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女性的身份规范及其现实可能——吕坤女性观探析
1
作者 庞雯予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0-124,共15页
吕坤女性观的建构依托于其对女性身份的规范,即如何扮演好女性一生中女儿、妇人、母亲三类重要角色。就“为女之道”而言,吕坤强调对未嫁女“四德”的训诫,同时关注到了未嫁女在孝道的践行上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就“为妇之道”而言,吕... 吕坤女性观的建构依托于其对女性身份的规范,即如何扮演好女性一生中女儿、妇人、母亲三类重要角色。就“为女之道”而言,吕坤强调对未嫁女“四德”的训诫,同时关注到了未嫁女在孝道的践行上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就“为妇之道”而言,吕坤强调以“礼”为规范的道义之爱,并塑造了多元的女性品质;就“为母之道”而言,吕坤认为母道之根基在于仁义与廉正,并强调“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吕坤依据身份的书写对女性进行了规范与约束,同时也从道义、人情的角度给予了女性一定的空间,把女性之为“人”的类别属性置于其性别属性之前,从而让女性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溢出身份规范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女性观 女道 母道 妇道
下载PDF
明代吕坤的社会保障思想——明清江南地区慈善家系谱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卫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3-160,共8页
吕坤是晚明政坛、学界颇有个性、独具特色的历史人物。在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吕坤关注社会问题,时刻以民生为念,他在备荒救灾、救助弱势群体、优抚军士等社会保障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践。其社会保障思... 吕坤是晚明政坛、学界颇有个性、独具特色的历史人物。在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吕坤关注社会问题,时刻以民生为念,他在备荒救灾、救助弱势群体、优抚军士等社会保障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践。其社会保障思想的丰富全面、先进合理乃至影响,均有超越前人之处,在社会保障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江南慈善家 吕坤 社会保障思想
下载PDF
论吕坤的实政思想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1,共3页
“实政”是吕坤政治思想的核心。他不仅有强烈真挚的忧国怜民情怀,而且有卓荦的政治理论见解,以及从政为官的具体方略。他强调为官者要致力于民务,将关注民生疾苦奉为居官的圭臬;要恪尽职守,不要总是迎合上官;要体察民心,鼓舞民心。他... “实政”是吕坤政治思想的核心。他不仅有强烈真挚的忧国怜民情怀,而且有卓荦的政治理论见解,以及从政为官的具体方略。他强调为官者要致力于民务,将关注民生疾苦奉为居官的圭臬;要恪尽职守,不要总是迎合上官;要体察民心,鼓舞民心。他非常重视为政以法,认为既要有“治法”,又要有“治人”,注重对官员的考核和选用。吕坤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实政思想 影响
下载PDF
吕坤经济思想论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兴亚 马怀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1-36,共6页
吕坤经济思想论略王兴亚,马怀云吕坤(1536—1618年)字顺叔、叔简,号新吾、心吾,晚号抱独居士、河南宁陵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官山西襄垣、大同知县,吏部主事、郎中,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 吕坤经济思想论略王兴亚,马怀云吕坤(1536—1618年)字顺叔、叔简,号新吾、心吾,晚号抱独居士、河南宁陵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官山西襄垣、大同知县,吏部主事、郎中,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山西巡抚,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思想论 经济思想 治理与利用 《呻吟语》 盐碱地 一条鞭法 山西 劳动者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称情立文 执中为礼:吕坤礼学思想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克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吕坤是晚明重要的思想家和礼学家。他的礼学以"真情"、"自然"为核心,折中古今,调和繁简,所撰礼仪贴近普通民众,具有"庶民化"的特征。吕坤还特别强调礼与"中"道之间的必然联系。吕坤所谓的自然... 吕坤是晚明重要的思想家和礼学家。他的礼学以"真情"、"自然"为核心,折中古今,调和繁简,所撰礼仪贴近普通民众,具有"庶民化"的特征。吕坤还特别强调礼与"中"道之间的必然联系。吕坤所谓的自然、真情之礼就是符合中道之礼,中道也是规范人处世行事的标尺。吕坤的礼学思想与他的特立独行的治学精神、治世重民的实学思想密切相关。吕坤礼学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吕坤 礼学思想
下载PDF
试评吕坤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颖贞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6,共5页
吕坤是明代商丘著名的思想家,一生独立治学,以理学著当世。其哲学思想兼容并蓄,又学有所宗,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气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上,他在主张“气本论”的同时,又提出“理”本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性。他关于自... 吕坤是明代商丘著名的思想家,一生独立治学,以理学著当世。其哲学思想兼容并蓄,又学有所宗,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气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上,他在主张“气本论”的同时,又提出“理”本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性。他关于自然、当然和偶然、“续”与“恒”、“常”与“变”、“渐”与“顿”关系的论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受其世界观矛盾的影响,其认识论存在着反映论与先验论的矛盾。他坚持可知论,认为人是可以通过向外格物来正确认识天地万物的客观世界的。但是,当面对外在的客观世界时,他主张向外格物穷理,是一个反映论者,当涉及到道德认知和修养时,主张向内反求,又成了一个先验论者。在知行问题上坚持“知先行后”、“知行并进”和“行重于知”等观点,强调知行的辩证关系,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充满了辩证法的卓识。在历史观上主张以民为本,十分重视民的作用,并认为社会历史本身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主张“因时顺势,皆可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本体论 认识论 辩证法 历史观
下载PDF
《呻吟语》:吕坤人生感悟及其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民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吕坤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任职。《呻吟语》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种,旨在探讨人生哲理。该书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卷,涉及宇宙、自然、人性、命运、修身、治学、品德、治道、人情、物理等多方... 吕坤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任职。《呻吟语》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种,旨在探讨人生哲理。该书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卷,涉及宇宙、自然、人性、命运、修身、治学、品德、治道、人情、物理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充满智慧之光。在该书中,吕坤提出民是国之根本,是国家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民重于君,应体察民众的冷暖疾苦,减轻民众负担。这种民本主义观点,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色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吕坤不仅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思想,还努力将之付诸施政之中,以收一时之成效。这在明王朝国势衰微、大厦将倾的时代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呻吟语》 精神文化遗产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思想家吕坤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阎现章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3-28,共6页
吕坤是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吕坤的研究逐步升温和深入。除了不少论文和著作的个别内容涉及吕坤的思想外,1995年以来共有25篇以研究吕坤为主题的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硕士毕业论文1篇,著作有... 吕坤是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吕坤的研究逐步升温和深入。除了不少论文和著作的个别内容涉及吕坤的思想外,1995年以来共有25篇以研究吕坤为主题的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硕士毕业论文1篇,著作有两部。在传播媒介上,伴随着新兴的网络媒体的介入,呈现出期刊、图书、网络三种传播媒体共同促进对吕坤的思想深入探讨和广泛传播的发展态势。其研究内容涉及吕坤的经济、政治、哲学、实政、文学和音韵学等各方面的思想,其研究成果反映了对于吕坤思想的学术探讨逐步加深和研究范围更加扩大,学术研究的视角更加宽广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明代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吕坤对明末社会贫富不均的批判及其“均利”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守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贫富不均 贫富对立 吕坤 经济思想 地主阶级 天下之利 君主专利 封建统治者 官僚地主 封建制度
下载PDF
论吕坤的忧国忧民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洁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吕坤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个正直官员。他一生著作甚丰,政绩卓著。从其对皇帝所上奏议如《陈天下安危疏》、《停止砂锅潞绸疏》等奏折、为官时期所制定与颁布的《谕属吏文》等法令、所写的《实政录》等著作来看,吕坤忧国忧民的思想非常突出。
关键词 吕坤 明朝 忧国忧民思想
下载PDF
吕坤及其《呻吟语》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2-33,共2页
吕坤是明代思想家,为官清正,治理有方,政绩卓著;为人刚介,不变心从俗;为文多新 意,论述简约,敢于针砭时弊。他的《呻吟语》历经30年方完成,其中修身养性等见解,堪为后人处 世之经典。
关键词 吕坤 《呻吟语》 修身
下载PDF
试论吕坤的立身处事之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妮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处事做人是人一生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吕坤在他的《呻吟语》一书中,关于立身、处事,为我们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长善救失;从容不迫;预见与余地;达权长虑,有才有识;谨慎用心;有过认过;不自是自私。... 处事做人是人一生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吕坤在他的《呻吟语》一书中,关于立身、处事,为我们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长善救失;从容不迫;预见与余地;达权长虑,有才有识;谨慎用心;有过认过;不自是自私。通过这些深刻的经验之谈,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完善以及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呻吟语 处事 道德品质
下载PDF
吕坤的道德修养论
13
作者 刘亮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1,共4页
吕坤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人称道为"功在朝廷,德在国家,言在万世"。吕坤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说遍布于其著作中。吕坤的道德修养论以理欲对立统一论为其理论基础;其"定静"的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为治心... 吕坤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人称道为"功在朝廷,德在国家,言在万世"。吕坤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说遍布于其著作中。吕坤的道德修养论以理欲对立统一论为其理论基础;其"定静"的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为治心、寡欲、居敬;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则在于养成理想人格,即成"圣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理学 道德修养
下载PDF
吕坤诗词理论和诗词创作述评
14
作者 魏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19,共4页
吕坤认为诗词要“发乎情”、“写胸中自得之趣”和“我境”,要有“忧君爱国之意,济人利物之心”。在此理论的导引下,他创作出了反映下层人民疾苦、揭露社会弊端的诗词华章。他的诗词理论和诗词创作,符合社会现实生活的急切要求和诗词发... 吕坤认为诗词要“发乎情”、“写胸中自得之趣”和“我境”,要有“忧君爱国之意,济人利物之心”。在此理论的导引下,他创作出了反映下层人民疾苦、揭露社会弊端的诗词华章。他的诗词理论和诗词创作,符合社会现实生活的急切要求和诗词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明中叶诗坛词坛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诗词 理论 创作 意义
下载PDF
论吕坤的伦理思想
15
作者 郑颖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3-19,共7页
吕坤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在心性论上主张"万理具于心",认为人的"义理之性"纯善无恶,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义理之性"的"善性"是人的本质,而"气质之性"的"恶"... 吕坤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在心性论上主张"万理具于心",认为人的"义理之性"纯善无恶,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义理之性"的"善性"是人的本质,而"气质之性"的"恶"则是后天"异化"的产物。在理欲论上肯定合理的"人欲",反对"灭人心而去之",并把"理欲之辩"归结为"公私之辩"。在"定静"说中提出了治心、省察、慎独、寡欲、居敬的修养方法。他还对男尊女卑的陈旧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歌颂妇女的智慧、勇敢和对真挚爱情的大胆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伦理 心性论 理欲论 定静说
下载PDF
明代大儒吕坤的女性观及实践
16
作者 赵秀丽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28,共6页
吕坤在明代中后期女性教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他对女教书籍的大胆革新使《闺范》风靡一时,被誉为"闺壶箴鉴"、"闺门至宝"。吕坤通过点评女性在困厄之际的抉择,强调女性"闺智"与"权变"的重要性,... 吕坤在明代中后期女性教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他对女教书籍的大胆革新使《闺范》风靡一时,被誉为"闺壶箴鉴"、"闺门至宝"。吕坤通过点评女性在困厄之际的抉择,强调女性"闺智"与"权变"的重要性,主张"贞"行与"烈"行"心一道同"。此外,吕坤还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女性追求道德情操的实现,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他的改革与努力被后世广为颂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大儒 吕坤 女性观 闺范
下载PDF
试评吕坤的民本思想
17
作者 郑颖贞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9-110,94,共3页
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吕坤的民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上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主义,又开启了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先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其民本思想是封建时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又具有时代... 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吕坤的民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上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主义,又开启了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先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其民本思想是封建时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又具有时代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民本思想 富民养民 爱民悯民
下载PDF
论明代政治家吕坤
18
作者 任崇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12-14,共3页
明代政治家吕坤,幼年发奋图强,苦读诗书,及至任官则抚恤孤寡,磊落光明;执法如山,刚运严明;为民请命,抨击邪恶等。吕坤在政治上颇有作为,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封建政治家。
关键词 吕坤 明代 政治家
下载PDF
论吕坤的乡甲制度实践
19
作者 刘亮红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吕坤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生中仕宦达二十三年之久。吕坤为政有方,能深入实际,不仅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思想,还努力将之付诸实政之中,以收一时之成效。他在山西督抚任内,作《乡甲约》、《安民实务》等书,力倡乡约、保甲制,并将... 吕坤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生中仕宦达二十三年之久。吕坤为政有方,能深入实际,不仅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思想,还努力将之付诸实政之中,以收一时之成效。他在山西督抚任内,作《乡甲约》、《安民实务》等书,力倡乡约、保甲制,并将二者融为一体,进行扩充和完善,将政治、经济和教育等糅合于乡甲制度中,扩大了传统乡约和保甲的范围,形成了独特的治、教、养相结合,内容较为完备的地方自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地方自治 乡约保甲
下载PDF
明吕坤《刑戒》:控制杖罚、拷讯过度的技术方案(下)——法官箴言研究之八
20
作者 霍存福 《法律史评论》 2023年第2期53-98,共46页
明清两朝,吕坤《刑戒》通过律学书、官箴书、善书等渠道频繁刻印、广泛流行,影响深远。《刑戒》八章、三十二条以“不打”为主旨,涵括杖罚、拷讯两种“打”击,顾虑受刑人、用刑官的肉体(伤亡、病疲醉醒)、精神(情绪、体面)等多个层面,... 明清两朝,吕坤《刑戒》通过律学书、官箴书、善书等渠道频繁刻印、广泛流行,影响深远。《刑戒》八章、三十二条以“不打”为主旨,涵括杖罚、拷讯两种“打”击,顾虑受刑人、用刑官的肉体(伤亡、病疲醉醒)、精神(情绪、体面)等多个层面,一“饬吏治”,二“奠民生”,体现儒家宽、恕、怜等悯恤观念及慎、仁、平、明等司法精神。《刑戒》是明代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拷讯、杖罚领域问题渐次积累的对策之一,是拷讯、杖罚在制度调整过程中针对滥用酷刑的禁约方案。在明朝,《刑戒》经加工改造而被朝廷施用,清朝也有官员借鉴使用者,甚至其个别制度也带有吕坤建议的痕迹。《刑戒》是在杖罚、拷讯作为基本制度前提下的技术控制方案,是制度性解决方案之外的特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刑戒 杖罚 拷讯 法官箴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