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主要经济林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1
作者 冷志巍 顾美影 +6 位作者 陈淑华 李振洲 王漫 范鹏辉 陈亚平 任辉杰 王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70-71,共2页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钙积层坚硬、营养贫乏、土壤含水量低,且表层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历年经济林造林保存率均不高。基于此,对吉林西部5个常用经济林树种的抗旱性及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和柠条的抗旱性表现高于其他3个树种;树高年...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钙积层坚硬、营养贫乏、土壤含水量低,且表层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历年经济林造林保存率均不高。基于此,对吉林西部5个常用经济林树种的抗旱性及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和柠条的抗旱性表现高于其他3个树种;树高年均生长量顺序是小黑杨>白榆>沙棘>柠条>山杏;地径年均生长量顺序是小黑杨>山杏>沙棘>白榆>柠条;成活率顺序是沙棘>小黑杨>柠条>白榆>山杏。综上,沙棘和柠条是吉林西部栗钙土区最适合的经济林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栗钙土 成活率
下载PDF
吉林西部非遗剪纸数字化传承探究
2
作者 孟玲英 黄海燕 +4 位作者 张欣宇 范婧 吕莹 丛旭 宋佳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吉林西部非遗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文章以吉林西部纳入非遗名录体系的剪纸项目为基点,结合当前其数字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吉林西部非... 吉林西部非遗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文章以吉林西部纳入非遗名录体系的剪纸项目为基点,结合当前其数字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吉林西部非遗剪纸数字化传承策略,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剪纸艺术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剪纸 数字化传承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盐碱滩变“冬捕经济带”
3
作者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87-88,共2页
吉林西部地处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典型分布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并列为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这些年,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让吉林西部盐碱滩实现华丽蜕变。每年冬至过后至次年春节之前,即吉林西部... 吉林西部地处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典型分布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并列为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这些年,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让吉林西部盐碱滩实现华丽蜕变。每年冬至过后至次年春节之前,即吉林西部的“冬捕季”,其间松原查干湖、大安月亮湖、镇赉哈尔淖、洮南四海泡等地的大型冬捕点位竞相上线,加之星罗棋布的小型泡沼点位,形成局部风格各异、整体蔚为壮观的“冬捕经济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经济带 冬捕 东北松嫩平原 生态保护 查干湖 月亮湖 典型分布
下载PDF
吉林西部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景玉 赖宪明 +5 位作者 李达 徐亚杰 李延族 王笛 潘庆君 徐宏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作为世界秸秆产量的第1大国,目前尚有20%左右的秸秆被焚烧或者废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秸秆饲料化利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在吉林省西部白城市2a调研结果,总结综述秸秆的组成成分、焚烧秸秆的危害,分析秸秆饲料化... 我国作为世界秸秆产量的第1大国,目前尚有20%左右的秸秆被焚烧或者废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秸秆饲料化利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在吉林省西部白城市2a调研结果,总结综述秸秆的组成成分、焚烧秸秆的危害,分析秸秆饲料化的应用前景,提出在秸秆饲料化过程中,通过调控秸秆的合理回收、加工技术及注意事项,以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旨在为秸秆饲料化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农作物 秸秆 饲料化利用 加工技术
下载PDF
构筑吉林西部生态屏障 将“风沙之城”变为“绿色之城”
5
作者 付志祥 王国庆 +1 位作者 范鹏辉 王国柱 《国际人才交流》 2023年第8期16-18,共3页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这些曾经流传的顺口溜,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白城过去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极其艰辛的情形。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名字来自蒙古语“查干浩特”,即白色之城。由于风沙较...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这些曾经流传的顺口溜,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白城过去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极其艰辛的情形。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名字来自蒙古语“查干浩特”,即白色之城。由于风沙较大,白城也被称为“风沙之城”。有没有可能把“风沙之城”变为“绿色之城”呢?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的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蒙古语 吉林西部 生态屏障 风沙 洮南府 顺口溜 白城市
下载PDF
基于LMDI的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解析
6
作者 戴新 刘文新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2期49-58,共10页
吉林西部地区是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增长极,是促进吉林省粮食产能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区域。本研究应用LMDI模型系统分析了2000—2019年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量化了粮食播种面积、种植结构、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 吉林西部地区是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增长极,是促进吉林省粮食产能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区域。本研究应用LMDI模型系统分析了2000—2019年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量化了粮食播种面积、种植结构、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效应大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9年吉林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加825.02万t,播种面积效应起到明显的正向作用,增产452.33万t,结构效应增产141.38万t,单产效应增产231.32万t,贡献占比分别为54.83%、17.14%和28.04%。从时间变化上看,面积效应2009年出现最高值194.94万t,2017年出现最低值-74.86万t;结构效应2004年出现最高值74.54万t,2002年出现最低值-21.66万t;单产效应在时间上波动强烈,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407.47万t),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429.69万t)。在空间分布上,面积效应最高值为长岭县,最低值在宁江区;结构效应最高值在扶余市,最低值在通榆县;单产效应最高值在前郭县,最低值在洮北区。受脆弱生态环境约束,未来吉林西部作为资源脆弱地区应谨慎扩大耕地面积,以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粮食单产为主,实现粮食长期可持续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变化 种植结构 分解效应 LMDI模型 吉林西部地区
下载PDF
吉林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推广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文昊 韩璐璐 孙玉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第9期123-124,共2页
吉林西部地区是国家和吉林省重要商品牛生产基地,肉牛养殖起步较快,具有较多的优质肉牛品种,特别是草原红牛独具地方特色,已获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国内外。随着吉林省提出的“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吉林西部地区... 吉林西部地区是国家和吉林省重要商品牛生产基地,肉牛养殖起步较快,具有较多的优质肉牛品种,特别是草原红牛独具地方特色,已获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国内外。随着吉林省提出的“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吉林西部地区肉牛养殖产业已成为吉林省畜牧业中支撑产业、口粮及农牧产品转化提升、打造全国“大肉库”和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的举足轻重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模式 农牧产品 优质肉牛 草原红牛 吉林西部地区 肉牛养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建设工程
下载PDF
吉林西部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曲彤 《吉林水利》 2023年第10期40-45,共6页
干旱是吉林西部的主要气候特征,局部性干旱近乎年年发生。采用2021年4月~10月实测土壤墒情和气象信息数据,对该地区10cm、20cm、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找出与土壤含水量有... 干旱是吉林西部的主要气候特征,局部性干旱近乎年年发生。采用2021年4月~10月实测土壤墒情和气象信息数据,对该地区10cm、20cm、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找出与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关系的气象因素。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呈现由北到南递减的趋势,4月至7月尤为明显;垂直方向上,越接近土壤表层,土壤含水量越低,数值波动越大,说明表层土壤更易受到外界干扰。除降水外,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最明显,风速、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大气压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土壤含水量 分布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策略
9
作者 王志刚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13,共5页
数字化有助于提升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和保护水平。文化文献数字化,构建元数据便于研究者获取难以获取的研究资料。旅游资源数字化能够促进文旅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方式,文化能够更好地被保护和传承。结合区域特点,吉林西部文... 数字化有助于提升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和保护水平。文化文献数字化,构建元数据便于研究者获取难以获取的研究资料。旅游资源数字化能够促进文旅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方式,文化能够更好地被保护和传承。结合区域特点,吉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可采用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资源数字化作为牵引,充分发挥域内高校的引领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方协同努力,提升相关资源的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 数字化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供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0
《吉林水利》 2023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8月23日至25日,吉林省西部地区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建设局组织召开了吉林西部供水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验收邀请了5位国内和省内有关水生态环境、陆生生态、水环境、生态环境、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知名专家,成立了由建设单位、环境... 2023年8月23日至25日,吉林省西部地区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建设局组织召开了吉林西部供水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验收邀请了5位国内和省内有关水生态环境、陆生生态、水环境、生态环境、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知名专家,成立了由建设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环境监理单位、环境监测单位、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组成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报告书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吉林西部 供水工程 环境监理 特邀专家 水生态环境 编制单位
下载PDF
吉林西部土壤砷的形态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月芬 王冬艳 +4 位作者 汤洁 万苏 卞建民 郭冬艳 王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6-522,共7页
按照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将土壤无机砷分成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腐植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通过对吉林西部36个表层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了土壤不同形态砷的分布和不同形态砷... 按照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将土壤无机砷分成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腐植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通过对吉林西部36个表层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了土壤不同形态砷的分布和不同形态砷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洮南市不同形态砷的分布为:残渣态(65.30%)>腐植酸结合态(17.39%)>铁锰氧化物结合态(10.70%)>碳酸盐态(2.23%)>水溶态(2.17%)>强有机结合态(1.17%)>离子交换态(1.04%)。通榆县不同形态砷的分布为:残渣态(56.66%)>腐植酸结合态(23.8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11.08%)>碳酸盐态(2.81%)>水溶态(2.18%)>离子交换态(1.98%)>强有机结合态(1.46%)。残渣态砷是吉林西部土壤砷的主要形态。土壤水溶态砷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与土壤pH值皆呈极显著正相关;残渣态砷与土壤有机质皆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离子交换态砷、碳酸盐态砷、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和强有机结合态砷与土壤矿质元素的关系不大,而水溶态砷、腐植酸结合态砷和残渣态砷与土壤矿质元素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形态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和碳密度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汤洁 张楠 +4 位作者 李昭阳 毛子龙 李娜 徐小明 韩维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1156,共6页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吉林西部进行为期6年(2004—2009年)的环境调查基础上,采集了217个土壤剖面,获取了2 170个土壤样品的平均容重、含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吉林西部进行为期6年(2004—2009年)的环境调查基础上,采集了217个土壤剖面,获取了2 170个土壤样品的平均容重、含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垂向分布特征、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下降型"、"上升型"和"不变型"3种。呈下降型的草地、农田、湿地等SOC含量主要富集在0-30 cm耕作层,并随深度增加而快速下降;滩地为上升型,良好的水文条件和相对茂盛的植物为有机质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变型包括盐碱地、林地和沙地,SOC含量处于全区最低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很大,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草地、旱田、湿地、退化草地、滩地、林地、沙地、盐碱地,其中水田为(169.25±17.70)t/hm2,盐碱地为(26.50±10.00)t/hm2。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地利用 垂向分布 土壤碳密度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地区高砷地下水砷的阈值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娟 李育松 +2 位作者 卞建民 张丽姝 杨占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1-258,共8页
高砷地下水导致的砷中毒是吉林西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地方病。为评价饮用水中砷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在野外调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水砷安全阈值分析,确定了砷的总质量浓度0.05mg/L为研究区的水砷安全阈值,建立了地下水健... 高砷地下水导致的砷中毒是吉林西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地方病。为评价饮用水中砷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在野外调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水砷安全阈值分析,确定了砷的总质量浓度0.05mg/L为研究区的水砷安全阈值,建立了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地下水砷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引起的个人年均风险度最高达2.11×10-3 a-1,其中高砷的第四系承压水中97.06%的采样点水砷对人体的个人年均致癌风险度,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 a-1;作为备用水源的第三系大安组、泰康组承压水69.57%采样点砷的致癌风险度也超过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通过对风险度评价结果与砷中毒病情等资料的对比分析,风险评价结果与砷中毒病情基本一致,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地下水砷 安全阈值 健康风险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区冻融期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汤洁 梁爽 +2 位作者 张豪 吴佳曦 娄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644,共9页
为研究冻融作用下水田0-50cm土层水、盐、pH、脲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采集吉林西部盐碱土区大安市水田土壤,选取冻结12h、融化12h为一个循环,开展室内模拟试验,模拟昼夜反复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分别用质... 为研究冻融作用下水田0-50cm土层水、盐、pH、脲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采集吉林西部盐碱土区大安市水田土壤,选取冻结12h、融化12h为一个循环,开展室内模拟试验,模拟昼夜反复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分别用质量法、残渣烘干法、电位法、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各层土壤含水率、含盐量、pH和脲酶活性,分析其在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深度是影响含水率、含盐量、pH、脲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20-50cm土层的水分和盐分不断向上层运移,使表层含盐量和pH升高,且水、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水分运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盐分的运移;除10-20cm土层脲酶活性略有升高外,其他各层脲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冻融过程中含水率、含盐量、pH均与脲酶活性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脲酶活性是冻融次数、温度、含盐量、pH、有机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冻融作用在引起或加重水田表层土壤盐碱化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脲酶的活性,进而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pH 水盐运移 土壤盐碱化 土壤脲酶 吉林西部
下载PDF
时间序列模型在吉林西部地下水动态变化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15
作者 杨忠平 卢文喜 李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75-1479,共5页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对吉林西部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报.首先采用多项式拟合提取水位动态的趋势分量,而后运用频谱分析方法中的谐波分析提取其中的周期成分,利用自回归(AR)模型模拟随机分量,最后将三者线性叠加建立预报模型...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对吉林西部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报.首先采用多项式拟合提取水位动态的趋势分量,而后运用频谱分析方法中的谐波分析提取其中的周期成分,利用自回归(AR)模型模拟随机分量,最后将三者线性叠加建立预报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精度检验方法.通过模型分析,可知该区地下水位变化存在两个主要周期(1年和7~9年),揭示了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和多年变化规律.2002年以后的预报结果表明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应及时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地下水动态 随机模拟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基于洛伦茨曲线的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汪雪格 汤洁 +1 位作者 李昭阳 王晨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本文应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洛伦茨曲线出现了“三近三疏”和基尼系数出现了“三增三减”的现象,这恰好与TM遥感解译结果相符,说明该区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水域湿地面积减少,生... 本文应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洛伦茨曲线出现了“三近三疏”和基尼系数出现了“三增三减”的现象,这恰好与TM遥感解译结果相符,说明该区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水域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沼泽湿地景观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岳书平 张树文 闫业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以吉林西部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地形图和Landsat MSS、TM及ETM遥感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研究沼泽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4-2000年沼泽湿地面积呈先下降... 以吉林西部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地形图和Landsat MSS、TM及ETM遥感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研究沼泽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4-2000年沼泽湿地面积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54-1976年沼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到1996年以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不断推进,沼泽湿地面积出现净增加;从景观梯度空间分布可见,该区的沼泽湿地主要分布于河漫滩、牛轭湖、古河道及阶地上的低洼地上,并且1954-2000年沼泽湿地景观梯度分布变化很大.从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驱动因素看,气候暖、干化趋势成为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人为因素对自然因素的放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卞建民 查恩爽 +2 位作者 汤洁 马力 陈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8-1103,共6页
为了解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水-岩作用过程及砷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数据测试,利用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高砷地下水的水平和垂向分布规律。在地下水流场及水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解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水-岩作用过程及砷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数据测试,利用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高砷地下水的水平和垂向分布规律。在地下水流场及水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HREEQC软件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计算了沿同一水流路径下含砷、铁、锰等矿物的溶解或析出量。模拟结果表明:沿地下水流方向,含砷元素的矿物臭葱石在路径1和路径2上不同水样点间溶解进入地下水的量分别为2.44×10-6、8.03×10-7、7.98×10-6和4.14×10-7mmol/L,含铁、锰元素的矿物针铁矿、赤铁矿、软锰矿和方铁锰矿的质量交换结果均为正值;表明沿模拟路径这几种矿物发生溶解进入地下水,而硫酸根离子和CO2的交换量为负值,从地下水中析出。以上研究证实了地下水中砷与铁、锰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高砷水在碱性的还原环境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高砷分布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吉林西部草原地区蚂蚁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15
19
作者 侯继华 周道玮 姜世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81-1787,共7页
在吉林西部草原地区蚂蚁是大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 ,数量巨大 ,但种类少 ,仅发现 3亚科 9属 1 4种。放牧场、撂荒地、农田、人工林、乡间土路、院落 6种生境中分布最多的蚂蚁是红林蚁和铺道蚁 ,撂荒地和人工林的蚂蚁种类和巢口密度最大... 在吉林西部草原地区蚂蚁是大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 ,数量巨大 ,但种类少 ,仅发现 3亚科 9属 1 4种。放牧场、撂荒地、农田、人工林、乡间土路、院落 6种生境中分布最多的蚂蚁是红林蚁和铺道蚁 ,撂荒地和人工林的蚂蚁种类和巢口密度最大。在割草场分布的蚂蚁主要是玉米毛蚁、黄墩蚁和铺道蚁 ,它们均修建明显的地上蚁丘 ,蚁丘呈环带状分布 ,即主要分布在草地与碱斑的交界处 ,并且从草场边缘向中心 ,蚁丘的数量逐渐减少。利用拥挤度指数对蚁丘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 ,表明蚁丘呈聚集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草原地区 蚂蚁 种类 分布
下载PDF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吉林西部玉米干旱脆弱性曲线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姝娜 庞泽源 +3 位作者 张继权 佟志军 刘兴朋 孙仲益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自然灾害风险(Risk)是灾害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脆弱性、暴露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素。脆弱性(Vulnerability)衡量承灾体遭受损害的程度,是灾损估算和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是致灾因子与灾情联系的桥梁。在全面收集研究... 自然灾害风险(Risk)是灾害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脆弱性、暴露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素。脆弱性(Vulnerability)衡量承灾体遭受损害的程度,是灾损估算和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是致灾因子与灾情联系的桥梁。在全面收集研究区气象、土壤、土地类型、田间管理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吉林西部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吉林西部2001年、2002年、2004年以及2006-2009年7个案例干旱年的干旱致灾强度作为输入,运用CERES-Maize模型,模拟和计算出不同干旱致灾强度下不同生育期对最终产量起主要影响的关键指标的损失率,并且拟合出脆弱性曲线。结果表明,脆弱性对最终产量影响由高到低的生育期为抽雄-乳熟期、拔节-抽雄期、乳熟-成熟期、出苗-拔节期。研究结果可以为旱灾损失的快速评估、区域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提供依据,为区域防灾避灾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ERES-Maize模型 不同生育期 脆弱性曲线 吉林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