩储层 飞仙关组 川东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9
8
作者 何碧竹 焦存礼 +3 位作者 王生朗 邓国振 汪功怀 何希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9-1046,共8页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古构造及台地边缘成因等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古地形、古构造、水体能量的控制,将该台地边缘带划分为陡坡高台型、断褶高丘型、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等4种类型,并初步划定了它们在塔中地区的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沉积微相有较大的变化,其上发育着灰泥丘、障积礁、骨架礁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礁(丘)、滩及复合体;且随着台地边缘向中央断垒带快速的迁移、收缩,形成的礁(丘)滩复合体规模变小,发育不完整。由于处于同生大气成岩环境中,礁、丘、滩及复合体在海平面暂时性相对下降时,发生同生岩溶作用,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孔隙,能作为有效孔隙保存下来的,分布在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内,构成大气成岩透镜体。受后期埋藏岩溶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储层储渗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为主,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有4~6期大气成岩透镜体,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的大气成岩透镜体发生频率高,单层厚度较薄。台地边缘相带的分布控制了有利的成藏区域;经过改造的粒屑滩和礁核部位多发育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高产。顺西坡折带和卡4坡折带礁滩相发育,油源条件好,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组 上奥陶统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塔中台地边缘上奥陶统灰岩段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波 贾承造 +3 位作者 顾家裕 李启明 邬光辉 倨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3,209,共7页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储层发育模式强调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埋藏溶蚀是造成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目标是有利沉积相带中的裂缝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裂缝期次 埋藏溶蚀 储层发育模式 台地边缘 塔中地区
下载PDF
间断面缺失时间的计算问题——以贵州紫云上二叠统台地边缘礁剖面为例 被引量:28
10
作者 周瑶琪 陆永潮 +1 位作者 李思田 王鸿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共11页
本文以贵州紫云上二叠统碳酸盐台地边缘礁剖面为例,运用宇宙化学的概念,讨论了化学层序地层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各种间断面缺失时间的估算,由此而提出一系列有关化学层序地层理论的新概念,包括时间凝缩面、时间间断面、相对... 本文以贵州紫云上二叠统碳酸盐台地边缘礁剖面为例,运用宇宙化学的概念,讨论了化学层序地层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各种间断面缺失时间的估算,由此而提出一系列有关化学层序地层理论的新概念,包括时间凝缩面、时间间断面、相对压实因子和时间缺失因子等。最后还恢复了具线性时标的紫云地区晚二叠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定量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层序地层 间断面 台地边缘 缺失时间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程锦翔 谭钦银 +3 位作者 郭彤楼 邓萍 王瑞华 王正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9-37,共9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以生物礁滩和鲕粒滩沉积为特征:台地边缘最初在吴家坪晚期出现,在经历了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的形成和消亡、印度早期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和消亡两个阶段的演化后,最终在印度晚期被填平补齐...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以生物礁滩和鲕粒滩沉积为特征:台地边缘最初在吴家坪晚期出现,在经历了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的形成和消亡、印度早期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和消亡两个阶段的演化后,最终在印度晚期被填平补齐。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演化受到包括地形的几何形态、水动力条件、沉积速率及空容纳空间增长速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沉积特征 演化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川东北 元坝
下载PDF
川东地区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类型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刚 郑荣才 +2 位作者 陈浩如 史建南 文华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0-1149,共10页
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生物礁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手段,对台地边缘生物礁内部结构、发育特征的详细研究,表明台地边缘生... 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生物礁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手段,对台地边缘生物礁内部结构、发育特征的详细研究,表明台地边缘生物礁在海槽周缘的不同部位差别较大,按照生物礁发育规模,可将其分为台缘点礁、台缘丘礁和台缘堤礁,系统总结了这3种生物礁的生长演化阶段。其中台缘点礁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环开江—梁平海槽的南端,发育于长一或长二到长三期,主要由障积礁组成,礁体发育时间短、发育规模最小,礁体发育最为简单,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台缘丘礁发育于研究区环开江—梁平海槽的中端-北端,发育于长二—长三期,大部分生物礁延续到了长三末期,礁体发育时间相对较长、发育规模相对较大,主要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台缘堤礁主要发育于鄂西海槽台地边缘或开江—梁平海槽最北端的川东北地区,礁体发育于长一时期或长二初期,一直延续到长三末期,礁体发育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礁体最为复杂,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长兴组 生物礁 生物礁类型 台地边缘生物礁
下载PDF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南缘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时国 田景春 +2 位作者 张翔 李蓉 喻美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地块发育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大台地,在碳酸盐岩台地南缘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包括4种沉积类型: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缘斜坡、滩(礁)间海。据海西—印支期台缘沉积发育及分布特征,可分为4个沉积演化阶段:...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地块发育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大台地,在碳酸盐岩台地南缘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包括4种沉积类型: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缘斜坡、滩(礁)间海。据海西—印支期台缘沉积发育及分布特征,可分为4个沉积演化阶段:中泥盆世—晚泥盆世(SS1),台缘沿弥勒—师宗—晴隆—南丹—河池一线呈带状分布,台缘礁滩发育;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SS2-SS3),台缘沿晴隆—六盘水—安顺呈带状分布,台缘生屑滩发育;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SS4),沿贞丰—紫云—罗店—河池—柳州—娄底呈带状分布,台缘滩、台缘礁交互发育;早三叠世—中三叠世(SS5),沿贞丰—镇宁—贵阳—福泉一线呈带状分布,早三叠世主要发育台缘鲕粒滩,中三叠世台缘礁占优势。这4个阶段的台缘沉积特征表明:台地边缘礁滩沉积体系垂向演化受海平面变化控制,横向迁移主要受同沉积断裂控制,不同类型生物的出现和绝灭控制台缘生物礁滩的类型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沉积类型 同沉积断裂 海西-印支期 上扬子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冠 樊太亮 刘海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5-100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的存在早已被证实,但由于地层深度大、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有限且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台缘带的空间展布、位置迁移等都尚无确凿定论。综合分析钻测井、地震剖面、岩心等资料,按时间顺... 塔里木盆地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的存在早已被证实,但由于地层深度大、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有限且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台缘带的空间展布、位置迁移等都尚无确凿定论。综合分析钻测井、地震剖面、岩心等资料,按时间顺序将研究区奥陶系台缘相带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有明显的镶边型台缘发育,近南北走向,整体呈"S"型展布;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的台缘带与蓬莱坝组的展布范围大体相似,但在古隆1井处呈现反"S"型分布,镶边型和缓坡型都存在,相带变窄,略向台地内部收缩;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时期存在塔中南、北两个台缘相带,北坡台缘为缓坡型,南坡宽度略大且坡度变陡,为镶边型。奥陶纪台缘带的平面迁移整体呈现从南北向近"S"型逐渐变为开口向西的"V"型的特点;早中奥陶世台地边缘相带开始向盆地内部迁移,台地边缘—斜坡带也主要呈退积-加积式发育。奥陶纪晚期,海平面大幅下降,地层遭到严重剥蚀,残余的台缘带分布明显缩小。大规模迅速海退之后,晚奥陶世的新一轮海进导致台地边缘相带向台地高部位逐步退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古城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类型 展布 演化
下载PDF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格架内组构选择性孔隙分布特征——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屈海洲 孙尧斌 +5 位作者 张云峰 潘文庆 张正红 袁萍 范坤宇 钟治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891,共13页
组构选择性孔隙是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油气储集层的重要孔隙类型,目前该类型的孔隙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分布特征仍不清晰。作者在前人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心、薄片、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分析,在塔中地区良里... 组构选择性孔隙是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油气储集层的重要孔隙类型,目前该类型的孔隙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分布特征仍不清晰。作者在前人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心、薄片、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分析,在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识别出7类主要组构选择性孔隙: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粒间孔、窗格孔、生物体腔孔及格架孔。高频层序中,组构选择性孔隙在90%的礁(丘)滩复合体中上部的大气淡水渗流带—潜流带中成层集中发育,厚度10~40 m,且各类型孔隙纵向上分布特征不同。受研究区湿润的古气候、相对海平面的频繁波动、台地边缘礁滩相较大的沉积速率及较好的初始渗透性等因素控制,组构选择性孔隙的发育具有层位性、旋回性及区块差异性等分布规律。即组构选择性孔隙层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内沉积的良三段—良一段中;纵向上发育5期,主要分布在进积型准层序组6、8及9中,其次是加积型准层序组5、7、10;自东向西,各井区孔隙层数量、厚度及物性均逐步降低,主要孔隙类型由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及体腔孔逐渐变为以窗格孔、粒内溶孔及粒间溶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选择性孔隙 台地边缘 层序地层格架 良里塔格组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城口-鄂西海槽西侧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发育新认识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巍 张廷山 +3 位作者 魏国齐 杨威 刘满仓 刘治成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93,共15页
基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地区详细的露头调查、钻井资料分析,结合古生物、古生态以及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相及其演化进行详细解剖,得出区内台地边缘骨架礁-凝块石灰泥丘生态-沉积演化对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 基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地区详细的露头调查、钻井资料分析,结合古生物、古生态以及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相及其演化进行详细解剖,得出区内台地边缘骨架礁-凝块石灰泥丘生态-沉积演化对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具有积极作用的认识。研究表明区内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碳酸盐台地边缘坡折带尚未形成,台地边缘礁滩欠发育,且台地前缘斜坡坡度较缓;第二阶段,碳酸盐台地镶边开始形成,发育骨架礁及滩相沉积,垂向上构成进积-加积组合序列,台地前缘斜坡变陡;第三阶段,微生物逐渐占据后生造礁生物生态空间,发育台地边缘凝块石灰泥丘,与上覆台地边缘滩构成垂向加积组合序列,促进了台地边缘正向地貌的发育,使区内台地边缘更加陡峭,台地前缘斜坡发育滑塌角砾岩。造礁生物生态演替及相对海平面变化共同影响并控制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边缘 生物礁滩 生态-沉积演化 长兴期 城口-鄂西海槽
下载PDF
中上扬子区古生界深水斜坡及台地边缘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明毅 高振中 李建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9-247,共9页
本文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古盐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资料,详细研究了中上扬子台地南北缘深水斜坡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如早期岩化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在此基础上... 本文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古盐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资料,详细研究了中上扬子台地南北缘深水斜坡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如早期岩化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深水斜坡相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所经历的成岩环境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该区深水斜坡相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的孔隙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斜坡相 台地边缘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滩气藏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50
18
作者 郭彤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1-211,共11页
普光、元坝和龙岗等多个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揭示了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和城口—鄂西陆棚西侧台缘礁、滩带具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实践证实不同部位台缘带的气藏特点及相关礁、滩沉积和储层特... 普光、元坝和龙岗等多个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揭示了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和城口—鄂西陆棚西侧台缘礁、滩带具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实践证实不同部位台缘带的气藏特点及相关礁、滩沉积和储层特征均具有明显差异性。文中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储层评价等研究基础上对这些差异性开展了分析工作。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它们均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总体表现为水体向上变浅序列。研究区内不同部位的台缘带沉积和储层具有明显的差异,长兴期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台缘地貌相近,铁厂河—普光—高峰场台缘带具加积为主、台缘斜坡陡、滩薄、生物礁发育的特点,上部白云岩化强;元坝—龙岗台缘带具前积和侧积明显、斜坡略缓、礁和滩均发育的特点,礁滩上部白云岩化强,孔隙型储层发育且物性较好;飞仙关期台缘不对称性明显,铁厂河—普光—高峰场台缘带仍以加积型为主,飞二段鲕滩发育,白云岩化强,孔隙型储层发育,具有储层厚度大和物性好的特点;元坝—龙岗台缘带飞二段发育鲕滩,但滩厚度薄、白云岩化弱,以孔隙型储层为主,储层物性略差。宣汉盘龙洞—见天坝长兴组台缘生物礁滩相及飞二段台缘鲕滩发育,白云岩化强,易于形成较好的储层。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不同部位台缘带沉积及储层分布明显受同沉积古地貌、白云岩化强度、断裂、埋藏期成岩作用和流体活动等综合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礁、滩 层序地层学 沉积 储层 川东北
下载PDF
黔南桂西早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牟传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10,共10页
黔南桂西地区(东经105°-107°,北纬24°20'-26°40')地跨扬子准地台和加里东褶皱带(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南盘江沉积盆地的北部或西北边缘。区内早、中三叠世碳酸盐地层出露良好、层序完整,为台地... 黔南桂西地区(东经105°-107°,北纬24°20'-26°40')地跨扬子准地台和加里东褶皱带(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南盘江沉积盆地的北部或西北边缘。区内早、中三叠世碳酸盐地层出露良好、层序完整,为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详细研究该区碳酸盐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对了解台地边缘特征和演化、海平面变化以及边缘的构造作用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为确定三叠糸南盘江沉积盆地的西北或北部边缘的构造性质提供可靠的沉积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 台地边缘 斜坡区 沉积模式 中三叠世 沉积盆地 构造作用 白云岩 泥晶灰岩 沉积特征
下载PDF
中-晚二叠世黔西南地区台地边缘沉积特征
20
作者 李蓉 田景春 时国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4期177-180,共4页
贵州二叠系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明显,主要发育台缘滩、台缘礁及台缘斜坡重力流沉积。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长兴组构成台缘礁滩沉积,四大寨组和晒瓦组构成台缘斜坡沉积。台缘礁滩的发育经历了多次台缘滩-台缘... 贵州二叠系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明显,主要发育台缘滩、台缘礁及台缘斜坡重力流沉积。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长兴组构成台缘礁滩沉积,四大寨组和晒瓦组构成台缘斜坡沉积。台缘礁滩的发育经历了多次台缘滩-台缘礁-海侵淹没的旋回发展,台缘斜坡由沉积型向跌积型演变,以发育各类重力流沉积为主要特征。整个二叠系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受区域性同生断裂的活动控制,断续地发育在活动断裂带的上升盘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沉积特征 台地边缘 黔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