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现代汉语》"同韵字表"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志兵 赵红梅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77,共2页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上册的"同韵字表"中存在着收字数量不明、入声字标注失误等问题。本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同韵字表 入声字
下载PDF
晋方言古支微(灰)韵同韵史 被引量:5
2
作者 乔全生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3,共7页
从唐宋以来山西籍作家的用韵以及方志所记支微同韵的实例入手,对晋方言古支微(灰)韵同韵的历史作了简述,认为晋方言中的支微(灰)韵同韵现象是唐以来该现象的传承。
关键词 晋方言 支微 同韵
下载PDF
重头同韵小令与重头无尾套数之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伯阳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6,共5页
哪种性质的牌调可以构成重头无尾套数?重头只曲间是否同韵不能成为区分重头小令与重头无尾套数的唯一标志,因明清散曲中还有与重头无尾套数形式完全一样的重头同韵小令;重头无尾套数的缘起是传奇组场的需要,一般用于短剧和过场戏;重头... 哪种性质的牌调可以构成重头无尾套数?重头只曲间是否同韵不能成为区分重头小令与重头无尾套数的唯一标志,因明清散曲中还有与重头无尾套数形式完全一样的重头同韵小令;重头无尾套数的缘起是传奇组场的需要,一般用于短剧和过场戏;重头无尾套数惟南曲中有之,但到清代,偶有词人作北曲之尝试。本文即试论此四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头小令 重头无尾套数 牌调性质 同韵 过场戏
下载PDF
语音同一性鉴定中同声同韵异调音节的可比性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杰 《中国司法鉴定》 2015年第2期50-54,共5页
目的明确利用同声同韵异调音节进行语音同一性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普通话同声同韵异调音节的共振峰等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得出了阳平音节韵母共振峰与上声音节韵母非嘎裂声处共振峰的可比性强,阴平音节韵母与去... 目的明确利用同声同韵异调音节进行语音同一性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普通话同声同韵异调音节的共振峰等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得出了阳平音节韵母共振峰与上声音节韵母非嘎裂声处共振峰的可比性强,阴平音节韵母与去声音节韵母在前半部分共振峰的可比性强等一些规律性认识。结论为利用同声同韵异调音节进行语音同一性鉴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声同韵异调音节 语音同一性 共振峰特性
下载PDF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定四版)“同韵字表”入声字收录瑕疵——以《黄侃手批广韵》入声卷校
5
作者 雍淑凤 史国东 岳娜娜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8-82,共5页
入声作为调类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中早已消失,但是在一些方言中还保存了下来,而且作为记录古代汉语入声音节的文字一个不少的流传至今。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第二章语音附录"同韵字表"中收录了入声字,且把被收录... 入声作为调类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中早已消失,但是在一些方言中还保存了下来,而且作为记录古代汉语入声音节的文字一个不少的流传至今。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第二章语音附录"同韵字表"中收录了入声字,且把被收录的入声字标为黑体,但在使用本教材时笔者发现"同韵字表"把收录的一些入声字没有标为黑体。本文以《黄侃手批广韵》的入声卷作为封闭性材料,以此为准校对出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同韵字表"入声字收录瑕疵,谨列表反映,以利于此教材编委修订,使这一部非常优秀的高校文科教材更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同韵字表” 入声字 瑕疵 《黄侃手批广》入声卷
下载PDF
异声同韵音节共振峰特性的可比性探究
6
作者 杨俊杰 贾丽文 陈红艳 《中国司法鉴定》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究通过异声同韵音节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VS-99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异声同韵音节的共振峰等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得出在语音同一性检验中,异声同韵音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首先应选用异声同韵同调音节,其... 目的探究通过异声同韵音节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VS-99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异声同韵音节的共振峰等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得出在语音同一性检验中,异声同韵音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首先应选用异声同韵同调音节,其次再选用异声同韵异调音节进行比对;异声同韵音节进行共振峰比较时宜在发音部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间进行;选用异声同韵音节时应选用韵母中部共振峰进行比对等一些规律性认识。结论为利用异声同韵音节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同一性检验 异声同韵音节 共振峰特性
下载PDF
英语同韵俚语及其汉译中的文化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覃鸿怀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0-93,共4页
英语同韵俚语是汉译的一大难题,主要问题在于汉语词汇上存在缺位现象和英汉文化上存在重大差异。文章通过分析英语同韵俚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并对常见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英语同韵俚语汉译应采取归化策略,采用... 英语同韵俚语是汉译的一大难题,主要问题在于汉语词汇上存在缺位现象和英汉文化上存在重大差异。文章通过分析英语同韵俚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并对常见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英语同韵俚语汉译应采取归化策略,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让外来文化入乡随俗,同时,要充分而灵活地利用汉语言及汉文化的各种元素,如文章暗示、加注也是解决这难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韵俚语 归化策略 功能对等 加注
下载PDF
同韵俚语及其转隐喻认知模型
8
作者 詹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99-200,共2页
同韵俚语是英国的一种特有俚语,通过押韵造词的同韵俚语,其巧妙构建和使用体现了英国人独有的现实体验和认知方式。本文选取同韵俚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同韵俚语的起源、结构、特点,并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隐喻理论分析同韵俚语背后... 同韵俚语是英国的一种特有俚语,通过押韵造词的同韵俚语,其巧妙构建和使用体现了英国人独有的现实体验和认知方式。本文选取同韵俚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同韵俚语的起源、结构、特点,并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隐喻理论分析同韵俚语背后反映的英国人的认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韵俚语的转隐喻认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韵俚语 认知语言学 转喻 隐喻
下载PDF
同韵说演化探析
9
作者 陈苗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同韵"这一范畴是由中国古代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韵"逐渐演变而来的。"韵"范畴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于隋唐时期,深化于宋金时期,到了元代,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人口移居现象频繁,...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同韵"这一范畴是由中国古代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韵"逐渐演变而来的。"韵"范畴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于隋唐时期,深化于宋金时期,到了元代,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人口移居现象频繁,众多民族、语言背景不同的诗人进入创作活动,应当使用何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成为诗人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于是"同韵"思想正式进入创作者的视野,这不仅仅是一种对于诗歌韵律的要求,更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同韵说思想及至明清日渐成熟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同韵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同韵字表”指瑕
10
作者 刘卿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1期454-454,共1页
本文针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同韵字表"中存在的一些失误,总结出了45条表中平、上、去、入四声相混的问题,4条体例和编排失误。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同韵字表 广
下载PDF
论段玉裁认定诗韵“古合韵”的原则与方法
11
作者 刘忠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6-44,共19页
基于古本音与古合韵的本质特点及差异,段玉裁对古本音和古合韵的认定分别采取了根据押韵次数、参考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同部)字以及古音材料等办法。押韵次数原则只对多次押韵的字有效,在押韵次数少的情况下,则坚持押韵与古音... 基于古本音与古合韵的本质特点及差异,段玉裁对古本音和古合韵的认定分别采取了根据押韵次数、参考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同部)字以及古音材料等办法。押韵次数原则只对多次押韵的字有效,在押韵次数少的情况下,则坚持押韵与古音参证材料相结合的原则。如果某字押两部的次数都不多或者只是偶尔单押某部,主要是将该押韵字与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字做同韵(同部)系联,参考谐声材料来认定其本音与合韵,其次是参考异文假借等其他古音材料来认定其本音与合韵。段玉裁古韵分部和韵字归部中所蕴含的古本音思想及方法论,对今人进一步解决古音研究中的问题尤其是处理古音归部中的纠葛与分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古音研究 本音 异部押 谐声 同韵 上推
下载PDF
中古以后麻佳同韵的类型及其性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65,288,共12页
本文旨在说明汉语音韵史上和现代方言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麻佳同韵"。(1)类型Ⅰ是中古金陵音系的反映,除了见于日译吴音、古汉越语,在现代吴语和闽语中分别以特字白读(扩散式音变)和音类白读(连续式音变)来体现。(2)类型Ⅱ来自... 本文旨在说明汉语音韵史上和现代方言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麻佳同韵"。(1)类型Ⅰ是中古金陵音系的反映,除了见于日译吴音、古汉越语,在现代吴语和闽语中分别以特字白读(扩散式音变)和音类白读(连续式音变)来体现。(2)类型Ⅱ来自晚唐北方官话,多见于北部吴语,具体表现为麻二见组字与佳韵同韵,属条件音变,与类型Ⅰ性质迥异。该层次还见于日译汉音、汉越音及现代闽语(文读)、新湘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3)类型Ⅲ出现于宋元以后,只是个别佳韵字读人麻韵,没有系统性和音变条件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 中古金陵音系 麻佳同韵 现代方言 语音性质
原文传递
略论马祖常的“同韵说”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晓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5,共8页
在元政权兴起的过程中,大量语言、文化不同的人口移居中原及江南地区,其中有众多民族、语言背景不同的诗人参与诗歌活动,使用何种语言文字进行创作,是元代诗坛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元代色目诗人马祖常强调"同韵",主张不... 在元政权兴起的过程中,大量语言、文化不同的人口移居中原及江南地区,其中有众多民族、语言背景不同的诗人参与诗歌活动,使用何种语言文字进行创作,是元代诗坛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元代色目诗人马祖常强调"同韵",主张不同民族的诗人共同使用汉语音韵文字创作。"同韵"思想的本质是马祖常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强烈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祖常 同韵”思想 元代诗坛
原文传递
从“歌豪同韵”看所谓“闽蜀相近” 被引量:2
14
作者 麦耘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32-242 358,共12页
论者从文献中发现宋代四川文人"歌豪同韵",而宋代和现代闽方言也是如此,据此提出宋代方言"闽蜀相近"。文章指出在通于果摄的效摄字是否包括二等韵这点上,宋代四川方言与闽方言相左,故两种方言实无关联。闽方言的歌... 论者从文献中发现宋代四川文人"歌豪同韵",而宋代和现代闽方言也是如此,据此提出宋代方言"闽蜀相近"。文章指出在通于果摄的效摄字是否包括二等韵这点上,宋代四川方言与闽方言相左,故两种方言实无关联。闽方言的歌豪同韵的关键是au>,这是常见的自然演化类型,官话方言也有类似的变迁,不能用谱系关系来解释。因此,"闽蜀相近"之说不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豪同韵 效摄二等 au的单元音化 平行创新 语言演化
原文传递
论《说文解字注》“每”声“夐”声字的古韵归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忠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0-33,共4页
《说文解字注》"每"声、"夐"声诸字归入不同韵部的情况表明,"同谐声者必同部"的造字谐声原则并非古音归部的原则与方法。段玉裁对"每"声、夐"声诸字的归部,分别根据古今音对应关系、押韵... 《说文解字注》"每"声、"夐"声诸字归入不同韵部的情况表明,"同谐声者必同部"的造字谐声原则并非古音归部的原则与方法。段玉裁对"每"声、夐"声诸字的归部,分别根据古今音对应关系、押韵情况,同谐声且中古同韵字归于同一韵部的原则。谐声系联仅限于把同谐声且中古同韵者归于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声 “夐”声 形声字 大徐音 今音上推 归部 音转 同韵
下载PDF
赣语韵母的“弇侈同韵”及其类型学解释
16
作者 李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5,共5页
历史音韵上的"弇侈同韵"以及共时音韵上的内元音缺失,是赣语韵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时间深度至迟在宋代江西方言已有反映。赣语偏离于古今通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系统的缺失。典型赣语属于类型学上最为常见的5∶0型,其韵母系统... 历史音韵上的"弇侈同韵"以及共时音韵上的内元音缺失,是赣语韵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时间深度至迟在宋代江西方言已有反映。赣语偏离于古今通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系统的缺失。典型赣语属于类型学上最为常见的5∶0型,其韵母系统仅有外元音而无内元音,而古今通语则内外元音皆备。赣语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内元音删除是"弇侈同韵"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语 弇侈同韵 元音格局 内元音 外元音
原文传递
“两韵对”与“同韵对”
17
作者 薄克礼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在元曲的对仗研究中,学界尚有一些模糊性的认识,“两韵对”和“同韵对”便是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两韵对”是元曲对仗的形式还是特点?问题之二:有“两韵对”是不是还有“三韵对”、“四韵对”?问题之三:“同韵对”该不该与... 在元曲的对仗研究中,学界尚有一些模糊性的认识,“两韵对”和“同韵对”便是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两韵对”是元曲对仗的形式还是特点?问题之二:有“两韵对”是不是还有“三韵对”、“四韵对”?问题之三:“同韵对”该不该与“两韵对”分庭抗礼?“三句对”与“救尾对”是否可以分镳并辔?以下,笔者拟就上述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并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对仗 “两对” 同韵对”
原文传递
《诗经》通韵合韵说疑释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长楫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2-18,共7页
《诗经》通韵合韵说疑释周长楫前人研究的结论认为《诗经》除个别篇章外,多数诗章是押韵的。《诗经》押韵的方式和所用的韵部,历来学者看法不一致。王力先生认为《诗经》用韵大体有四种情况:1.一章一韵,一韵到底;2.一章数韵,... 《诗经》通韵合韵说疑释周长楫前人研究的结论认为《诗经》除个别篇章外,多数诗章是押韵的。《诗经》押韵的方式和所用的韵部,历来学者看法不一致。王力先生认为《诗经》用韵大体有四种情况:1.一章一韵,一韵到底;2.一章数韵,有换韵、交韵和抱韵等类型;3.通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广 古代汉语方言 语音特点 闽南话 同韵 上古汉语
下载PDF
也谈闽方言的麻佳同韵现象
19
作者 蔡本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1-359,384,共10页
"麻佳同韵"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麻韵读同佳韵,第二种是佳韵读同麻韵,在今闽方言中都属于第二种情况,其中文读层与白读层的麻佳同韵现象不尽相同。在今闽方言中,麻佳同韵现象在各地文读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且例字高度一致... "麻佳同韵"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麻韵读同佳韵,第二种是佳韵读同麻韵,在今闽方言中都属于第二种情况,其中文读层与白读层的麻佳同韵现象不尽相同。在今闽方言中,麻佳同韵现象在各地文读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且例字高度一致;而在白读层中,麻佳同韵现象在闽南方言中似乎显得较为突出,其他闽方言或是因为缺乏完整的白读层而无从考据,或是没有体现出麻佳同韵现象。本文认为,闽方言中的"麻佳同韵"无论在文读层还是白读层中,都只是词汇扩散的零星现象,是音韵规律上的"特字",不构成特定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佳同韵 闽方言 闽南方言 语音性质
原文传递
《集韵》的同字为训
20
作者 于建华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所谓同字为训就是被释字和释字相同。《集韵》的同字为训的作用有三种:记录依附于特定句子的特殊读音,记录方言读音,记录方言词。
关键词 《集 同字为训 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