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7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吴有性应用大黄治疫探析
1
作者
张程程
王宁
+2 位作者
罗光芝
马婷
张成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577-1579,共3页
对吴有性应用大黄经验进行探析,可知其治疫重视下法,首推承气,而承气之用,功在大黄,并对承气汤原方药物配伍剂量进行调整,以大黄为主,余药为辅;对温疫应下之证,善用大黄为主药治疗,在用大黄论治发黄、痢疾、胀满、发热等证上有自己的见...
对吴有性应用大黄经验进行探析,可知其治疫重视下法,首推承气,而承气之用,功在大黄,并对承气汤原方药物配伍剂量进行调整,以大黄为主,余药为辅;对温疫应下之证,善用大黄为主药治疗,在用大黄论治发黄、痢疾、胀满、发热等证上有自己的见解;在“有故无殒”思想指导下,以大黄为安胎圣药,治疗妊娠时疫,并以“衰去七八”为度;治疫审证察变,活用大黄,强调“急证急投”“是证则投”“凡下不以数计”,力求除邪务尽。总之,吴有性应用大黄治疫,既大胆又谨慎,既师古又不泥古,值得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
大黄
《温疫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吴有性杂气论乃现代病因思想之萌芽
被引量:
6
2
作者
韩尽斌
孟志强
+3 位作者
曲毅
石卫东
徐新春
朱建民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5,共3页
温病医家吴有性著《温疫论》首次提出杂气病因论,突破了中医六淫病因范畴。杂气既可外来,亦可内生,是包括传染病在内的诸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外来的杂气与现代病因学中的外源性致病因素相对应,内生的杂气则与内源性致病因素对应,体现了...
温病医家吴有性著《温疫论》首次提出杂气病因论,突破了中医六淫病因范畴。杂气既可外来,亦可内生,是包括传染病在内的诸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外来的杂气与现代病因学中的外源性致病因素相对应,内生的杂气则与内源性致病因素对应,体现了现代微生物病原学思想萌芽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气
病因学
吴有性
明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治疫方探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艳
于华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50-151,共2页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剂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制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治疫方
达原饮
三消饮
清燥养营汤
三甲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主客交”学说及其后世影响
被引量:
14
4
作者
茅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5-457,共3页
“主客交”是明末医家吴有性温疫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主客交”学说的本义和后世影响展开研讨,并提出其学术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后世薛生白、吴鞠通、叶桂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各有创新。作者认为,吴氏此说和所创三甲散对急性...
“主客交”是明末医家吴有性温疫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主客交”学说的本义和后世影响展开研讨,并提出其学术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后世薛生白、吴鞠通、叶桂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各有创新。作者认为,吴氏此说和所创三甲散对急性热病和慢性杂病的证治均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主客交
吴有性
三甲散
温疫学说
后世影响
学术内涵
急性热病
薛生白
吴
鞠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缪希雍 喻昌 吴有性论邪从口鼻而入
被引量:
2
5
作者
袁惠芳
李成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73-74,共2页
邪从口鼻而入,是清代以后医家提出的。医家缪希雍、吴有性、喻昌均对邪从口鼻而入提出自己的看法,分别为邪入多犯阳明、寒湿传入不同、清浊二种而入。
关键词
感邪途径
口鼻而入
缪希雍
喻昌
吴有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膜原学说探析
被引量:
13
6
作者
夏学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关键词
膜原学说
吴有性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温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吴有性对疫病病因学的贡献
被引量:
4
7
作者
彭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8-938,942,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疫病
病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被引量:
21
8
作者
岳冬辉
苏颖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想。希望这些理论能为新生传染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戾气
体质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温疫论》下法初探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面透彻,用药精准效佳,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下法
辨证施治
缓下
大黄
固护阴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病因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吴有性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邢玉瑞
乔文彪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5,共3页
在中医病因学史上,明代医家吴有性(1561—1661?)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可谓独具一格,成就卓著。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及严格实践,系统阐述了杂气的概念、性质与致病特点等,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预...
在中医病因学史上,明代医家吴有性(1561—1661?)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可谓独具一格,成就卓著。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及严格实践,系统阐述了杂气的概念、性质与致病特点等,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预测到了致病微生物的客观存在,对传染病病因的研究思路与现代医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吴有性之后,杂气学说并未得到继承与发展,更不用说发展成为病原微生物学。总结历史,反思杂气病因说的沉浮,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学
吴有性
病原微生物学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
明代医家
致病特点
现代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温疫论》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
2
11
作者
雍履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共2页
主要从吴有性《温疫论》中探讨其对烈性传染病病原学方面的认识。他认为:温疫的病源"非凤、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一种异气所感"。同时,在治疗上提出药物专一,祛邪为主,滋阴护液等原则。
关键词
吴有性
杂气
温疫论
疫源
中医学
祛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
被引量:
1
12
作者
雍履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62,共2页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雍履平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天长239300)吴有性(1587~1657),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清初医学家,著《温疫论》,为我国发明传染病病因的先驱,对疫病治疗颇多创见,尤对下法独具特色。今就《温疫论...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雍履平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天长239300)吴有性(1587~1657),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清初医学家,著《温疫论》,为我国发明传染病病因的先驱,对疫病治疗颇多创见,尤对下法独具特色。今就《温疫论》中所及,探析如下。1立论公允言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下法
温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宁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49,共2页
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刘宁吴有性,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江苏吴县人。生活在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饥荒战乱,疫病流行。诸医以治伤寒之法治之,罔效。吴氏深感...
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刘宁吴有性,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江苏吴县人。生活在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饥荒战乱,疫病流行。诸医以治伤寒之法治之,罔效。吴氏深感“守古法不合今病”,他在长期临床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吴有性
温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与《温疫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陆翔
武刚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年第6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病学
温疫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治温疫重用下法浅探
被引量:
3
15
作者
黄宁斌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治疫经验谈
被引量:
2
16
作者
陈大舜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对吴有性临床经验最有特色的治法即对温疫病的治疗运用下法 (承气汤之类 )及开达募原法 (达原饮、三消饮之类 )进行论述 。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病
治则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医案是瘟疫理论的具体表达
17
作者
李永宸
赖文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3期372-373,375,共3页
《瘟疫论》是研究吴有性学术思想、临床创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解读吴有性医案,意在加强对瘟疫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
吴有性
瘟疫论
中医文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吴有性的《温疫论》看非典
被引量:
1
18
作者
陈凯佳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本文根据吴有性的《温疫论》来研究非典,认为非典的病因,传播方式,临床症状,病程进展均与温疫相 似,吴氏的方药亦适用于非典早中期的治疗。
关键词
《温疫论》
吴有性
治疗
非典
病程进展
中期
方药
临床症状
传播方式
病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学术思想浅析
19
作者
贾树杰
宋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6期3367-3368,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有性《温疫论》之“证、法、方”浅析
被引量:
5
20
作者
马金玲
于海
+1 位作者
魏岩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13-715,共3页
《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专著,体现了吴有性在疫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诸多独到见解,即在病因上明确提出“异气”致病,创造性地以膜原为主要病位,提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倡导治疗以攻邪为主兼顾扶正,重视“汗...
《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专著,体现了吴有性在疫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诸多独到见解,即在病因上明确提出“异气”致病,创造性地以膜原为主要病位,提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倡导治疗以攻邪为主兼顾扶正,重视“汗法”“下法”的使用,运用灵活多变的药物配伍创达原饮、三消饮等名方,奠定了疫病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吴有性
辨证
治法
达原饮
三消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应用大黄治疫探析
1
作者
张程程
王宁
罗光芝
马婷
张成博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577-157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004087)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039)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培育项目(2021KJSKFKT-A13)。
文摘
对吴有性应用大黄经验进行探析,可知其治疫重视下法,首推承气,而承气之用,功在大黄,并对承气汤原方药物配伍剂量进行调整,以大黄为主,余药为辅;对温疫应下之证,善用大黄为主药治疗,在用大黄论治发黄、痢疾、胀满、发热等证上有自己的见解;在“有故无殒”思想指导下,以大黄为安胎圣药,治疗妊娠时疫,并以“衰去七八”为度;治疫审证察变,活用大黄,强调“急证急投”“是证则投”“凡下不以数计”,力求除邪务尽。总之,吴有性应用大黄治疫,既大胆又谨慎,既师古又不泥古,值得借鉴学习。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
大黄
《温疫论》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吴有性杂气论乃现代病因思想之萌芽
被引量:
6
2
作者
韩尽斌
孟志强
曲毅
石卫东
徐新春
朱建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5,共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50批(2011M50073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5批(2012T50398)
文摘
温病医家吴有性著《温疫论》首次提出杂气病因论,突破了中医六淫病因范畴。杂气既可外来,亦可内生,是包括传染病在内的诸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外来的杂气与现代病因学中的外源性致病因素相对应,内生的杂气则与内源性致病因素对应,体现了现代微生物病原学思想萌芽的特征。
关键词
杂气
病因学
吴有性
明朝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治疫方探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艳
于华芸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50-151,共2页
文摘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剂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制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吴有性
治疫方
达原饮
三消饮
清燥养营汤
三甲散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主客交”学说及其后世影响
被引量:
14
4
作者
茅晓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5-457,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研究基金(03CS31)
文摘
“主客交”是明末医家吴有性温疫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主客交”学说的本义和后世影响展开研讨,并提出其学术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后世薛生白、吴鞠通、叶桂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各有创新。作者认为,吴氏此说和所创三甲散对急性热病和慢性杂病的证治均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温疫论
主客交
吴有性
三甲散
温疫学说
后世影响
学术内涵
急性热病
薛生白
吴
鞠通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缪希雍 喻昌 吴有性论邪从口鼻而入
被引量:
2
5
作者
袁惠芳
李成文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73-74,共2页
文摘
邪从口鼻而入,是清代以后医家提出的。医家缪希雍、吴有性、喻昌均对邪从口鼻而入提出自己的看法,分别为邪入多犯阳明、寒湿传入不同、清浊二种而入。
关键词
感邪途径
口鼻而入
缪希雍
喻昌
吴有性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膜原学说探析
被引量:
13
6
作者
夏学传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关键词
膜原学说
吴有性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温病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吴有性对疫病病因学的贡献
被引量:
4
7
作者
彭锦
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8-938,942,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疫病
病因学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被引量:
21
8
作者
岳冬辉
苏颖
机构
长春中医学院
出处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文摘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想。希望这些理论能为新生传染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戾气
体质
治疗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温疫论》下法初探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玥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文摘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面透彻,用药精准效佳,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下法
辨证施治
缓下
大黄
固护阴液
Keywords
WU You-xing
Wenyilun
purgation method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low purgation
rhubarb
protect Yin liquid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病因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吴有性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邢玉瑞
乔文彪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5,共3页
文摘
在中医病因学史上,明代医家吴有性(1561—1661?)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可谓独具一格,成就卓著。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及严格实践,系统阐述了杂气的概念、性质与致病特点等,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预测到了致病微生物的客观存在,对传染病病因的研究思路与现代医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吴有性之后,杂气学说并未得到继承与发展,更不用说发展成为病原微生物学。总结历史,反思杂气病因说的沉浮,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医病因学
吴有性
病原微生物学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
明代医家
致病特点
现代医学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温疫论》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
2
11
作者
雍履平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共2页
文摘
主要从吴有性《温疫论》中探讨其对烈性传染病病原学方面的认识。他认为:温疫的病源"非凤、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一种异气所感"。同时,在治疗上提出药物专一,祛邪为主,滋阴护液等原则。
关键词
吴有性
杂气
温疫论
疫源
中医学
祛邪
分类号
R254.30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
被引量:
1
12
作者
雍履平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62,共2页
文摘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雍履平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天长239300)吴有性(1587~1657),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清初医学家,著《温疫论》,为我国发明传染病病因的先驱,对疫病治疗颇多创见,尤对下法独具特色。今就《温疫论》中所及,探析如下。1立论公允言医...
关键词
吴有性
下法
温疫
分类号
R254.2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宁
机构
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
出处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49,共2页
文摘
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刘宁吴有性,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江苏吴县人。生活在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饥荒战乱,疫病流行。诸医以治伤寒之法治之,罔效。吴氏深感“守古法不合今病”,他在长期临床实...
关键词
温疫论
吴有性
温病学
分类号
R254.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与《温疫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陆翔
武刚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出处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年第6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病学
温疫论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治温疫重用下法浅探
被引量:
3
15
作者
黄宁斌
机构
青海医学院中医系文史名家教研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4.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治疫经验谈
被引量:
2
16
作者
陈大舜
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
出处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文摘
对吴有性临床经验最有特色的治法即对温疫病的治疗运用下法 (承气汤之类 )及开达募原法 (达原饮、三消饮之类 )进行论述 。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病
治则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分类号
R254.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医案是瘟疫理论的具体表达
17
作者
李永宸
赖文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3期372-373,375,共3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060572011)
文摘
《瘟疫论》是研究吴有性学术思想、临床创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解读吴有性医案,意在加强对瘟疫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
吴有性
瘟疫论
中医文献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吴有性的《温疫论》看非典
被引量:
1
18
作者
陈凯佳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本文根据吴有性的《温疫论》来研究非典,认为非典的病因,传播方式,临床症状,病程进展均与温疫相 似,吴氏的方药亦适用于非典早中期的治疗。
关键词
《温疫论》
吴有性
治疗
非典
病程进展
中期
方药
临床症状
传播方式
病因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学术思想浅析
19
作者
贾树杰
宋鑫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6期3367-3368,共2页
关键词
吴有性
学术思想
分类号
R249.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有性《温疫论》之“证、法、方”浅析
被引量:
5
20
作者
马金玲
于海
魏岩
张文风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13-715,共3页
基金
中医疫病源流及预警防治策略研究(20VYJ070)。
文摘
《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专著,体现了吴有性在疫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诸多独到见解,即在病因上明确提出“异气”致病,创造性地以膜原为主要病位,提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倡导治疗以攻邪为主兼顾扶正,重视“汗法”“下法”的使用,运用灵活多变的药物配伍创达原饮、三消饮等名方,奠定了疫病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
《温疫论》
吴有性
辨证
治法
达原饮
三消饮
Keywords
Wenyi Lun(On Plague Diseases)
Wu Youx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method
Dayuan Yin
Sanxiao Yin
分类号
R254.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吴有性应用大黄治疫探析
张程程
王宁
罗光芝
马婷
张成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吴有性杂气论乃现代病因思想之萌芽
韩尽斌
孟志强
曲毅
石卫东
徐新春
朱建民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有性治疫方探析
赵艳
于华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有性“主客交”学说及其后世影响
茅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缪希雍 喻昌 吴有性论邪从口鼻而入
袁惠芳
李成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吴有性膜原学说探析
夏学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吴有性对疫病病因学的贡献
彭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岳冬辉
苏颖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吴有性《温疫论》下法初探
张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医病因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吴有性
邢玉瑞
乔文彪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吴有性《温疫论》学术思想初探
雍履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
雍履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
刘宁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吴有性与《温疫论》
陆翔
武刚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吴有性治温疫重用下法浅探
黄宁斌
《青海医药杂志》
200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吴有性治疫经验谈
陈大舜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吴有性医案是瘟疫理论的具体表达
李永宸
赖文
《中国中医急症》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从吴有性的《温疫论》看非典
陈凯佳
《中医文献杂志》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吴有性学术思想浅析
贾树杰
宋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吴有性《温疫论》之“证、法、方”浅析
马金玲
于海
魏岩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