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同文馆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曾祥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同文馆首建于宋代,本是接待高丽、青唐使节的驿馆;因经常闲置而被频繁借作他用,重要者如北宋"同文馆唱和之集"与"同文馆之狱"、南宋"同文馆试"。临时差遣重于其专门职能的同文馆建置历史,恰是宋代政治文... 同文馆首建于宋代,本是接待高丽、青唐使节的驿馆;因经常闲置而被频繁借作他用,重要者如北宋"同文馆唱和之集"与"同文馆之狱"、南宋"同文馆试"。临时差遣重于其专门职能的同文馆建置历史,恰是宋代政治文化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馆 同文馆唱和诗 同文馆之狱 同文馆
下载PDF
从同文馆到北京大学: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考论
2
作者 宋雪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7,共13页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语言概念的重叠带来话语表达中的歧义,同时也投射出多元复杂的历史图景。依据档案、报刊、辞书、回忆录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梳理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的生成和流变,从中考察新式教育的引入、中西观念的互动及文化空间的形成,有助于探求译名背后的知识建构、教育转型与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king University 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燕京大学 概念史 教育转型
下载PDF
“由洋文而及诸学”: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的发轫
3
作者 张丽 李昕晔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侵略威胁的背景下,为学习西方的文字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对外交往的语言障碍并实现国富民强目标而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外国语文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其办学的四十年间,对管理方式、教学模式等都...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侵略威胁的背景下,为学习西方的文字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对外交往的语言障碍并实现国富民强目标而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外国语文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其办学的四十年间,对管理方式、教学模式等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革新,顺应了洋务运动深入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人才规格的需要,培养出诸多服务于晚清民国时代外交、军政、教育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京师同文馆对中国外语教育和近代西学的启蒙有着里程碑意义,其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对于当代外语人才培养具有传承和借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洋务运动 新式学堂
下载PDF
《红楼梦》与京师同文馆风波中的张盛藻
4
作者 刘灿灿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3期35-39,共5页
《红楼梦》中林黛玉将落花埋葬在花冢中,是谓“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成为文学史上的著名场景,而北京陶然亭公园内的锦秋墩南坡上也有一冢,冢前原有一石碑,上刻“香冢”二字。曾有书把香冢说成是香妃冢,影响了后世许多小说创作。... 《红楼梦》中林黛玉将落花埋葬在花冢中,是谓“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成为文学史上的著名场景,而北京陶然亭公园内的锦秋墩南坡上也有一冢,冢前原有一石碑,上刻“香冢”二字。曾有书把香冢说成是香妃冢,影响了后世许多小说创作。本文根据香冢与鹦鹉冢的碑铭文和晚清文人笔记,串联起诸多线索,认为香冢和鹦鹉冢应该均为张盛藻所立。张盛藻立香冢、作《香冢铭》,正是和黛玉起花冢、吟《葬花吟》一样的行为艺术,表达了他遭受政治风雨摧折的无法直言的悲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香冢 张盛藻 鹦鹉冢 京师同文馆
下载PDF
清末官办西学之先声——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局限性研究
5
作者 王晓鑫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5期54-56,共3页
京师同文馆是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用于培养外交和翻译人员的学校,后又引入了西方先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带动了一批新式学校的设立,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到了推动... 京师同文馆是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用于培养外交和翻译人员的学校,后又引入了西方先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带动了一批新式学校的设立,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由于其维护专制统治的设立背景,京师同文馆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西学 局限性
下载PDF
论同文馆之争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渭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76-81,共6页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十一月初五日,以洋务派恭亲王奕訢为首的总理衙门,奏议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一馆,专取正途科甲人员学习天文算学,延聘洋人教习。不料此议一出,朝廷内外“众论纷争”,“日甚一日”;及“久著理学盛名”的大学士倭仁跳出...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十一月初五日,以洋务派恭亲王奕訢为首的总理衙门,奏议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一馆,专取正途科甲人员学习天文算学,延聘洋人教习。不料此议一出,朝廷内外“众论纷争”,“日甚一日”;及“久著理学盛名”的大学士倭仁跳出来反对,更闹得满城风雨,几乎使奕訢等人“心灰而气沮”。论争持续达半年之久。这就是近代史上洋务派与极端守旧派之间的同文馆之争。这是洋务派自兴办洋务以来遇到的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第一次较为严重的挑战;双方以同文馆办学为题,就内政、外交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远远超出了教育范围。因此,剖析一下这次论争,对认识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与没落、洋务派的立场与观点、清末教育的变化及与政治的关系,不是没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馆之争 京师同文馆 总理衙门 统治集团 倭仁 王奕 教育范围 通政使 同文馆总教习 请旨
下载PDF
从“觖舌之音”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由近代中西语言接触看清廷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恩良 翟巍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19世纪的清政府在与西方接触过程中,对待语言的态度从藐视到被迫应对,再到建立京师同文馆,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是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由虚骄到务实观念转变的体现。从清朝旧制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结合清政府在对外交流中通事和传教... 19世纪的清政府在与西方接触过程中,对待语言的态度从藐视到被迫应对,再到建立京师同文馆,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是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由虚骄到务实观念转变的体现。从清朝旧制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结合清政府在对外交流中通事和传教士这两大媒介的情况,即可窥见清廷态度转变的过程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事 传教士 同文馆 观念转变
下载PDF
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顾卫星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迫于中外交往的形势,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首先开设英文馆,并随对外交往形势的发展和洋务运动的深入增设其他语种和近代西学课程,逐渐由一所外语学校发展成集外语和近代科学于一体的技术学校。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 迫于中外交往的形势,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首先开设英文馆,并随对外交往形势的发展和洋务运动的深入增设其他语种和近代西学课程,逐渐由一所外语学校发展成集外语和近代科学于一体的技术学校。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其英语教学是我国近代外语教学的开端。由于英美侵略势力的控制以及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办学宗旨,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馆 英语教学 两重性
下载PDF
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 被引量:19
9
作者 邹振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5-123,共9页
晚清外语教学和教科书的编纂并非源自同文馆, 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等早期的官办外语学堂, 在近代外语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外语教科书的编纂方面, 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同文馆早期外语教学... 晚清外语教学和教科书的编纂并非源自同文馆, 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等早期的官办外语学堂, 在近代外语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外语教科书的编纂方面, 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同文馆早期外语教学与教科书编纂的考察归纳出如下几个问题。首先, 清末三处同文馆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是京师同文馆的成立, 带动了上海和广州两地同文馆的设置。其次, 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 具备了世界最重要的几大语种的教学力量, 开创了后来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雏形。再次, 同文馆为中国外交界和教育界提供了第一批具有双语能力的外交官、翻译人才和外语教习。《英文举隅》、《日语入门》、《英字指南》、《法字入门》和《英文话规》等书, 是近代早期由同文馆毕业生编写的最早英文读本,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同文馆 外语教育 教科书
下载PDF
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评析-中国英(外)语教学首次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健 顾卫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京师同文馆1866年增设天文算学馆,开设科学课程,用英(外)语教学科学,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提升了英(外)语教学层次,增强了洋务学西学运动的实用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迈出了我国英(外)语教学... 京师同文馆1866年增设天文算学馆,开设科学课程,用英(外)语教学科学,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提升了英(外)语教学层次,增强了洋务学西学运动的实用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迈出了我国英(外)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英(外)语教学 科学课程 改革
下载PDF
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9,共8页
京师同文馆设立于 1 9世纪 60年代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其等级性质对于我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以及教育比较史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学界至今对此却无定论。大量史料和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表明 ,京师同文馆比天... 京师同文馆设立于 1 9世纪 60年代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其等级性质对于我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以及教育比较史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学界至今对此却无定论。大量史料和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表明 ,京师同文馆比天津中西学堂早 3 0年成为高等学校 ,而且是中国独立按照欧美大学模式建立的近代高校。从设学目的与培养目标看 ,同文馆主要培养能与外国人交涉国家事务的高级文官 ;从学校管理与组织建设的角度看 ,同文馆是一所总理衙门的直属高等学校 ,具备了当时最大规模的机构和设施 ;从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看 ,同文馆的教学内容与 1 9世纪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从教师学养和学生素质上看 ,同文馆师生的素养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中国高等教育 近代化
下载PDF
京师同文馆数学教学探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1期47-60,共14页
京师同文馆作为晚清自强运动时期最为重要的官办洋务学堂之一,其数学教学成效直接影响着那一时期科学教育的开展。通过对京师同文馆数学教学的探讨与分析发现,封建礼教与切身利益及社会理念的束缚、数学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固守,以... 京师同文馆作为晚清自强运动时期最为重要的官办洋务学堂之一,其数学教学成效直接影响着那一时期科学教育的开展。通过对京师同文馆数学教学的探讨与分析发现,封建礼教与切身利益及社会理念的束缚、数学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固守,以及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轻忽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学成效。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也折射了那一时期洋务学堂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算学课艺》 数学教学 自强运动
下载PDF
同文馆创办前的中国学校英语教学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卫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6,共5页
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学校英语教学肇始于京师同文馆。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就跟随列强贸易商船而来,在广州、澳门和香港等地建立学校。鸦片战争后到1862年同文馆创办前,他们又在条约制度和炮舰的保护下,在通商口岸城市建立了共约5... 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学校英语教学肇始于京师同文馆。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就跟随列强贸易商船而来,在广州、澳门和香港等地建立学校。鸦片战争后到1862年同文馆创办前,他们又在条约制度和炮舰的保护下,在通商口岸城市建立了共约50所教会学校。基督教教义当然是这些学校所开设的最主要课程,但英语作为一种西方语言也随着西学的引入而被列入这些学校的课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馆 传教士 教会学校 英语教学
下载PDF
京师同文馆组织结构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向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6,95,共11页
1862年,为适应当时对翻译人才、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的需求,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从组织分析角度看,京师同文馆属于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范畴。作为一个组织,京师同文馆具有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既有纵向的层次结构,又有横向的部门结构... 1862年,为适应当时对翻译人才、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的需求,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从组织分析角度看,京师同文馆属于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范畴。作为一个组织,京师同文馆具有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既有纵向的层次结构,又有横向的部门结构,还包括职位或角色结构。具体而言,京师同文馆组织层次结构分为管理决策层、管理执行层和教学层等;组织部门结构包括各外文馆、各科学馆以及各教辅机构等;组织职位或角色结构包括总管大臣、专管大臣、监察官、提调、总教习、教习、帮提调、助教、副教习、翻译官和纂修官等。它们构成了京师同文馆整体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京师同文馆组织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晚清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变迁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组织结构 层次 部门 职位
下载PDF
清末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艳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9-240,共2页
1862年即清同治元年,京师同文馆(以下简称同文馆)成立,本意是“学习共同学问的学校”(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外国语学校。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正式开始。... 1862年即清同治元年,京师同文馆(以下简称同文馆)成立,本意是“学习共同学问的学校”(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外国语学校。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正式开始。虽然远隔一百多年了,但其教学模式对当代的英语教学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英语教学 外国语学校 清末 同治元年 中国历史 外语教育 中国近代 英语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大进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2,共4页
京师同文馆是由清廷举办,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长期担任总教习的中国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晚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的产物,也是国门洞开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创办,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肇端,对中国社会... 京师同文馆是由清廷举办,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长期担任总教习的中国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晚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的产物,也是国门洞开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创办,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肇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丁韪良 京师同文馆
下载PDF
同文馆与晚清留英教育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晓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51,共5页
晚清留英教育在船政学生留英之前已经开始 ,同治五年 (186 6年 ) ,清政府就派遣了同文馆学生赴欧洲游学。之后 ,历届驻英公使都带有同文馆学生充任使馆随员或翻译学生 ,在处理外交及使馆事务之外 ,这些同文馆学生还负有学习的任务 ,可... 晚清留英教育在船政学生留英之前已经开始 ,同治五年 (186 6年 ) ,清政府就派遣了同文馆学生赴欧洲游学。之后 ,历届驻英公使都带有同文馆学生充任使馆随员或翻译学生 ,在处理外交及使馆事务之外 ,这些同文馆学生还负有学习的任务 ,可以入英国学校学习。 19世纪 90年代总理衙门还制订章程 ,派遣了两次同文馆留英生。 2 0世纪初 ,京师同文馆归并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后 ,再次派遣学生赴英留学。同文馆学生留英在整个晚清虽然不多 ,但也自成一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同文馆 译学馆 留英教育
下载PDF
晚清京师新式学堂教师聘任初探——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运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6,共6页
我国近代教师聘任始于晚清兴办的新式学堂中洋教习的聘任,此举打破了我国任用教师的传统方式,把教师聘任的理念引入我国教师管理之中。以京师同文馆为首的一批新式学堂在聘任洋教习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京师大学堂... 我国近代教师聘任始于晚清兴办的新式学堂中洋教习的聘任,此举打破了我国任用教师的传统方式,把教师聘任的理念引入我国教师管理之中。以京师同文馆为首的一批新式学堂在聘任洋教习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京师大学堂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教师聘任章程,探索了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明确了教师职称序列,规范了教师聘任合同,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教育遗产。探析晚清时期大学教师聘任的特点和影响,对今天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教师聘任
下载PDF
从“西语”到“西学”--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宁建花 方超群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5,共7页
京师同文馆从创办之初便遭遇招生难、师资匮乏等困境,在试图将"西学"课程引入的过程中又遭遇中西文化冲突的正面交锋。"由洋文及诸学"的课程改革使京师同文馆从面临停办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京师同文馆从创办之初便遭遇招生难、师资匮乏等困境,在试图将"西学"课程引入的过程中又遭遇中西文化冲突的正面交锋。"由洋文及诸学"的课程改革使京师同文馆从面临停办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难除学生修业年限过长、"西学"课程难落实、管理混乱等积弊,所遭遇的课程改革困境背后始终是中西文化认同及冲突问题。考察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遭遇的困境,分析其根本原因,为审视与把握当代外语课程改革提供历史参照与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课程改革 困境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京师同文馆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雷钧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京师同文馆的出现和发展 ,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 ,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的创新 ,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反思与回顾这段历史 ,了解中国近代教育蹒跚起步的情形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对中国教育近代... 京师同文馆的出现和发展 ,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 ,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的创新 ,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反思与回顾这段历史 ,了解中国近代教育蹒跚起步的情形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教育近代化 中国 古典人文教育 课程设置 教育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