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振羽对中国史前史研究的方法论贡献 |
李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须划出一个“陶器时代” |
陈明远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1 |
6
|
|
3
|
“热心的少数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史前史——评徐德林《重返伯明翰》 |
程巍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4 |
2
|
|
4
|
发掘史前史爱的化石 新构后历史爱的原子 |
刘刚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2
|
|
5
|
纠结:生成早期国产电影史前史回顾的文化视角与逻辑判断——以1999年中美合拍片《西洋镜》为例 |
袁庆丰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10 |
1
|
|
6
|
论化身与形象:观念的史前史 |
耿占春
|
《社会学家茶座》
|
2014 |
0 |
|
7
|
从《旧约圣经创世记》的史前史叙事看神人关系 |
张天圣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8
|
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前史研究(下篇) |
朱乃诚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8 |
3
|
|
9
|
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前史研究(上篇) |
朱乃诚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8 |
2
|
|
10
|
比较宗教学的史前史追述 |
徐家玲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11
|
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 |
肖一亭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8 |
1
|
|
12
|
现代奥运会史前史 |
吉佶
|
《体育文化导刊》
|
1988 |
1
|
|
13
|
历史理论的一个新突破——“陶器时代”:对于史前史三分期学说的重大修正 |
田方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2 |
0 |
|
14
|
神话的史前史(公元前20000~4000年) |
卡伦·阿姆斯特朗(著)(英)
叶舒宪(译)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5
|
“史前史”研究的新突破——评述《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 |
周用宜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6
|
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史前史的上限问题 |
张小骅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7
|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史前史——西方哲学探源之二 |
王勤田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8
|
蚩尤“作乱”与炎黄东进——中国史前史中一个误识的辨正 |
高蒙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9
|
评《维吾尔人》一书在史前史上几个关键问题的谬误 |
侯灿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20
|
王夫之史前史论初探 |
李维武
|
《江汉论坛》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