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论赵翼与吕思勉历史人物评价异同 |
胡鑫艳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4 |
0 |
|
2
|
试论吕思勉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
段拓
|
《文教资料》
|
2024 |
0 |
|
3
|
“感情”和“理性”之间: 吕思勉的民族主义论 |
王应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吕思勉论史三题 |
张耕华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5
|
吕思勉与“新史学” |
王家范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6
|
吕思勉与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 |
张耕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7
|
论吕思勉的“四裔”观——以《中国民族史》为中心的考察 |
肖红兵
李小白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2
|
|
8
|
吕思勉先生简谱 |
张耕华
李永圻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9
|
民族主义与历史书写——以吕思勉的两部中国民族史为例 |
方素梅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0
|
吕思勉与唯物史观 |
张耕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1
|
中国现代史学学脉的传承——吕思勉与钱穆 |
陈勇
张慧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论吕思勉的宋史观 |
虞云国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3
|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的撰述特点 |
康桂英
卢光山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4
|
青年吕思勉与《中国女侦探》的创作 |
邬国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吕思勉与《古史辨》 |
李波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6
|
吕思勉的社会史研究 |
黄伟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通史家的史学世界:吕思勉中国史学史撰述评议 |
刘开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8
|
吕思勉与清代常州学术 |
李波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19
|
略论吕思勉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以抗战时期为中心 |
田亮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20
|
民初小说理论:管达如《说小说》与吕思勉《小说丛话》新探 |
邬国义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