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吴妍 郑美娟 +3 位作者 李娜 张荣 范常峰 乔淑冬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药物+中枢性前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脑梗...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药物+中枢性前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药物+常规运动功能训练,共治疗4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及Tinetti量表评估患者平衡和步态功能,采用眩晕评价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主观症状,采用前庭疾病日常活动量表(vestibular disorder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VADL)评估患者日常活动参与能力,采用活动特定的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评估患者保持平衡的信心。比较两组患者平衡和步态功能、日常活动参与能力等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35~89岁,平均(61.5±10.8)岁。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BBS、Tinetti量表及AB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DL和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康复治疗后试验组BBS、Tinetti量表及ABC评分高于对照组,VADL和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眩晕症状,促进患者静态平衡及动态步态恢复,提高患者日常活动参与能力和平衡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疗效 眩晕 平衡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伴发胚胎型改变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
2
作者 廖磊 李明浩 张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25-3728,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改变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结果,将患者分为非FTP组56例和FTP组40例,其中完全... 目的 探讨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改变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结果,将患者分为非FTP组56例和FTP组40例,其中完全型FTP(cFTP)24例、部分型FTP(pFTP)16例。比较患者临床资料、梗死分布和后循环血管形态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梗死严重程度,轻度梗死23例、中度梗死45例、重度梗死2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TP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非FTP组和FTP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TP组和pFTP组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和颅内段左椎动脉狭窄、颅内段右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弯曲凸向血管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梗死组患者糖尿病、pFTP、cFTP占比高于轻度梗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cFTP、pFTP是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FTP、梗死分布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了解大脑后动脉伴发胚胎性改变情况及梗死分布情况对于脑梗死病情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伴发胚胎型改变 后循环脑梗死 程度
下载PDF
通脑益气方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苏晓燕 陈兆耀 张林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29-633,共5页
目的观察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脂、营养神经等基础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性对... 目的观察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脂、营养神经等基础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性对症治疗外给予通脑益气方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差异,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脑血流灌注指标、各神经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量、V_(max)、V_(min)与治疗前比较升高,RI则降低;且观察组平均血流量、V_(max)、V_(min)与对照组比较更高,RI则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NT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S-100β蛋白、NSE水平则降低;且观察组NT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高,S-100β蛋白、NSE水平则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MMP-9、NLR、IL-6、CXCL1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MMP-9、NLR、IL-6、CXCL1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感觉减退、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感觉减退、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NIHSS评分则降低,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可调节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益气方 神经功能 血流灌注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轻症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钱倩 张静 +5 位作者 边伟林 邢晓明 张欣 白艳梅 赵小妹 高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轻症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入院时NIHSS评分≤5分的APCCI患者116例,...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轻症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入院时NIHSS评分≤5分的APCCI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与非END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21例发生END,发生率为18.10%。以END为终点事件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水平(OR=1.096,95%CI=1.034~1.158)、基线NIHSS评分(OR=2.263,95%CI=1.085~3.44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1.187,95%CI=1.043~1.332)、中段梗死(OR=4.012,95%CI=1.579~7.688)和肺部感染(OR=1.285,95%CI=1.164~1.406)是APCC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水平TC、基线NIHSS评分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中段梗死和合并肺部感染是轻症APCC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永平 郭小军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20-62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6例,... 目的 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6例,同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HbA1c、VCAM-1、VEGF水平联合检测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bA1c、VCAM-1、VEGF表达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三者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HBA1C VCAM-1 VEGF
下载PDF
阿加曲班预防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周冰洁 陈博 +1 位作者 杜大勇 郭再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治疗中辅助应用阿加曲班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本项研究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3年4月。选用此时间段到天津市泰达医院接受救治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有80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上述研...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治疗中辅助应用阿加曲班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本项研究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3年4月。选用此时间段到天津市泰达医院接受救治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有80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上述研究样本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治疗小组,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接受阿加曲班治疗的40例患者记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评分影响、凝血功能与血清因子表达水平改变。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均延长,且FIB降低,研究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因子TNF-α、IL-8、PAF、CysC、UCH-L1进行观察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循环脑梗死疾病治疗,采取阿加曲班凝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机体血清因子表达水平,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阿加曲班 阿加曲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眼震试验联合BE-FAST量表评分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尹翠苓 周丽萍 +1 位作者 王新安 钱佳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1期1047-1048,1054,共3页
后循环脑梗死是指因后循环血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起病症状常以快速发病的头晕/眩晕为主,多伴有步态不稳、恶心,及头部运动不耐受或眼球震颤等症状[1],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且临床... 后循环脑梗死是指因后循环血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起病症状常以快速发病的头晕/眩晕为主,多伴有步态不稳、恶心,及头部运动不耐受或眼球震颤等症状[1],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且临床复发风险高达30.5%,死亡率高,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综合征 眼震 血管狭窄 眼球震颤 预测价值 头部运动 缺血性血管病
下载PDF
765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特征分析——基于超声研究
8
作者 孙浩 杨丽娟 +3 位作者 戴云跃 鲁睿文 杨志成 王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27-930,共4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颈部血管超声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特征,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765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中年组(年龄≤60岁)270例(35.3%)和老年组(≥60岁)495例(64... 目的本研究基于颈部血管超声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特征,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765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中年组(年龄≤60岁)270例(35.3%)和老年组(≥60岁)495例(64.7%),比较两组间椎动脉病变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以椎动脉颅外段病变为主,青中年组以椎动脉颅内段病变及少见病变(夹层、血栓)为主(P值分别为0.02、0.01),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正常及生理性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97、0.14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73.6%,563/76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9.7%,380/765)居多,且高血压、糖尿病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6、0.068),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间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椎动脉病变 超声
下载PDF
基于血栓弹力图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张重生 谢娟 王前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55-61,共7页
目的基于血栓弹力图构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预测工具。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建模人群,另选取同期8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验证人群,统计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目的基于血栓弹力图构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预测工具。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建模人群,另选取同期8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验证人群,统计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临床资料及血栓弹力图参数。采用LASSO初筛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疾病进展的特征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临床决策曲线、校准曲线评价该模型区分度、有效性及准确度。结果LASSO回归分析显示,当惩罚系数λ=0.122时模型性能优良且影响因素最少,最终筛选出6个预测变量为心房颤动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凝固时间、最大振幅、凝固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心房颤动史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凝固时间、最大振幅、凝固角均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1)。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建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与验证人群中,该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95%CI:0.813,0.937)、0.914(95%CI:0.851,0.976),提示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与验证人群中预测值与实际观察结果高度相关,提示准确度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在建模与验证人群中,该列线图模型净获益值较好,提示预测效能良好。结论心房颤动史、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凝固时间、最大振幅、凝固角均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风险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血栓弹力图 病情进展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心房颤动 NIHSS评分 ROC曲线
下载PDF
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10
作者 段瑞欣 杨丽娟 +2 位作者 李桂萍 杨志成 路竑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10-915,共6页
目的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超声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椎动脉发育... 目的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超声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347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中有50例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为14.4%。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以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优势为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95%0.700~0.844),Brier评分为0.105。结论以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优势为预测因子构建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发育不良 超声表现 临床指标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模型预测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刘柳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6-9,共4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溶栓方法分为对照组(n=28例)和观察组(n=2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溶栓方法分为对照组(n=28例)和观察组(n=2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拓展版NIHSS(e-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14 d,两组患者的NIHSS、e-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0.92±0.25)分、e-NIHSS评分(0.98±0.2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31)、(1.57±0.33)分(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两组患者的NIHSS、e-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0.71±0.27)mg/L、APTT(36.23±3.36)s、PT(15.49±1.34)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7±0.35)mg/L、(22.48±3.27)s、(10.31±1.44)s(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90 d mRS评分(1.12±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0.63)分(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结论在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可从控制病情、提升疗效等方面实现综合效果,且在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方面也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 神经功能损伤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朱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6-0089,共4页
对比分析两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脂、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保护剂。评估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预... 对比分析两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脂、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保护剂。评估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复发率(5%)和病死率(降低)也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神经保护剂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神经保护剂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认识头晕,警惕致命的后循环脑梗死
13
作者 由春梅 吴建华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9期10-11,共2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头晕似乎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许多人都可能经历过。然而,有时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却有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机——后循环脑梗死。本文将带您了解头晕背后的可能原因,并特别关注后循环脑梗死这一严重疾病,及时识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头晕似乎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许多人都可能经历过。然而,有时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却有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机——后循环脑梗死。本文将带您了解头晕背后的可能原因,并特别关注后循环脑梗死这一严重疾病,及时识别恶性眩晕,挽救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挽救生命 头晕 致命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对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李改 《大医生》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PCCI)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超时间窗(PC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PCCI)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超时间窗(PC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59.46%,高于对照组的18.92%(P <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PCCI)患者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改善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使其近期预后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超时间窗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娥 颜丙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1-0003,共3页
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还没有最佳的治疗方案。中药注射液是结合中药理论和现代生产技术而获得的。保留中药的一些特点,同时加入注射的特点,在治疗危急疾病,特别是后循环脑梗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示出独特的... 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还没有最佳的治疗方案。中药注射液是结合中药理论和现代生产技术而获得的。保留中药的一些特点,同时加入注射的特点,在治疗危急疾病,特别是后循环脑梗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示出独特的治疗优势,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纤维化和抗细胞凋亡等潜在的药理作用。CMIS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可能产生新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中药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为后循环脑梗死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血管疾病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ICAM-1、VCAM-1、CypA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16
作者 梁阳阳 陈燕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亲环素A(CypA)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椎基底动脉斑... 目的探究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亲环素A(CypA)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患者为斑块不稳定组,选取同期150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椎基底动脉斑块稳定患者为斑块稳定组,150例患者为无斑块组。采集所有参与者的血清样本,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CAM-1、VCAM-1和CypA水平。通过CT血管造影评估椎基底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CAM-1、VCAM-1和CypA对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斑块不稳定组患者的血清ICAM-1、VCAM-1和CypA的水平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P<0.05),ICAM-1、VCAM-1和CypA的水平与椎基底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Z=4.624、4.526、4.459,P<0.05)。结论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和CypA水平升高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老年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胞外环肽A 亲环素A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17
作者 顾程福 毛周琳 韩乐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氧疗、溶栓、抗凝及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措施。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30例)和联合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瑞舒伐他汀钙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丙二醛(MDA)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均P<0.05)。与单一组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相比,在依达拉奉右莰醇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瑞舒伐他汀钙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陈柳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探讨针对临床以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确诊的患者,观察分析其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作为研究地址,研究的对象是120例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患... 探讨针对临床以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确诊的患者,观察分析其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作为研究地址,研究的对象是120例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每组各60例。研究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对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在女性比例方面、高血压方面、糖尿病方面、冠心病方面以及NIHSS评分方面,两组之间的数据显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年龄、体质量、吸烟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尿酸、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数据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120例患者中,经过有效分型发现,共有四种类型的脑梗死,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37例(30.83%),心源性栓塞型占7例(5.83%),小动脉闭塞型占39例(32.50%),不明原因型占37例(30.83%);经过两组数据对比,显示四型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的梗死和血管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梗死中段方面、椎动脉狭窄方面、基底动脉狭窄方面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方面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梗死的近段、远段、存在胚胎大脑后动脉显示组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属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临床需要引起重视,并实施早期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通栓活络汤在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
19
作者 方美凤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7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后循环脑梗死(POCI)患者中采用通栓活络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POCI患...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后循环脑梗死(POCI)患者中采用通栓活络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POCI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栓活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在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POCI患者中采用通栓活络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增强临床治疗效果,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栓活络汤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后循环脑梗死
下载PDF
血清CypA、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骞康 戴晓岚 吴凤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pA)、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4(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42例,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存在不稳...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pA)、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4(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42例,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存在不稳定性斑块86例(UP组)、稳定性斑块31例(SP组)、无斑块25例(NP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次日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ypA、ADAMTS-4。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ypA、ADAMTS-4水平对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UP组血清CypA、ADAMTS-4水平均显著高于SP组和NP组,SP组血清CypA、ADAMTS-4水平均显著高于NP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CypA、ADAMTS-4水平高是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pA、ADAMTS-4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1、0.740、0.911,血清CypA、ADAMTS-4水平联合预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血清CypA、ADAMTS-4水平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CypA、ADAMTS-4水平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椎基底动脉 亲环素A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4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