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5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组织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与进路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劲 尹西明 +1 位作者 陈泰伦 金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对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新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仍缺乏指导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与转型升级的方法论和创新管理新思想。面向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新使命与新挑战,批...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对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新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仍缺乏指导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与转型升级的方法论和创新管理新思想。面向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新使命与新挑战,批判性回顾国家创新体系、新型举国体制和有组织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瓶颈”,基于整合式创新思想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提出以“有组织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新战略范式,明晰有组织创新的内涵边界和理论基础,系统探讨其核心构成要素和典型特征,进一步从结构、过程和功能视角阐释运行机理,提出实践进路。研究结果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战略导向从后发追赶、创新驱动向超越追赶、创新引领转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路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形成科技先导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引与战略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新型举国体制 企业主导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菁奇 金露露 张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长三角区域 效能建设与提升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挑战与趋势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哲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正在深刻影响并有力引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数字技术供给能力、供给质量、扩散水平的结构性因素,与数字技术同步发生着深刻变化。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正在深刻影响并有力引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数字技术供给能力、供给质量、扩散水平的结构性因素,与数字技术同步发生着深刻变化。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和复杂严峻的挑战。未来,应通过提高数字技术前瞻布局能力,加快培育造就数字人才,强化数字战略科技力量,完善数据要素治理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 国家创新体系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的全域建构与科技体制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5,共9页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一国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下,各类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要素、开展创新活动,相互作用、关联互动而构成的复杂系统,本质上是“域”和多元“域”组成的系统。经济理性、制度结构、文化价值等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质态和...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一国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下,各类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要素、开展创新活动,相互作用、关联互动而构成的复杂系统,本质上是“域”和多元“域”组成的系统。经济理性、制度结构、文化价值等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质态和演化方向。科技体制改革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其持续演化的重要动力,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创新体系的域观特征,应对域际融通、域中有域、域内协调等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基本按照三条脉络展开,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域观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解决制度障碍和约束问题。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内外部形势需求的变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以国家创新体系整体能力提升为导向,超越国家创新体系这个科技域的局限,站在更宏大的域观视角,强有力地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体制改革 域观范式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概念由来、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海若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国家创新体系是各创新主体、环节、要素在创新环境中相互影响、彼此互动所形成的系统网络。这一系统的效能决定了国家创新能力水平,更直接影响了一国在国际经济发展领域竞争优势的构建,因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概念由来... 国家创新体系是各创新主体、环节、要素在创新环境中相互影响、彼此互动所形成的系统网络。这一系统的效能决定了国家创新能力水平,更直接影响了一国在国际经济发展领域竞争优势的构建,因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概念由来看,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建立在李斯特“国家体系”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正式提出,其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和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崭新道路。从历史演进来看,主要分为1949-1977年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体系阶段、1978-1997年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开始萌芽阶段、1998-2011年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探索起步阶段、2012-2020年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阶段、2020年以来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发展阶段等五个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政府与市场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是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按计划循序渐进完成等诸多显著特征。从实践路径来看,要准确把握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要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三个创新环节间的互动耦合;要充分激发各级组织、机构、企业、人才的创新活力,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
下载PDF
党领导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华 李沫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保障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共生共赢的和谐关系,能够有效激发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优势。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既重视绩效改进又重视能力建设的效能理论体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保障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共生共赢的和谐关系,能够有效激发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优势。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既重视绩效改进又重视能力建设的效能理论体系,二十大报告关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大部署,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效能理论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几年来,已成长为建国以来少数走在全球前列的优势领域,是党的领导下国家创新整体效能提升的典型案例,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但在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党的领导作用实现的途径与理论预期尚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亟待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积极推动“有为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整体效能 党的领导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技术—经济范式赶超机遇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概念框架、日本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燕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1,65,共10页
[目的/意义]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视角把握后发经济体摆脱“追赶—落后—追赶”路径依赖,实现赶超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的关系,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有效抓住新一轮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依据和思路。[... [目的/意义]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视角把握后发经济体摆脱“追赶—落后—追赶”路径依赖,实现赶超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的关系,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有效抓住新一轮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过程]首先,构建技术—经济范式赶超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框架;然后,分析日本促进技术—经济范式超越追赶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向;最后,辨析当前中国与日本实现技术—经济范式赶超面临的情境异同,指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的方向。[结果/结论]“导入期”和“转折期”是后发经济体实现技术—经济范式超越追赶中的关键进程,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给予有效的制度、组织及资源支持。日本经验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转型有4点启示:兼顾范式追赶和范式引领两个有着本质性差异的目标,重视但不拘泥于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围绕潜在优势产业布局及一体化政策配套转型,以及着重思考如何借助海外投资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范式 超越追赶 国家创新体系 日本经验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重塑与发展举措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劲 李根祎 《创新科技》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战略支撑,亟须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战略规划,重塑国家创新体系并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可持续提升的体制...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战略支撑,亟须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战略规划,重塑国家创新体系并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可持续提升的体制机制。面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紧迫目标,需要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性重塑和功能性重塑,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生产力布局。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关系已从“政府—市场”的二元互动共进范式向“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互动共进范式演变。从强化政府凝聚力、激活市场竞争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3个方面探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重塑与发展举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创造活力
下载PDF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
9
作者 张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10,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论断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论断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布局,是高等教育发挥龙头作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应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极具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时代课题,需要在跨系统、跨领域、跨主体间协调推进,推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国家创新体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举措
10
作者 杨洋 李哲 +1 位作者 蔡笑天 韩军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知识的数量、结构以及知识生产与知识配置的能力提出了新需求,进而引致对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的新需求。这些需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度耦合,可以通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支撑经济...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知识的数量、结构以及知识生产与知识配置的能力提出了新需求,进而引致对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的新需求。这些需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度耦合,可以通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支撑经济发展、推进原始创新等重要方面的能力来实现。需要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对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进行系统性优化与调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供给能力。同时,要通过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平台等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治理的底层支撑能力,确保有效推进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创新体系 原始创新 国家战略需求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现实阻碍与可行路径
11
作者 金保华 李四平 王超 《科技智囊》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是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的迫切要求。当前,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还面临着不少亟待破解的内外部的现实阻碍。[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政策... [研究目的]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是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的迫切要求。当前,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还面临着不少亟待破解的内外部的现实阻碍。[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分析以及案例探讨,从思想认识、政策环境、体制机制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现实阻碍,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可行路径。[研究结论]国家和政府应在舆论宣传、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与支持,为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政策环境;地方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领域,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等途径,着力破解障碍和壁垒,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切实担负起科技创新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融入 国家创新体系 现实阻碍 可行路径
下载PDF
数字贸易赋能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具体路径与政策框架
12
作者 程时雄 鲁钰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4,共1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并逐渐成为国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外贸结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首先,将国家创新体系划分为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递进式剖析数字贸...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并逐渐成为国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外贸结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首先,将国家创新体系划分为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递进式剖析数字贸易在知识生产、扩散与应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其次,将国家创新体系解构为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等不同组成部分,分析数字贸易赋能国家创新体系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从创新主体来看,数字贸易能够模糊创新主体边界,丰富创新主体类型,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形成高效交互网络;从创新资源来看,数字贸易在加快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传统创新要素流动之外,进一步放大数据这一创新活动的核心投入要素的增值效应;从创新机制来看,数字贸易能够打造学科融合创新、生产分工及时响应和供需有效对接的创新组织模式;从创新环境来看,数字贸易改善了创新环境,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思潮,助力形成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此外,基于数字贸易的发展特点分析当前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关键挑战,从建设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政策、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贸易创新示范区、优化数字贸易监管体系和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等方面提出打造高质量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主体 创新资源 创新机制 创新环境 创新效能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的研究
13
作者 杜传忠 李钰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5,共11页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需统一于共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着眼于领跑式创新和全面创新,深入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实践场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需统一于共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着眼于领跑式创新和全面创新,深入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实践场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需首先从创新目标、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四个层面完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性重构,进而明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作用机制。最终在实践路径上,要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制度创新,破除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体系,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构建数字生态,实现创新要素变革和创新体系提质增效;强化开放创新,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引导科技向善,建设惠及大众的国家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新型举国体制 新一轮科技革命
下载PDF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国家创新体系的现实契合与应然互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1,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成果,是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引擎。从现实基础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建设是市场的选择,能够满足创新体系高效管理、成果转化的实践需要。但是,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自身底层技...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成果,是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引擎。从现实基础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建设是市场的选择,能够满足创新体系高效管理、成果转化的实践需要。但是,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自身底层技术逻辑不完善、规范基础缺位,其在嵌入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的过程中极易衍生基本人权侵扰、意识形态扭曲、规范认定困难等技术制度风险。为进一步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正向价值,应当以数据安全和算法监管为着力点,搭建以核心共识和科技伦理为价值内核,以完善国内法规体系、对接国际贸易规则为外部保障的框架体系,发挥人才的主体作用,以技术要素整合调配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国家创新体系 数据安全 思想异化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介入口径、潜在风险与法律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优化需要积极利用好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口径:一是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二是行政主体的创新管理效率改进,三是加快创新体系优化的成果转化。但是,新一代... 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优化需要积极利用好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口径:一是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二是行政主体的创新管理效率改进,三是加快创新体系优化的成果转化。但是,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创新体系优化也存在技术应用、思想异化以及成果转化三个方面的风险。针对于此,需要从技术本身出发,从规制与保障两个方面促进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一方面,完善技术应用,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安全治理,强化“价值理性”建设,避免思想异化风险;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发展以及人才保障方面建构激励制度,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背后的开发、应用者积极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国家创新体系 数据安全 思想异化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的数字化重构——新型举国体制驱动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任伍 温馨 武天鑫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
新型举国体制界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使命及其现实挑战,其通过战略驱动、市场驱动和制度驱动牵引国家创新体系重构升级。数字化重构能够变革创新效能生成机制,是国家创新体系变革的必然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举国体制驱动国家创新体系... 新型举国体制界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使命及其现实挑战,其通过战略驱动、市场驱动和制度驱动牵引国家创新体系重构升级。数字化重构能够变革创新效能生成机制,是国家创新体系变革的必然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举国体制驱动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重构的机理与路径开展研究,本文发现数字化重构驱动新型举国体制与国家创新体系兼容适配,重塑国家创新体系的使命机制、协同机制和治理机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绩效。数字化重构赋能国家创新能力跃迁,推动数字创新机制演化升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果绩效。以数字化重构加速凝聚创新战略的使命共识、放大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力量、驱动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以及引领国家创新制度变革构成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重构的主要战略路径。本文通过探究新型举国体制、国家创新体系和数字化重构的协同演化逻辑,揭示数字化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因、路径及其效能生成机制,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新型举国体制 数字化重构 创新效能 创新机制
下载PDF
财政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转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姚东旻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3,共15页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新“突变”时所面临的不同市场选择,以及政府借助不同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影响科技创新的“遗传与扩散”过程。国家创新体系转型需遵循创新市场演化的基本规律,顺应科技创新演化规律的财政科技支持手段方能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成功转型。创新体系有效转型需从物质基础、市场选择、关键动力、融资机制四方面着力,为面向重大应用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持续增长的投入保障,以财政手段引导多元主体融合参与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共生演化过程,遵循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选择规律,最终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循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系统转型 创新市场演化 财政科技投入
下载PDF
科技资源与创新环境何以协同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18
作者 杨帮兴 杜宝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6-66,共11页
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既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未来一段时期内落实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工作主线。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以全球87个国家为案例,运用多周期fsQCA方法,实证检验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对国家创新体系整... 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既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未来一段时期内落实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工作主线。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以全球87个国家为案例,运用多周期fsQCA方法,实证检验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组态模式。结果发现:①科技资源或创新环境任何单一配置均无法有效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长,两者匹配协同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条件;②存在4种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资源与创新环境协同配置模式:“科技人力、财力资源+创新市场环境”融合驱动型、“科技信息资源+创新合作环境”双轮驱动型、“科技人力资源+创新市场、创新合作环境”融合驱动型以及“科技财力、物力资源+创新吸收环境”融合驱动型;③科技资源配置组态具有显著全球地域差异性特征和地理集聚特性,部分组态之间具有明显的路径排他性、组态演化趋势及条件组合等效替代。从科技资源与创新环境协同配置视角打开导向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黑箱”,明确驱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变化的主要因素和组态模式,为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创新环境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效能 fsQCA
下载PDF
基于城市视角的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评价
19
作者 相瑞兵 田成诗 侯立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6,共6页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亟须立足本土实际,从城市视角客观评价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这对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政策,推动体系效能提升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城市视角的国家创新评价指标体...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亟须立足本土实际,从城市视角客观评价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这对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政策,推动体系效能提升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城市视角的国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OPSIS/DEA混合模型,从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对35个中心城市的创新效能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中心城市的创新效率偏低,创新能力偏弱,呈现由东到西逐级递减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间的协调性测度结果显示,各中心城市以高水平协调和低水平协调为主,两者间多呈现同步变化;而创新条件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能力是影响城市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间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 创新效率 TOPSIS/DEA混合模型
下载PDF
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的价值辩证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32,共10页
当今,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和制度风险。新一代人工智能应作为效能阀门在内容生产、产业融合和产业转型三方面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转化效率,为多元创新... 当今,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和制度风险。新一代人工智能应作为效能阀门在内容生产、产业融合和产业转型三方面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转化效率,为多元创新主体开拓成果产出思路、拓宽成果转换路径提供保障。然而,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有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对国家创新体系优化造成场域障碍;诱发数据安全风险和算法应用风险,对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形成数据屏障;增大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对国家创新体系深化打开规范缺口。基于此,为发挥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助力作用,应基于技术资源与创新成果连接点,从规范供给、制度运行和人才支撑等维度系统建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扫清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的环境障碍、机制桎梏和规范屏障,从而建设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 国家创新体系 数据安全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