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LUCC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邦耀 石丹 毕馨予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基于RS和GIS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城市群1990—2017年间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城市群范围内LUCC进行计算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研究区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城乡居民用地逐年... 基于RS和GIS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城市群1990—2017年间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城市群范围内LUCC进行计算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研究区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城乡居民用地逐年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明显,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需要注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稳定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空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 LUCC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失衡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晓东 刘强 +4 位作者 李文鹏 张慧荣 熊海钦 王长琪 陈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环境脆弱。2004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查明区域地下水失衡、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水位统测和长期监测,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水均衡分析、...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环境脆弱。2004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查明区域地下水失衡、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水位统测和长期监测,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水均衡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贡献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地下水均衡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2020年地下水水位比2004年平均下降2.23 m,地下水储存量年均减少10.90×10^(8) m^(3);平原中部农业集中灌溉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尤其通辽科尔沁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最为明显;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贡献度为33%,科尔沁区超过50%;地下水水位下降区水位埋深从4.71 m下降至8.34 m,导致草地退化,面积减少,覆盖度下降;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24.28×10^(8) m^(3)/a。用于农业灌溉的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提出了提高节水灌溉能力,调整种植结构、引入外源水及压缩地下水开采量等综合治理建议。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农业种植规划、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开采 耕地 生态问题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刘沁萍 李欢 +4 位作者 田洪阵 魏娜 吴筝 李乐 常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5-1705,共11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土地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海岸带则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土地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海岸带则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结果表明:①1985—2021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总体趋势以耕地萎缩和不透水面扩张为主,其次是林地扩张,再次是灌丛、草地和裸地收缩,最后是水域小幅度扩张。②前期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后期以耕地、林地和不透水面为主。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离散程度低,耕地向不透水面转换的变化比例最高,集中分布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高的经济圈地带。④森林覆盖率总体上升0.88%,森林面积增加了4088.89 km^(2),满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5.1.1目标。森林覆盖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控制,呈现改善趋势,满足可持续发展15.2目标要求。土地退化率前期迅速增加,后期趋于稳定,36 a间研究区土地退化率为11.76%,土地退化面积仍高于改善面积,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5.3(土地退化零增长)还存在一定距离。未来需合理规划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加大土地改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下载PDF
2017~2022年韩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
作者 田渊 王立廷 《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498-504,共7页
为了研究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为韩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本文以韩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Esri发布的10米分辨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对韩城市2017~202... 为了研究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为韩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本文以韩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Esri发布的10米分辨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对韩城市2017~2022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2年水域、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变化最大。2017~2022年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绝对值最小为耕地,最大为林地。2017~2022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不断增加,表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动态度 韩城市
下载PDF
实用性村庄规划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扎鲁特旗北宝力稿图嘎查为例
5
作者 王慧丽 郝文静 《华北自然资源》 2024年第3期140-144,150,共6页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优化调整村庄各类用地布局是村庄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扎鲁特旗北宝力稿图嘎查为例,运用土地利用结构模型分析了村庄规划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旨在体现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科...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优化调整村庄各类用地布局是村庄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扎鲁特旗北宝力稿图嘎查为例,运用土地利用结构模型分析了村庄规划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旨在体现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并凸显土地利用研究在村庄规划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动态度
下载PDF
近20年大理州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6
作者 李熙伟 郑琳 +2 位作者 申曦 林小柏 周芹芳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8期152-155,共4页
以大理州作为研究区,选择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等理论方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州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林地、草地... 以大理州作为研究区,选择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等理论方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州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林地、草地和不透水表面变化为主,不透水表面面积持续上升,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和林地间保持动态平衡,草地主要转变为了耕地和林地,不透水表面主要由耕地和草地转入;大理州近20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是大理州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家洱海保护政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州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驱动力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乌云通拉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3期94-96,100,共4页
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前提是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这对于合理开发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对1990-2020年呼伦贝尔市的土地利用... 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前提是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这对于合理开发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对1990-2020年呼伦贝尔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市的主导地类是林地和草地,约占总面积的88%;(2)1990-2020年,动态变化最明显的是未利用地和草地,动态度分别为0.077 40%、-0.009 53%;(3)1990-2020年,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的转变过程非常显著,其中,林地和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上升,未利用地的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草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和未利用地,耕地主要转变为草地,建设用地主要转变为耕地,林地主要转变为草地和未利用地,水域主要转变为未利用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变为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动态度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2005—2020年为例
8
作者 祝悦 刘家福 +3 位作者 张柏豪 孔祥力 张震禹 文思懿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土地利用是反映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研究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异,为松花江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松花江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是反映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研究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异,为松花江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松花江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耕地分布在松嫩平原中部,耕地转入主要来源是林地和草地;林地面积作为6个地类中面积最大的类型,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西部和东部地区,林地大部分转出变为耕地和草地;草地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共减少6747.85km 2,零星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水域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建设用地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共增加2564.34km 2。2005—2020年单一土地动态度绝对值最小为林地,最大为未利用土地。2005—2020年综合土地动态度不断增加,代表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动态度 松花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丹江口水库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小根 段小芳 +3 位作者 付景保 李思瑶 邓梦莹 张子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8,共9页
以丹江口水库所属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为研究区域,以2000年、2010年、2020年为研究时间节点,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并引入土地利用动态度... 以丹江口水库所属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为研究区域,以2000年、2010年、2020年为研究时间节点,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并引入土地利用动态度、开发度、耗减度等指数,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其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为水体,其次为林地、耕地、草地、人造地表、湿地、未利用地;水体面积在2000年、2010年、2020年占比分别为5.61%、8.66%、12.88%,20年来,水体的面积变化波动最大,2020年水体面积较2000年的增加了428.56 km^(2),人造地表的面积增加了86.91 km^(2),其他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均在减少;水体的土地利用开发度最高,处于快速发展期,丹江口大坝的加高工程是引起水体这一土地覆被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掌握丹江口水库周边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有利于其土地规划与水土资源保护等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GIS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贵阳市红枫湖水源保护区生态风险演变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江林 李阳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9-233,239,共6页
以贵阳市饮用水源地红枫湖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年,2007年,2013年3期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从生态风险评价的角度出发,利用ArcGIS,ERDAS IMAGINE平台,通过逐网格采样和空间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红枫湖保护区不同时间范围内的土地利用... 以贵阳市饮用水源地红枫湖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年,2007年,2013年3期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从生态风险评价的角度出发,利用ArcGIS,ERDAS IMAGINE平台,通过逐网格采样和空间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红枫湖保护区不同时间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结果表明:近22a主要以中间等级生态风险为主,1991—2007年低生态风险、较低生态风险和中生态风险所占面积比例均下降。2007—2013年低生态风险、较低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面积比例均呈现上升趋势。土地利用转移则以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最为显著,耕地总体呈现降低趋势,而林地、建设用地总体则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水源保护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生态风险演变
下载PDF
近25年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蕾 王志明 +2 位作者 王欣欣 李秉柏 化国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8-521,共4页
以常熟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3期的1∶10万Landsat/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该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常熟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耕地流出强度大,... 以常熟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3期的1∶10万Landsat/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该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常熟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耕地流出强度大,年均递减率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少,建设用地比重增加,土地利用不平衡。说明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农业集约化因素密不可分,应从人口、政策、规划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驱动力
下载PDF
阜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文波 吴云 +1 位作者 姬翠翠 姚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848-14851,共4页
以1998年和2007年2个时相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软件eCognition对影像进行分类,得到两时相的土地利用图,之后做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该区各类土地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998~2007年该区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主... 以1998年和2007年2个时相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软件eCognition对影像进行分类,得到两时相的土地利用图,之后做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该区各类土地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998~2007年该区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林草地和其他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增加最快,年增长率达8.47%;耕地、煤矿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达7090.71hm2。造成该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法规的推动等。另外,煤矿开发与复垦也是造成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变化分析
下载PDF
都江堰市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春燕 王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140-4143,4147,共5页
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择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利用总体... 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择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问题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ARCGIS
下载PDF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春燕 陈建清 巩学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农用地、园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的覆被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俊 张洪潮 +3 位作者 曾剑 樊旺东 乔双 吴致远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1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本文以湖南龙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8年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等方法,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再结合相关驱动因子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期为龙山县土地利... 本文以湖南龙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8年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等方法,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再结合相关驱动因子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期为龙山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鸭绿江口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姚有庆 郭屹岩 +1 位作者 李富祥 张春鹏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33-241,共9页
为探索鸭绿江口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并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质量与生境质量水平,对土地... 为探索鸭绿江口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并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质量与生境质量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土地类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且向建设用地与养殖水面转化显著,转入面积分别为56.54和35.80 km^(2),分别占转入总面积的50.85%和32.2%;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上升,相较于2000年,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率分别为1.18%和3.95%;2000、2010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4629、0.4557和0.4416;从2000年到2020年,低等级用地类型面积占比由12.15%上升至16.52%,高等级用地类型面积占比则由32.84%下降至29.32%。由此可见,鸭绿江口湿地生态退化趋势明显,建设用地和养殖水面用地面积的扩张是土地格局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湿地 生态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InVEST模型
下载PDF
托克逊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8期131-132,157,共3页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研究区1996年与2009年的2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托克逊县近13a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托克逊县近13a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及原因,提出...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研究区1996年与2009年的2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托克逊县近13a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托克逊县近13a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及原因,提出托克逊县合理用地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逊县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动态度模型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西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亚鑫 周维博 宋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90,共7页
为探究西安市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对降雨-径流过程产生的影响,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SCS模型对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N的高值区在逐步扩大;在相同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状态下,同一时期的径流量... 为探究西安市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对降雨-径流过程产生的影响,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SCS模型对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N的高值区在逐步扩大;在相同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状态下,同一时期的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1995年、2000年、2006年、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得到三个时段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知产流能力较强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逐步扩大,产流能力较小的耕地、林地的面积逐步减小。可见,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使得西安市主城区的径流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主城区 土地利用 径流 SCS模型 CN值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城市化
下载PDF
近30年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薛嵩嵩 高凡 +1 位作者 何兵 闫正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229,I0002,共8页
[目的]识别新疆乌伦古河流域近30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为指导该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区1989,1998,2006和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综合利用3S技术,监测并分析研究区近30 a LUCC... [目的]识别新疆乌伦古河流域近30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为指导该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区1989,1998,2006和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综合利用3S技术,监测并分析研究区近30 a LUCC时空演变特征,采用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计算并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结果]①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扩张趋势,水体和湿地面积呈微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呈显著减少趋势,林地面积呈波动增加趋势,草地面积1989-2006年呈减少趋势,2006-2017年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中,耕地净增加量最大(847 km 2),未利用地净减少量最大(744 km 2),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显著区域主要位于福海县、杜热乡和齐干吉迭乡;②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1989年的146.75增加至2017年的168.2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由1989年的2.635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915亿元,净增加0.28亿元。[结论]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及相互转换,研究区土地资源总体处于高强度发展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相应响应,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3S技术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综合指数
下载PDF
基于GIS-Logistic耦合模型的广河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晨晴 刘淑英 王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5,共8页
【目的】探究甘肃省广河县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方法】基于GIS平台,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诊断曲线,研究了2009-2014年广河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影响耕地、林地、草地、建... 【目的】探究甘肃省广河县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方法】基于GIS平台,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诊断曲线,研究了2009-2014年广河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影响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2009-2014年间,广河县耕地、草地、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的面积占总转移量的51.14%,草地向耕地转移的面积占总转移量的33.17%.通过ROC检验得到各种土地类型的拟合度分别为:耕地0.645,林地0.717,草地0.797,建设用地0.954,水域0.942,未利用地0.978,拟和结果较满意.【结论】广河县以耕地与草地为主,呈西南耕东北草分布.2009-2014年间,呈现各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其中耕地是建设用地主要转入源,草地是耕地主要补给源.影响耕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高程和人口密度;影响林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地形位、坡度和人均纯收入;影响草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地形位;影响建设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距村庄距离;影响水域分布的关键因素是高程;影响未利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地形位、高程、人均纯收入、距建制镇的距离和距采矿用地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