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8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声景特征及保护策略--以阿者科为例
1
作者 谢辉 朱颖 +1 位作者 罗俊 田雨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哈尼族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态布局,声景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但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为例,对四素空间的声环境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发现多数空间的声压级在50dBA左右,且以低... 哈尼族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态布局,声景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但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为例,对四素空间的声环境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发现多数空间的声压级在50dBA左右,且以低频为主。村落以水为径,串联起自然生态,水声还能为游客提供较高的情绪价值;文化与自然空间相互作用后的声景舒适度为最高;村民生长于斯,赋予了村落丰富的声景资源。最后提出了3个声景保护策略,即保护村落的原真性,实现特色声景的有机呈现;促进生态保护与水源保育的正向循环,构建自然和谐的声景;激活人的活态属性,延续村落空间的声景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声景 哈尼族 传统村落 四素同构 保护框架
下载PDF
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2
作者 龙倮贵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0,15,共6页
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是哈尼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尼族传统舞蹈的缘起,没有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就没有哈尼族传统舞蹈。由于哈尼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因而各地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的舞名、舞种、表现场域和表现形式等有所差异,但... 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是哈尼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尼族传统舞蹈的缘起,没有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就没有哈尼族传统舞蹈。由于哈尼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因而各地哈尼族民间信仰舞蹈的舞名、舞种、表现场域和表现形式等有所差异,但它们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一致的,既具有积极追求理想生活与实现人神合一的理念、浓郁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意识、强烈的生存与发展的意识和意志等文化内涵,也具有祭祈奉祀语言、娱人悦神崇祖、顺势向上功利等社会功能,在哈尼族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民间信仰 舞蹈 表现形式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云南哈尼族长街宴的民俗公共艺术研究
3
作者 谢媛 《民风》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云南哈尼族长街宴的民俗公共艺术特性。通过分析其历史根源、文化表达和现代变迁,揭示长街宴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现象的艺术和社会价值。长街宴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深厚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云南哈尼族长街宴的民俗公共艺术特性。通过分析其历史根源、文化表达和现代变迁,揭示长街宴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现象的艺术和社会价值。长街宴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深厚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简述哈尼族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着重分析长街宴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随后,探讨长街宴作为公共艺术的特点,在哈尼族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其独特艺术风格的方式,并促进公众参与。此外,本文还考察了长街宴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演变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哈尼族 长街宴 民俗艺术 公共艺术
下载PDF
哈尼族的长街宴
4
作者 李东(文/图) 《新西部》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新年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个绿春县,虽然不是民族自治县,却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要世居民族的县份。绿春这个县名,还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给取的。绿春县内各个民族节日众多,哈尼族...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新年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个绿春县,虽然不是民族自治县,却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要世居民族的县份。绿春这个县名,还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给取的。绿春县内各个民族节日众多,哈尼族十月年长街古宴就是绿春一年一度最盛大、最隆重的节庆了。为了这一天,全城上下要提前很多天就专项养护公路,清理、清洗街道,张灯结彩,排练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日 哈尼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世居民族 绿春县 庆祝方式 周恩来总理 长街宴
下载PDF
峥嵘七十载 奋进再出发——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发展综述
5
作者 《今日民族》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穿越70年的嵘岁月,2024年5月18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迎来70华诞!时间追溯到1954年,那是江城县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页:1954年5月18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12月改称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关键词 江城县 哈尼族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发展综述
下载PDF
云南省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崔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哈尼族文化中重要展现,亟需传承保护和发扬利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本文通过对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讨论...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哈尼族文化中重要展现,亟需传承保护和发扬利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本文通过对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讨论,分析当前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中文化与技术、技术与人以及人作为本土文化向大众文化转换的中介之间的关系,发现哈尼族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了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运用路径,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化过程梳理其中需要的数据留存技术、数据加工技术、展示传播技术,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建立数字化非物质文化管理平台、加大多资源投入、多主体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非物质文化 数字化
下载PDF
基于AR技术的哈尼族服饰数字化展演设计研究
7
作者 张书烨 夏飞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16-118,共3页
哈尼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哈尼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现状,通过AR技术创新哈尼族服饰展演方式的设计策略。结合创作实例,对AR技术在哈尼族服饰数字展演中的介入流程与作用进行说明,打破服饰传统展示... 哈尼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哈尼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现状,通过AR技术创新哈尼族服饰展演方式的设计策略。结合创作实例,对AR技术在哈尼族服饰数字展演中的介入流程与作用进行说明,打破服饰传统展示形式的局限性,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供新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技术 哈尼族服饰 数字展演设计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张朝钢琴曲《哈尼情歌》中哈尼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8
作者 王欣欣 刘庆刚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4期64-66,共3页
《哈尼情歌》是张朝于2007年创作的一部钢琴曲,这是一首具有云南哈尼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哈尼族音乐元素,哈尼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张朝如何巧妙地将哈尼族的... 《哈尼情歌》是张朝于2007年创作的一部钢琴曲,这是一首具有云南哈尼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哈尼族音乐元素,哈尼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张朝如何巧妙地将哈尼族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这一西方音乐形式中,在创作手法上,其既创新了西方的钢琴创作技法,又继承了哈尼族民族音乐的元素和审美特征。通过分析张朝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具有民族性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朝 钢琴曲 哈尼情歌》 哈尼族音乐元素
下载PDF
设计符号学语境下的哈尼族银饰解析
9
作者 彭淑雅 张瑞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1期75-77,共3页
运用设计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解析哈尼族银饰符号的文化属性,运用语义、语构、语用、语境等四个维度对哈尼族银饰进行探讨通过符号学解析哈尼族银饰的内涵,符号学解析可以深入掌握其民族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发展过程、审美认知定义等对... 运用设计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解析哈尼族银饰符号的文化属性,运用语义、语构、语用、语境等四个维度对哈尼族银饰进行探讨通过符号学解析哈尼族银饰的内涵,符号学解析可以深入掌握其民族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发展过程、审美认知定义等对当代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满足我们深入的去理解和掌握其艺术价值和民族价值的深厚底蕴,使其以独特鲜明的地方民族风格不断地在设计专业领域继续发扬下去。站在少数民族传统银饰文化去看现代银饰文化,即:关注传统民族银饰设计,归纳提升现代少数民族银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哈尼族 银饰
下载PDF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
10
作者 唐一虓 付顺 +1 位作者 巩小栋 陈艳尼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有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指导和进行协调。基于2005—2020年Landsat遥感数据,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 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有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指导和进行协调。基于2005—2020年Landsat遥感数据,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5—2020年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5689、0.5824、0.5866、0.5985,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面积超过一半,但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仍需进一步改进;(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受多因子相互作用影响,干度因子与热度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下载PDF
滇南哈尼族传统民居再生研究——以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村为例
11
作者 冯海鑫 陈榕斌 杨春锁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西双版纳老班章村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同时村内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但由于盲目的审美倾向使村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西双版纳老班章村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同时村内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但由于盲目的审美倾向使村落风貌严重异化,村内民居建筑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独特民族性。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村内民居建筑历史文化的梳理与更新改造,使得老班章村建筑重塑民族性,从而活化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经济效益,让村寨迎来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班章村 滇南哈尼族 传统民居
下载PDF
家园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以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为例
12
作者 薛家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155,共12页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家园遗产的代表,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凸显出地方性和公共性两种不同的特征。一是《四季生产调》根植于哈尼族完整的农耕体系和传统社会,全面体现着哈尼族以村寨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织和维系村寨社会文化的村寨主义,...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家园遗产的代表,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凸显出地方性和公共性两种不同的特征。一是《四季生产调》根植于哈尼族完整的农耕体系和传统社会,全面体现着哈尼族以村寨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织和维系村寨社会文化的村寨主义,凸显地方性特征;二是进入“非遗”体系后,打破传统家园边界,以其文化内涵促进产业化创新,优化公共性结构。《四季生产调》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反映了国家层面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性,探讨跨越地方性与公共性边界所具有的新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遗产 哈尼族 四季生产调 地方性 公共性
下载PDF
拟制亲属与家观念延续:以红河南岸哈尼族为例
13
作者 陈民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7,156,共11页
拟制亲属关系是很多西南民族实现家与社会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拟制血亲来确认本家与被认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继而实现家观念的延续以及地方社会整合。红河南岸哈尼族选择拟制血亲的内生动力在于:本家父子连名制度的延续、土地房屋... 拟制亲属关系是很多西南民族实现家与社会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拟制血亲来确认本家与被认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继而实现家观念的延续以及地方社会整合。红河南岸哈尼族选择拟制血亲的内生动力在于:本家父子连名制度的延续、土地房屋等物质财富、房屋守护神祇灵力、祖先灵力的继承以及完成仪式上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观念 拟制亲属 红河南岸 哈尼族
下载PDF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
14
作者 黄友 李国晖 +5 位作者 刘杜丽 余孜孜 左梅 李芹 吕波 蔡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42-48,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60岁农村常住的老年人群中分别抽取1413名汉族和1402名哈尼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目的分析云南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60岁农村常住的老年人群中分别抽取1413名汉族和1402名哈尼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云南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4.5%和63.4%;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是汉族高于哈尼族,而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则是汉族低于哈尼族(P<0.05)。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在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中分别为90.4%和86.9%,汉族略高于哈尼族(P<0.05);其中在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中,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汉族高于哈尼族(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OR=1.590,95%CI:1.101~2.296,P=0.013)是汉族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在汉族和哈尼族中,存在4种(汉族:P=0.016,哈尼族P=0.029)或≥5种(哈尼族:P<0.001,哈尼族P<0.001)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相较于不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危险性。结论云南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关注存在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哈尼族 高血压 危险因素 聚集 农村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影响下的哈尼族聚落与家屋空间原型--基于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的分析
15
作者 黄浦蓉 叶涧枫 王冬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54-62,共9页
哈尼族的集体无意识观念主要体现于古歌与民谣中,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色。文章以介绍哈尼族迁徙历史的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为研究文本,结合实地调研,以人类学视角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族的集体无意识进行溯源,... 哈尼族的集体无意识观念主要体现于古歌与民谣中,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色。文章以介绍哈尼族迁徙历史的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为研究文本,结合实地调研,以人类学视角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族的集体无意识进行溯源,指出哈尼族在族群迁徙和家园化过程中,形成了“圣-俗”“男-女”和“生-死”三组意识结构;并进一步从空间布局、室内陈设、仪式活动层面,分析意识结构与聚落和家屋空间原型的关系。文章认为,哈尼族的集体无意识是人、自然、神灵与建成环境的有机结合,意识结构是空间原型得以产生与延续的基础。哈尼族的聚落与家屋在空间原型的作用下获得了自然性、精神性、秩序性与防御性的感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哈尼族聚落 家屋 空间原型 迁徙 哈尼阿培聪坡坡》
下载PDF
哈尼族迁徙史诗中的自然崇拜及生态价值研究
16
作者 陈娟 扈志东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哈尼族迁徙史诗中的自然崇拜是哈尼族共同的社会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深刻的哲学性,是一部关涉哈尼族从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史料。自然崇拜产生之后,就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土壤之... 哈尼族迁徙史诗中的自然崇拜是哈尼族共同的社会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深刻的哲学性,是一部关涉哈尼族从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史料。自然崇拜产生之后,就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土壤之中,在建寨选址、开田种稻和节庆祭祀中都得以表达和升华。利用人类敬畏自然的朴素认知,可以强化其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社会心理。自然崇拜作为哈尼族潜在的生态意识,在协调水资源合理分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动植物保护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在维系人与人真诚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团结稳定中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迁徙史诗 自然崇拜 生态价值
下载PDF
哈尼族叙事长诗《都玛简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17
作者 段玲 张鹤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都玛简收》是哈尼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哈尼族地区广泛流传。文章以流传于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唱本《都玛简收》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归纳、提炼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都玛简收》能流传至... 《都玛简收》是哈尼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哈尼族地区广泛流传。文章以流传于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唱本《都玛简收》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归纳、提炼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都玛简收》能流传至今,其思想内容具有哈尼族传统历法、自然崇拜、人生礼仪等文化内涵,也具有增强族群认同和规约教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这些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哈尼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支柱,在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叙事长诗 都玛简收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世易时移:哈尼族长街宴中的共餐行为与共同体意识
18
作者 罗夏梓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从古至今,哈尼族长街宴以共餐形式规范着哈尼族社会的关系,构建起族群内外不同场域的身份认同,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意涵。传统的哈尼族长街宴以祭祀活动中的共餐折射出族群内部人际之间共餐的社会逻辑,体现了哈尼民众在责任与义务、礼... 从古至今,哈尼族长街宴以共餐形式规范着哈尼族社会的关系,构建起族群内外不同场域的身份认同,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意涵。传统的哈尼族长街宴以祭祀活动中的共餐折射出族群内部人际之间共餐的社会逻辑,体现了哈尼民众在责任与义务、礼物交换的人际关系建构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体意识。当下,哈尼族长街宴以旅游共餐的方式呈现,表现出民族、地域多元化,共餐理念的转化以及原始宗教因素消解等特点,在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构建起新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长街宴 共餐 传统与现代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中的民俗探析
19
作者 刘家庆 邓江路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生活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耕文化、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考察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探讨传统器具中所蕴含的节日习俗、生命礼仪习俗、婚恋习俗,揭示哈尼族民众的审美品格和民族特征,以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 生活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耕文化、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考察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探讨传统器具中所蕴含的节日习俗、生命礼仪习俗、婚恋习俗,揭示哈尼族民众的审美品格和民族特征,以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感,为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的当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生活器具 文化习俗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基于古歌文本的哈尼族人居环境的演进过程研究——以《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例
20
作者 李方闰 杨宇亮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针对既有研究对哈尼族人居环境的历时变迁研究较少的现状,文章以哈尼族长篇迁徙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信息源,以文本挖掘与田野调查的结合,探讨哈尼族人居环境的历时变迁。研究结论如下:贯穿民族历史的迁徙过程构成了哈尼族人居环境... 针对既有研究对哈尼族人居环境的历时变迁研究较少的现状,文章以哈尼族长篇迁徙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信息源,以文本挖掘与田野调查的结合,探讨哈尼族人居环境的历时变迁。研究结论如下:贯穿民族历史的迁徙过程构成了哈尼族人居环境变迁的基本线索;哈尼族人居环境经历了“起源—自发”“发展—自觉”“完善—自为”三个阶段,其人居环境逐渐成熟完善并定型化;哈尼族古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居环境智慧,是研究哈尼族人居环境变迁的重要信息源,并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古歌 人居环境 演进过程 哈尼聚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