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基树脂及其团状模塑料的耐磨性研究
1
作者 韩领 王明星 +3 位作者 卢瑞林 王格琴 杨海 赵秘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对比了乙烯基树脂浇注体和乙烯基团状模塑料(乙烯基BMC)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乙烯基树脂,乙烯基BMC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中硬度在60以上,提升了77%;弯曲强度达到160 MPa以上,提升了14%;老化前质量磨损在... 本文对比了乙烯基树脂浇注体和乙烯基团状模塑料(乙烯基BMC)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乙烯基树脂,乙烯基BMC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中硬度在60以上,提升了77%;弯曲强度达到160 MPa以上,提升了14%;老化前质量磨损在4~5 mg之间,体积磨损在2~3 mm 3之间,分别降低了约96%和97%;老化后质量磨损为8~30 mg,体积磨损在4~14 mm 3之间,分别降低了65%和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 磨损 团状模塑料 玻璃化转变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的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宇飞 孙佳林 +4 位作者 王立平 吴作宇 冯涛 陈炳艺 金鑫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BF-BMC)。系统研究了BF-BMC的成型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型工艺下,试样表面均光亮、平滑、无气泡、无裂纹... 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BF-BMC)。系统研究了BF-BMC的成型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型工艺下,试样表面均光亮、平滑、无气泡、无裂纹;当成型温度、压力和时间分别为80℃/2 h+120℃/1 h+150℃/2 h、8 MPa和5 h时,BF-BM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1 kJ/m2、30 MPa和102 MPa,其电气强度、体积电阻、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分别为11.8 MV/m、2.6×1013Ω、6.3和0.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玄武岩纤维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增强硅橡胶绝缘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武卫莉 李德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7-381,共5页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为基质、团状模塑料(DMC)为增强剂、丁苯橡胶(SBR)为相容剂制备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考察了SBR和DMC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相容性、绝缘性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动态热机械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为基质、团状模塑料(DMC)为增强剂、丁苯橡胶(SBR)为相容剂制备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考察了SBR和DMC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相容性、绝缘性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动态热机械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BR作为相容剂,可以改善DMC与MVQ的相容性,提高绝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DMC/SBR/MVQ(质量比)为60/25/75时,力学性能最佳。不同质量比下的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都在4.8×1012Ω·m以上,绝缘性能良好;当三者质量比为60/25/75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最高,绝缘性最好。DMC的加入提高了SBR/MVQ绝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团状模塑料 丁苯橡胶 绝缘材料 力学性能 相容性 体积电阻率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车灯反光罩用注射团状模塑料 被引量:3
4
作者 江万松 王秀梅 栾彩霞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25,32,共2页
本文对轿车前大灯注射团状模塑料反光罩的表面质量、冲击强度及湿热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测试结果作了对比。
关键词 注射团状模塑料 反光罩 玻璃钢 车灯 汽车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丁苯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绝缘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卫莉 张雨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8-662,共5页
制备玻璃纤维团状模塑料(DMC)/丁苯橡胶(SBR)/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绝缘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作相容剂相比,采用SBR作相容剂可以改善DMC和MVQ间的相容性,提高D... 制备玻璃纤维团状模塑料(DMC)/丁苯橡胶(SBR)/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绝缘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作相容剂相比,采用SBR作相容剂可以改善DMC和MVQ间的相容性,提高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的性能,DMC/SBR/MVQ的最佳配比为60/25/75;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最佳混炼工艺为分步法加入白炭黑、分批法加入DMC,分别将MVQ和SBR进行混炼,再将两种混炼胶共混均匀;最佳硫化条件为180℃/1.2 MPa×15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良好,阻燃性能达到电缆绝缘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丁苯橡胶 团状模塑料 复合材料 电绝缘性能 氧指数
下载PDF
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庆乐 庞永新 贾德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5年第3期59-61,共3页
综述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两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收缩控制和耐冲击性能改善的研究与进展。尤其着眼于研究弹性体低收缩剂这一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类弹性体改善耐冲击性能和制品收缩率的机理及其特点。
关键词 增强 不饱和聚酯 团状模塑料 模塑料 玻璃纤维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增强三元乙丙橡胶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卫莉 陈大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4-708,共5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连续相(基相),团状模塑料(DM C)为分散相(增强相)制备EPDM/DM C复合材料;测定了试样性能,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EPDM与DM C相容性较好,可进行共硫化;mDM C/mEPDM=100/90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较...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连续相(基相),团状模塑料(DM C)为分散相(增强相)制备EPDM/DM C复合材料;测定了试样性能,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EPDM与DM C相容性较好,可进行共硫化;mDM C/mEPDM=100/90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试样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硬度和扯断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硫化剂,试样的扯断伸长率和耐热老化性能有明显改善。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兼有两种材料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团状模塑料 增强 力学性能 热老化性能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抗收缩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盾 章诚 +2 位作者 张刚 成文俊 刘春林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的静态热机械(TMA)分析法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得多种低收缩添加剂(LPA)的线性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加入不同LPA的团状模塑料(BMC)复合材料的线性收缩率,研究了BMC中LPA的抗收缩机理。结果表明... 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的静态热机械(TMA)分析法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得多种低收缩添加剂(LPA)的线性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加入不同LPA的团状模塑料(BMC)复合材料的线性收缩率,研究了BMC中LPA的抗收缩机理。结果表明:BMC复合材料的抗收缩效果不仅与LPA的线膨胀系数有关,还与LP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同时还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种类的LPA在BMC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及形成的空穴的大小佐证了以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热机械分析法 低收缩添加剂 团状模塑料 线膨胀系数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BMC)的增强与破坏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凤来 顾钧扬 《绝缘材料通讯》 1997年第2期17-19,40,共4页
团状模塑料是一类粒子分散和纤维增强相结合的多相复合体系。研究其结构与破坏强度的关系,合理选用材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玻璃纤维 破坏强度 绝缘材料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物的表征及其性能的影响因素(英文)
10
作者 武卫莉 冯云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用团状模塑料(DMC)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以EPDM为连续相、DMC为分散相,制备了DMC/EPDM共混物,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MC与EPDM的质量比、过氧化物硫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白炭黑的用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MC和... 用团状模塑料(DMC)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以EPDM为连续相、DMC为分散相,制备了DMC/EPDM共混物,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MC与EPDM的质量比、过氧化物硫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白炭黑的用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MC和EPDM的界面作用强,相容性好;过氧化苯甲酰(BPO)作硫化剂要好于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当DMC与EPDM的质量比为90/100、BPO为5份、白炭黑为50份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三元乙丙橡胶 共混 力学性能 耐热老化性能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增强CR/ACM并用胶
11
作者 武卫莉 陈大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4,163,共5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存在的韧性差、氯丁橡胶(CR)/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橡胶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用团状模塑料(DMC)作增强相,CR/ACM为基相.通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老化的研究,确定了DMC/CR/ACM的最佳配比为45/75/25,硫化...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存在的韧性差、氯丁橡胶(CR)/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橡胶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用团状模塑料(DMC)作增强相,CR/ACM为基相.通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老化的研究,确定了DMC/CR/ACM的最佳配比为45/75/25,硫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0min×160℃×10MPa.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中DMC的用量,红外光谱(IR)分析证明了DMC能与CR和ACM形成交联键,并进一步证明了制备复合材料DMC/CR/ACM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DMC) 氯丁橡胶(CR) 丙烯酸酯橡胶(ACM) 力学性能 热老化性能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丙烯酸酯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2
作者 武卫莉 陈大俊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0-655,共6页
试验研究团状模塑料(DMC)/丙烯酸酯橡胶(ACM)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DMC和ACM具有相容性,可发生交联反应;DMC/ACM复合材料的优化试验配方为ACM100,DMC50,白炭黑70,铝酸酯偶联剂2.5,氧化锌3,硬脂酸4,硬脂酸钠0.5,防老剂D3,硫化剂DCP3... 试验研究团状模塑料(DMC)/丙烯酸酯橡胶(ACM)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DMC和ACM具有相容性,可发生交联反应;DMC/ACM复合材料的优化试验配方为ACM100,DMC50,白炭黑70,铝酸酯偶联剂2.5,氧化锌3,硬脂酸4,硬脂酸钠0.5,防老剂D3,硫化剂DCP3,硫黄4,促进剂M2;最佳硫化条件为145℃/10MPa×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丙烯酸酯橡胶 复合材料 相容性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团状模塑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平 孙佳林 +4 位作者 吴作宇 冯涛 陈炳艺 金鑫垚 陈宇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7,51,共4页
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氢氧化铝为填料,制备了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BF-BMC)。系统研究了玄武岩纤维与氢氧化铝的质量比对BF-BMC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F与Al2O3的质... 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氢氧化铝为填料,制备了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团状模塑料(BF-BMC)。系统研究了玄武岩纤维与氢氧化铝的质量比对BF-BMC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F与Al2O3的质量比为15/45时,BF-BMC模压制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冲击强度27 kJ/m2,拉伸强度32 MPa,弯曲强度173 MPa,介质损耗因数0.013,介电常数6.2,体积电阻3.2×1013Ω,电气强度13.4 MV/m,吸水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环氧树脂 团状模塑料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物理增稠团状模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鑫敏 胡明峰 +3 位作者 张颂 季玲 夏宏伟 周权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81,共7页
碱土金属体系增稠的团状模塑料通常需要熟化约7 d才能用于生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本文使用物理增稠剂来替代碱土金属氧化物体系增稠剂制备团状模塑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椎板粘度计对团状模塑料的树脂糊粘度进行测定,分... 碱土金属体系增稠的团状模塑料通常需要熟化约7 d才能用于生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本文使用物理增稠剂来替代碱土金属氧化物体系增稠剂制备团状模塑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椎板粘度计对团状模塑料的树脂糊粘度进行测定,分析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平板硫化机、万能拉力机、击穿仪、高阻计等对物理增稠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其他相关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了物理增稠剂对团状模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增稠剂大大缩短了达到模压粘度所需的时间;其用量为不饱和树脂质量20%时的团状模塑料能够在24 h内达到模压所需粘度,而且改善了BMC的电性能,其流动性Dmin增加了6.4%,更加利于模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复合材料 椎板粘度计 凝胶时间 弯曲强度
下载PDF
聚酯型双键封端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及其在团状模塑料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雷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39,共6页
以高附着力耐温二元醇(XC-488)、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聚酯型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HPU),然后将不同含量的HPU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短切玻璃纤维、碳酸钙、阻燃剂等进行共混,用于团状模塑料(BMC)... 以高附着力耐温二元醇(XC-488)、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聚酯型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HPU),然后将不同含量的HPU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短切玻璃纤维、碳酸钙、阻燃剂等进行共混,用于团状模塑料(BMC)的制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吸水率、熔体流动性、耐酸碱性、耐老化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HPU的含量为6%(质量分数,下同)时,BMC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此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为(47.24±0.42)MPa、(117.76±0.65)MPa、(33.8±0.2)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聚氨酯预聚物 双键封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和团状模塑料用玻纤短切原丝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秀艳 《玻璃纤维》 CAS 1991年第5期40-41,共2页
我院自1982年开始进行了增强聚丙烯用玻纤短切原丝的研制,确定用CFS—38浸润剂生产的ECF—06—38玻纤短切原丝性能优良、工艺性好,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团状模塑料(BMC)专用玻纤短切原丝的研究,经过研制。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增强 团状模塑料
下载PDF
高性能纳米复合团状模塑料研发成功
17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纳米复合 机械性能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发 成型收缩率 材料改性 绝缘性能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注射车灯反射镜工艺分析
18
作者 陈庆涛 宋结明 《光学仪器》 2002年第2期22-26,共5页
介绍了热固性团状模塑料 ( BMC)注射成型汽车前照灯反射镜的工艺过程 ,确定了 BMC注射成型的料筒温度、螺杆转速、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和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反射镜 料筒温度 螺杆转速 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 注塑 汽车 前照灯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注塑成型“花斑”缺陷分析
19
作者 宋结明 陈庆涛 李玉泉 《上海塑料》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从材料性能、注塑工艺、模具结构以及真空设备等方面分析了团状模塑料(Bulk Molding Com- posite简称BMC)注塑成型制品的“花斑”缺陷产生的原因与机理。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 注塑成型 “花斑”缺陷 性能 模具结构 真空结构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BMC)反射镜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
20
作者 陈庆涛 《上海塑料》 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
从团状模塑料(BMC)注射成型机、辅助设备、模具、BMC材料及工艺条件,分析BMC注射成型车灯反射镜的技术与要求。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团状模塑料 车灯反射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