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的探索——以叶澜《“新基础教育”论》为例
1
作者 时益之 侯怀银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8,共10页
学校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学校如何发展等是构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的根本问题。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论》,就是一本在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以自身理论与实践共同体研究为基源,对如上问题作“系统化”“中国式”回答的体系化著作... 学校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学校如何发展等是构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的根本问题。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论》,就是一本在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以自身理论与实践共同体研究为基源,对如上问题作“系统化”“中国式”回答的体系化著作。在对急剧变化着的人类社会、中国社会与中国教育进行自觉把握后,它重构了当代中国学校的转型性变革话语,形成了师生交互、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话语,凝练了“班级建设”实践的元话语,并提出了基于“人”“事”关系思维的学校领导与管理话语。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启示我们:形成“社会-教育-基础教育”的致思路径、把握“生命·实践”的教育基因、注重理论与实践观的交互生成以及探寻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中国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基础教育 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 “新基础教育”研究 学校转型性变革
下载PDF
论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论思想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明娣 王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叶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教学论思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教育理论基础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实践基础在于"新基础教育"... 叶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教学论思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教育理论基础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实践基础在于"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论思想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性质在于其教学目标任务的特殊性;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课堂教学的过程观重在对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必须置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握其内在不可分割性、相互规定性和交互生成性。这些观点初步勾勒了"生命实践"教育学在教学论领域内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 新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行走于天地之间——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小微 叶澜 《基础教育》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杨小微(以下简称“杨”):叶老师您好!走进办公室我就想起家成师弟写过一篇题目叫《花香满径》的文章,文中提到您这里的两件“道具”,一是墙上挂的这幅绒线画《扛着一根树杈走路的孩子》,另一件就是书架上这张您自拍的风景照《相遇... 杨小微(以下简称“杨”):叶老师您好!走进办公室我就想起家成师弟写过一篇题目叫《花香满径》的文章,文中提到您这里的两件“道具”,一是墙上挂的这幅绒线画《扛着一根树杈走路的孩子》,另一件就是书架上这张您自拍的风景照《相遇》。我在想,孩子们的成长是您关注并从事研究的事业,而生命是您近十年来视作探究教育学的原点,记得您在一篇文章中呼吁“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 老师 探究 学生 文章 题目 主动权 孩子
下载PDF
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政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6-14,共9页
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的成长,常常是跟她的生活史相联的。无论是作为一位教育学家的叶澜,还是作为教育家的叶澜,她的许多思想的原点都可以在她的生活中觅得足迹。经过多年的潜心追寻,在对不同学科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叶澜将对教育的种种理... 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的成长,常常是跟她的生活史相联的。无论是作为一位教育学家的叶澜,还是作为教育家的叶澜,她的许多思想的原点都可以在她的生活中觅得足迹。经过多年的潜心追寻,在对不同学科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叶澜将对教育的种种理解回到“人的生命”这个思考原点上。立足于“生命·实践”这样一个原点,叶澜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教育学重建的一条可能的道路,从而在新世纪世界教育与教育学发展的历程中贡献了丰富鲜活的中国教育经验,走出了一条鲜明独特的中国教育学重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生命·实践 叶澜
下载PDF
教育隐喻与理论创新——叶澜先生教育思想中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维 郝林玉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4,62,共11页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学家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叶澜先生在其发表的98篇学术论文中,主要创作并使用了106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源域分为自然事物与现象、人类生活中事物、人类及其行为活动三种类型,目标域涉及教育目的...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学家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叶澜先生在其发表的98篇学术论文中,主要创作并使用了106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源域分为自然事物与现象、人类生活中事物、人类及其行为活动三种类型,目标域涉及教育目的与作用、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学校、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学研究八个主题。隐喻在叶澜先生的教育理论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认知功能、构词功能、说理功能和文化功能。在当代教育理论创新中,隐喻有利于提供认识教育的新视角,催生新的教育概念和理论,促进注重生命体验的教育学的发展。教育研究者应重视隐喻的认知价值,并与逻辑演绎、实证归纳相结合,促进教育研究方式多元融合和教育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教育隐喻 理论创新 叶澜
下载PDF
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政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从两篇文章和一个人开始的。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叶澜 教育改革 教育智慧 教育研究 时代精神
下载PDF
论教育研究的“叶澜之路”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鉴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1,共6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论思想,可称之为"生命·实践"教学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本质观、课堂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观、课堂教学评价观和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等。"生命·实... "生命·实践"教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论思想,可称之为"生命·实践"教学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本质观、课堂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观、课堂教学评价观和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等。"生命·实践"教学论是当代中国教学论探索的第三个阶段,它呈现出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生成性与理论体系的归纳性。从方法论上为中国的教育研究探索出了一条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叶澜之路":探究学术源流、创建理论学派、行走天地人间、独爱冬春夏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生命·实践”教学论 叶澜之路
下载PDF
走进“新基础教育”——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5
8
作者 舒扬 《基础教育》 2004年第5期6-11,共6页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新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方法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 访谈录 学术论文 初探
下载PDF
读懂叶澜教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被引量:3
9
作者 裴娣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6,共3页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叶澜老师及其团队致力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躬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历史上写下非常重要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突破
下载PDF
叶澜 一个人和她的教育改革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政涛 《今日教育》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与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叶澜也有自己的苦痛和无奈。 她曾经在一次年度总结会上哽咽失语,流泪不止。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改变人更为艰难更为持久的事业? 第一次见到叶澜先生,是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课上。传说中的叶澜和现实中的... 与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叶澜也有自己的苦痛和无奈。 她曾经在一次年度总结会上哽咽失语,流泪不止。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改变人更为艰难更为持久的事业? 第一次见到叶澜先生,是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课上。传说中的叶澜和现实中的叶澜有很多重叠。那种热情中的冷静,理智中的潋隋,弥漫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她终于让我得以在教育学的课堂上放下小说,安静聆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人身上并逐渐发亮。我隐约感受到了一种情怀和温度,它们与性别无关,和一个人的灵魂和理想有关。硕士毕业之后,我从上海“逃”向北京,在多种学科之间漂浮游荡,自诩“实现了对教育学的成功逃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教育改革 人和 教育研究方法 年度总结 教育学 改革者 个人
下载PDF
试论叶澜人学教育学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小茅 毛丹丹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1,26,共8页
叶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就叶澜关于“直面人、通过人、为了人”这一命题蕴含着的人学教育学思想做出理论阐释,并将此作为走进叶澜“生命·实践”教育... 叶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就叶澜关于“直面人、通过人、为了人”这一命题蕴含着的人学教育学思想做出理论阐释,并将此作为走进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切入点,从而为全面理解叶澜人学教育学思想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人学 人学教育学 “生命·实践”教育学
下载PDF
刍议叶澜教授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慧群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叶澜教授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研究思想从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发展主体”到今天的“新基础教育”思想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间的研究脉络不仅透析出整个教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历程与发展方向 ,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富有人... 叶澜教授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研究思想从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发展主体”到今天的“新基础教育”思想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间的研究脉络不仅透析出整个教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历程与发展方向 ,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精神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 “复合主体论”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叶澜课堂教学改革思想及实践述要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96-100,共5页
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改革思想萌发于她对教育基本理论相关问题的独特认识,对时代精神与学校教育使命的把握及一系列"入地"工程的冲击。她执着于教育的生命性,由"书斋"走向"田野",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教育... 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改革思想萌发于她对教育基本理论相关问题的独特认识,对时代精神与学校教育使命的把握及一系列"入地"工程的冲击。她执着于教育的生命性,由"书斋"走向"田野",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教育实践变革,主动深度介入课堂,开始致力于课堂教学的问题诊断与改革的路径探寻,呼吁"生命焕发",阐发了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及评价观的思想。她以语、数、外这三门升学考试最看重的学科为重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教育学研究与基于生命动态生成的教育实验探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索出了当代中国课堂教学变革的一条独特的实践路径,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课堂教学改革 生命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叶澜: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澜 《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7年第3期22-26,共5页
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关键词 教育 叶澜 知识传递 生命发展 创造者 教师 数师
下载PDF
南斯拉夫教育研究方法论对叶澜的影响
15
作者 刘良华 《现代教育论丛》 2022年第3期72-80,I0003,共10页
叶澜有关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学术孕育期始于1981年。该年,叶澜得到一个去南斯拉夫访学的机会。在南斯拉夫访学的两年期间(1980—1982年),叶澜凭借其学术敏感性和学术灵性,注意到了通过提升教育研究方法论来推进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这... 叶澜有关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学术孕育期始于1981年。该年,叶澜得到一个去南斯拉夫访学的机会。在南斯拉夫访学的两年期间(1980—1982年),叶澜凭借其学术敏感性和学术灵性,注意到了通过提升教育研究方法论来推进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这使她一下子找到了撬动教育学研究的杠杆和支点,让自己站到了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制高点。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胚胎成型性标志是叶澜在1987年发表的《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拉夫 叶澜 教育研究 方法论
下载PDF
叶澜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与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16
作者 张磊 《今日教育》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叶澜,1941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 叶澜,1941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队,毅然走出象牙塔,直面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以激情、睿智和勤勉,开创和51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 叶澜 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基础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家 博士生导师
下载PDF
充满激情的教育学思想者——我眼中的叶澜先生
17
作者 李政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2020年第3期74-76,共3页
2015年,我曾经写过一篇《一个人和她的教育改革》,对“我”眼中的叶澜先生做了初步的描绘。那个时候的解读,是以“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切入点和视角的,那个时期我眼中的叶老师,核心形象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2015年,我曾经写过一篇《一个人和她的教育改革》,对“我”眼中的叶澜先生做了初步的描绘。那个时候的解读,是以“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切入点和视角的,那个时期我眼中的叶老师,核心形象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合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新基础教育 理想主义者 充满激情 教育学思想 核心形象 老师
下载PDF
叶澜老师的平民情怀
18
作者 李伟平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5年第6期78-79,共2页
叶澜老师是一位教育大家。在没有近距离接触之前,叶老师的学术品味让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深地被吸引着,读着她的论文论著,听着她的学术报告,一点点地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叶老师,是1999年初夏在上海举行的全国"... 叶澜老师是一位教育大家。在没有近距离接触之前,叶老师的学术品味让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深地被吸引着,读着她的论文论著,听着她的学术报告,一点点地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叶老师,是1999年初夏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大会暨发展性研究发布会上。叶老师想在全国选取一些实验学校来推广与发展“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成果。当时我所在的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很想参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发展性研究 敬仰之情 叶澜 实验学校 论文论著 结题 小学老师 探索性研究 一所
下载PDF
叶澜作品
19
作者 叶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9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叶澜
下载PDF
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对教育学及实践哲学的双重贡献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政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5期10-26,共17页
“理论与实践”是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学科共同面临的基源性问题。叶澜及其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分别以教育学和实践哲学为参照系,展现了自身独特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具有独特的学术贡献。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的生成及... “理论与实践”是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学科共同面临的基源性问题。叶澜及其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分别以教育学和实践哲学为参照系,展现了自身独特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具有独特的学术贡献。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的生成及梳理透析,既是与“实践哲学”实现平等对话的机会,也是展示教育学对实践哲学作出反向贡献的机遇,更是把洞悉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的过程,变成叶澜教育学思想与实践哲学思想互动对话的过程,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教育学理论的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教育 理论 实践 哲学 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