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固反应机制锂硫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雪 欧阳全胜 邵姣婧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3,97,共13页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且单质硫存在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等优势,被认为是发展前景良好的储能器件。然而,硫在常规醚类电解液中进行充放电是基于固-液-固两相转换的反应机制,会生成溶解性较高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从而引发穿梭效应...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且单质硫存在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等优势,被认为是发展前景良好的储能器件。然而,硫在常规醚类电解液中进行充放电是基于固-液-固两相转换的反应机制,会生成溶解性较高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从而引发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不可逆流失和锂负极腐蚀。因此,发展不涉及液相多硫化锂溶解于电解液的固-固反应机制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证明,通过优化正极材料设计、调控电解质体系及其协同设计等策略,可实现硫正极的固-固反应机制,避免多硫化锂溶解于电解液,从而提升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综述了硫正极实现固-固机制的可行途径并进行了机理探讨,最后对构筑高能量密度实用化锂硫电池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旨在解决贫电解液条件下锂负极腐蚀和硫正极基于固-固反应机制存在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设计 电解液调控 固-固反应机制
下载PDF
碳还原氧化铬的固-固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章福 任大宁 +1 位作者 万天骥 张鉴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3-199,共7页
作者在1000~11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碳还原氧化铬的实验,气体为媒质的固-固反应理论能较好地解析实验结果.实验表明:(1)提高还原温度、减小反应物的粒度能明显提高氧化铬的还原速度;(2)氧化铬的还原速度在急增期较大,温度越高这一... 作者在1000~11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碳还原氧化铬的实验,气体为媒质的固-固反应理论能较好地解析实验结果.实验表明:(1)提高还原温度、减小反应物的粒度能明显提高氧化铬的还原速度;(2)氧化铬的还原速度在急增期较大,温度越高这一特征更加显著.数据表明碳还原氧化铬的反应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5.33~72.04kcal/mol;(3)经相结构检测还原后的试样中没有发现 Cr_(23)C_6、Cr 和 CrO 存在,1050℃恒温180min 的试样有 Cr_3C_2和 Cr_7C_3存在,而1150℃恒温180min 的试样只有 Cr_7C_3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氧化铬 固-固反应
下载PDF
固-固反应法制备微米级丙酮酸钙微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天元 李焕兴 +2 位作者 刘艳 徐学甫 李新民 《化学工程师》 CAS 2002年第6期8-9,共2页
丙酮酸钙有很好的消耗脂肪、抗紫外线、除异味的作用。将丙酮酸钙制成微米级微粉后 ,可以通过皮肤毛孔被直接吸收 ,该微粉可以作为化妆品。
关键词 丙酮酸钙 微米级微粉 固-固反应
下载PDF
固-固反应合成纯相一氧化钛
4
作者 李庆奎 钟海云 +1 位作者 李荐 戴艳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研究了一氧化钛新材料的合成 ,分析了合成的许多途径 ,概述了固 固反应法合成的工艺及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 ,通过固 固反应 ,可以得到单一相金黄色的一氧化钛 ;但由于在反应过程中 ,固 固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小 ,致使氧... 研究了一氧化钛新材料的合成 ,分析了合成的许多途径 ,概述了固 固反应法合成的工艺及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 ,通过固 固反应 ,可以得到单一相金黄色的一氧化钛 ;但由于在反应过程中 ,固 固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小 ,致使氧的扩散沿骨架长距离进行 ,反应速度慢 ;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明显提高反应速度 ,当反应温度从16 73K提高到 1873K时 ,反应完全时间从 12h降至 3h ,但过高的反应温度会引起钛在真空中挥发 ,影响体系钛、氧的量比 ;添加适量的活性助剂 ,可使反应活化 ,促进反应物料结构致密 ,增加反应区域 ,加速固相反应的进行 ,在172 3K时反应完全时间从 10h缩短至 2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钛 合成 活性助剂 固-固反应
下载PDF
改进固-固反应法制备磷酸四钙粉体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方圆 蔡瑞波 +1 位作者 杨梦洁 杨洪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7-190,共4页
采用传统湿法反应和改进的固-固反应两种方法制备磷酸四钙(TTCP),用XRD,FT-IR对两种方法制得的TTCP进行分析,对比两种工艺所得产品性能差异,以寻求更合理、简便可行的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制备出较纯的TTCP,然相比于湿法,改... 采用传统湿法反应和改进的固-固反应两种方法制备磷酸四钙(TTCP),用XRD,FT-IR对两种方法制得的TTCP进行分析,对比两种工艺所得产品性能差异,以寻求更合理、简便可行的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制备出较纯的TTCP,然相比于湿法,改进固-固反应法因实验步骤简单,时间短,更适用于实验室与工厂批量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四钙制备 固-固反应 湿法反应
下载PDF
CaSO_(4)与气固产物的竞争反应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沈天褀 吕仲彬 +4 位作者 郭悦 陆海洋 张玉辉 贾鑫 许光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5,共10页
基于灰热载体的煤热解过程中,煤灰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与其所含的CaSO_(4)密切相关,但由于CaSO_(4)与还原气和半焦之间存在复杂的竞争反应,导致CaSO_(4)对热解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500℃~850℃条件下CaS... 基于灰热载体的煤热解过程中,煤灰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与其所含的CaSO_(4)密切相关,但由于CaSO_(4)与还原气和半焦之间存在复杂的竞争反应,导致CaSO_(4)对热解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500℃~850℃条件下CaSO_(4)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开展了CaSO_(4)-模拟热解气的气-固反应实验和CaSO_(4)-半焦的固-固反应实验,用于探究CaSO_(4)与还原气和半焦之间的竞争反应。结果表明:添加CaSO_(4)在低温时对H2收率无显著影响,但850℃时添加CaSO_(4)导致H2收率由1.11%降到0.96%,模拟热解气与CaSO_(4)的气-固反应验证了2H_(2)+CaSO_(4)→CaS+2H2O是H2收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高于700℃时,添加CaSO_(4)导致CO和CO_(2)的收率显著增加,如850℃时CO和CO_(2)收率分别由原煤热解时的11.57%和15.2%增加到添加CaSO_(4)热解时的31.60%和20.3%,CaSO_(4)与半焦的固-固反应证实了2C+CaSO_(4)→CaS+2CO_(2)和4C+CaSO_(4)→CaS+4CO是CO和CO_(2)收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结合热解过程中CaSO_(4)的分解率及质量衡算,固-固反应导致的CaSO_(4)的分解量约占总分解量的91.95%,表明相较于CaSO_(4)与还原气的气-固反应,热解过程中CaSO_(4)的分解主要归因于CaSO_(4)与半焦的固-固反应,这是CO和CO_(2)的变化量远高于H_(2)变化量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CaSO_(4) -反应 固-固反应 竞争反应
下载PDF
固-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大光 李海霞 +2 位作者 李铁虎 张鹤丰 章弘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以碱式碳酸铜、无水碳酸锰与草酸为原料,采用固-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了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前驱物,利用正交设计考察了原料中铜与锰的摩尔比、热分解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分解温度对产物的粒径影响... 以碱式碳酸铜、无水碳酸锰与草酸为原料,采用固-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了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前驱物,利用正交设计考察了原料中铜与锰的摩尔比、热分解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分解温度对产物的粒径影响最大。最小粒径产物的制备条件是:原料中铜与锰的摩尔比为 1∶2、热分解温度 400℃、热分解时间 2h。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的主要物相组成为Cu0. 425Mn0. 549O2,属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平均粒径为 11 .7~19nm。应用TG-DTA和DSC技术研究了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的热分解过程以及热分解动力学,采用Ozawa积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得前驱物的热分解机理函数均为G(a) =[ -ln(1-α) ]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化学反应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 热分解机理
下载PDF
固-化学反应制备纳米级氧化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玉萍 黄慧民 +2 位作者 郑育英 唐韵 江志键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氯氧化锆和草酸为原料进行低热固相反应,从而得到草酸氧锆前驱物,前驱物经煅烧得到纳米级ZrO2粉体.对前驱物进行了TG-DSC分析,对球磨条件、焙烧条件及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分解产物进行XRD测定和TEM扫描.结果表明:产物... 采用氯氧化锆和草酸为原料进行低热固相反应,从而得到草酸氧锆前驱物,前驱物经煅烧得到纳米级ZrO2粉体.对前驱物进行了TG-DSC分析,对球磨条件、焙烧条件及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分解产物进行XRD测定和TEM扫描.结果表明:产物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纯度高,得到四方相为主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其平均粒径在11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氧化锆 -化学反应
下载PDF
棉秆半焦与载镍橄榄石固-固化学链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艾热提·阿不都艾尼 亚力昆江·吐尔逊 +3 位作者 潘岳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迪丽努尔·塔力甫 钟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本实验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棉秆半焦(CSC)与载镍橄榄石(Ni/olivine)的固-固化学链反应特性,利用模型拟合法在等温条件下对29种模型函数进行拟合计算,从中选取了最优的三种模型,计算出棉秆半焦和载氧体的固-固反应动... 本实验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棉秆半焦(CSC)与载镍橄榄石(Ni/olivine)的固-固化学链反应特性,利用模型拟合法在等温条件下对29种模型函数进行拟合计算,从中选取了最优的三种模型,计算出棉秆半焦和载氧体的固-固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CO和CO_2是CSC与Ni/olivine反应的主要气体产物,固-固反应过程中,先析出CO后再析出CO_2,CSC并不会完全转换成CO_2,产气中CO的浓度比CO_2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气中CO和CO_2的浓度和产率增加。CO、CO_2和CSC利用三种不同模型函数计算出来的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27.5、46.4和69.8 kJ/mol。利用热重研究了CSC和Ni/olivine非等温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结果表明,CSC和Ni/olivine的反应从750℃开始,在890℃时反应速率达到了峰值,非等温反应活化能为72.05 kJ/mol,这与MFBRA等温动力学活化能基本相似,说明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半焦和镍基载氧体的固-固反应较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气化 固-固反应 微型流化床 等温动力学 橄榄石
下载PDF
硼铅丹延期药的固相热反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建春 俞金良 车吉成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对3种不同配比的硼铅丹延期药B1、B2和B4进行DTA、TG和DSC-TG热分析,研究了硼铅丹延期药固相热反应,反应主要集中在350℃附近以及450℃附近,推导出零氧平衡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燃烧产物进行了验证,推测其反应... 通过对3种不同配比的硼铅丹延期药B1、B2和B4进行DTA、TG和DSC-TG热分析,研究了硼铅丹延期药固相热反应,反应主要集中在350℃附近以及450℃附近,推导出零氧平衡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燃烧产物进行了验证,推测其反应产物为PbB2O4和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硼铅丹延期药 固-固反应 热分析
下载PDF
Mo-Al体系固-固界面反应研究现状
11
作者 杨卫华 李京龙 《新技术新工艺》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针对Mo-Al体系,利用固态相变阶段化分思想,从相关理论和试验出发试归纳总结了Mo-Al固-固界面反应的"孕育期"、初生相种类等情况的研究工作进展。由于Mo-Al固-固界面反应的新生相受控于热力学、动力学、Mo-Al体系尺寸、浓度等... 针对Mo-Al体系,利用固态相变阶段化分思想,从相关理论和试验出发试归纳总结了Mo-Al固-固界面反应的"孕育期"、初生相种类等情况的研究工作进展。由于Mo-Al固-固界面反应的新生相受控于热力学、动力学、Mo-Al体系尺寸、浓度等因素,仅依赖经典热力学是不可能得到统一合理的解释,因而Mo-Al体系的几种化合物Mo3Al8、MoAl4、MoAl5、MoAl6、MoAl12均有可能成为初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反应 孕育期 初生相
下载PDF
固-固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锆及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育英 黄慧民 刘志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采用固-固化学法,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锆及掺杂氧化锆粉体。经XRD,TEM和HRTEM表征,证明了产物大小均匀,形状规整,呈球状,分散性好,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5nm。本论文研究了固-固反应过程中球磨的作用,在球磨机械力的作用... 采用固-固化学法,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锆及掺杂氧化锆粉体。经XRD,TEM和HRTEM表征,证明了产物大小均匀,形状规整,呈球状,分散性好,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5nm。本论文研究了固-固反应过程中球磨的作用,在球磨机械力的作用下,扩散系数和局部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对固-固化学法制备前驱物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证明了在低温球磨过程中固-固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 -化学反应 热力学 球磨
下载PDF
用固体碳及CO/CO_2还原电炉粉尘中氧化锌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繁明 王文忠 八木顺一郎 《中国冶金》 CAS 2007年第2期43-46,55,共5页
用化学试剂和实际电炉粉尘作试样,考察了利用固体碳和CO/CO2进行氧化锌还原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固-固还原反应相比,气-固还原反应较快,但前者易受温度的影响。在CO/CO2—10,温度控制在1000-1100℃时,可保证电炉粉尘中... 用化学试剂和实际电炉粉尘作试样,考察了利用固体碳和CO/CO2进行氧化锌还原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固-固还原反应相比,气-固还原反应较快,但前者易受温度的影响。在CO/CO2—10,温度控制在1000-1100℃时,可保证电炉粉尘中氧化锌的顺利还原与气化分离。本研究为开发利用移动焦炭层的电炉粉尘处理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粉尘 氧化锌还原 气化分离 -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下载PDF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的固相合成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霞 刘永根 吴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16,20,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Cu1.5Mn1.5O4的室温固相合成法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室温固-固合成法制备纳米Cu1.5Mn1.5O4,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探讨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制备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得产物粒径,并表征复合氧... 目的:探讨纳米Cu1.5Mn1.5O4的室温固相合成法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室温固-固合成法制备纳米Cu1.5Mn1.5O4,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探讨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制备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得产物粒径,并表征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结果:最小粒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加热时间15min,微波功率为540W,热分解时间2.0h,热分解温度370℃,产物主要物相为Cu1.5Mn1.5O4,结构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d3m。结论:室温固-固合成法制备纳米粉末,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节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化学反应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 单因素 工艺条件
下载PDF
CaSO_4与CaS在N_2气氛下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1
15
作者 肖海平 周俊虎 +3 位作者 刘建忠 曹欣玉 范红宇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2-1326,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摩尔比下的硫酸钙和硫化钙混合物在N2气氛下的反应特性,探讨了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CaSO4和CaS的固固反应是CaS氧化生成CaO反应的速率控制反应.当CaSO4过量时,CaSO4与CaS的反应分两个阶段.在890~1120...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摩尔比下的硫酸钙和硫化钙混合物在N2气氛下的反应特性,探讨了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CaSO4和CaS的固固反应是CaS氧化生成CaO反应的速率控制反应.当CaSO4过量时,CaSO4与CaS的反应分两个阶段.在890~1120℃温度范围内CaSO4与CaS发生固固反应.在1160~1330℃温度范围内,剩余的CaSO4发生自身分解.当CaSO4与CaS的摩尔比为3∶1时,反应的活化能最大.CaSO4和CaS的反应机理可以采用液态共熔体模型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钙 硫酸钙 固-固反应 动力学
下载PDF
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庆平 姚明 陈刚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3期57-61,共5页
综述了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参与合成增强体的两个反应组分的状态不同,现有的反应制备工艺可分为固-固、气-液、液-液、固-液四种反应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反应模式所包含的方法和技术 笔者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综述了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参与合成增强体的两个反应组分的状态不同,现有的反应制备工艺可分为固-固、气-液、液-液、固-液四种反应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反应模式所包含的方法和技术 笔者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原位反应生成法 固-固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下载PDF
硼/铬酸钡延期药预点火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建春 俞金良 +1 位作者 鲍国钢 车吉成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9,45,共4页
通过对3种不同配比的硼/铬酸钡延期药进行DTA、TG和DSC-TG热分析,研究了硼/铬酸钡延期药固相预点火反应,结果表明其反应主要集中在750℃附近,并根据燃烧残渣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推测出零氧平衡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硼/铬酸钡延期药 固-固反应 热分析
下载PDF
风化煤参与的固—固反应(Ⅱ)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晓峰 《腐植酸》 1994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前,在有些腐植酸类产品的生产中,实际上已涉及到了风化煤参加的固—固反应问题。在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中,有风化煤与有机肥料的混合过程,两种固体物料除了物理混合外,还有无我们所希望的化学反应过程?在腐钠生产中,湿法工艺的烘干成本... 目前,在有些腐植酸类产品的生产中,实际上已涉及到了风化煤参加的固—固反应问题。在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中,有风化煤与有机肥料的混合过程,两种固体物料除了物理混合外,还有无我们所希望的化学反应过程?在腐钠生产中,湿法工艺的烘干成本高,有些厂采用了半干法工艺甚至想采用干法工艺,以尽量降低反应中的加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固-固反应
原文传递
Simulation of biodies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via solid base catalyst in a fixed-bed reactor
19
作者 李浩扬 潘晓梅 +2 位作者 肖洋 肖国民 黄金金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Biodies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based on a solid base catalyst in a fixed-bed was simulated. The lab and bench scale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effectively, in which the kine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it can descri... Biodies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based on a solid base catalyst in a fixed-bed was simulated. The lab and bench scale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effectively, in which the kine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it can describe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well. The Antoine equation of biodiesel is regressed with the vapor-liquid data cited of literature. The non-random two liquid (NRTL) model is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methanol and glycerol and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The Ternary phase map is obtained from Aspen Plus via the liquid-liquid equilibrium (LLE) data.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production in a fixed-bed performs in industrial scale after being magnified 1 000 times, the Aspen Plus simulation is employed, where two flowsheets are simulated to predict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at least 350. 42 kW energy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per hour to produce per ton biodiesel compared with data reported in previous re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base catalyst fixed-bed reactor Aspen Plus simulation biodies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下载PDF
原位自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颖 郝远 +1 位作者 寇生中 鲁学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3-26,共4页
介绍了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特性和气-液、固-液、液-液与固-固4种反应模式,并提出了工业应用还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 原位自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反应 弥散放热法 增强体 -反应 -反应 固-固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