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脑形态学与嗅觉功能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许尧珂 孟祥主 +5 位作者 于辉 王佳悦 邱继宽 李瑞 范宝石 刘俊秀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 通过探究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脑灰质形态变化,得出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嗅觉中枢结构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患者24例与嗅觉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受试者20例,通过基于体素的大脑皮质形态学体积测... 目的 通过探究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脑灰质形态变化,得出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嗅觉中枢结构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患者24例与嗅觉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受试者20例,通过基于体素的大脑皮质形态学体积测量(VBM)比较患者的大脑灰质和白质体积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组患者TDI[气味察觉阈(T)、气味辨别能力(D)、气味识别能力(I)]总分(16.45±5.62)分,T为(2.33±0.93)分,D为(6.54±2.60)分,I为(7.58±3.22)分;嗅觉障碍平均时长为(19.00±6.3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为(7.79±2.41)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的大脑灰质总体积和嗅皮质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大脑灰质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比例和皮质厚度与嗅觉功能评分TDI值呈正相关(r=0.71,P<0.000 1;r=0.69,P=0.000 9)。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大脑灰质总体积和嗅皮质体积减少,且嗅觉功能与大脑灰质体积比例及皮质厚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 上呼吸道感染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马艳丽 陈付华 +3 位作者 熊小星 罗洪伟 张从红 麻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3,148,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80例CRS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T&T标准嗅觉测试评估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80例CRS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T&T标准嗅觉测试评估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0例CRS患者中,术后3个月嗅觉正常着66例(82.50%),术后嗅觉障碍者有14例(17.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嗅觉障碍组的过敏、病变部位、吸烟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Lund-Mackay评分与嗅觉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并发应变性鼻炎、嗅裂息肉、有吸烟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Lund-Mackay评分是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并发应变性鼻炎、嗅裂息肉、有吸烟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Lund-Mackay评分是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对高危群体进行划分,制定护理及治疗方案,以改善与恢复患者术后嗅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嗅觉功能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危险因素回顾分析
3
作者 陶静 陈剑波 黄超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危险因素,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共131例,根据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采用单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危险因素,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共131例,根据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1例患者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43例,不良率为32.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过敏性疾病史、有无合并鼻息肉、有无长期接受减充血剂治疗及有无术后遵医治疗均可能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敏性疾病史、合并鼻息肉、长期接受减充血剂治疗及术后未遵医治疗均是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既往过敏疾病史、伴鼻息肉、长期接受减充血剂治疗及术后未遵医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手术 嗅觉障碍
下载PDF
基于心肺相关理论探讨嗅觉障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逸萍 王仁忠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嗅觉障碍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觉功能下降、丧失或异常。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幻嗅等。心肺相关理论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难经》时代,经过历代医家整理、研究,由邓铁涛教授总结提出五脏相关学说的子系统。它以中医整体观念... 嗅觉障碍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觉功能下降、丧失或异常。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幻嗅等。心肺相关理论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难经》时代,经过历代医家整理、研究,由邓铁涛教授总结提出五脏相关学说的子系统。它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源,以气血为核心,以宗气为基础,阐释了心、肺两脏在位置、阴阳、五行、经络、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素问·五脏别论篇》中的“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最早指出了心、肺对鼻系疾病的影响。心肺间的相互作用,化气生血、形成宗气,上濡鼻窍,鼻司嗅觉,则嗅觉障碍的发病、论治与心、肺密切相关。而临床上,大多中医学者认为鼻失嗅者病在“肺”,多单一治“肺”;或有医家强调鼻与“心”的关系,着重于治“心”,但这些治法都忽视了“心”与“肺”间的相关性。肺、心两脏在失嗅症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皆起着重要作用。在治疗中,可通过散肺邪、清心火、益心肺之法来治疗嗅觉障碍。文章结合案例,分析心肺相关理论的内涵,从心肺失和的角度探讨嗅觉障碍的发病与治疗,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相关理论 嗅觉障碍 气血 宗气
下载PDF
嗅觉训练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邢栋 肇越 +2 位作者 张浩 辛泽恩 魏宏权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观察嗅觉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近期接诊的头部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嗅觉障碍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嗅觉训练。另取我科既往接诊的头部外伤或上... 目的 观察嗅觉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近期接诊的头部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嗅觉障碍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嗅觉训练。另取我科既往接诊的头部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嗅觉障碍并已行嗅觉训练治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行Sniffin Sticks嗅棒检测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33.3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18%和82.35%(P<0.05),且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Sniffin Sticks嗅觉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后嗅觉障碍者两组有效率分别为23.08%和46.1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嗅觉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于治疗3个月后,其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嗅觉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外伤后嗅觉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嗅觉训练,该疗法可以作为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嗅觉训练 神经生长因子 联合疗法 疗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裂的CT影像学表现
6
作者 廖娟 刘剑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3,135,共6页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裂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对此类患者嗅觉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嗅觉味觉障碍诊疗中心2023年1~7月期间接诊的新冠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30...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裂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对此类患者嗅觉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嗅觉味觉障碍诊疗中心2023年1~7月期间接诊的新冠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30例,行嗅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T&T嗅觉计嗅觉觉察阈和识别阈测试评分;再行鼻窦CT薄层扫描,精确测量嗅裂长度、宽度和高度,测定嗅裂长度、宽度和高度最大值与嗅裂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比值,采用新的评分法评估嗅裂混浊程度;然后,将嗅裂CT评分值与嗅觉功能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鼻窦CT结果显示,9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嗅裂混浊。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嗅觉VAS评分与T&T嗅觉察觉阈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嗅裂宽度与嗅觉VAS评分显示正相关(r=0.370,P=0.044);T&T嗅觉察觉阈值与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中,嗅裂混浊长度分值、宽度分值、总分值均存在正相关(r=0.398、0.376、0.377,P=0.029、0.041、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提示,嗅裂炎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的重要原因。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可作为新冠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像学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嗅觉障碍 嗅裂混浊度 嗅觉功能 影像学评估
下载PDF
基于免疫炎症指标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7
作者 宋杰 汪奕龙 曾春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3-1939,共7页
目的:基于免疫炎症指标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CRSwNP患者资料,10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嗅觉测试结果... 目的:基于免疫炎症指标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CRSwNP患者资料,10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嗅觉测试结果分为无嗅觉障碍组(44例)和嗅觉障碍组(56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与常规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独立危险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及验证。结果:两组CRSwNP患者的分型分期、病变部位、Lund-Macka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嗅裂后区评分、血清嗜酸性细胞百分比、上鼻甲黏膜嗅觉标志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障碍组的IL-5、人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过氧化物酶(MPO)、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趋化因子2(CCL2)、趋化因子3(CCL3)、趋化因子4(CCL4)、组织标本总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标本总IgE均高于无嗅觉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为分型分期、病变部位、Lund-Macka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嗅裂后区评分、IL-5、ECP/MPO、CCL4、组织标本总IgE均为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上鼻甲黏膜嗅觉标志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则是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提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58、0.82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15。结论:基于免疫炎症指标建立了CRSwNP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嗅觉障碍
下载PDF
方剑乔针药结合治疗新冠后嗅觉障碍验案
8
作者 王评竹 张雅俊 +3 位作者 廖小云 郦沛祺 邵晓梅 方剑乔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999-999,共1页
新型冠状病毒(下简称新冠)感染的大规模流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相关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目前该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新冠感染所致的各种后遗症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嗅觉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下简称新冠)感染的大规模流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相关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目前该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新冠感染所致的各种后遗症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嗅觉障碍(OD)为其常见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之一[1]。临床上嗅觉障碍一般在发病1个月内可康复,但症状也可持续至2年甚至更久,且转阴后仍持续存在[2]。目前针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有幸跟随方剑乔教授以针药结合治疗新冠后嗅觉障碍一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新冠后遗症 电针 医案
下载PDF
SARS-CoV-2感染相关嗅觉障碍患者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9
作者 史奇叶 侯钧宝 +4 位作者 曹丹娜 王杨 韩盛旺 彭彩亮 侯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嗅觉障碍(OD)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明确OD的发病机制以及嗅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技术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嗅觉障碍(OD)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明确OD的发病机制以及嗅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认知类疾病的神经机制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OD的病理学机制和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SARS-Cov-2感染后的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嗅觉障碍 梨状皮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与嗅觉障碍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杨黎明 唐莉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与嗅觉障碍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随机纳入108例PD患者,采用SS-16测试、Hoehn-Yahr(H-Y)分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新版世界运动障碍学会PD综合评价量表第三部分(MDS...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与嗅觉障碍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随机纳入108例PD患者,采用SS-16测试、Hoehn-Yahr(H-Y)分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新版世界运动障碍学会PD综合评价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Ⅲ)等评估患者病情,以嗅觉测试结果分为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结果:PD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为65.7%,两组在年龄(P=0.006)、H-Y分期(P=0.012)、MoCA评分(P=0.016)、MDS-UPDRSⅢ评分(P=0.01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嗅觉障碍与性别(OR=3.504,P=0.023)存在显著相关性。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之间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嗅觉障碍与否(OR=9.047,P=0.018)影响血瘀动风证与肝肾不足证两者诊断;MoCA评分(OR=1.146,P=0.046)影响患者气血两虚证与肝肾不足证两者诊断。结论:①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中医证候存在差异;②嗅觉障碍有助于患者血瘀动风证与肝肾不足证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中医证候 性别 MoCA评分
下载PDF
Rotigotine长链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嗅觉障碍的机制
11
作者 郭春敏 张红 +1 位作者 田付港 于昕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实验旨在探讨Rotigotine长链酯(RLCE)对帕金森病(PD)嗅觉障碍的改善作用机制。5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LCE低(11.2 mg·kg^(-1))、中(22.4 mg·kg^(-1))、高(44.8 mg·kg^(-1))剂量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 本实验旨在探讨Rotigotine长链酯(RLCE)对帕金森病(PD)嗅觉障碍的改善作用机制。5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LCE低(11.2 mg·kg^(-1))、中(22.4 mg·kg^(-1))、高(44.8 mg·kg^(-1))剂量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PD小鼠模型,予以RLCE进行治疗。通过埋丸实验和木块实验观察RLCE对PD小鼠嗅觉障碍的改善作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小鼠黑质和嗅球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及嗅球α-突触核蛋白(α-syn)、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α-sy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嗅球α-syn、 P-α-syn及炎症相关因子钙离子接头蛋白(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LCE可以明显改善PD小鼠的嗅觉障碍,增加黑质TH神经元的表达,降低嗅球TH神经元的表达,降低嗅球α-syn、P-α-syn以及GFAP、iNOS、IBA1的表达。结果提示,RLCE对PD小鼠的嗅觉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抑制α-syn的聚集及磷酸化、降低嗅球TH神经元的代偿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炎症 Rotigotine长链酯
下载PDF
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障碍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12
作者 张鑫 闫亚 +1 位作者 王仁忠 宁云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4,125,共5页
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后,嗅觉障碍的患者人数增长迅速,在后疫情时代,以嗅觉障碍为主诉而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然而传统中医教材或指南对嗅觉障碍缺乏系统论述。该文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的中医发生学,并在此理论指导下... 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后,嗅觉障碍的患者人数增长迅速,在后疫情时代,以嗅觉障碍为主诉而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然而传统中医教材或指南对嗅觉障碍缺乏系统论述。该文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的中医发生学,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进一步阐述嗅觉障碍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嗅觉障碍提供中医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 中医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新冠后遗症
下载PDF
马睿杰鼻三针结合麦粒灸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经验
13
作者 程丹 梁梦雅 +1 位作者 周玫吟 马睿杰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799-801,共3页
嗅觉是人体最基本的感觉之一,是对气味的感知。嗅觉障碍(OD),又称失嗅,是指嗅觉通路各环节的感受器在气味感受、传导和信息分析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器质性和(或)功能性病变,从而引起气味感知异常[1]。OD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因后天导致嗅... 嗅觉是人体最基本的感觉之一,是对气味的感知。嗅觉障碍(OD),又称失嗅,是指嗅觉通路各环节的感受器在气味感受、传导和信息分析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器质性和(或)功能性病变,从而引起气味感知异常[1]。OD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因后天导致嗅觉紊乱的疾病有100多种,主要是由于头部外伤、上呼吸道感染、鼻腔鼻窦炎症性病变以及特发性嗅觉障碍等。然而由于重视程度较低,关于OD的相关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VOD)的机制研究更为少见,同时高达80%的病毒肺炎感染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研究表明[2],针刺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流通、协调阴阳的功效,能促使鼻腔通气,以此提升患者的嗅觉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 针灸 鼻三针 麦粒灸
下载PDF
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高琼 臧云鹏 刘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体重18~22 g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每组20只。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经3-甲基吲哚...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体重18~22 g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每组20只。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经3-甲基吲哚诱导建立嗅觉障碍模型,以小鼠200 s内未找到鼠料颗粒为嗅觉障碍模型建立成功。嗅觉训练组接受嗅觉训练,雾化吸入4种嗅素(玫瑰精油、柠檬精油、丁香精油、桉叶油醇),每种持续吸入30 min,2次/d,同时给予对照组、嗅觉障碍组等量蒸馏水雾化处理,三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三组觅食时间及嗅上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嗅觉障碍组建模后及训练1、2、4周后觅食时间均长于建模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训练组建模后及训练1、2、4周后觅食时间长于建模前,训练1、2、4、周后短于建模后,训练2、4周后短于训练1周后,训练4周后短于训练2周后,且嗅觉训练组训练1、2、4周后觅食时间短于同期嗅觉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嗅觉障碍组嗅觉标记蛋白阳性细胞数、嗅上皮细胞总数、嗅上皮厚度低于对照组,嗅觉训练组高于嗅觉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觉训练能够缩短嗅觉障碍小鼠觅食时间,改善嗅上皮功能,从而促进嗅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小鼠 3-甲基吲哚 嗅觉训练 嗅觉功能
下载PDF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15
作者 范琼 朱晓宁 +1 位作者 葛洪洲 王志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中的表达变化。方法40只健康BALB/c小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只。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小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 目的探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中的表达变化。方法40只健康BALB/c小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只。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小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 D88)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TLR4、My D88及NF-κB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嗅觉标记蛋白(mouse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观察组小鼠觅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TLR4、My D88以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TLR4、My D88以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OM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通路 TOLL样受体4 髓分化因子88 NF-ΚB 嗅觉障碍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CREB2和OMP与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发生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王浩 邵宇迪 +2 位作者 肖朝球 张燕灵 李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鼻窦炎(CRS)引起的嗅觉障碍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2(CREB2)与嗅觉标记蛋白(OM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鼻窦炎(CRS)引起的嗅觉障碍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2(CREB2)与嗅觉标记蛋白(OM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CRS伴嗅觉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5例鼻中隔偏曲嗅觉正常患者作为对照。术前采用嗅棒TDI评分检测2组患者的嗅觉功能,术中取嗅区黏膜作为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与OM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嗅觉障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DI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观察组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与OMP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OMP表达水平与TDI分值呈正相关(r=0.974,P<0.01;r=0.959,P<0.01)。结论CREB2和OMP在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表达降低,表达水平与TDI分值呈正相关。CRS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表达减少可能与嗅觉障碍的分子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嗅觉障碍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嗅觉标记蛋白 嗅区黏膜上皮
下载PDF
不同原因所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指标分析
17
作者 陈安 王桂方 +1 位作者 刘汝洋 王德利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嗅觉功能评估及鼻部相关检查,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指标。方法:选择2018—2022年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89例与鼻部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成嗅觉障碍的不同,分为鼻... 目的:通过嗅觉功能评估及鼻部相关检查,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指标。方法:选择2018—2022年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89例与鼻部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成嗅觉障碍的不同,分为鼻-鼻窦炎嗅觉障碍组、外伤性嗅觉障碍组、上感后嗅觉障碍组。对此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嗅觉功能、鼻功能、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和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3组患者嗅觉功能检测与鼻功能、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和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鼻-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121例(41.8%),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63例(21.8%),上感后嗅觉障碍患者105例(36.4%)。3组患者治疗前后嗅棒测试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鼻-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鼻功能检查、鼻窦CT Lund-Mackay、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与嗅棒测试评分呈正相关(P<0.05);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鼻功能检查评分与嗅棒测试评分呈正相关性(r=0.292,P=0.036);上感后嗅觉障碍患者鼻功能检查评分与嗅棒测试评分呈正相关(r=0.190,P=0.043);鼻-鼻窦炎嗅觉障碍和上感后嗅觉障碍患者经治疗后,改善率更高(81%,92%),外伤后嗅觉障碍患者经治疗后,效果不够理想,且失嗅率较高。结论:鼻部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患者通过积极的对因治疗,嗅觉功能可获得改善。嗅觉功能检测可以与鼻功能、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一同作为鼻部相关嗅觉障碍患者嗅觉功能评估和嗅觉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嗅棒 鼻功能 鼻-鼻窦炎
下载PDF
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嗅觉障碍体会
18
作者 杨璞叶 李卫征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嗅觉障碍病机复杂,治疗效果不佳,利用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按燥土疏木敛降相火治则,采用五苓散合下气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嗅觉障碍,可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一气周流”,嗅觉恢复,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嗅觉障碍病机复杂,治疗效果不佳,利用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按燥土疏木敛降相火治则,采用五苓散合下气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嗅觉障碍,可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一气周流”,嗅觉恢复,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嗅觉障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一气周流
下载PDF
鼻内针刺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3表达水平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晓明 郑丽红 柏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针刺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dysfunction,PVOD)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表达水平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 目的探讨鼻内针刺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dysfunction,PVOD)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表达水平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PVOD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对照组、鼻内针刺组各58例,分别予鼻用激素、鼻内窥镜下鼻内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前后,进行Sniffin’Sticks主观嗅觉心理测试、嗅觉功能客观测试,检测外周血TLR3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鼻内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1.38%(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45/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niffin’Sticks测试结果均明显好转(P<0.05);且鼻内针刺组治疗后Sniffin’Sticks测试结果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鼻内针刺组治疗后的P2波潜伏期显著短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2波振幅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鼻内针刺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LR3 mRNA及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针刺治疗PVOD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3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免疫反应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 鼻内针刺 临床疗效 TOLL样受体3 炎症免疫反应
下载PDF
刘大新论治嗅觉障碍临床经验
20
作者 魏然 王嘉玺 +1 位作者 姜辉 丁雷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45-747,共3页
嗅觉障碍又称失嗅,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学“鼻聋”“鼻齆”“鼻不闻香臭”范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又因西医治疗嗅觉障碍仍缺乏有效疗法,故中医药治疗具有较高优势。刘大新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嗅觉障碍虽表现在鼻部... 嗅觉障碍又称失嗅,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学“鼻聋”“鼻齆”“鼻不闻香臭”范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又因西医治疗嗅觉障碍仍缺乏有效疗法,故中医药治疗具有较高优势。刘大新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嗅觉障碍虽表现在鼻部,但与肺、心、肝脾密切相关。不闻香臭当从肺、心、肝脾论治,临床上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刘大新 名老中医经验 鼻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