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蜀赵廷隐墓乐舞伎俑与前蜀永陵王建墓乐舞石刻之比较
1
作者 闫佳楠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后蜀赵廷隐(884—950)与前蜀王建(847—918)均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区重要的政治风云人物,二者下葬时间仅相差32年,二者墓葬规格之高、随葬品之丰富在考古发掘的同时期墓葬中无出其右。尤为珍贵的是二者墓葬中皆出土了成组的彩绘乐舞伎... 后蜀赵廷隐(884—950)与前蜀王建(847—918)均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区重要的政治风云人物,二者下葬时间仅相差32年,二者墓葬规格之高、随葬品之丰富在考古发掘的同时期墓葬中无出其右。尤为珍贵的是二者墓葬中皆出土了成组的彩绘乐舞伎俑图像,其乐舞形制承袭唐制又有新的变化,为我们了解唐五代宫廷音乐文化提供了可贵的文物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赵廷隐墓 王建墓 彩绘乐舞伎俑 二十四伎乐
下载PDF
论五代后蜀文人韦縠《才调集》的诗学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振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21-23,共3页
诗人韦縠身处后蜀一朝,《才调集》是现存"唐人选唐诗"中规模最大的唐诗选本,在选诗范围、编选体例及选录标准等方面特色鲜明、别开生面。韦縠《才调集》"韵高""词丽"的诗学思想,韵致独特、内涵深刻具有... 诗人韦縠身处后蜀一朝,《才调集》是现存"唐人选唐诗"中规模最大的唐诗选本,在选诗范围、编选体例及选录标准等方面特色鲜明、别开生面。韦縠《才调集》"韵高""词丽"的诗学思想,韵致独特、内涵深刻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韦縠诗学思想深受五代巴蜀社会文化思潮的浸染和熏陶,其诗学主张从本质来说主要是针对当时诗坛上的时代风潮因应而发,有的意在彰显共鸣、有的意在反驳矫正,集中反映和折射出了五代巴蜀文人的思想心态、批评观念和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縠 《才调集》 后蜀文坛 诗学思想
下载PDF
论后蜀的文治政策与《花间集》的编纂原则
3
作者 李博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76,共6页
《花间集》是在后蜀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文治政策的背景下成书的,赵氏家族编纂此书乃是为向蜀主孟昶传达忠心为臣之意,故《花间集》的编纂在本着一定的文学原则的同时,更有着一定的政治考虑。《花间集》中诸多细节透露出其不仅是一部符... 《花间集》是在后蜀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文治政策的背景下成书的,赵氏家族编纂此书乃是为向蜀主孟昶传达忠心为臣之意,故《花间集》的编纂在本着一定的文学原则的同时,更有着一定的政治考虑。《花间集》中诸多细节透露出其不仅是一部符合后蜀宫廷审美习尚与文治政策的唱本,更隐含着赵氏家族趋奉孟昶的政治心绪。观《花间集》编纂后的流播情况及赵氏家族的结局,《花间集》或许达到了其编纂之目的,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家族平安的政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后蜀 文治 赵氏家族
下载PDF
论五代前后蜀词风
4
作者 何尊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0-43,共4页
五代时期,前后蜀词坛创作兴盛,词人们效法温庭筠,其审美理想趋于一致,从而产生了中国词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花间派,形成了代表前后蜀词风的“花间范式”,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既使“词为艳科”、“以婉约为宗”、“诗庄词媚”的... 五代时期,前后蜀词坛创作兴盛,词人们效法温庭筠,其审美理想趋于一致,从而产生了中国词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花间派,形成了代表前后蜀词风的“花间范式”,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既使“词为艳科”、“以婉约为宗”、“诗庄词媚”的词学传统由此确立,导致“本色当行”的婉约词成为千年词坛的主流;同时经过前后蜀词人对多种题材及风格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也有效开启了千年词坛风格流派多样化的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时期 后蜀 艺术风格 花间派 婉约词
下载PDF
试论孟昶加强皇权的斗争及对后蜀失国的影响
5
作者 田玉英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1-25,共5页
孟昶即位后,为避免沦为傀儡,采用诛杀、排挤等手段逐步裁抑顾命大臣的权力,最终将旧臣宿将全部逐出政治舞台。孟昶在诛杀、罢黜旧臣同时,起用一批新人执掌军政大权,惜乎这些人均志大才疏,既无谋略又缺乏政治远见,致使后蜀军政外交措置失... 孟昶即位后,为避免沦为傀儡,采用诛杀、排挤等手段逐步裁抑顾命大臣的权力,最终将旧臣宿将全部逐出政治舞台。孟昶在诛杀、罢黜旧臣同时,起用一批新人执掌军政大权,惜乎这些人均志大才疏,既无谋略又缺乏政治远见,致使后蜀军政外交措置失当,加速了后蜀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 孟昶 加强皇权 军政外交 失国
下载PDF
后蜀孟氏婚姻研究——兼论家族史视野下的民族融合
6
作者 胡耀飞 《民族史研究》 2014年第1期75-100,共26页
藩镇时代的武将家族之兴起,除了武功之外,也如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一样,重视婚姻关系的经营。本文试图以活跃于晚唐五代宋初的邢州孟氏家族为例,通过对其婚姻关系和婚姻对象家族的考察,来看联姻对孟氏家族的兴起所起到的作用,兼... 藩镇时代的武将家族之兴起,除了武功之外,也如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一样,重视婚姻关系的经营。本文试图以活跃于晚唐五代宋初的邢州孟氏家族为例,通过对其婚姻关系和婚姻对象家族的考察,来看联姻对孟氏家族的兴起所起到的作用,兼及这种联姻对沙陀人“汉化”的影响。关于孟氏婚姻,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公布了发掘于1971年的孟知祥之妻的墓志铭,袁曙光通过这一墓志略述了孟、李两家联姻的情况;江甸潮等人调查了出现在四川的疑似孟昶暨花蕊夫人之墓;浦江清(1904-1957)、王文才(1922-2008)、王瑛等人也曾考辨花蕊夫人的氏籍;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收录了柳开所撰孟昶长子孟玄撼的墓志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研究 家族史 民族融合 后蜀 晚唐五代宋初 婚姻关系 花蕊夫人 魏晋南北朝
下载PDF
后蜀文人的聚合生态和群体人格
7
作者 孙振涛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42-45,54,共5页
文人士子的命运浮沉与王朝兴替息息相关,动荡不宁的战乱时局给西蜀文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前蜀政权与后蜀王朝递相承接,这时期的文人士子奔波流离,择木而栖,其聚散离合的生存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聚合生态和群体人格对揭示后蜀... 文人士子的命运浮沉与王朝兴替息息相关,动荡不宁的战乱时局给西蜀文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前蜀政权与后蜀王朝递相承接,这时期的文人士子奔波流离,择木而栖,其聚散离合的生存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聚合生态和群体人格对揭示后蜀文坛的创作倾向、审美意趣和文学思想裨益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文人 聚合生态 群体人格
下载PDF
后蜀榷铁考辩
8
作者 解洪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3期214-214,共1页
五代十国时期榷铁制度重新在后蜀兴起,源于当时后蜀政权所面临外来的军需供应压力,同时也与官营铸币、国家财政等财政内在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割据政权的定位有着本质联系。这一落后的禁榷制度随着北宋国家的统一与税制整合而退出历... 五代十国时期榷铁制度重新在后蜀兴起,源于当时后蜀政权所面临外来的军需供应压力,同时也与官营铸币、国家财政等财政内在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割据政权的定位有着本质联系。这一落后的禁榷制度随着北宋国家的统一与税制整合而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榷铁 唐宋之际 后蜀
下载PDF
成都十陵后蜀赵廷隐墓出土女乐俑服装形制考辨--以M1:70、M1:72号俑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杰 肖嶙 +2 位作者 龚杨民 蒋玉秋 徐敏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40-44,共5页
基于文物的考古学观察,是研究古代服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成都十陵后蜀赵廷隐墓出土女乐俑为研究对象,应用考古类型学、三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文物信息、比对同期及同地区图像、考辨相关文献等研究路径,对M1:70、M1:72... 基于文物的考古学观察,是研究古代服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成都十陵后蜀赵廷隐墓出土女乐俑为研究对象,应用考古类型学、三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文物信息、比对同期及同地区图像、考辨相关文献等研究路径,对M1:70、M1:72号两件女乐俑的服装进行了名物考证、形制分析,为研究五代时期服装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陵 后蜀 赵廷隐墓 女乐俑 服饰
下载PDF
蒲江发现后蜀李才和北宋魏训买地券 被引量:9
10
作者 龙腾 李平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3-45,共3页
一后蜀李才买地券,1977年9月於蒲江县东北乡干柏村9组一座砖室墓内出土。该墓为券拱单室,长2.5米,宽1米。砖全用黄泥粘接。墓内出土陶碗1件,白釉,饼足,底径6.2厘米,高5厘米,口径19厘米。陶碟1件,饼足,底径4厘米,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 一后蜀李才买地券,1977年9月於蒲江县东北乡干柏村9组一座砖室墓内出土。该墓为券拱单室,长2.5米,宽1米。砖全用黄泥粘接。墓内出土陶碗1件,白釉,饼足,底径6.2厘米,高5厘米,口径19厘米。陶碟1件,饼足,底径4厘米,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四系青瓷罐1件,通高29厘米,底径16.5厘米,口径12厘米。双耳青瓷罐1件,高10厘米,底径4厘米,口径5.5厘米。豆青瓷碗1件,饼足,底径7厘米,高8厘米,口径18.5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 北宋 西王母 砖室墓 底径 口径 文物保护 魏了翁 出土 青瓷
下载PDF
成都无缝钢管厂发现五代后蜀墓 被引量:10
11
作者 毛求学 王黎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8-62,共5页
1985年元月20日,成都无缝钢管厂在进行厂劳动保护教育及产品陈列室的基础施工时,发现墓葬两座。经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现场察看,确定为大型砖室墓,遂于元月23日至2月17日派员配合基建施工对发现的这两座墓进行了清理,历时26天。从清理结... 1985年元月20日,成都无缝钢管厂在进行厂劳动保护教育及产品陈列室的基础施工时,发现墓葬两座。经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现场察看,确定为大型砖室墓,遂于元月23日至2月17日派员配合基建施工对发现的这两座墓进行了清理,历时26天。从清理结果可知,这两座基属五代后蜀,编号为M<sub>1</sub>、M<sub>2</sub>,其中一座系后蜀彭州刺史徐铎墓葬。一、此两座墓葬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东五桂桥附近、成都无缝钢管厂三号门附近。墓葬西北为该厂计划控制大楼;东侧邻近厂火车专用轨道;西南靠厂区;西面为办公区域。墓葬封土被取平,原土堆长约30米,宽约25米,高约4—5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 检校 墓志铭 持节 无缝钢管 大夫 剑南西川 十三年 监察御史 军事
下载PDF
泉州南音界崇奉后蜀主孟昶为乐神之谜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国权 《音乐探索》 2005年第3期7-12,共6页
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这个乐种有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崇奉后蜀主孟昶为乐神,每年都虔诚地举行春秋二祭。为什么要这样做,正史没有记载,民间传说纷纭,几成为千古之谜。本文试从历史资料的钩沉和泉州的现实的研讨... 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这个乐种有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崇奉后蜀主孟昶为乐神,每年都虔诚地举行春秋二祭。为什么要这样做,正史没有记载,民间传说纷纭,几成为千古之谜。本文试从历史资料的钩沉和泉州的现实的研讨中,梳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为古代音乐史,也为天府之国与海滨名城历史上的文化交融,找出一些有趣的史实,从而论证乐神崇拜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南音 乐神 后蜀主孟昶 宋教坊 南外宗正司
下载PDF
后蜀孟昶暨花蕊夫人墓的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甸潮 徐式文 敖天照 《四川文物》 1988年第4期61-63,共3页
1986年6月,四川省博物馆派员到德阳、什邡、广汉等地调查征集文物,在广汉金轮乡获悉1953年3月,西门外洪水碾附近,挖掘过后蜀孟昶及花蕊夫人墓。
关键词 花蕊夫人 博物馆 四川省 后蜀 文物 什邡 德阳 洪水 文化馆 陶俑
下载PDF
后蜀孟昶死因试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执让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8-90,共3页
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新崛起的北宋王朝以武力征服了割据四川的后蜀政权。作为亡国之君的后蜀降主孟昶,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礼遇。入朝后即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勋衔,并赐第京师,厚加赏赉。然而,这个曾... 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新崛起的北宋王朝以武力征服了割据四川的后蜀政权。作为亡国之君的后蜀降主孟昶,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礼遇。入朝后即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勋衔,并赐第京师,厚加赏赉。然而,这个曾幻想能在赵氏王朝的恩赦下“全躯于今日”的孟昶,却在授官七日后突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昶 后蜀 亡国之君 授官 开府仪同三司 宋太祖赵匡胤 赐第 武力征服 北宋王朝
下载PDF
后蜀贡举勾沉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6-37,共2页
后蜀于广政十二年(949年)首开贡举,约共开考10次,约共取士55人;已考出开考年份5次,知贡举3人、进士(包括状元)11名;担任知贡举者的身份或为翰林学士,或为中书舍人。
关键词 后蜀 贡举 零星资料 清理 推估
下载PDF
自然灾害与后蜀时期的政治
16
作者 刘桂海 《文史杂志》 2015年第6期119-120,共2页
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先后建立了两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公元934年,孟知祥占据东西两川,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后蜀历孟知祥、孟昶两代君主,偏安蜀地有三十余载。后蜀时期的四川,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先后建立了两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公元934年,孟知祥占据东西两川,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后蜀历孟知祥、孟昶两代君主,偏安蜀地有三十余载。后蜀时期的四川,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后蜀政权的勉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四川社会。一、多发的灾害四川地区地形构造复杂,多种地形单元交织,自然灾害的诱灾因子颇多。自然灾害对四川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 孟知祥 五代十国时期 孟昶 广政 社会经济 割据政权 三年 井喷事件
下载PDF
首届前后蜀历史与文化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钦白 《文史杂志》 1992年第1期44-45,共2页
由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博物馆、王建墓博物馆等单位筹备和发起的首届前后蜀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在成都王建墓博物馆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 后蜀 王建墓 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省社科院 文化研讨会 学术讨论会 五代十国时期 唐王朝 藩镇割据
下载PDF
后蜀赵廷隐墓出土戴冠女伎乐俑与道教女冠文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佳楠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5期5-9,共5页
2011年,后蜀赵廷隐墓出土20余件立式伎乐俑,其中有5件女俑头戴高冠,异于同类女乐俑。文章通过列举四川省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及河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所藏道教文物,与赵廷隐墓5... 2011年,后蜀赵廷隐墓出土20余件立式伎乐俑,其中有5件女俑头戴高冠,异于同类女乐俑。文章通过列举四川省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及河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所藏道教文物,与赵廷隐墓5件戴冠女俑进行对比,确认其为道教冠式,即莲花冠(或芙蓉冠)、并桃冠及覆斗形道冠,并结合文献印证了五代时期蜀地道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浸润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蜀赵廷隐墓 戴冠女伎乐俑 道冠 女冠
下载PDF
后蜀赵廷隐墓伎乐女俑蔽膝考
19
作者 韩旭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4,共9页
蔽膝是中国古代遮蔽大腿到膝盖的服饰,男女皆可穿着在外,而后蜀赵廷隐墓伎乐女俑所着蔽膝却位于裙内。文章针对该蔽膝的形制、功用、源流和名称,通过实物、图像与文献的多重证据法,以地域和时间为路径,结合史料记载,对比分析了出土文物... 蔽膝是中国古代遮蔽大腿到膝盖的服饰,男女皆可穿着在外,而后蜀赵廷隐墓伎乐女俑所着蔽膝却位于裙内。文章针对该蔽膝的形制、功用、源流和名称,通过实物、图像与文献的多重证据法,以地域和时间为路径,结合史料记载,对比分析了出土文物、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中的女用蔽膝形象。研究表明:唐末五代时期民间女用蔽膝是由衬裙演变而来,借鉴了舞服的形象,是传统礼制的体现。蔽膝由实用的内穿服装逐渐变为华丽的外穿服饰,后蜀赵廷隐墓伎乐裙内袴外的蔽膝形象正好处于从内到外,从遮盖到显露的转变之间,以遮羞为主兼具装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蔽膝 后蜀 赵廷隐 女俑 服饰
下载PDF
张海副教授专著《前后蜀文学研究》出版
2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4,共1页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海副教授专著《前后蜀文学研究》,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万字。该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课题《隋唐五代巴蜀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地域性断代文学研究,该书第一次建构了前后蜀文学研究的较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海副教授专著《前后蜀文学研究》,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万字。该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课题《隋唐五代巴蜀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地域性断代文学研究,该书第一次建构了前后蜀文学研究的较为科学的框架。全书分为六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研究 副教授 后蜀 专著 张海 四川师范大学 隋唐五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