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连载之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科学第一次应运诞生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放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6-102,136,共18页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是科学三大发现惊人,技术三大发明震世,资本主义三大矛盾凸显,工人运动三大浪潮叠起,思想理论三大成果凝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亲密战友参加三种社会实践,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批判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是科学三大发现惊人,技术三大发明震世,资本主义三大矛盾凸显,工人运动三大浪潮叠起,思想理论三大成果凝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亲密战友参加三种社会实践,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批判三个思想来源,进行三场理论斗争,构建科学三大组成部分。当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有新认识、新理解和新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与建设和谐世界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玉海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51,共3页
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理论。2006年5月12-14日,由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和菏泽学院共同主... 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理论。2006年5月12-14日,由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和菏泽学院共同主办的“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菏泽学院召开。与会学者以“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建立和谐世界的时代背景、内涵、目标、价值与原则、历史意义、途径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内涵、目标、原则、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推动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建设和谐世界”这一重大课题,本刊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择以下6篇发表,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国学者对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重大理论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谐世界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经验 发展历 建设工程 时代条件
下载PDF
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放 耿化敏 吴起民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年第1期196-236,共41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建设(续篇)
4
作者 高放 耿化敏 吴起民(整理)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年第2期212-236,270-271,共26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一起共同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一起共同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发展
下载PDF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
5
作者 齐世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6,共6页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中国都曾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短暂的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多次出现.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关于社...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中国都曾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短暂的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多次出现.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另类”写法——评高放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
6
作者 蒲国良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一部别具一格的国际共运史 读完高放教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掩卷沉思,第一个感觉就是:一部厚重的别史。它洋洋洒洒近千页,70余万字,厚重者一也;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大32开本,装帧素雅,厚重者二也;通览全书,其间凝... 一部别具一格的国际共运史 读完高放教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掩卷沉思,第一个感觉就是:一部厚重的别史。它洋洋洒洒近千页,70余万字,厚重者一也;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大32开本,装帧素雅,厚重者二也;通览全书,其间凝聚着作者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研究的心血,厚重者三也;文章内外,浸透着作者对历史的忧思与对未来的警示,厚重者四也;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一颗赤子之心,厚重者五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另类” 高放 写法 国际共运 学研究 社会主义 厚重 作者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价值、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7
作者 吴克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1期60-62,共3页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重点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当前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认真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学科价值、研究对象和学习...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重点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当前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认真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学科价值、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学科价值 研究对象 学习方法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里程碑——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
8
作者 崔亚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 ,其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次大会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里程碑 。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地位 中国共产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访王学东教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东 邓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5,共5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苏东剧变以后,传统的国际共运史学科受到冲击,"世界社会主义"概念开始被频繁使用,国际共运史学科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改称为世界社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苏东剧变以后,传统的国际共运史学科受到冲击,"世界社会主义"概念开始被频繁使用,国际共运史学科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改称为世界社会主义学科,一度出现了用"世界社会主义"替代"国际共运史"的趋势。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虽然密切相关,甚至有部分内容相互重合,但是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还是有显著区别的,不可等同视之,更不能相互替代。应当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来延续或补充国际共运史,而不能用世界社会主义来取代国际共运史。因此,为促进学科发展,有必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厘清两者的关系,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刊就此问题对我国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家王学东教授进行了专访,以期帮助学界更好地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世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世界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动运历文献》
下载PDF
略论新形势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学
10
作者 高振平 李梅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世界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年轻一代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加强素质教育,贯彻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的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影响,国际共产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世界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年轻一代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加强素质教育,贯彻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的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地方甚至将其列为学生阅读教材,成为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之一,这实在是历史教学的悲哀。当前,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学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本文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 新形势 资本主义制度 科学认识 教学目的 有中国特色 中学历 教学过程 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PDF
读周作翰、梁亚林主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11
作者 肖轩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18-118,共1页
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编写、由湖南师大政治系周作翰和陕西师大梁亚林两位教授主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已由高教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了。近些年来,国际共运史教材尽管已出版过多种,在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也各有千秋,但对当代国际共... 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编写、由湖南师大政治系周作翰和陕西师大梁亚林两位教授主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已由高教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了。近些年来,国际共运史教材尽管已出版过多种,在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也各有千秋,但对当代国际共运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阐述和评价不够系统、完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析和人物评价,有的失诸偏颇。而本书既吸取了过去兄弟院校教材的成果,又有它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国际共运 发展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经验 体系结构 重大历事件 人物评价 国家改革 教材
下载PDF
新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即将出版发行
12
作者 韦秉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由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和广西民族学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编写和修订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今年年底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为了适应大专院校理论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同时也可作为干部、青年自... 由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和广西民族学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编写和修订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今年年底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为了适应大专院校理论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同时也可作为干部、青年自学的参考书。原书于1982年10月写成,由中南民族学院铅印,供内部使用。在使用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出版发行 中南民族学院 教材 中央民族学院 使用过程 专业教学 国际共运 大专院校 新编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导言
13
作者 周作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2,共3页
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编写的卫星电视教育中学师资培训政教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供各类成人高校、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选作教材)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上溯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下迄1989年,较系... 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编写的卫星电视教育中学师资培训政教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供各类成人高校、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选作教材)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上溯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下迄1989年,较系统地揭示国际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历史过程。这对帮助读者理解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有重要作用。“导言”简明阐述这门学科的性质、主线、体系、分期、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兹刊登于后,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运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社会主义制度 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 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解放 研究对象 共产
下载PDF
江苏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备组成立
14
《江苏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34-34,共1页
三月十一日,我省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和科研的同志,举行座谈会,全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委会秘书长校纪英同志到会介绍了有关情况;会上协商产生了江苏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备组。五月二十五日,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 三月十一日,我省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和科研的同志,举行座谈会,全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委会秘书长校纪英同志到会介绍了有关情况;会上协商产生了江苏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备组。五月二十五日,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研究了一九八二年的工作。主要有:(一)发展会员;(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三)编辑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参考资料》(不定期);(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江苏省 学会 编辑出版 筹委会 研究活动 座谈会 中心内容 参考资料 教学
下载PDF
新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举行定稿会
15
作者 杨章明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3期39-39,共1页
上海、四川、成都教育学院联合编写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师、干部进修自学教材)今年4月20—30日在上海举行定稿讨论会。该书将于一九八四年底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前言、十五章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约四十五万字,从184... 上海、四川、成都教育学院联合编写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师、干部进修自学教材)今年4月20—30日在上海举行定稿讨论会。该书将于一九八四年底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前言、十五章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约四十五万字,从1847年写到1956年。本书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按题分章,打破了以往共运史教材的传统体系,和不易把握要点的弊病;第二,内容上重点放在十月革命以后,基本上克服了重十月革命前的历史,轻十月革命后的历史的弱点;第三,对国际共运史的若干疑难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吸收了理论上的新成果,对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人物也力求进行实事求是的介绍;第四,充分考虑成人进修、函授、自学的特点,每一章的结构有六个部分:教学指示、教学内容、探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十月革命 初步探讨 教育学院 新成果 国际共运 实事求是 事件 进修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1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3-6,共4页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作为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必须为这个政治任务服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作为基本要求。具体做法和体会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作为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必须为这个政治任务服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作为基本要求。具体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资本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危机 无产阶级 认识问题 正确认识 具体做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表述的一点意见
17
作者 孔繁锦 骆鉴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33-38,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是没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只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才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因此,在编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材时,一开始就完整地、准确地表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说 恩格斯 无产阶级 列宁 自由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资产阶级 世界观 斯大林 资本主义
下载PDF
《简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辞典》编写会议在武汉师院举行
18
作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122-122,共1页
由武汉师院政教系发起,有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和江苏师院等五所院校共同协作的《简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辞典》编写会议,前不久在武汉师院举行。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师院 武汉 安徽大学 政教 选择条 大读者 问题分类 南京大学
下载PDF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入门百题》出版
19
作者 冰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98-98,共1页
东北师大政治系李靖宇等同志编写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入门百题》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在吸取国际共运史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解答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百个问题。它按照历史线索... 东北师大政治系李靖宇等同志编写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入门百题》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在吸取国际共运史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解答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百个问题。它按照历史线索把这一学科的主要内容连成知识系统,对所提出的问題作出较完整的答案。具有重点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国际共运 科研成果 线索 出版社 入门 知识系统 北师大 主要内容 河北
下载PDF
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提供的一条基本经验
20
作者 文晓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6,共6页
140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激荡于六大洲的浩瀚洪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百折不回的大趋势,其间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14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最根本的一条经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经验教训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 政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