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并功能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桂荣 郝华 +2 位作者 赵秋玲 闫焕英 单秋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加功能训练)和对照1组(电针组)、对照2组(功能训练组)各30例。治疗组取肩、曲池、合谷等穴,加电针,同时配合系统功能训练;对照组则只采取其中一种方...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加功能训练)和对照1组(电针组)、对照2组(功能训练组)各30例。治疗组取肩、曲池、合谷等穴,加电针,同时配合系统功能训练;对照组则只采取其中一种方法。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以基本功能、实用功能、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为指标,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基本功能优良率为50·0%、实用功能愈显率为50·0%、神经电生理总有效率为64·3%,明显优于对照1组的20·7%、17·2%、41·4%(P<0·05)和对照2组的23·3%、20·0%、36·7%(P<0·05)。结论:电针与功能训练相配合,既加快神经生长的修复速度,又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神经肌肉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周围神经/损伤 创伤和损伤/针灸疗法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损伤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杰 蒋电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0-151,共2页
目的:回顾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明确其是否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理想药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4-05”,检索词“NerveGrowthFacto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应用计算... 目的:回顾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明确其是否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理想药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4-05”,检索词“NerveGrowthFacto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神经生长因子”,检索年份“2000/2004”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神经生长因子”。资料选择:对PubMed检索到的资料进行初审,筛除明显不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手工检索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试验,并以相同标准筛选从CNKI中检索到的文章。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英文全文文献57篇,中文全文文献642篇。选择以动物为对象的文章,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的,排除综述类文献。数据提炼:将收集到的23篇文章,包括英文文献13篇,中文文献10篇,其中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相关的2篇,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布、受体、生物学的作用相关的5篇,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的16篇。资料综合:23篇文献包括725只动物,论述了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布,生物学作用以及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给予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是帮助受损周围神经修复和再生的重要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巨 孙鸿斌 +4 位作者 刘浩宇 刘学忠 谢延祥 苏文彪 张屹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 :寻找一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对 76例 91条神经损伤的病例分别采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和神经外膜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 ,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应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 ,功... 目的 :寻找一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对 76例 91条神经损伤的病例分别采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和神经外膜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 ,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应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 ,功能恢复良好 ,优良率为 87.1 %;神经外膜缝合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优良率为 75 .7%,两种方法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筋膜
下载PDF
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文荣 朱荣江 莫仕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共2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周围神经损伤的EMG监测结果、损伤程度分级以及疗效.[结果]周围神经损伤时,EMG异常率...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周围神经损伤的EMG监测结果、损伤程度分级以及疗效.[结果]周围神经损伤时,EMG异常率为100%;EMG和手术判断结果仅有2例不符;行周围神经修复以及对损伤时间过长的采用矫正手术,周围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EMG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程度分级以及功能恢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的解剖及组织学结局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岩 顾立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目的:深入认识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关神经元和肌细胞变化特征,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周围神经解剖与组织学变化,以期对周围神经损伤提供更多定性和量化的修复技术和评定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1980-01/2002... 目的:深入认识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关神经元和肌细胞变化特征,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周围神经解剖与组织学变化,以期对周围神经损伤提供更多定性和量化的修复技术和评定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1980-01/2002-12的文章,检索词:“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类”,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检索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84-01/1997-12的文章,检索词“peripheralnerves,neurons,nervegrowthfactor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择与周围神经解剖、组织学研究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关神经元和肌细胞的研究相关的文章。纳入条件:①基础研究。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③前后对照临床研究。④观察性研究。排除类似、内容重复的文献。资料提炼:查阅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文章及相关引文全文,共收集31篇,其中1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4篇为非本文综述范围文献。资料综合:①解剖学研究: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的近段切取少部分神经束可能对该神经的神经支配不产生或者产生较小的影响;神经干上可进一步游离单一神经束支便于修复较原来更重要的神经束支。②组织学研究:通过对感觉神经纤维非特异性胆碱脂酶染色的研究证实,无髓神经纤维中非特异性胆碱脂酶活性可保持到神经损伤后30d;对隔神经,副神经,颈丛神经,第4和第6肋间神经进行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分别为103.85,78.80,68.48,76.37μm2。③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关神经元和肌细胞的研究:将腺病毒-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载体注射入受损的视网膜后,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是对照组的4.5倍;将腺病毒-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载体注射入鼠损伤后的面肌内,1周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发现相应神经核团内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达41.9%,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已从神经纤维局部扩大到神经元,神经纤维和效应器3个方面,神经损伤后修复中应全面权衡,合理选择神经修复方案,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FK506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军铭 倪江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7期1151-1153,共3页
关键词 他罗利姆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朝 郑玉云 陈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的变化规律及与神经修复的关系。方法 :5 6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坐骨神经钳夹组 (n=4 9)和正常组 (n=7)。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正常和损伤后不同时间...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的变化规律及与神经修复的关系。方法 :5 6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坐骨神经钳夹组 (n=4 9)和正常组 (n=7)。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正常和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坐骨神经中 b F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采用钳夹的方式可使坐骨神经 b FGF表达增加。 2神经损伤后 4 h局部 b FGF开始升高 ,7~ 14 d达峰值 ,2 1d开始下降 ,2 8d恢复正常。结论 :1周围神经损伤后 b FGF表达变化与伤后时间有着时效关系。 2周围神经损伤后 b FGF表达明显增高 ,可能介导了神经损伤后一系列的细胞反应 ,以间接和直接的方式促进了周围神经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代谢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诊治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8
8
作者 顾玉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雪怡 肖农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8期2845-2847,共3页
经颅磁刺激治疗(transcranial magenetic stimulation,TMS)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且现已较为成熟的一种安全、无创、无痛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其主要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刺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并产生感应电流,引起局部神经细胞去极... 经颅磁刺激治疗(transcranial magenetic stimulation,TMS)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且现已较为成熟的一种安全、无创、无痛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其主要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刺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并产生感应电流,引起局部神经细胞去极化,改变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来影响其神经电生理活动[1]。TMS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多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在神经康复领域([2-3])。而对于TMS治疗神经损伤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就TMS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 轴突 综述
下载PDF
低频电疗对白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后角神经细胞活动电位的影响(英文)
10
作者 崔松彪 赵和荣 +2 位作者 吴光 朴虎男 许梅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83-186,共4页
背景:迄今为止有关低频电疗缓解疼痛作用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且有关低频电疗对脊髓后角神经细胞活动电位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低频电疗对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活动电位(膜电... 背景:迄今为止有关低频电疗缓解疼痛作用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且有关低频电疗对脊髓后角神经细胞活动电位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低频电疗对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活动电位(膜电位)的影响,并观察纳洛酮干预后的效应。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2/10在延边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80只SD雄性白鼠,随机取60只手术分离出坐骨神经,将坐骨神经的2个分支胫神经和腓肠神经结扎后切断,留下腓神经作为实验组,其余20只经手术分离出坐骨神经后放原位,重新缝合皮肤作为对照组。方法:①疼痛测定:手术1周后用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每5s刺激大鼠一次,共刺激10次后测定躲避反应的频率(0%~40%为轻度疼痛,40%~70%为中度,70%以上为重度)。②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重度疼痛的大鼠测定自发的和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膜电位。③实验组大鼠用环状电极在腿部进行经皮低频电刺激(电流3mA,时间10min,频率10Hz),测定刺激前后脊髓后角神经细胞膜电位。④实验组低频电刺激的同时,经尾部静脉注射纳洛酮,测定注射纳洛酮前和注射10min后脊髓后角神经细胞膜电位。结果:经补充后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躲避反应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膜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实验组经低频电刺激10min后,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明显低于刺激前[每10s(102.6±0.86),(136.9±1.46)次;每10s(175.2±1.28),(240.8±1.51)次,P<0.01]。④实验组注射纳洛酮10min后,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明显高于注射前[每10s(174.5±0.41),(235.4±1.41)次,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能有效抑制被无害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活动电位,且静脉注射纳洛酮(8mg/kg)可使之逆转到治疗前的水平,说明低频电疗可能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分泌内源鸦片物质,作用于脊髓后角细胞使其活性降低,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周围神经/损伤 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模拟生理波电刺激促进损伤周围神经的功能修复
11
作者 张广军 王琛 +1 位作者 赵兴举 张传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4期9-12,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模拟生理波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山东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室进行。将16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制成坐骨神经移植的模型,单纯随机分为4组(n=40):①对照组:不干预。②甲钴胺... 目的:观察模拟生理波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山东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室进行。将16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制成坐骨神经移植的模型,单纯随机分为4组(n=40):①对照组:不干预。②甲钴胺组:腹腔注射甲钴胺125μg(商品名弥可保,沈阳卫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1101),1次/d,持续2~20周。③电刺激组:给予持续时间1.2~1.5ms的模拟生理波型波,频率为1Hz,1次/d,15min/次,治疗2~20周。④甲钴胺+电刺激组:同时给予甲钴胺和模拟生理波电刺激,剂量和方法同上。于术后2,4,8,16,20周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质量等指标。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2周,对照组为-99.30±8.34,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0.01),甲钴胺组低于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90.08±2.72,-81.96±3.64,-81.96±2.94,P<0.05);术后4,8,16,20周,对照组明显低于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P<0.01),甲钴胺组仍低于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P<0.05),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各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神经传导速度:术后2,4,8,16,20周,对照组低于甲钴胺组,甲钴胺组低于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P<0.05),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各期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术后2周,对照组和甲钴胺组低于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犤(0.66±0.15),(0.70±0.13),(1.11±0.26),(1.12±0.14)g,P<0.01犦;术后4,8,16,20周,对照组低于其他3组(P<0.05,0.01),甲钴胺组低于电刺激组和甲钴胺+电刺激组(P<0.05),后2组之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模拟生理波电刺激能加速神经的修复再生,效果优于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误诊为周围神经损伤1例
12
作者 鲍磊 蔡艺灵 +4 位作者 靳慧勇 管兴志 宋志 周雪峰 王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3343-3343,共1页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诊断 误诊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诊治失误76例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颂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 :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76例 (95条 )周围神经损伤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类。结果 :误漏诊 5 9例 ,误诊为肌腱韧带损伤占 5 1例。延误治疗 2 3例 ,错误治疗 4 8例 ,未作治疗 5例。结论 :对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一... 目的 :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76例 (95条 )周围神经损伤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类。结果 :误漏诊 5 9例 ,误诊为肌腱韧带损伤占 5 1例。延误治疗 2 3例 ,错误治疗 4 8例 ,未作治疗 5例。结论 :对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 ,正确诊断 ,合理及时治疗能减少失误 ,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误诊 治疗失误
下载PDF
神经外膜逆行剪开套接吻合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宫云霞 王利 +6 位作者 陈传煌 李文庆 朱小弟 王文胜 张鹏 杨涛 惠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吻合的方法,期望提高神经吻合的质量,以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于神经的远侧断端神经外膜做一纵行切口,长度与神经的直径相同,将该段神经束切除,剥离的神经外膜将近端神经断端套入缝合。临床上应用9例,...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吻合的方法,期望提高神经吻合的质量,以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于神经的远侧断端神经外膜做一纵行切口,长度与神经的直径相同,将该段神经束切除,剥离的神经外膜将近端神经断端套入缝合。临床上应用9例,其中正中神经2例,尺神经3例,桡神经3例,腓总神经1例。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个月;优3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75%。结论神经外膜逆行剪开套接吻合断伤神经符合神经微环境,为神经再生提供再生室,是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剪开套接 神经外膜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39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海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3603-3604,共2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医原性疾病
下载PDF
右侧肢体周围神经损伤误诊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增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006-1006,共1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脑梗塞/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小间隙桥接法和神经外膜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尹维田 魏壮 +1 位作者 刘飙 宋宗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小间隙桥接法和神经外膜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效果。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对60只SD大鼠的一侧坐骨神经采用小间隙静脉桥接法吻合(实验组),另一侧用采用神经外膜吻合(对照组),观察神经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大鼠恢复自主活动... 目的:探讨小间隙桥接法和神经外膜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效果。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对60只SD大鼠的一侧坐骨神经采用小间隙静脉桥接法吻合(实验组),另一侧用采用神经外膜吻合(对照组),观察神经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大鼠恢复自主活动快(40 d);显微镜下观察,神经正常生长,神经干完整,神经传导速度快;组织学观察,小间隙部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减少,神经纤维排列有序;透射电镜观察,间隙远端再生神经与正常神经无差异。而对照组无上述变化。结论:小间隙静脉桥接法可最大限度地修复断裂的神经,其效果明显优于神经外膜吻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间隙桥接法 神经外膜吻合法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定量评估经皮神经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被引量:9
18
作者 白玉龙 胡永善 +2 位作者 林伟平 俞仁康 徐一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49-51,i0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以神经传导速度为量化恢复指标,以髓鞘增生数目定量分析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方法:实验于1998-09/1999-06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验动物部和显微外科实验室、复旦大学上...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以神经传导速度为量化恢复指标,以髓鞘增生数目定量分析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方法:实验于1998-09/1999-06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验动物部和显微外科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手外科研究所肌电图研究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电镜中心和病理实验室完成。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电刺激组行神经吻合术并进行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只固定于和电刺激组相同的固定装置上,不进行干预。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和组织学方法分别观察经皮电刺激对损伤周围神经的神经电位参数和髓鞘结构及数目的影响。结果:实验过程中对照组1只大鼠和电刺激组2只大鼠在麻醉过程中死亡,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9只大鼠,电刺激组8只大鼠。①电刺激组大鼠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0.58±0.33)ms,(2.27±0.88)ms,(t=5.12,P<0.001)]。电刺激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增快[(21.44±8.31)m/s,(16.74±22.82)m/s,P>0.05],波幅低于对照组[(1.95±1.56)mV,(6.64±8.42)mV,P>0.05]。②电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其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9900.86±1433.65,6505.83±779.50,(t=5.16,P<0.001)]。结论:电刺激定量检测的大鼠坐骨神经潜伏期缩短,神经髓鞘计数增高。说明电刺激可能通过促进许旺细胞增殖和髓鞘形成来改善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电生理学 经皮神经电刺激 组织学
下载PDF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珍松 梁德 何振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79-181,共3页
背景:补气通络方有补气行血、通络散结、生肌长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从而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目的:观察不同制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 背景:补气通络方有补气行血、通络散结、生肌长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从而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目的:观察不同制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效果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骨科。材料:取封闭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统一在右坐骨神经造模后,随机分成4组(n=12),补气通络胶囊组,补气通络注射液组,维生素组,空白组。方法:所有大鼠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3天起给药,1次/d:①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灌胃补气通络胶囊中的药末(含黄芪、人参(新开河参)、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用生理盐水稀释),给药量生药0.9g/(kg·d)。②补气通络注射液组大鼠腹腔注射补气通络注射液0.9g/(kg·d)。③维生素组大鼠灌胃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1.5g/L混悬液15mg/(kg·d)。④空白组大鼠生理盐水0.01mL/g灌胃。主要观察指标: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4只,记录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以同一大鼠的受伤侧神经传导速度除以正常侧神经传导速度值作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结果: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神经传导速度较空白组快(P<0.05)。②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胶囊和针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均促进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B1和B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中药疗法 神经传导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周围神经单端侧与双端侧吻合修复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新 路来金 +1 位作者 刘志刚 陈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单端侧吻合与双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侧后肢共30侧分为3组:单端侧吻合组、双端侧吻合组和对照组,于术后各时间段对肢体进行大体指标的观测,于术后1年对各组进行神经电生理... 目的:探讨神经单端侧吻合与双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侧后肢共30侧分为3组:单端侧吻合组、双端侧吻合组和对照组,于术后各时间段对肢体进行大体指标的观测,于术后1年对各组进行神经电生理学指标、胫前肌最大等长强直收缩张力(ITF)的测定以及神经、肌肉的组织学及形态学指标的观测。结果:神经单端侧吻合组与双端侧吻合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进度相同,在术后1年两组的神经干诱发电位潜伏期(latency)和诱发电位波幅(CMAP)、胫前肌最大ITF的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神经、肌肉组织学观察结果亦相近。结论:神经单端侧吻合与双端侧吻合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远期疗效相同;缺损神经可通过与邻近正常神经干的双端侧吻合实现再生纤维的自身连接,这种连接对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仅起部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吻合术 外科 电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