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立平教授从肝脾气机升降论治嗳气证经验
- 1
-
-
作者
胡雨薇
张立平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2181)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138)。
-
文摘
嗳气证是气体从食管或胃内逸出过多的病症,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张立平教授认为,嗳气证是脾虚肝郁所致的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脾虚为其发病之根,肝失疏泄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病位在脾、胃、肝三脏,治疗时注重从肝脾论治本病,常以四君子汤合四逆散为基本方,健脾调肝,使气机升降复常,临床疗效确切。
-
关键词
嗳气证
脾虚肝郁
气机升降
中医经验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钦丹萍活用经方治疗嗳气医案两则
- 2
-
-
作者
王晶磊
-
机构
浙江省荣军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4期28-28,46,共2页
-
文摘
钦丹萍教授系杏林工程领军人才、浙江省名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临证上结合患者病情,活用经方辨证施治。笔者有幸跟随钦师学习,择医案两则介绍如下:1肝郁气滞型患者女,45岁,2020年12月26日初诊。主诉:嗳气伴胃脘胀1个月。症见嗳气,食欲下降,胃脘作胀,大便时干时稀,情绪不佳时症状加重,时有烦躁、易怒,坐立不安,入睡后易早醒,睡醒时汗出。舌淡苔黄腻,脉弦细。胃镜病理示:黏膜慢性炎伴中度腺体萎缩肠化。胃分泌功能: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G-17减低。中医诊断:嗳气,证属肝郁气滞,热扰心神;治宜疏肝解郁,除烦安神。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
关键词
嗳气
经方
验案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过度嗳气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治疗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战秀岚
陈冬
吴继敏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
文摘
过度嗳气是常见消化道症状,可孤立存在,也可伴随胃食管反流病发生。通过pH阻抗监测可将嗳气分为胃嗳气和胃上嗳气,过度嗳气主要以胃上嗳气增多为主。胃上嗳气是一种行为障碍,同时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认知行为治疗、抗反流手术、利福昔明均对过度嗳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关键词
过度嗳气
胃嗳气
胃上嗳气
胃食管反流病
-
Keywords
Excessive belching
Gastric belching
Supragastric belching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吴茱萸治疗神经性嗳气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玉芝
-
机构
山西长治医学院中医门诊部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202,共1页
-
文摘
余用吴萸和三七等量相伍,焙干,研末,每次6g,1日3次,以淡盐水煎汤,徐徐服之。5天为1个疗程,应用2个疗程,治疗神经性嗳气症23例。同时设对照组27例,应用《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每日1剂,5天为1疗程,应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9%。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66.6%。典型病例:孔××,女,55岁。主诉:嗳气后即连续咽气一年余。
-
关键词
嗳气
吴茱萸
中医药疗法
神经性嗳气
-
分类号
R256.31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蒋健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嗳气经验探析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崔晨
耿琦
李敬伟
李欣
杨晓帆
周丹
蒋健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23-25,共3页
-
基金
"十二五"重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项目(2012ZX09303009-001)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理学项目(J50303)
-
文摘
结合临床验案,介绍蒋健教授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嗳气经验。其用药思路独特创新,将现代医学病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方法。
-
关键词
嗳气
芍药甘草汤
临床经验
蒋健
-
Keywords
belching
"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clinical experience
Jiang Jian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心为噫”,嗳气治心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王永炎
王燕平
于智敏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65-66,共2页
-
文摘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心为噫"之论。对于一些用常法治疗效果不显著的噫(嗳气)病患者,可在此理论指导下组方遣药,能取得较高疗效。提示为医者当把读经典、做临床落实到实处。
-
关键词
心为噫
嗳气
治心
-
Keywords
Xin Wei Yi
belching
treating heart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蒋健运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嗳气验案5则
被引量:6
- 7
-
-
作者
郑鑫
盛凤
张新峰
蒋健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0年第1期90-91,共2页
-
基金
中医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理学(编号:J50303)
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药理学科研共享平台(编号:SHDC12007202)
-
文摘
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嗳气5个验案,提示医者,在临床治疗嗳气时,不仅要分析胃气上逆而导致嗳气的病机,更要探讨导致胃气上逆的不同病因病机,如此才能灵活遣方用药,取得较好的疗效。
-
关键词
经方
张仲景
旋复代赭汤
嗳气
脾胃虚弱证
胃肠积滞证
寒湿中阻证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嗳气症、恶心呕吐、成人反刍综合征与罗马Ⅲ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肖英莲
陈旻湖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
文摘
罗马Ⅲ中.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嗳气症、恶心和呕吐症以及成人反刍综合征,这与罗马Ⅱ中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的分类有所不同,后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吞气症和功能性呕吐闭。罗马Ⅱ将反刍综合征列为功能性食管病之一,罗马Ⅲ则因其症状系由胃和腹部功能障碍所引起而将其列入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此外,罗马Ⅲ对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还增加了一些亚型。表1列出了两个标准对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分类的差别。本文着重阐述罗马Ⅲ对嗳气症、恶心和呕吐症以及成人反刍综合征的规定。
-
关键词
反刍综合征
恶心呕吐
罗马
功能性消化不良
嗳气
成人
胃十二指肠病
功能性呕吐
-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郁证发微(二十五)——郁证嗳气论
被引量:21
- 9
-
-
作者
蒋健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5-9,共5页
-
基金
上海巿卫计委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3-CCCX-3-2007)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理学)项目(J5030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题(20123107120002)
-
文摘
探讨郁证性嗳气的病脉证治。嗳气不仅是脾胃病的表现,也可以是肝病、心病等单纯郁证的表现。郁证性嗳气由七情不遂所致,嗳气具有高声连连、能够由自我意识控制、嗳出心宽等特点。如伴随其他脾胃病症状,多为肝胃同病之病郁同存,治疗需要病郁同治;如伴随肝气郁结、心气不足的表现,多为单纯郁证,临证仅需从郁论治。治疗嗳气远非消食和胃降逆所能囊括,古代中医有关郁证性嗳气病脉证治的理论与实践已得到现代医学越来越多的支持。
-
关键词
郁证
嗳气
肝气犯胃
-
Keywords
depression syndrome
belching
liver-qi attacking stomach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嗳气脉证并治及病因病机分析
被引量:13
- 10
-
-
作者
蒋健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
-
出处
《四川中医》
2010年第8期26-28,共3页
-
基金
中医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重大新药创制"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No.20082X09312)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理学(No.J50303)
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药理学科研共享平台(No.SHDC12007202)
-
文摘
通过案例介绍,归纳出嗳气有食滞不化、脾胃虚弱、痰湿内蕴、肝气郁结等证型,与脾胃病其它病证相似。嗳气病机虽属胃气上逆,但治疗却并非一律需要采用降逆法。肝气郁结所致嗳气有两种类型,一是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属于脾胃病范畴,需要采用疏肝和胃方法进行治疗;一是"心为噫"的特殊类型,其病机与肝气郁结、心神失养有关,属于郁证范畴,需要采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方法进行治疗。
-
关键词
嗳气
心为噫
案例
分析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嗳气临证心法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刘启泉
王志坤
张晓利
-
机构
河北省中医院
-
出处
《光明中医》
2011年第6期1093-1094,共2页
-
文摘
嗳气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一种病证。《内经》无嗳气之名,称其为"噫",《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为病,心为噫"。《说文解字》释噫为"饱食息也",即饱食之气。嗳气之病名首见于《丹溪心法》,并提出本证乃"胃中有火有痰所致"。嗳气一证有轻重之别,可单独出现,亦可与痞满、胃痛等症并见。若一时气逆而作,无明显兼证,病证轻微者,可不药而愈;若持续或反复发作,
-
关键词
嗳气
中医药疗法
治法
-
分类号
R2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顽固性脘痞嗳气案探析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陈更新
郑红斌
胡鸿毅
整理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01年第4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胃痞
顽固性嗳气
中医药疗法
病案讨论
-
分类号
R256.3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疏肝和胃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嗳气验案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贾其军
杨瑾
-
机构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9期72-73,共2页
-
文摘
胆囊切除术后嗳气病因责之于肝胆疏泄不利,脾胃失和;辨证以疏肝和胃为主,佐以化湿、活血、补气,附病案一则以佐证。
-
关键词
嗳气
胆囊切除术
疏肝和胃
-
分类号
R256.3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藿香正气丸致顽固嗳气1例报告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程梦琳
-
机构
湖北省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
出处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4期288-288,共1页
-
-
关键词
藿香正气丸
顽固嗳气
药物不良反应
胃病
-
分类号
R286.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中医针药治疗嗳气反酸1例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孙小钧
-
机构
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北方药学》
2012年第2期74-74,共1页
-
文摘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古亦称为"噫气"。由胃气失和上逆引起。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1病例资料案例患者,女,56岁,头晕3月,胃冷痛,反复嗳气、反酸半天。自诉因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引起。
-
关键词
中医针药
嗳气
反酸
-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顽固性呃逆伴嗳气证治分析
- 16
-
-
作者
董汉良
施正贤
-
机构
浙江绍兴市中医院
浙江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3期11-12,共2页
-
-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并发症
嗳气
中医证治
-
分类号
R256.3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间断上腹不适伴反酸嗳气
- 17
-
-
作者
高歌
刘芳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23期22-23,共2页
-
-
关键词
腹部疾病
反酸嗳气
快速尿素酶试验
尿素酶呼气试验
克拉霉素
替硝唑
-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反复上腹不适伴嗳气
- 18
-
-
作者
韩立坤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0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上腹不适
嗳气
胃肠动力
动力障碍
消化不良
-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中药加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性嗳气42例
- 19
-
-
作者
郭鑫
-
机构
山西省左云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11期53-54,共2页
-
-
关键词
神经性嗳气
运动疗法
治疗
中药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反复发作
腹部不适
吞气症
-
分类号
R256.31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嗳气症从“心”论治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郭紫昭
郭喜军
张晓艳
王亚辉
谢卜超
默雪梅
-
机构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60-1862,共3页
-
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2015012)。
-
文摘
“嗳气”古时称其为“噫”,然中医并无特定病名和相关辨证分型,普遍存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反流性食管病、功能性胃肠疾病中。临床多将“嗳气”归咎于脾胃,多从脾胃论治。常法求新,得“嗳气”可从“心”论治之法。本文主要从豁痰“宁心”、泻火“清心”、滋阴“养心”、温阳“补心”四方面加以论治,通过顺气化痰以开心窍,清热理气以除心火,养心安神以和心志,祛寒逐瘀以补心阳。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
关键词
嗳气症
治心
心为噫
经验
从心论治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