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解毒汤与降脂药对ApoE^(-/-)小鼠固有免疫反应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揭珊珊 陈冰 +2 位作者 曾辉 薛欣 马雅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49-1355,共7页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饲喂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全身固有免疫反应及主动脉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60只雌性8周龄ApoE^(-/-)小...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饲喂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全身固有免疫反应及主动脉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60只雌性8周龄ApoE^(-/-)小鼠分为对照、模型、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罗格列酮和黄连解毒汤6组,每组10只,10只匹配的C57BL/6J小鼠为野生对照组。对照组与野生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给药组小鼠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3 mg/kg)、非诺贝特(33 mg/kg)、罗格列酮(0.67 mg/kg)、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灌胃。4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生化检测血浆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表面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单核细胞亚型比例,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检测主动脉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余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流式微球阵列(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和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炎症亚型Ly6C++比例升高(P<0.05),Ly6C-和Ly6C+比例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表达升高(P<0.05);LPS刺激后,对照组小鼠血浆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C、TG、HDL和LDL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增多(P<0.05),CD36的表达增加(P<0.05);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12、TNF-α和NOS-2表达升高(P<0.05);LPS刺激后,血浆IL-1β、IL-12 p70和MCP-1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没有改善血脂水平(P<0.05),但降低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IL-12、TNF-α、MCP-1和NOS-2 mRNA表达(P<0.05)。非诺贝特干预降低HDL水平(P<0.01);LPS刺激后,降低主动脉组织IL-12、TNF-α、MCP-1和NOS-2 mRNA表达(P<0.05)。罗格列酮干预没有改善血脂水平(P>0.05),但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P<0.05),降低主动脉组织IL-1β、IL-6、IL-12、TNF-α和NOS-2 mRNA表达(P<0.05);LPS刺激后,罗格列酮降低血浆IL-12 p70的水平(P<0.05)。黄连解毒汤干预并未改善血脂水平,但显著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以及TLR4和CD36在单核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主动脉组织IL-1β、IL-12和NOS-2 mRNA表达(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减轻高脂血症引发的固有免疫反应,且其免疫调节作用不依赖于降脂作用。其中黄连解毒汤和罗格列酮对全身固有免疫的调控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降脂药 ApoE^(-/-)小鼠 高脂血症 固有免疫
下载PDF
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固有免疫细胞与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趋势验证及交互作用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凯玉 石丽娟 +3 位作者 刘林鑫 王杰 聂敏海 刘旭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6,共15页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并通过预测其交互作用,探索免疫治疗抑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方法。方法 1)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并通过预测其交互作用,探索免疫治疗抑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方法。方法 1)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进行全面评分,筛选出干扰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2)收集血常规资料,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外周血免疫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外周血中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免疫细胞;3)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各阶段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采用特殊染色鉴定口腔黏膜癌变进程各阶段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5)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进行生存分析,验证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间的关联。结果 在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表达呈上升趋势;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呈升降单峰趋势;肥大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免疫检查点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CTLA4)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趋势与CTLA4和PD-L1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正相关;肥大细胞表达趋势与CTLA4和PD-L1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负相关。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促进CTLA4和(或) PD-L1介导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加速口腔黏膜癌变进程;肥大细胞可能抑制CTLA4和(或) PD-L1介导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延缓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结论 干扰固有免疫中特定免疫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CTLA4和(或) PD-L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延缓口腔黏膜癌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癌变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检查点分子
下载PDF
泛素化参与自噬调节固有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依廷 陈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5-1535,共11页
固有免疫应答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接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细胞通过3条主要信号通路诱导Ⅰ型干扰素(IFNs)合成,从而建立全面的抗病毒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选择性自噬参与对固有免疫Ⅰ型IFN应答信号的调节,可抑制过度... 固有免疫应答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接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细胞通过3条主要信号通路诱导Ⅰ型干扰素(IFNs)合成,从而建立全面的抗病毒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选择性自噬参与对固有免疫Ⅰ型IFN应答信号的调节,可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E3泛素连接酶可催化形成不同类型的多聚泛素链,是自噬调控抗病毒信号转导的关键参与者,协同自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固有免疫信号转导进行调节。本综述总结了自噬调节固有免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讨论E3泛素连接酶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自噬 固有免疫 Ⅰ型干扰素
下载PDF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翻译后修饰在固有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韦雅芳 刘纪实 +2 位作者 李怡素 潘诗琪 唐又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一种核酸转移酶,主要通过感受核酸、激活下游通路并调控Ⅰ型干扰素的合成参与固有免疫反应。cGAS蛋白功能的调节与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而翻译后修饰是目前研究最深入...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一种核酸转移酶,主要通过感受核酸、激活下游通路并调控Ⅰ型干扰素的合成参与固有免疫反应。cGAS蛋白功能的调节与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而翻译后修饰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和广泛的cGAS蛋白功能调节方式之一。cGAS蛋白翻译后修饰主要有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小泛素相关修饰(SUMO)化、肽链剪切及谷氨酰化。本文不但系统总结了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cGAS的翻译后修饰如何调控cGAS功能,而且深入挖掘了以cGAS翻译后修饰作为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 固有免疫 综述
下载PDF
固有免疫细胞在急性肝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小燕 张雨夜 +1 位作者 田李均 韩旭东 《肝脏》 202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临床危重病,其特征是无基础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常伴有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ALF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嗜肝病毒、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等不同病因均可引起急性... 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临床危重病,其特征是无基础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常伴有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ALF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嗜肝病毒、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等不同病因均可引起急性肝损伤,可迅速进展为ALF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因此,深入探究ALF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ALF相关的固有免疫机制,以及固有免疫细胞在AL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固有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川崎病及冠脉病变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露 张英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冠状动脉瘤、血栓性动脉炎和猝死等冠状动脉病变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近研究发现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本病的发病进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免疫细胞亚群在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具体作用机...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冠状动脉瘤、血栓性动脉炎和猝死等冠状动脉病变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近研究发现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本病的发病进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免疫细胞亚群在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现就国内外有关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川崎病以及其严重并发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汉滩病毒(HTNV)感染正常人肺上皮细胞及其固有免疫与代谢改变
7
作者 丁亚鑫 侯诗源 +5 位作者 孙丹妮 康华瑞 马晓晗 刘梓谕 刘蓉蓉 吴兴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394,共10页
目的确定汉滩病毒(HTNV)可感染BEAS-2B正常人肺上皮细胞并通过转录组分析HTNV感染诱导的宿主免疫应答和代谢改变。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BEAS-2B细胞内的病毒载量,并使用R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 目的确定汉滩病毒(HTNV)可感染BEAS-2B正常人肺上皮细胞并通过转录组分析HTNV感染诱导的宿主免疫应答和代谢改变。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BEAS-2B细胞内的病毒载量,并使用R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在HTNV感染的BEAS-2B细胞中,HTNV核衣壳蛋白(NP)和小片段(S)表达均随时间增加。对HTNV感染BEAS-2B细胞48 h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328个差异基因,基因本体论(GO)富集及京东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差异主要集中在干扰素应答及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相关通路。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发现多个固有免疫应答相关基因,此外筛选到4个编码去整合素和具有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的金属蛋白酶的基因。通过对代谢通路分析发现3个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2个与糖酵解/糖异生相关基因和2个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此外,差异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多个差异基因位于线粒体。结论HTNV能有效感染BEAS-2B细胞,可作为体外HTNV感染人肺上皮的细胞模型。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的HTNV感染相关的差异基因及代谢通路,可为研究HTNV感染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滩病毒(HTNV) 生物信息学 固有免疫应答 代谢
下载PDF
汉坦病毒感染诱导的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平忠 杜虹 姜泓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汉坦病毒(现称正汉坦病毒)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对于自然宿主动物,汉坦病毒呈持续无症状感染。当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时,引起两种临床综合征,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CPS)。迄今,它们... 汉坦病毒(现称正汉坦病毒)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对于自然宿主动物,汉坦病毒呈持续无症状感染。当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时,引起两种临床综合征,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CPS)。迄今,它们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汉坦病毒体外感染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但患者却出现严重的血管渗漏,故认为免疫介导(包括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的病理反应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固有免疫(也称天然免疫)是防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由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执行,前者如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后者如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和抗病毒蛋白等,它们在汉坦病毒免疫致病及抗感染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宿主固有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侵袭的同时,病毒也在逃避或妨碍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干扰素产生减少或延迟、形成应激颗粒、诱导凋亡或自噬、破坏抗病毒信号转导等。因此,探讨汉坦病毒与宿主固有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必将为阐明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研发特效治疗药物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固有免疫 中性粒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干扰素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L-茶氨酸对大鼠固有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9
作者 李成舰 孙兿薴 +5 位作者 郭俊涵 赵金诚 刘紫依 麦芷瑞 梅宇琛 王译章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01-103,108,共4页
目的:通过探究L-茶氨酸调节大鼠固有免疫功能的作用,为开发以L-茶氨酸为主要成分的新型食品添加剂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多组间对比,研究L-茶氨酸处理对大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固有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细胞... 目的:通过探究L-茶氨酸调节大鼠固有免疫功能的作用,为开发以L-茶氨酸为主要成分的新型食品添加剂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多组间对比,研究L-茶氨酸处理对大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固有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L-茶氨酸通过促进脾脏发育,增加免疫球蛋白G(IgG)的分泌;促进固有淋巴细胞1(ILC1)与淋巴组织诱导细胞(LTi)增殖,促进白介素-4(IL-4)的分泌。结论:L-茶氨酸可以增强大鼠固有免疫功能,可为以L-茶氨酸为主要成分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开发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茶氨酸 大鼠 固有免疫功能 新型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景锋 邵军军 +2 位作者 常惠芸 高闪电 李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7-1220,共4页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前提则是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对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子的识别。目前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主要是Toll样受体家族和RIG样受体家族的成员。现就这些受体的特征及其在识别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前提则是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对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子的识别。目前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主要是Toll样受体家族和RIG样受体家族的成员。现就这些受体的特征及其在识别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病毒识别受体 TLR RLR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固有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召华 张建 田志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31-1136,共6页
MicroRNA(miRNA)是近几年继siRNA之后非编码RNA研究的又一热点.它通过与靶mRNA的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研究表明,miRNA可能参与脊椎动物固有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它们不仅成为重要的固有免疫... MicroRNA(miRNA)是近几年继siRNA之后非编码RNA研究的又一热点.它通过与靶mRNA的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研究表明,miRNA可能参与脊椎动物固有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它们不仅成为重要的固有免疫受体活化后的信号调节分子,而且能够直接干扰病毒复制而发挥抗病毒效应.miRNA可能与经典的固有免疫应答体系共同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还可以通过自己编码miRNA或者改变宿主细胞miRNA表达谱直接或间接地干扰很多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实现逃逸机体免疫清除的目的.因此,miRNA水平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病原微生物与其宿主展开免疫"博弈"的重要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3'-UTR TLR 固有免疫 病毒
下载PDF
脓毒血症中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鹤 田昭涛 黎檀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583,共8页
1文献检索Treg也是固有免疫细胞一部分 脓毒血症是由潜在或已知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进展后可出现休克及多器官功能不全,是ICU病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基于靶向治疗的分子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大量开展,但严重脓毒症... 1文献检索Treg也是固有免疫细胞一部分 脓毒血症是由潜在或已知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进展后可出现休克及多器官功能不全,是ICU病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基于靶向治疗的分子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大量开展,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生存率近年来未得到明显改善。宿主细胞介导免疫对深刻理解脓毒血症及其多脏器损伤并发症的病理过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固有免疫 多器官功能不全 细胞因子 脓毒性休克 巨噬细胞 细胞分化 介导免疫 免疫抑制活性 树突
下载PDF
航天飞行环境对固有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艺璇 周骅 +2 位作者 陈丽华 曹新生 张舒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16-918,F0003,共4页
固有免疫是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航天飞行环境对固有免疫细胞的吞噬、氧爆发、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均有显著影响,这将威胁航天员的健康与安全。本文概述了航天飞行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 固有免疫是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航天飞行环境对固有免疫细胞的吞噬、氧爆发、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均有显著影响,这将威胁航天员的健康与安全。本文概述了航天飞行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环境 失重 辐射 固有免疫
下载PDF
CD14参与固有免疫应答抵御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志霞 梅舒雅 +1 位作者 邵珍珍 李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3-556,共4页
CD14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作为细胞表面和内体中Toll样受体(TLR)的辅受体,在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CD14主要通过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依赖型信号通路、β干扰素诱导的含TIR结构域接头蛋白(TRIF)依赖型... CD14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作为细胞表面和内体中Toll样受体(TLR)的辅受体,在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CD14主要通过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依赖型信号通路、β干扰素诱导的含TIR结构域接头蛋白(TRIF)依赖型信号通路、Ca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信号通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应答。CD14与多种疾病相关,在宿主抵御感染中具有双重作用。如在实验性脓毒症中,抑制CD14具有保护作用,但在肠道感染模型中,抑制CD14增加组织损伤。本文主要围绕CD14表达调控及其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应答抵御感染中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 固有免疫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综述
下载PDF
固有免疫系统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庆 郝璐 周泽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固有免疫系统模式识别样受体中的Toll样受体属于I型跨膜糖蛋白,胞外区包含数量各异的亮氨酸富集重复片段结构域,胞内区则由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相似的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激活免疫细胞应答,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 固有免疫系统模式识别样受体中的Toll样受体属于I型跨膜糖蛋白,胞外区包含数量各异的亮氨酸富集重复片段结构域,胞内区则由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相似的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激活免疫细胞应答,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多种Toll样受体结构特征和相关配体活化机制,并对靶向Toll样受体的特效药物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受体配体 信号传导 靶向药物
下载PDF
miR-146a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佳 刘星星 范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6-260,共5页
miR-146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在抑制炎症反应的加重和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病原微生物感染... miR-146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在抑制炎症反应的加重和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时,miR-146a作为重要的固有免疫信号调节分子,可以与经典的固有免疫应答体系共同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本文总结了miR-146a对固有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尤其是miR-146a的作用靶点及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固有免疫应答 综述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景锋 邵军军 +1 位作者 常惠芸 薛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5,共4页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固有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8
作者 梁小燕 刘忠民 +4 位作者 黄海球 武瑞 刘翔 杨小兰 钟毓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急性炎症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自然杀伤细胞(NK)及树突状细胞(DC1、DC2)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患者(非哺乳期乳腺炎组)...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急性炎症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自然杀伤细胞(NK)及树突状细胞(DC1、DC2)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患者(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N、NK、DC1、DC2的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组与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有无先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哺乳情况、不同发病年龄及不同乳房炎症包块面积各亚组与对照组间外周血N、NK、DC1及DC2的差异。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外周血中的N、NK及DC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0),DC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有无先天性乳头内陷组、有无哺乳组、不同发病年龄组及不同乳房炎症包块面积组各亚组N、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DC1细胞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有先天性乳头内陷组DC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无先天性乳头内陷者组(P<0.05)。有哺乳组DC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非生育高峰年龄(36~47岁)组中DC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生育高峰年龄(24~35岁)组(P<0.05)。不同乳房炎症包块组DC2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包块面积≥12.00 cm2组DC2细胞水平高于炎症包块<12.00 cm2组(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急性炎症期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固有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其紊乱程度可能与乳头内陷、有哺乳史、发病年龄及乳房炎症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急性炎症期 中性粒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数突状细胞 固有免疫
下载PDF
固有免疫信号因子MyD88在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欣 曹文富 +2 位作者 李艳 贺雄 赵苹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固有免疫信号因子MyD88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表达特点,探讨MyD88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和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制备模型实验过程中的... 目的观察固有免疫信号因子MyD88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表达特点,探讨MyD88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和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制备模型实验过程中的第6个月根据不同检测目的进行取材。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另一部分标本直接进行RT-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 HE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罗列规则有序,未见大量炎性细胞等异构细胞出现。而MyD88在内皮细胞轻度表达,而在星形细胞并未见明显表达。模型组肝小叶结构明显破坏,数量明显减少,结构紊乱无序,代之以大量异常细胞浸润,纤维增生等特点。内皮细胞、星形细胞等MyD88都有强烈高表达,并且以胞核表达为主,亦见胞浆表达。而基因和蛋白表达都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yD88在肝纤维化中表达显著增强,可能在纤维化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固有免疫 TOLL样受体 MYD88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体外系统血液固有免疫反应中CD4^+ CD25^+ T细胞及CD4^+ CD25^(high) T细胞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志丽 郭峰 +2 位作者 高志祥 顾军 张志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用体外系统血液固有免疫反应体系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灭活大肠杆菌悬液(3×108/mL)0.2mL作为免疫原激活剂加入枸橼酸抗凝的全血细胞悬液0... 目的用体外系统血液固有免疫反应体系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灭活大肠杆菌悬液(3×108/mL)0.2mL作为免疫原激活剂加入枸橼酸抗凝的全血细胞悬液0.2mL和血浆0.3mL中,37℃水浴1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的比例。结果在加入大肠杆菌的银屑病全血细胞组(银屑病实验组)CD4+ CD25highT细胞比例(1.88%)明显高于银屑病对照组(1.41%)(P﹤0.01),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的比例(16.86%,1.88%)明显低于加入大肠杆菌的健康实验组(24.26%,2.81%)(P﹤0.01);银屑病对照组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的比例(15.97%,1.41%)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21.75%,2.17%)(P﹤0.01);健康实验组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的比例群(24.26%,2.8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1.75%,2.17%),(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CD4+ CD25+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比例降低,外来抗原刺激后比例升高,但与健康正常人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复杂的系统免疫学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系统血液免疫反应 固有免疫 CD4+ CD25+T细胞 CD4+ CD25high 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