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计划”向纵深推进亟待加强高职专业群研究——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高职专业群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与治理方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石伟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开展,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进入“双高计划”时代。纵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首批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历经“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等发展阶段,从2019年开始,正...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开展,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进入“双高计划”时代。纵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首批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历经“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等发展阶段,从2019年开始,正式进入“双高校”时期。从上述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向,更加注重特色优质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强调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截至目前,首轮“双高计划”即将收关,新一轮的“双高计划”将要开展,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高职专业群建设及其适应性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不同层面、不同要素的协同作用。高职专业群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融合、交合、契合、匹配的可能性,这种“和合”的状态蕴藏着“1+1>2”的协同能量,蕴含着“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短期职业大学 内涵式发展 示范校 高职学校 和合共生 协同进化 治理方略
下载PDF
和合共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文化逻辑
2
作者 贺祖斌 卞志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生发于中华文化哲学沃土,根植于以“和合共生”为文化主旋律的本土教育范式。“和合共生”蕴藏三重文化逻辑,即以“中道圆融”为人与自我共生之基,以“和而不同”为人与人共生之本,以“自然无为”为人与自然共生之道。...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生发于中华文化哲学沃土,根植于以“和合共生”为文化主旋律的本土教育范式。“和合共生”蕴藏三重文化逻辑,即以“中道圆融”为人与自我共生之基,以“和而不同”为人与人共生之本,以“自然无为”为人与自然共生之道。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持续发展,应遵循以“和合共生”为价值本源的文化逻辑,以“中道圆融”泽润生命关怀教育底色,以“和而不同”丰盈社会生活教育内涵,以“自然无为”引领自然生态教育方向,立体式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望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研究应扎根中华文化哲学沃土,立足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和现代性,遵循“和合共生”文化逻辑,为世界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华优秀文化 和合共生 文化逻辑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合共生:大学校园更新设计体系新范式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静 董丹申 殷农 《当代建筑》 202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大学校园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传承先进文化的场所,在城市发展与变革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校园空间不断更迭,但并不存在真正理想的状态。本文立足于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的“和合共生”理念,通过分析、总结浙江大学建筑... 大学校园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传承先进文化的场所,在城市发展与变革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校园空间不断更迭,但并不存在真正理想的状态。本文立足于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的“和合共生”理念,通过分析、总结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校园规划与更新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大学校园更新设计体系新范式,基于五大更新特质、五大营建策略与五大设计路径,为量多、面广的大学校园更新提供更普适、具体、深入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和合共生 更新原则 营建策略 设计路径
下载PDF
和合共生,与人为善——徐渭故里街区更新中的思考
4
作者 李响 陈依依 +2 位作者 吴珂 郑俊 余俊祥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历史街区更新也迫在眉睫,人们开始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越来越多学者对历史街区更新提出建议与策略。文章以徐渭故里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衡建筑“人本为先”理论提出“和合共生”思想,考虑徐渭故里中主要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历史街区更新也迫在眉睫,人们开始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越来越多学者对历史街区更新提出建议与策略。文章以徐渭故里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衡建筑“人本为先”理论提出“和合共生”思想,考虑徐渭故里中主要人群——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特征,尝试提出徐渭故里的街区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故里 历史街区 更新与保护 和合共生
下载PDF
和合共生:中华文明“和合”观念的传播考古与当代价值阐释
5
作者 韦俊全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合”观念生成的独特气质,培育出中华文明“共生传播”的基本形态。“和合共生”既内含着我国“以和为贵”的价值遵循、“天人合一”的终极理念,也彰显为世界多元文明主体、多元文明时空有机联结、和谐互...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合”观念生成的独特气质,培育出中华文明“共生传播”的基本形态。“和合共生”既内含着我国“以和为贵”的价值遵循、“天人合一”的终极理念,也彰显为世界多元文明主体、多元文明时空有机联结、和谐互动的实践形态。“和合”将“和”之理念与“合”之行为整合,在中华文明传播过程中,成为中国人的核心气质禀赋,并指引着我国开展各领域的“共生传播”实践。同时,“和合”为塑造中国形象与民族气质提供理念支撑,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和合共生 中华文明 传播
下载PDF
促和合共生 成美美与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6
作者 贾焱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儿童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儿童文学课程应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深度剖析其在教学方面面临的种种困境,并从理论、作品与实践三者“和合... 儿童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儿童文学课程应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深度剖析其在教学方面面临的种种困境,并从理论、作品与实践三者“和合共生”关系中,提出开拓性教学实践新举措,以期实现“美美与共”的共生教学实践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共生 美美与共 儿童文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万物并秀和合共生 瓯江“明珠”焕发新机——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7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2期18-19,共2页
“百里瓯江一步一首歌,九龙湿地一景一幅画。青山藏绿水,湿地寻飞羽。”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景观秀丽多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公园总面积为1686公顷,是典型的河流湿地,湿地率达52.66%。
关键词 公园总面积 浙江丽水 河流湿地 和合共生 人文景观 湿地率 一幅画 瓯江
下载PDF
五粮液:坚持和合共生,走国际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8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10期96-97,共2页
行千里致广大。自4月17日起,从长江首城出发,“五粮液和美全球行”先后来到新西兰奥克兰、智利圣地亚哥、巴西圣保罗等地,以一系列颇具巴蜀特色和中华文化的交流活动引发当地热烈反响,架构起中国酒业与世界交融合作的桥梁。4月17日,川航... 行千里致广大。自4月17日起,从长江首城出发,“五粮液和美全球行”先后来到新西兰奥克兰、智利圣地亚哥、巴西圣保罗等地,以一系列颇具巴蜀特色和中华文化的交流活动引发当地热烈反响,架构起中国酒业与世界交融合作的桥梁。4月17日,川航3U3811航班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起航,直飞新西兰奥克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奥克兰 国际机场 创新之路 和合共生 五粮液 巴西圣保罗 成都天府 国际化发展
下载PDF
和合共生建家园 命运与共向未来 写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20周年之际
9
作者 庞革平 李纵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9期48-49,共2页
邕江之滨,朱槿花下。金秋的绿城南宁,草木葱郁,鲜花盛开,到处喜气洋洋。9月16日至19日,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东博会”“峰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届东博会、峰会以“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 邕江之滨,朱槿花下。金秋的绿城南宁,草木葱郁,鲜花盛开,到处喜气洋洋。9月16日至19日,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东博会”“峰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届东博会、峰会以“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为主题,推动务实合作共赢,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站在新起点上共商合作大计,推动双边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中心 命运共同体 双边合作 和合共生 高台阶 一带一路 广西南宁 峰会
下载PDF
浅析紫砂作品《和合共生》的形与意
10
作者 王齐云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2期184-184,共1页
从老庄之道、孔孟之儒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和合共生”是数千年来实践论证的真知,早已渗入我们的血液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人,“和合共生”指引着我们一路高歌,繁荣昌盛。当前的社会、环境、健康等问题形势严峻,更需要“和... 从老庄之道、孔孟之儒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和合共生”是数千年来实践论证的真知,早已渗入我们的血液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人,“和合共生”指引着我们一路高歌,繁荣昌盛。当前的社会、环境、健康等问题形势严峻,更需要“和合共生”的思想与行动带领我们共渡难关。紫砂壶作品《和合共生》就是在这样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当前社会形势的交织中孕育而生,以手艺响应号召,以作品呼吁人们,以一壶奏响万物和合的共生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艺 和合共生 荷塘意趣
下载PDF
揽一湾溪水入梦看人溪和合共生——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
11
作者 陈晓雯 《浙江林业》 2023年第10期36-37,共2页
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天台县始丰溪河道为主体,东至始丰二桥,西至平桥镇外汘河与始丰溪交汇处,南北主要以始丰溪两岸溪滩林为界,属典型的河流湿地。公园东西长约9780米,南北平均宽度约420米,总面积424公顷,包括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 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天台县始丰溪河道为主体,东至始丰二桥,西至平桥镇外汘河与始丰溪交汇处,南北主要以始丰溪两岸溪滩林为界,属典型的河流湿地。公园东西长约9780米,南北平均宽度约420米,总面积424公顷,包括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地两种类型。湿地公园区域保留了始丰溪河流原有的自然景观风貌,使得其具有主流、支流、河湾、急流、浅滩、江心洲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河流两侧既有山地、丘陵,也有盆地、平原,山林植被茂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风貌 湿地公园 态环境 平均宽度 和合共生 洪泛平原 始丰溪 平桥镇
下载PDF
联合走教,推动城市小规模学校和合共生
12
作者 刘佳利 肖新桐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3年第12期58-59,共2页
随着城市中心老城区居民向新建小区外迁,长沙市出现了一批生源逐年减少的小规模学校。联合走教是城市小规模学校根据各自师资优势,联合周边同等规模学校建立的一种校际教师交流制度。长沙市天心区小古道巷小学始建于1927年,目前全校只... 随着城市中心老城区居民向新建小区外迁,长沙市出现了一批生源逐年减少的小规模学校。联合走教是城市小规模学校根据各自师资优势,联合周边同等规模学校建立的一种校际教师交流制度。长沙市天心区小古道巷小学始建于1927年,目前全校只有七个教学班、十八名教师,是典型的城市小规模学校。学校通过开展跨校联合走教,探索出了一种适合城市小规模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师成长等多方面互学互通互补、和合共生共进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学校 教师成长 走教 和合共生 长沙市天心区 师资优势 教师交流制度 互学
下载PDF
“和合共生”:《百鸟衣》中的动物形象研究
13
作者 卢建飞 胡星怡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韦麒麟的《百鸟衣》是壮族民间叙事文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深刻丰厚的壮族生态思想。叙事长诗《百鸟衣》以动物及其关系为中心,通过人—动物—自然—天地这四要素之间的和谐运动关系,构成多重的叙事层级,从而传达了壮族“和合共生”的生... 韦麒麟的《百鸟衣》是壮族民间叙事文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深刻丰厚的壮族生态思想。叙事长诗《百鸟衣》以动物及其关系为中心,通过人—动物—自然—天地这四要素之间的和谐运动关系,构成多重的叙事层级,从而传达了壮族“和合共生”的生态观念。究其根本,动物及其关系是生态整体主义下的“生命本体论”的集中呈现,即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普遍尊重与呵护,这为壮族生态和合思想体系奠定了理念基础和价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衣》 动物形象 本真性 和合共生 命本体
下载PDF
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文炯 樊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2,共9页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为视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在这一地区历史上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彼此影响与整...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为视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在这一地区历史上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彼此影响与整合,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同时基于这一个案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是"儒道释伊四教互补合一"的"一室四间"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河湟地区 多元宗教文化 和合共生
下载PDF
本土化语境下的大学制度创新:和合共生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涌 王成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0,共5页
大学制度不仅关乎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更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理想的期待。中国大学制度必然经历融合而实现不同理念、不同价值的和合。中国大学制度体系要实现制度本身的共生,必须建立一种长期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并在实践和超... 大学制度不仅关乎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更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理想的期待。中国大学制度必然经历融合而实现不同理念、不同价值的和合。中国大学制度体系要实现制度本身的共生,必须建立一种长期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并在实践和超越两个层面实现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制度 本土化语境 和合共生
下载PDF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与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立平 钟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53,158,159,共18页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命运共同体 和合共生 系统理论 外交哲学
下载PDF
本土化语境下的大学制度创新:和合共生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涌 王成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9-302,共4页
大学制度不仅关乎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更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理想的期待。中国大学制度必然经历了由取向日本到借鉴德国,从模仿美国到转向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大学寻求本土化语境下的... 大学制度不仅关乎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更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理想的期待。中国大学制度必然经历了由取向日本到借鉴德国,从模仿美国到转向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大学寻求本土化语境下的大学制度创新成为必然。大学制度创新必须实现中西文化背景下理念的和合,必须实现大学自身价值和民族复兴使命的和合,必须实现公平和效能的和合。大学制度创新与完善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一种能够长期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建立起一种能够彰显大学精神、实现大学使命的制度体系,并在实践和超越两个层面实现制度本身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语境 大学制度 和合共生
下载PDF
以和合共生实现三重超越——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理论基石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义桅 《学术前沿》 2013年第12期58-63,共6页
新型大国关系理论,超越了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在本体论上坚持和谐世界观,在方法论上强调共同演化,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类关怀与大国担当。新型大国关系理论,完全可以发展成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相通。这是中国梦与美国... 新型大国关系理论,超越了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在本体论上坚持和谐世界观,在方法论上强调共同演化,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类关怀与大国担当。新型大国关系理论,完全可以发展成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相通。这是中国梦与美国梦并行不悖发展的理论写照。实现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包容性发展,必须不断挖掘中国文化底蕴与美国制度韧性,抓住时代本质,创造性地夯实其理论基础——和合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梦 美国梦 和合共生
下载PDF
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和合共生何以可能?——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1,共10页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始终是一个迷人的话题,吸引着从经典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多学科多领域理论家们的广泛关注.二者既变动不居又如影随形,相互缠绕交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意象之一和中国经济的重要版图之一,历史与现实的传承起合共同涵...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始终是一个迷人的话题,吸引着从经典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多学科多领域理论家们的广泛关注.二者既变动不居又如影随形,相互缠绕交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意象之一和中国经济的重要版图之一,历史与现实的传承起合共同涵化江苏区域文化与经济的性格:江苏地理区位、资源禀赋、重大事件等因素铸就了江苏文化求真务实、安土重迁、海纳百川、精致灵动、诚实守信的主要特征.经济是文化的化形,而文化是经济的本底.江苏文化孕育了江苏经济守正创新、制造为本、开放高地、有原无峰、平稳致远的基本特征.区域文化的渐变与区域经济的剧变之间存在迟滞效应,因此在发挥文化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必须克服片面主义、急功近利倾向的危险,才能穿透时空迷雾,以文载道,达致文化与经济和合共生的理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经济 江苏 迟滞效应 和合共生
下载PDF
课堂诸元素的和合共生——黄厚江《我的叔叔于勒》课堂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成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考察黄厚江的课堂,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元素的“和合共生”,是他本色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所谓和合共生,就是使本来对立矛盾的诸多元素达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下面我们就以《我的叔叔... 考察黄厚江的课堂,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元素的“和合共生”,是他本色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所谓和合共生,就是使本来对立矛盾的诸多元素达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下面我们就以《我的叔叔于勒》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引领三个方面来初步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和合共生的教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和合共生 课堂观察 元素 语文课堂教学 辩证艺术 和谐统一 相得益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