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8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
1
作者 张立文 胡兆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尚书》作为中国“五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文化理念。《尚书》从天人关系、政治社会、个体修养三个维度构建了“尚和合”的思想结构。天人关系方面,《尚书》分别以“和生”与“合德”描... 《尚书》作为中国“五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文化理念。《尚书》从天人关系、政治社会、个体修养三个维度构建了“尚和合”的思想结构。天人关系方面,《尚书》分别以“和生”与“合德”描述人与“自然性”之天以及“超越性”之天的关系,构建了天人之间“和生合德”的理论系统;政治社会方面,《尚书》通过阐明“惟和惟一”的君臣观、“式和民则”的教化观、“燮和天下”的天下观从而构建起“庶政惟和”的政治文化观念;个体修养方面,《尚书》指出心性涵养与道德践履内在统一,和合不二,道德自觉必然涵摄身心、包举知行,从而构建了“身心合一”的修养理论。《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为当代文化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和合 和合 和生 合德
下载PDF
论“和合”的动词哲学意蕴
2
作者 高晓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和合”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念,塑造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精神特质及其和平特性,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将“和合”作为动词理解,是“和合”思想研究的一种新视角,赋予“和合”以浓厚的实践意义,在日常事件中做出和合行为,创... “和合”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念,塑造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精神特质及其和平特性,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将“和合”作为动词理解,是“和合”思想研究的一种新视角,赋予“和合”以浓厚的实践意义,在日常事件中做出和合行为,创造一个“和合起来”的世界。作为动词的“和合”,蕴含着三个层面的哲学意义:第一,溯源和合行为发生的基源问题,发现和合行为的合理性在于对不和合事态的反思批判;第二,揭示和合行为的多主体共在场景,提供“和合共生”的最优选择策略;第三,设立“和合起来”的价值目标,构建“和合生生道体”的价值转换枢纽,注入和合行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动词 基源问题 和合生生道体 和合共生
下载PDF
广义安全的本体、视界与范式:“关系和合度”解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潇枫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6,163,共24页
基于中国关系本体论对安全的本体和视界进行解析,并且建构中国的安全理论范式,是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方面。安全是一种什么样的“实在”,这是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而以什么样的“视界”考察安全,则是非常棘手的认识论难... 基于中国关系本体论对安全的本体和视界进行解析,并且建构中国的安全理论范式,是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方面。安全是一种什么样的“实在”,这是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而以什么样的“视界”考察安全,则是非常棘手的认识论难题。“关系和合度”解析为“广义安全论”视域下的安全本体、视界与范式提供了哲学诠释。安全是“关系性实在”,是和合状态的共享性秩序,是呈现人与世界“广义性联系”的“关系和合度”。如果关系的和合程度是安全获得的程度,那么安全就是以“关系和合度”为自变量的函数,广义安全便是呈现人与世界“关系和合度”的安全,是“行为体间的优态共存”。广义安全凸显“关系和合度”的适然性,安全之境即是保持优态共存的“适然之境”,是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关系的总体性和合,这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全球安全观提供了理论支撑。广义安全观是集成与整合诸安全构成要素与安全领域的大安全理念,是“场域安全”思维的完好体现,是多重时空关系状态与多种活动性质特点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安全 安全本体 安全视界 安全范式 关系和合
下载PDF
墨家“尚和合”的精神特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先秦时期,儒墨同为显学,相传夏曰《连山》,体现夏代文化精神并奉夏禹为学习楷模。墨学理论思维面向现实、面向社会,面对各国各地政治、经济、信仰冲突,提出救世之道的“十语”,以取得和合。国家昏乱,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 先秦时期,儒墨同为显学,相传夏曰《连山》,体现夏代文化精神并奉夏禹为学习楷模。墨学理论思维面向现实、面向社会,面对各国各地政治、经济、信仰冲突,提出救世之道的“十语”,以取得和合。国家昏乱,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语之“非乐”“非命”。其非乐,并非反对音乐本身,而是反对王公大臣以音乐满足其奢靡的生活享受,造成劳动力和衣食物资的浪费;其非命思想,与现世人的善言德行无关,没有因果关系,为辩明“命”的有无,墨子构建了“三表法”,以事、实、利作为衡量、验证言论、理论的真假、是非的标准。墨子面对先秦礼崩乐坏、社会失序、人民失伦,试图通过“兼相爱、交相利”途径和“非攻”的和平主义方式来化解。他分析社会动乱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在于自爱而不兼爱,意蕴着“爱人如已”,又指向交相利。利互相交换、交通,“相”有“他在他者之中,他者在他之中,他即他者,他者即他”的意蕴。“兼相爱、交相利”是民、国、家、天下和谐、和合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从此出发,反对战争是“尚和合”精神的体现,是化解当时社会各种不和合的冲突和危机、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兼相爱 交相利 三表法 墨家 精神特质
下载PDF
儒家“和合”思想融入乡村治理的“两创”探索与思考——以山东省汶上县杨店镇“和美”档案积分治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曰春 贾冬梅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儒家“和合”思想在乡村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启示和现实意义。山东省汶上县作为孔子初仕地和儒家文化实践地,具有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如今,汶上县杨店镇将儒家“和合”思想融入乡村治理中,探索出一条“和美”档案积分治理的路径,成为... 儒家“和合”思想在乡村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启示和现实意义。山东省汶上县作为孔子初仕地和儒家文化实践地,具有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如今,汶上县杨店镇将儒家“和合”思想融入乡村治理中,探索出一条“和美”档案积分治理的路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其实践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如何通过“两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儒家“和合”思想融入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两创”目标方向;立足文化资源,探索“两创”实践载体;支持多方参与,形成“两创”治理合力;加强党的领导,夯实“两创”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和合”思想 “和美”档案积分 孔子宰中都 乡村治理 杨店镇
下载PDF
和、合、节:传统和合思想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卫华 纪光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和合通常被理解为承认差异、对立(即“和”)与融合、统一(即“合”)这两重基本涵义,和合就是“融突”或对立(差异)间的统一。但是,传统和合思想还有第三重涵义——“节”:“以礼节和”,即作为融突、... 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和合通常被理解为承认差异、对立(即“和”)与融合、统一(即“合”)这两重基本涵义,和合就是“融突”或对立(差异)间的统一。但是,传统和合思想还有第三重涵义——“节”:“以礼节和”,即作为融突、统一前提的“节”。和合是以“礼”作为“节”而对差异、对立因素的融通与整合,和、合、节三重内涵的“和合”,才是彰显和合这一传统文化独特精神和中国智慧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以礼节和
下载PDF
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病机演变
7
作者 张颖 王华文 +6 位作者 于游 张欢 段盈竹 郭鹤 梁健 左欣蕾 于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下,基于中医古籍挖掘与整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进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AS性疾病病机演变全过程,即预病状态→已病状态...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下,基于中医古籍挖掘与整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进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AS性疾病病机演变全过程,即预病状态→已病状态→病复状态。系统阐释在AS性疾病中“心”与“肝”状态失衡是导致疾病进展或骤变的主要因素,“郁-痰-瘀-毒-虚”的病理特点,并逐一对病理特点进行中西医的发病机制诠释,五者在疾病中不仅可以单一存在,而且可以相互兼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是“郁”是“痰-瘀-毒-虚”进一步病变的基础。以肝郁心虚、心脉遏滞;肝心失司、心脉瘀阻;肝心失和、瘀毒虚互结等中医内涵揭示AS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心和合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病机
下载PDF
池晓玲教授“和合思想”治疗肝病学术思想探析
8
作者 谢玉宝 萧焕明 +3 位作者 施梅姐 蔡高术 张朝臻 池晓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39-941,共3页
《太平经合校》言:“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和合是从自然宇宙、天地、社会、心身诸方面达到掌握阴阳之妙道,“和合思想”渗透到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既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源头活... 《太平经合校》言:“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和合是从自然宇宙、天地、社会、心身诸方面达到掌握阴阳之妙道,“和合思想”渗透到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既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源头活水,亦是中医药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池晓玲 中医肝病
下载PDF
道家老庄哲学“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9
作者 张立文 张文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点,描绘出“和生”“和静”的世界图景;以“德”为核心,彰显了“柔和”“成和”的生命境界;以“物”为对象,倡导着“和同”“和顺”的处世原则。视域宏阔、博大包容,推重自然、关注人生,崇阴贵柔、顺物无争,是道家和合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当今时代的人文语境下,转生道家“尚和合”的思想智慧,将为和合大同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庄 和合
下载PDF
中国的经典诠释与“和合诠释学”的义理建构
10
作者 张立文 胡兆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中国的经典诠释之路漫长而丰富。现当代中国学者尝试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的、脱胎于传统的、融合现代诠释方法的诠释新路,然而都难以形成含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主体的哲学诠释架构。“和合诠释学”是在“... 中国的经典诠释之路漫长而丰富。现当代中国学者尝试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的、脱胎于传统的、融合现代诠释方法的诠释新路,然而都难以形成含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主体的哲学诠释架构。“和合诠释学”是在“和合”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创造性诠释学说,它以“和合生生道体”为本体依据,以“三法”为思辨方法,以“三层次”“三结构”为层次结构,以“三界”“八维”为系统诠释框架,以“五大原理”为价值原则,形成了既有形上支撑亦有现实关怀的人文诠释体系。“和合诠释学”的提出及其义理系统的建构承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中国哲学研究、经典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诠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诠释学 经典诠释 道体 主体性
下载PDF
“和合”视野下高中校园亚文化的价值引导
11
作者 吴宝树 张俭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6-19,共4页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重要价值,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校园亚文化的发展不仅挑战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同时也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弱化了高中生践行主流价值观的道德责任...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重要价值,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校园亚文化的发展不仅挑战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同时也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弱化了高中生践行主流价值观的道德责任。“和合”视野下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尊重差异、互补融合、共生共建的价值向度。基于此,生成“和而不同”的亚文化生态场域、打造“互动耦合”的校园主亚文化格局、建构“和谐共生”的高中校园文化环境,是在“和合”视野下引导高中校园亚文化价值建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精神 高中校园亚文化 校园主流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唐君毅的和合思维
12
作者 蔡家和 Jason T.Clower(译) 《孔学堂》 CSSCI 2024年第1期1-13,110-122,共26页
唐君毅先生学识渊博,对于中、西、印学皆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而他的个性圆融,在面对历史上各家或学派论争时,大多不会去评判各派的高低或对错,而是看出各家专长所在,各给出一个位子。此近似郭象之圆教观,所谓的各美其美!唐先生此一和合... 唐君毅先生学识渊博,对于中、西、印学皆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而他的个性圆融,在面对历史上各家或学派论争时,大多不会去评判各派的高低或对错,而是看出各家专长所在,各给出一个位子。此近似郭象之圆教观,所谓的各美其美!唐先生此一和合态度与圆融思想,除了是他个性使然,亦与他涵泳于中华文化而深得其味有关,诸如华严宗的一多相即、相摄相入;《庄子·天下篇》道术之六通四辟、无乎不在,以及《中庸》的中和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等精神,在滋养其非凡卓识与感通精神——其卓识要去创辟天地之包容,其感通要去持应万物之共谐,从而圆成唐先生心中华夏文化之谐和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圆融 分别 唐君毅 相摄相入
下载PDF
饮食·精神·和合: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的间性价值
13
作者 王爱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葛亮的《燕食记》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以饮食“间性”形象地彰显了国人的生存观念和生活哲学。小说上中下三阙分别以般若素筵、莲蓉月饼、粤沪合璧等岭南饮食和特色美食的他者形象,对话人间情谊、气节操守、孝亲礼数等主体精神... 葛亮的《燕食记》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以饮食“间性”形象地彰显了国人的生存观念和生活哲学。小说上中下三阙分别以般若素筵、莲蓉月饼、粤沪合璧等岭南饮食和特色美食的他者形象,对话人间情谊、气节操守、孝亲礼数等主体精神和文化内容,实现个体本能、物质欲望和理想情怀的关联和平衡,指向和合共生的文化诉求与生活理想。岭南饮食叙事被赋予了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双重意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建构价值和生活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亮 《燕食记》 饮食 和合 间性
下载PDF
“和合”思想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契合性发展研究
14
作者 徐芳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一,“和合”思想蕴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对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和而不同是两者共有的逻辑起点,中道和合是两者共同的运作原则,民族融合、团结是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等三个方面提出...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一,“和合”思想蕴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对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和而不同是两者共有的逻辑起点,中道和合是两者共同的运作原则,民族融合、团结是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等三个方面提出“和合”思想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内在契合。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来看,如何在“和合”思想指引下,梳理“和合”思想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内在契合性,以探索在统战理论中的创新价值,对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统一战线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和合共生:中华文明“和合”观念的传播考古与当代价值阐释
15
作者 韦俊全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合”观念生成的独特气质,培育出中华文明“共生传播”的基本形态。“和合共生”既内含着我国“以和为贵”的价值遵循、“天人合一”的终极理念,也彰显为世界多元文明主体、多元文明时空有机联结、和谐互...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合”观念生成的独特气质,培育出中华文明“共生传播”的基本形态。“和合共生”既内含着我国“以和为贵”的价值遵循、“天人合一”的终极理念,也彰显为世界多元文明主体、多元文明时空有机联结、和谐互动的实践形态。“和合”将“和”之理念与“合”之行为整合,在中华文明传播过程中,成为中国人的核心气质禀赋,并指引着我国开展各领域的“共生传播”实践。同时,“和合”为塑造中国形象与民族气质提供理念支撑,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和合共生 中华文明 共生传播
下载PDF
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之螺旋上升教学策略——以“和合”融入高中和大学“矛盾”教学为例
16
作者 纪光欣 徐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与思政课的“矛盾”原理异同比较为教学案例,在“和合”思想融入矛盾原理教学过程中,从高中到大学螺旋上升的教学策略应该是:高中学段重在基于两者之同以传统文化诠释矛盾原理,大学学段同时以两者之异彰显中国... 以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与思政课的“矛盾”原理异同比较为教学案例,在“和合”思想融入矛盾原理教学过程中,从高中到大学螺旋上升的教学策略应该是:高中学段重在基于两者之同以传统文化诠释矛盾原理,大学学段同时以两者之异彰显中国文化特质,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地把握矛盾及其方法论意义的同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基础的理解,发挥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和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传统文化 矛盾 和合 螺旋上升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美德“尚和合”思想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涵养——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7
作者 赵雯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有影响的、可以继承的,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道德,它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包括了仁爱孝悌、崇尚和合、精忠报国、修己慎独等思想。其中“尚和合”思想倡导“知行合...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有影响的、可以继承的,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道德,它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包括了仁爱孝悌、崇尚和合、精忠报国、修己慎独等思想。其中“尚和合”思想倡导“知行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涵养和健康心态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该文立足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在传统美德视域下论证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涵养的紧迫性、重要性,提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对“和合”思想的挖掘和传承,将“和合”思想融入教学主渠道和校园文化建设,并重视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德 和合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品质 涵养
下载PDF
新时代外交思想对中华和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8
作者 刘巧杭 《新丝路》 2024年第16期46-48,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文章对中华和合文化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协和万邦的交往准则、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和合共生的发展愿景以及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其次,探讨了新时代外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文章对中华和合文化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协和万邦的交往准则、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和合共生的发展愿景以及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其次,探讨了新时代外交思想对中华和合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到处理我国与其他国家关系工作之中,从协和万邦理念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和而不同思想到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从坚持和合共生、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到展现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外交思想 中华和合文化 和合共生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传统和合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虹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和合文化对中国园林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和合思想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三和”: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对传统和合思想的“三和”有直接、普遍和充分的表现。“三和”之间存在着世俗与超越、内在... 和合文化对中国园林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和合思想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三和”: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对传统和合思想的“三和”有直接、普遍和充分的表现。“三和”之间存在着世俗与超越、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关系,其中自我和合是核心。研究苏州园林匾额楹联的传统和合思想,不仅能深入理解中国古典园林,更对当代园林建造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和合思想 和合文化 苏州园林 匾额 楹联 三和 天人和合 社会和合 自我和合
下载PDF
扬家园之帆 绽放和合之美
20
作者 丁颖 《动漫界(幼教365)》 2024年第8期84-85,共2页
2022年年初,我们有幸聆听了关于“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辅导,好似一场及时雨,浸润了我们家园教育的智慧之花。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下,在专业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努力寻求家园共育的和合之法,积极汲取共育桥梁的和合之才,潜心践行家园之帆的... 2022年年初,我们有幸聆听了关于“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辅导,好似一场及时雨,浸润了我们家园教育的智慧之花。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下,在专业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努力寻求家园共育的和合之法,积极汲取共育桥梁的和合之才,潜心践行家园之帆的和合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共育 专业理念 家园教育 和合之美 智慧之花 和合之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