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京休闲农业发展需求的唇形科蜜源植物筛选研究
1
作者 杨林 李琳 +5 位作者 朱莉 张智 时祥云 刘建军 李勋 田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基于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6种唇形科蜜源植物,结合观赏期、生长情况及访花昆虫等方面的观测,筛选适合北京休闲农业领域推广种植的蜜源植物种类。结果表明:荆芥和密叶牛至综合景观效果好,可以提供更长的持续花期,同时在吸引... 基于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6种唇形科蜜源植物,结合观赏期、生长情况及访花昆虫等方面的观测,筛选适合北京休闲农业领域推广种植的蜜源植物种类。结果表明:荆芥和密叶牛至综合景观效果好,可以提供更长的持续花期,同时在吸引访花昆虫的总数和昆虫多样性方面理想,可以为自然观察、科普研学等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撑。因此,推荐这2种植物应用于北京地区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民宿及城市农园的美化和科普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唇形科 蜜源植物 产业融合
下载PDF
中国野生唇形科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格局分析
2
作者 常梦琳 陈新艳 +1 位作者 陈世品 马良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34-242,共9页
基于分类学数据库及大量文献资料,以行政县为基本单元对中国陆域分布的野生唇形科进行整理,统计其物种多样性、属的区系、分布地等信息,建立了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地理分布数据集。截至2024年1月,共记录100属1387种(含种下单元),其中属... 基于分类学数据库及大量文献资料,以行政县为基本单元对中国陆域分布的野生唇形科进行整理,统计其物种多样性、属的区系、分布地等信息,建立了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地理分布数据集。截至2024年1月,共记录100属1387种(含种下单元),其中属内含种数>150的属仅有黄芩属Scutellaria;属内物种数介于101~150的属为鼠尾草属Salvia(137种)、香茶菜属Isodon(106种);属内物种数介于6~50的共有36属,合计733种,是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的主要成分;属内包含种数≤5的属共有59个,合计119种,占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总种数的8.58%;单种属多达33个,表明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属内种较为贫乏但属多样性高的特点。以黄芩属、鼠尾草属、香茶菜属为主要分布属,3属共394种,占总物种数的28.62%;野生唇形科在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喜马拉雅山脉东段、鄂西渝东山地、藏东南–滇西北地区、滇东–桂西山地,尤以云南省(658种)、四川省(532种)物种丰富度为最高;属的区系成分多样,根据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100属归属于15个正型与12个变型,以热带区系及温带区系占主导,与热带区系分布有关的属共计37属479种,明显占优势地位;温带成分次之;也有6个地中海区系分布的属及2个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属渗入。中国野生唇形科植物功能多样,主要可分为药用植物类、香料植物类、蜜源植物类、野生蔬菜类、观赏植物类和油脂植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唇形科 生物多样性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上海辰山植物园唇形科植物保育与利用团队简介
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上海辰山植物园唇形科植物保育与利用团队主要致力于全球唇形科植物的保护保育、栽培驯化、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团队现有成员3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中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截止2023年底,团队已完成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1615... 上海辰山植物园唇形科植物保育与利用团队主要致力于全球唇形科植物的保护保育、栽培驯化、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团队现有成员3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中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截止2023年底,团队已完成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1615个分布点的野外调查;依托上海市唇形科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和迁地保育全球唇形科24个属342个物种2010份资源。代表属有鼠尾草属、黄芩属、益母草属、香薷属、百里香属、筋骨草属、香茶菜属和龙头草属等,其中濒危、药用、食用(香草香料)、观赏以及保健用途资源为优先和重点保育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植物 香茶菜属 林木种质资源 筋骨草属 上海辰山植物园 鼠尾草属 栽培驯化 黄芩属
下载PDF
唇形科刺蕊草属系统发育和分类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谭淦 姚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刺蕊草属隶属于唇形科(Lamiaceae)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刺蕊草族(Pogostemoneae),是该族中最大的属,约8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亚洲地区,雄蕊花丝具念珠状的毛这一特征是该属重要的鉴别性状。该属中以广藿香[P.cablin(Blanco)Bent... 刺蕊草属隶属于唇形科(Lamiaceae)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刺蕊草族(Pogostemoneae),是该族中最大的属,约8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亚洲地区,雄蕊花丝具念珠状的毛这一特征是该属重要的鉴别性状。该属中以广藿香[P.cablin(Blanco)Bentham]为重要代表的刺蕊草亚属类群可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藿香油,在医药与化妆品行业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分子系统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刺蕊草属的界定范围,且该属的分类系统近期也基于分子和形态证据得以更新。该研究对刺蕊草属系统发育研究与分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该属更为深入的系统与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并为该属后续植物资源的评价与挖掘利用提供参考。此外,对中国该属类群进行了梳理,确认中国产该属物种29种2变种,更新了物种水平的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刺蕊草属 分类学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唇形科4种植物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鉴别研究
5
作者 付小梅 何远维 +8 位作者 余波 钟瑞 吴蜀瑶 李洋 谢斌 柯瑜 谌瑞林 范崔生 吴志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鉴别4种原植物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变化。方法:借助体视显微镜,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4种原植物(薄荷、牛至、香茶菜、紫苏)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进行观察,拍摄图片,并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分析相关特征。结果:体视... 目的:鉴别4种原植物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变化。方法:借助体视显微镜,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4种原植物(薄荷、牛至、香茶菜、紫苏)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进行观察,拍摄图片,并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分析相关特征。结果: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到唇形科4种植物干燥前后叶片颜色、主脉形态、腺鳞大小、非腺毛细胞数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可用于区别叶干燥前后特征。结论:微性状鉴别法补充传统性状鉴别,为中药鲜品和干品的鉴别提供思路,为鲜药质量标准的完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性状鉴别 唇形科植物叶 鲜品 干品 鲜药质量标准
下载PDF
3种唇形科野生花卉在遮光下的光合特性变化及耐阴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立婷 张鸽香 +1 位作者 苏同向 丁彦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6-1445,共10页
【目的】探究遮光对唇形科花卉形态、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唇形科野生花卉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和紫背金盘(Ajuga nipponensis)盆栽为试验材料,分别进... 【目的】探究遮光对唇形科花卉形态、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唇形科野生花卉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和紫背金盘(Ajuga nipponensis)盆栽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30%、50%、70%和90%的遮光处理,以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3种唇形科花卉的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耐阴性评价。【结果】经遮光处理的3种唇形科花卉,其叶长、叶宽和株高均高于CK,叶片含水量与遮光度呈正相关,比叶重与遮光度呈负相关。遮光处理的益母草和活血丹的各光合色素含量随着遮光度的增加持续上升,紫背金盘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活血丹和紫背金盘的叶绿素a/b(Chla/b)均显著低于CK(P<0.05)。随遮阴度的增加,3种唇形科花卉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呈下降趋势,益母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活血丹和紫背金盘的P_(nmax)则一直下降;除初始荧光(F_(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和热耗散的能量(D_(Io)/RC)3个叶绿素荧光参数,3种唇形科花卉在遮光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活血丹和紫背金盘的耐阴性较益母草好。【结论】光照强度的减小导致益母草、活血丹和紫背金盘的形态、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影响程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耐阴性,益母草较适宜生长的遮光环境为30%遮光度,活血丹和紫背金盘则在50%遮光度下生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野生花卉 遮光 形态特征 光合特性 耐阴性
下载PDF
北京唇形科一新记录属——龙头草属
7
作者 王轶 金鑫杰 +1 位作者 张永华 李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3-885,共3页
该文报道了发现于北京市密云区的1种被子植物新记录——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 urticifolia(Miq.)Makino],其所隶属的龙头草属(Meehania Britton)为北京分布新记录。描述了荨麻叶龙头草的形态特征与生境,凭证标本藏于浙江大学标本馆(HZU... 该文报道了发现于北京市密云区的1种被子植物新记录——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 urticifolia(Miq.)Makino],其所隶属的龙头草属(Meehania Britton)为北京分布新记录。描述了荨麻叶龙头草的形态特征与生境,凭证标本藏于浙江大学标本馆(HZU)。荨麻叶龙头草于1899年首次发现于日本,是东北亚分布植物,此前在中国仅分布于东北。北京云蒙山发现的分布点,显然是该种目前在中国分布最西的分布点,可能于冰川期从东北亚迁移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唇形科 龙头草属 荨麻叶龙头草 新记录
下载PDF
近10年唇形科药用植物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永哲 魏乐乐 +2 位作者 刘月 谭婷 罗云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1-524,共14页
唇形科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约有220个属,3500余种,我国有99属800余种,主要分布于西部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唇形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萜类成分是唇形科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 唇形科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约有220个属,3500余种,我国有99属800余种,主要分布于西部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唇形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萜类成分是唇形科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对唇形科植物二萜类成分的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其二萜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唇形科二萜类成分潜在治疗药物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二萜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向阳 汪正宇 +1 位作者 方敏 郭秀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香茶菜主要含有二萜类及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及解热镇痛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不同产地香茶菜进行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本文从香茶菜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香茶菜主要含有二萜类及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及解热镇痛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不同产地香茶菜进行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本文从香茶菜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香茶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香茶菜 二萜类 三萜类 香茶菜甲素 抗肿瘤
下载PDF
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0
作者 肖航 张润 +3 位作者 程陆陆 李甲 宁帅 王海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28-132,共5页
基于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资源调查工作,了解目前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资源概况,为唇形科植物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采集制作标本,查找相关文献,分类学研究的方法,对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 基于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资源调查工作,了解目前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资源概况,为唇形科植物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采集制作标本,查找相关文献,分类学研究的方法,对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唇形科(Lamiaceae)植物资源展开调查,合理运用Biotracks、两步路户外助手等辅助软件进行植物鉴定与数据记录。掌握了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资源现状,在保护区内共采集、统计唇形科植物11属21种,其中大部分全草可入药,部分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资源丰富,应对其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植物 资源调查 数据分析 金寨天马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唇形科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11
作者 于凤利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3年第2期53-55,35,共4页
为了掌握塞罕坝地区野生唇形科植物资源本底资源现状,2018—2019年,通过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塞罕坝地区唇形科(Labiatae)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唇形科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塞罕坝地区野... 为了掌握塞罕坝地区野生唇形科植物资源本底资源现状,2018—2019年,通过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塞罕坝地区唇形科(Labiatae)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唇形科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塞罕坝地区野生唇形科植物共13属19种。唇形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旧世界温带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61.54%,占总种数的6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植物资源 植物区系 塞罕坝地区
下载PDF
唇形科植物提取物对单胃动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史东辉 陈俊锋 +2 位作者 马学会 许云贺 王佳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5,共9页
动物在患病、应激或特殊生理条件下,机体内会大量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机体内的脂质、DNA等产生反应,可对动物造成氧化损伤。唇形科植物提取物中的抗氧化物主要活性成分是酚类化合物,它和抗坏血酸及类胡萝卜素能够阻止自由基引发的氧化... 动物在患病、应激或特殊生理条件下,机体内会大量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机体内的脂质、DNA等产生反应,可对动物造成氧化损伤。唇形科植物提取物中的抗氧化物主要活性成分是酚类化合物,它和抗坏血酸及类胡萝卜素能够阻止自由基引发的氧化伤害。本文阐述了唇形科植物提取物对猪、鸡体外和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例与抗氧化功能,分析了其抗氧化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植物提取物 单胃动物 抗氧化作用 作用机制 自由基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晨阳 张春辉 +4 位作者 刘文 张蕾 吕俊平 张莹莹 杜国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1-606,共6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24种唇形科(Lamiaceae)种子为材料,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的关系,为当地的植被保护或恢复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4种唇形科植物种子的百粒重为0.0061~0.5688 g... 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24种唇形科(Lamiaceae)种子为材料,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的关系,为当地的植被保护或恢复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4种唇形科植物种子的百粒重为0.0061~0.5688 g,跨越2个数量级,平均大小0.1200 g,60%的物种种子百粒重小于0.1200 g,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中小种子占优势。种子大小与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大小与集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种子大小与萌发开始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这24种唇形科植物的大种子物种和小种子物种有2种相反的萌发对策:小种子萌发率高,萌发速率快,萌发历期短,萌发整齐性好;大种子与小种子相反,并共同与其扩散能力构成了一个由小种子物种(拓植能力)到大种子物种(竞争能力)的连续体,从种子萌发对策上解释了大、小种子物种在同一自然群落中如何共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大小 萌发率 萌发速率指数 集中度 萌发开始时间 扩散能力 唇形科
下载PDF
唇形科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宝江 邢淑清 +1 位作者 李艳波 张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5,共2页
对唇形科 (Labiatae) 11属 12种植物果皮纹饰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唇形科植物在果皮表面纹饰特征上可分为六大类型 ,即网状纹饰、复合纹饰、鸟巢状纹饰、丝状纹饰、丘状纹饰、条状纹饰。果皮纹饰显示出显著的差别 ,可以作为唇形科植物属... 对唇形科 (Labiatae) 11属 12种植物果皮纹饰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唇形科植物在果皮表面纹饰特征上可分为六大类型 ,即网状纹饰、复合纹饰、鸟巢状纹饰、丝状纹饰、丘状纹饰、条状纹饰。果皮纹饰显示出显著的差别 ,可以作为唇形科植物属种间分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植物 果皮微形态特征 分类学意义 果皮纹饰 种间分类
下载PDF
唇形科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贺莉娟 梁逸曾 赵晨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在运用GC/MS技术的基础上采用HELP(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方法研究了九种唇形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并以唇形科植物半枝莲为例详细介绍了HELP的解析过程.应用总体积积分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相对共有成分达70余种,大多数... 在运用GC/MS技术的基础上采用HELP(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方法研究了九种唇形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并以唇形科植物半枝莲为例详细介绍了HELP的解析过程.应用总体积积分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相对共有成分达70余种,大多数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不同的唇形科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与特征成分有明显差异.九种药材挥发性成分中均含有桉油精(Eucalyptol,含量0.10%~1.01%)和芳樟醇(Linalool,0.11%~3.05%).利用GC/MS分析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法结果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挥发油 GC/MS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下载PDF
唇形科植物抗炎、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侯敏 马秀敏 丁剑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1,共4页
唇形科(Lamiaceae)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种属繁多,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黄芩(Baicalin),夏枯草(Prunella)... 唇形科(Lamiaceae)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种属繁多,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黄芩(Baicalin),夏枯草(Prunella),荆芥(Nepeta),神香草(Hyssopus officinalis),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等的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的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唇形科植物在医药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抗炎 抗过敏 抗氧化
下载PDF
唇形科植物腺毛及其分泌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珊珊 廖景平 唐源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2-456,共5页
唇形科植物的茎和叶通常着生腺毛,能分泌芳香油,腺毛的分布密度越大其分泌能力越强。对近年来该科植物腺毛及其分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腺毛的结构类型、发生发育和分泌物及其分泌过程作了介绍,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综述 唇形科 腺毛 分泌 形态发育
下载PDF
4种唇形科植物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小龙 段树生 +4 位作者 张洪 秦永胜 李力 胡增辉 冷平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为研究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猫薄荷(Nepeta cataria)、牛至(Origanum vulgare)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4种唇形科植物香气成分,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采集4种植物释放的香气,然后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ATD-G... 为研究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猫薄荷(Nepeta cataria)、牛至(Origanum vulgare)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4种唇形科植物香气成分,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采集4种植物释放的香气,然后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ATD-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百里香释放出47种香气成分,猫薄荷39种,牛至29种,蓝花鼠尾草24种。这些物质分别属于萜烯、醛、酮、脂肪烃、酯、醇、苯形烃、其他类物质8大类。在4种植物中,百里香的香气释放量最高。在4种植物香气组分中,醇类化合物释放量最高,其次是萜烯化合物,它们是香气的主要组成种类。2-乙基-1-己醇在4种植物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释放量,可初步推断为百里香、猫薄荷、牛至和蓝花鼠尾草香气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植物 百里香 猫薄荷 牛至 蓝花鼠尾草 香气成分 释放量
下载PDF
浙江唇形科二新种及一新组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炳扬 陈征海 +4 位作者 徐跃良 金孝锋 吴棣飞 陈坚波 吴伟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5,共6页
描述了浙江唇形科二新种和一新组合种。(1)云亿黄芩(新种)与柔弱黄芩的区别主要在于茎、叶片、苞片均被白色多节腺毛,叶片卵圆形,花冠长约6 mm,内面疏被柔毛。(2)短花假糙苏(新种)与近缘种八角花的区别主要在于茎具沟槽,疏被倒向短柔毛... 描述了浙江唇形科二新种和一新组合种。(1)云亿黄芩(新种)与柔弱黄芩的区别主要在于茎、叶片、苞片均被白色多节腺毛,叶片卵圆形,花冠长约6 mm,内面疏被柔毛。(2)短花假糙苏(新种)与近缘种八角花的区别主要在于茎具沟槽,疏被倒向短柔毛,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卵形,膜质,长7~17 cm,宽3.5~8cm,边缘具粗锯齿,花冠长约6 mm。(3)二回羽裂丹参(新组合种)因近二回羽状复叶,花冠黄色,花冠筒均远伸出花萼筒外而与南丹参的一回羽状复叶,花冠淡紫色、紫色或蓝紫色,花冠筒内藏或微伸出区别明显,故作为独立的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新种 新组合 浙江
下载PDF
东北唇形科(Lamiaceae)果实形态与解剖特征及其分类学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茹剑 刘玫 +2 位作者 王臣 程薪宇 梁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0-205,共16页
本文首次采用了GMA半薄切片和厚壁区域细胞分离法,深入研究了东北唇形科52种及5变种(位于4亚科26属)的果实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果实多为三棱形,有的物种果实的棱延伸形成翅。果实表面光滑、具网纹或不同类型的毛状体(包括头状或盾状腺毛... 本文首次采用了GMA半薄切片和厚壁区域细胞分离法,深入研究了东北唇形科52种及5变种(位于4亚科26属)的果实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果实多为三棱形,有的物种果实的棱延伸形成翅。果实表面光滑、具网纹或不同类型的毛状体(包括头状或盾状腺毛,单细胞、单列多细胞或分枝非腺毛)。着生面多为圆形,少为直线形或"V"形。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厚壁区域和内果皮。晶体常存在厚壁区域。本研究完善了东北唇形科果实形态学,并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唇形科果实结构和分类学以及分子系统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果实 果皮 解剖学 分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