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环境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性使用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育铭 《河北企业》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我国地理标志主要以证明商标的形式进行保护,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标性使用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商标性使用作为侵权认定独立要件的地位也因此受到质疑。理论的缺失影响司法实务,实务中因对商标性使用认定标准的认... 我国地理标志主要以证明商标的形式进行保护,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标性使用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商标性使用作为侵权认定独立要件的地位也因此受到质疑。理论的缺失影响司法实务,实务中因对商标性使用认定标准的认知存在分歧而产生的同案不同判现象频频出现,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与严肃性。对此,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对司法实务中相关案例的研究来探索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商标性使用认定标准判定框架。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肯定商标性使用作为证明商标独立侵权认定要件的地位;其次,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判,探索出互联网环境下商标性使用受到的影响以及产生的问题;最后,在把握《商标法》立法主旨的基础上,综合消费者视角与行为人视角等不同分析角度,辅之以显著性判断和获益可能性判断等多种判断标准,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司法现状的商标性使用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互联网 商标性使用 混淆可能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在侵权诉讼中的作用及其认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凌宗亮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17年第9期74-82,共9页
商标性使用的制度价值在于划定商标法的调整范围以及商标权的权利边界。因此,在侵害商标权纠纷中,应将商标性使用作为侵权判断的前提,以确定被诉标志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法调整,是否进入商标权的控制范围。这是区分商标性使用与标志使... 商标性使用的制度价值在于划定商标法的调整范围以及商标权的权利边界。因此,在侵害商标权纠纷中,应将商标性使用作为侵权判断的前提,以确定被诉标志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法调整,是否进入商标权的控制范围。这是区分商标性使用与标志使用的应然结果。商标性使用与描述性正当使用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描述性正当使用属于非商标性使用,但并非所有的非商标性使用行为都属于描述性正当使用。商标性使用的认定属于相对客观的过程,在具体认定时应当避免将其与混淆可能性的判断相混淆,也不应将商品是否在国内销售作为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侵权判断前提 描述使用 混淆可能 地域
下载PDF
论商标性使用类型化的逻辑与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雄文 程晖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2期80-87,共8页
现有商标性使用类型化研究的逻辑与“类型”的结合并不紧密,一是在解读商标性使用概念时忽略“事物本质”的重要性,二是在建构商标性使用类型时缺少对类型化标准的探索以及对类型要素开放性的考量。事物本质是感知与判断类型的基础,商... 现有商标性使用类型化研究的逻辑与“类型”的结合并不紧密,一是在解读商标性使用概念时忽略“事物本质”的重要性,二是在建构商标性使用类型时缺少对类型化标准的探索以及对类型要素开放性的考量。事物本质是感知与判断类型的基础,商标性使用的本质是使用商标所指,即使用标识与生产者、经营者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行为所处的不同环节使商标性使用分化为不同类型。而不同类型的要素可从主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进行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类型化 符号学分析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理论反思与规则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双飞 赵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17,33,共6页
商标性使用是贯穿商标权法的核心主线,是商标权法律制度的基石。商标性使用同时统摄确权型使用和侵权型使用。然而,商标性使用是否是商标侵权的前提和独立要件以及商标性使用的判定标准颇具争议。因此,有必要结合商标法原理对商标性使... 商标性使用是贯穿商标权法的核心主线,是商标权法律制度的基石。商标性使用同时统摄确权型使用和侵权型使用。然而,商标性使用是否是商标侵权的前提和独立要件以及商标性使用的判定标准颇具争议。因此,有必要结合商标法原理对商标性使用规则作进一步检讨和审视。以体系化的方式进行立法优化,注重利益平衡原则并兼顾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完善商标性使用的明智之举。同时,知识产权法庭对商标性使用采取优先审查模式和专业化审判机制来增强法律与适用之间一致性可能更为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商标侵权 利益平衡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作为商标侵权前提的反思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旭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6-78,共23页
《商标法》第48条规定商标的使用必须是"识别商品来源"意义上的使用(即"商标性使用"),但构成商标侵权是否也必须首先满足这一条件仍然存有争议。在商标维持和商标侵权两种不同的语境下,商标法对商标的使用有着不同... 《商标法》第48条规定商标的使用必须是"识别商品来源"意义上的使用(即"商标性使用"),但构成商标侵权是否也必须首先满足这一条件仍然存有争议。在商标维持和商标侵权两种不同的语境下,商标法对商标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商标侵权语境下,仅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可能性即可构成商标使用,并不要求达到实际上的识别商品来源的效果,因此"商标性使用"不是构成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司法实践中,不构成商标性使用正在演变成为排除侵权的万能理由,对商标性使用进行"贴标签"式的做法将不利于商标法的透明化发展。商标侵权的判断应该回到消费者混淆可能性、正当使用等既有的判定规则上来,以免商标性使用这一概念架空既有的商标法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商标侵权 混淆可能 正当使用 贴牌加工 商标确权 商标撤销
下载PDF
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的认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倩 《知识经济》 2015年第19期33-34,共2页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的典型商标侵权案例的研究可以发现,商标性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基础。2014年5月1日起,我国新《商标法》开始实施,新《商标法》规定了"商标的使用",但在具体实务关于商标的使用,"商标性使用"存在...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的典型商标侵权案例的研究可以发现,商标性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基础。2014年5月1日起,我国新《商标法》开始实施,新《商标法》规定了"商标的使用",但在具体实务关于商标的使用,"商标性使用"存在使用混淆,在司法实务中需要对其及相关理论进行准确理解与运用,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商标性使用"的涵义及其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商标使用 商标性使用 认定标准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商标侵权判定中的“商标性使用”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子淼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在互联网时代复杂的商标使用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围绕商标性使用在侵权判定中地位和判定产生争议。商标性使用是商标侵权判定中的独立要件,与混淆可能性和商标正当使用并不等同,有前提条件地位。互联网信息时代对信息传播方式、交... 在互联网时代复杂的商标使用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围绕商标性使用在侵权判定中地位和判定产生争议。商标性使用是商标侵权判定中的独立要件,与混淆可能性和商标正当使用并不等同,有前提条件地位。互联网信息时代对信息传播方式、交易模式和消费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这种变化影响的并不是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体系中的地位,而是商标性使用的具体判定标准。基于对互联网典型场景的分析,可以得出以商标使用主体为出发点,以消费者视角为基本视角,以商标使用行为为判断依据的商标性使用判定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互联网 商标侵权 混淆可能 消费者视角 商标使用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席怡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商标作为具有标识性的符号,只有被实际使用于商业活动中才会产生其价值,才值得被保护。商标法保护的本质并不是注册商标本身,而是商标具有的识别功能。商标性使用是商标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处理商标侵权纠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 商标作为具有标识性的符号,只有被实际使用于商业活动中才会产生其价值,才值得被保护。商标法保护的本质并不是注册商标本身,而是商标具有的识别功能。商标性使用是商标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处理商标侵权纠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立法的缺失,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判定中的作用尚未受到充分重视,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探讨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判定中的作用与判断方式,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正确处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混淆可能 商标侵权
下载PDF
网页元标签不正当竞争行为研究--基于“商标性使用”及“售前混淆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悦玥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
近年来,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在网页元标签中插入他人商标的情况屡见不鲜,关于该行为是否侵犯商标权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根据我国商标法条文以及对商标法的功能、价值定位的研究,由于消费者对网页中元标签中所插入的他人商标无法感知,并... 近年来,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在网页元标签中插入他人商标的情况屡见不鲜,关于该行为是否侵犯商标权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根据我国商标法条文以及对商标法的功能、价值定位的研究,由于消费者对网页中元标签中所插入的他人商标无法感知,并未产生混淆,因此该行为不应当被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的插入并不应当被认定为“商标性使用”。众多学者从“售前混淆理论”出发,认为元标签的使用导致消费者售前混淆,售前混淆应当被认定为“混淆”,应对商标法所规定的“混淆”的时间点延及售前。该种方式存在逻辑上和实践中的缺陷,不应当通过商标法规制搭便车导致售前混淆的行为,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进行规制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售前混淆 交易可能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侵犯姓名权案件中的停止侵害适用方式——以“混淆可能性”为中心
10
作者 杨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乔丹姓名权案属于商标性使用侵犯姓名权纠纷,法院区分商业标识的类别,确定了不同的停止侵害适用方式,突破了理论认知与司法实践的成例。但是,法院未能在借鉴混淆可能性理论的同时坚持其内在逻辑,导致对侵权损害的论证与停止侵害的适用... 乔丹姓名权案属于商标性使用侵犯姓名权纠纷,法院区分商业标识的类别,确定了不同的停止侵害适用方式,突破了理论认知与司法实践的成例。但是,法院未能在借鉴混淆可能性理论的同时坚持其内在逻辑,导致对侵权损害的论证与停止侵害的适用方式之间存在割裂,裁判结论无法自洽。乔丹姓名权案带来的启示在于,区分停止侵害适用方式的理论依据,是姓名符号的商标性使用行为具有商业混淆性质。基于该行为的特点与侵权损害的特质,对混淆可能性理论进行适度调整,将在姓名符号的个性化、自主性与知名度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对混淆可能性的判断,并将其作为阻断联想以实现停止侵害救济效果的论证进路。由此,在商标性使用侵犯姓名权纠纷中,停止侵害适用方式的类型结构也得以形成:无混淆与个别混淆、少量混淆、偶然混淆时,应允许使用相应姓名符号;一定数量的相关公众混淆,应通过行业内区别性提示阻断联想;相当数量的相关公众混淆,应通过跨行业区别性提示阻断联想;一般公众普遍混淆,则应通过停止使用阻断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姓名权 姓名符号 停止侵害 停止使用 混淆可能
下载PDF
论节目名称商标侵权纠纷中“商标性使用”的判定——从“奇葩说”商标侵权案谈起
11
作者 咸晨旭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20年第2期95-104,共10页
近年来,节目名称与已注册商标之间的商标侵权纠纷频发,然而,各个法院对于在节目名称中使用他人商标标识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却尚未形成相对一致的判断标准。鉴于合理划分节目名称与节目商标以及平衡节目名称利益与他人商标利益的需要,... 近年来,节目名称与已注册商标之间的商标侵权纠纷频发,然而,各个法院对于在节目名称中使用他人商标标识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却尚未形成相对一致的判断标准。鉴于合理划分节目名称与节目商标以及平衡节目名称利益与他人商标利益的需要,商标性使用的判定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商标性使用的应有内涵,在司法实践中,应综合考量被诉侵权者在节目名称中使用标识的主观意图、使用行为产生的客观效果以及是否属于描述性正当使用的因素,以准确判定商标性使用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名称 商标性使用 奇葩说
下载PDF
商标侵权判定中“商标性使用”的地位与认定
12
作者 董朝燕 《电子知识产权》 2023年第11期27-41,共15页
商标侵权的本质在于侵权行为对商标识别功能及识别关系的破坏。“商标性使用”有效界定了商标权的效力范围,与混淆可能性共同构成商标侵权判定的要件。商标合理使用并非是对商标权的限制,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商标性使用”。尽管商标权... 商标侵权的本质在于侵权行为对商标识别功能及识别关系的破坏。“商标性使用”有效界定了商标权的效力范围,与混淆可能性共同构成商标侵权判定的要件。商标合理使用并非是对商标权的限制,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商标性使用”。尽管商标权人的使用与侵权人的使用都涉及商标识别功能的保护,但因制度目的存在差异,二者在商标使用的认定上存在认定标准宽严及认定范围上的差异。基于“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判断中的独立地位,对其认定应遵循“行为人标准”,即侵权行为的识别可能性标准,以区分于判断混淆可能性的消费者标准。对“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判定中地位及认定的考察,有助于发现现有立法及法律适用上的空白与矛盾,为《商标法》的第五次修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商标性使用 混淆可能 商标法》修订
下载PDF
论商标性使用:以作品名称商标侵权为视角
13
作者 高英峻 《争议解决》 2023年第6期2943-2949,共7页
作品名称中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涉及商标侵权的问题日益突出。商标性使用是商标侵权成立的前提,然而,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对于作品名称中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未形成统一裁判标准。鉴于作品名称通常具有概括、描述作品... 作品名称中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涉及商标侵权的问题日益突出。商标性使用是商标侵权成立的前提,然而,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对于作品名称中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未形成统一裁判标准。鉴于作品名称通常具有概括、描述作品内容的功能,在认定作品名称商标性使用时应当综合考量标识的显著性、标识与作品内容艺术相关性以及使用者的主观意图,从而有效平衡商标专有权利与自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商标性使用 作品名称 艺术相关 主观意图
下载PDF
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性使用”的认定
14
作者 周惠珍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S01期5-8,15,共5页
近年来,关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使用行为性质的认定经历了反复横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至今仍未有定论,认定结果的反复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为解决认定难题,应当以商标使用的认定要素为基点,分别将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形式性要素与实质性... 近年来,关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使用行为性质的认定经历了反复横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至今仍未有定论,认定结果的反复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为解决认定难题,应当以商标使用的认定要素为基点,分别将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形式性要素与实质性要素、公开性要素与识别性要素结合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遵循各认定要素之间的内部逻辑结构,以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为基础、形式性要素与实质性要素为关键、公开性要素与识别性要素为核心进行综合分析。以公开性为前提、识别性为根本,通过系统严密的论证思路得出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定牌加工 商标性使用 认定要素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商标侵权认定的先决条件——基于应然与实然角度
15
作者 周正国 《湘江青年法学》 2020年第1期159-176,共18页
"商标性使用"概念是商标制度中的核心概念,尤其在商标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以商标性使用作为认定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但是在理论界则有不同观点。基于学者们不同的观点,对"商标性使用"概念... "商标性使用"概念是商标制度中的核心概念,尤其在商标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以商标性使用作为认定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但是在理论界则有不同观点。基于学者们不同的观点,对"商标性使用"概念进行梳理,从应然法与实然论的角度对"商标性使用"作为商标侵权认定先决条件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得出"商标性使用"作为商标侵权认定的先决条件,不仅符合商标保护的理念,亦契合商标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商标侵权 先决条件 实然法 应然法
下载PDF
商标合理使用研究——以商标性使用为视角
16
作者 朱亚楠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9期75-76,共2页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商标使用是否属于商标性使用是判定是否构成侵权的前提,本文以探讨商标性使用为视角,对商标使用以及非商标使用的立法规定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司法实践中商标使用性质的判定,对商标合理使用的边界提出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 商标 合理实用 商标性使用 指示使用
下载PDF
论游戏名称的商标性使用——评“穿越火线”商标侵权纠纷案
17
作者 杨可欣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第3期162-163,共2页
随着近年游戏产业的发展,游戏名称的商标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我国《商标法》未对商标性使用的构成要件予以明确,学界和实务届对此均存争议。文章以"穿越火线"商标侵权案为出发点,认为应当依据主观恶意与客观上是否突... 随着近年游戏产业的发展,游戏名称的商标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我国《商标法》未对商标性使用的构成要件予以明确,学界和实务届对此均存争议。文章以"穿越火线"商标侵权案为出发点,认为应当依据主观恶意与客观上是否突出使用商标,并最终起到识别来源的作用,作为认定商标性使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混淆可能 商标侵权
下载PDF
元宇宙中商标性使用的认定分析
18
作者 郎稳 《法学(汉斯)》 2024年第10期6087-6094,共8页
在元宇宙时代,商标虚拟化、数字化将是常态,同时也带来了在元宇宙中使用他人现实中的商标标识的行为定性问题、现实世界的商品和服务与元宇宙中的商品和服务的类似性判断问题以及与前两者密切相关的混淆认定问题。即使目前《商标法》及... 在元宇宙时代,商标虚拟化、数字化将是常态,同时也带来了在元宇宙中使用他人现实中的商标标识的行为定性问题、现实世界的商品和服务与元宇宙中的商品和服务的类似性判断问题以及与前两者密切相关的混淆认定问题。即使目前《商标法》及其相关制度没有针对前述商标数字化所带来的问题进行的专门规定,但元宇宙并非完全脱离现实,目前的商标性使用理论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混淆理论仍可合理运用于元宇宙中的商标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商标性使用 相关公众 混淆 类似
原文传递
浅析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的认定
19
作者 曹原 《法学(汉斯)》 2024年第6期3593-3598,共6页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商标使用日益复杂,但我国商标法未明确“商标性使用”概念,导致商标侵权认定存在困难。本文旨在明确商标性使用的认定方式和标准,为商标侵权防范和打击提供法律依据。鉴于商标侵权案件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侵权认定模...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商标使用日益复杂,但我国商标法未明确“商标性使用”概念,导致商标侵权认定存在困难。本文旨在明确商标性使用的认定方式和标准,为商标侵权防范和打击提供法律依据。鉴于商标侵权案件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侵权认定模式已难以应对新型侵权形式。本文围绕商标侵权中的“商标性使用”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其定义、界定标准与商标侵权的关系,同时探索更全面细致的侵权认定标准和方法,以准确适用于各类商标侵权案件,保护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本文将从商标法立法和司法解释入手、辅以司法案件争议,明确商标性使用概念和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为商标侵权案件处理提供清晰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商标侵权 商标性使用
原文传递
“商标性使用”的法律效力 被引量:38
20
作者 何怀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以商标性使用为注册商标侵权(包括混淆侵权和淡化侵权)的先决条件会不适当地限制注册商标权。"商标性使用"的法律概念片面地关注"被诉标志"是否侵犯"注册商标",而忽视真正的法律问题应是"被诉标识行... 以商标性使用为注册商标侵权(包括混淆侵权和淡化侵权)的先决条件会不适当地限制注册商标权。"商标性使用"的法律概念片面地关注"被诉标志"是否侵犯"注册商标",而忽视真正的法律问题应是"被诉标识行为"是否侵犯"注册商标权"。而商标正当使用应该着重考察行为的正当性,而不应纠缠是否属于商标性使用。判断混淆或淡化侵权是否成立时,应从被诉标识行为整体(即被诉标志使用的整个具体商业情景)出发,而不应以"商标性使用"作为先决条件,不合理地限制注册商标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注册商标专用权 描述正当使用 驰名商标 反淡化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