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概念探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怀玉
-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51,共12页
-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重大问题研究”(19ZDA020)。
-
文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思想文化所涌现的声势浩大的“空间化转向”,既给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崭新的认识视野,也对其提出了尖锐的理论挑战。只有赋予历史唯物主义以空间化视角,才能理解当今世界最新现实。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概念并没有现成的经典文本与理论来源可以遵循,需要进行一番艰苦细致的前提性批判与内在逻辑重新建构工作。其中,前提性批判的重点首先在于反思与检讨传统教科书中著名的物质体论式的空间概念;其次是批判社会空间论或社会结构论概念,其目的在于纠正经济决定论与地理决定论的误解;再次是阐述空间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建构的可能性。在这一理论过程中,生产实践特别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概念是基始的,而资本积累的逻辑是其主体部分。本文在简要反思传统空间观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集中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概念、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性自然观,以及“以时间消灭空间”论断中潜在的空间化思想。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历史观的渊源。
-
关键词
空间化转向
辩证唯物主义空间观
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概念
当代形态
-
Keywords
spatialization turn
space view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spatial concep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ntemporary form
-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刑法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冀洋
-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99-111,共13页
-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的阶段性成果
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这一命题有助于强化网民的规范意识,但其刑法意义有待进一步分析。“网络空间”是源自“赛博朋克”的修辞概念,在法律语境中应避免修辞陷阱,明确“网络空间”是“互联网+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安全”是以网络为交往工具的“用网安全”。按照唯物主义空间观,“网络空间”的根本属性是基于身体的社会实践性,“身体—实践—空间”连为一体,教义学上以“身体能否出入”为标准解释“公共场所”具有实质合理性。基于上述理解,在贯彻“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时应坚持定罪观念的三个方面:淡化“网络空间”的空间性,根据社会关系框架理解网络秩序犯罪的违法性;强化“网络空间”的工具性,应避免另立更低的入罪标准;穿透“网络空间”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在犯罪治理中平衡网络平台与用户间的义务分配。
-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修辞陷阱
唯物主义空间观
网络秩序犯罪
-
Keywords
Cyberspace
Trap of Rhetoric
Materialism on the Space
Crime of Harming Network Order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