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经济分报告
1
作者 张清勇 曾虹云 +4 位作者 仲济香 夏则霞 温馨 高思悦 丰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3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集中于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城市土地供给结构与策略的时空动态、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农村集体经...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3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集中于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城市土地供给结构与策略的时空动态、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展、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和结果、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盘活等问题;国外研究侧重土地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土地市场的福利效应、土地产权的性别不平等、征地制度的公平性等。研究结论:2023年土地经济研究领域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下一步应着重通过理论研究的创新实现政策的体系化阐释,通过实证研究的深化促进政策的系统性设计,更好地服务新时期的土地制度改革。2024年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路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制度试点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 土地制度 评述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
作者 王利敏 廖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10-214,共5页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需求,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对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学情的分析及对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认知调查,从学生认知层面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土地经济...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需求,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对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学情的分析及对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认知调查,从学生认知层面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土地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施及课程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改革实践探讨。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学生认知层面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课程学习成效、拓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混合教学 课程改革 学生认知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3
作者 薛莹 刘洪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39-247,共9页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土地经济学课程,从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方法及具体实施策略。具体包括,课前建设课程学习平台、重视课前预习内容设计、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课上应遵循“简约化、实际化...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土地经济学课程,从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方法及具体实施策略。具体包括,课前建设课程学习平台、重视课前预习内容设计、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课上应遵循“简约化、实际化、开放性”原则的教学设计,总结了“启发式、走动式、互补法”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后利用线上平台答疑解惑、总结归纳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测试,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土地经济学的改革和实践,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以期培养土地资源管理复合型一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土地经济学教学的实现路径与教学模式改革
4
作者 孙兴辉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引领,结合土地经济学课程特征,从思政教育如何融入课程教学及融入课程思政后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两个关键问题入手,探索土地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通过“课前阅读文献引入、课中微案例融入、课后... 本文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引领,结合土地经济学课程特征,从思政教育如何融入课程教学及融入课程思政后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两个关键问题入手,探索土地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通过“课前阅读文献引入、课中微案例融入、课后微实践深入”三种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三阶式微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土地经济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分析
5
作者 黄焕丽 《生态与资源》 2024年第9期0051-0053,共3页
土地经济效益指土地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这一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回报上,还体现在土地的增值潜力上。凭借科学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相关部门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从而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 土地经济效益指土地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这一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回报上,还体现在土地的增值潜力上。凭借科学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相关部门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从而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分析农业土地、工业园区等多种土地利用模式,总结出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式 管理实践 土地经济效益
下载PDF
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3年展望——土地经济分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清勇 曾虹云 +3 位作者 郑慧敏 吴欣怡 仲济香 丰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2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集中于地价波动及其影响、城市土地供给、全国土地统一大市场、土地财政、三权分置、土地承包权...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2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集中于地价波动及其影响、城市土地供给、全国土地统一大市场、土地财政、三权分置、土地承包权退出、征地的公共利益边界、宅基地盘活等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地价影响因素、土地市场主体行为、土地市场化制约因素、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动、征地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土地改革的分配效应等。研究结论:土地经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拓展,土地经济研究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紧扣形势变化和国家需求,着力探索理论创新、实证突破和政策设计,更好地为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服务。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基础理论探索、新形势下的土地市场动态、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机制设计、全国性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土地制度改革配套政策、重要改革试点的跟踪与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 土地制度 评述
下载PDF
合肥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关联协调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姚飞 陈龙乾 +3 位作者 王秉义 郭玉琬 张婷 周天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1,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合肥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劳动... 研究目的:探讨合肥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增长幅度一致时,二者的关联性强;第二产业占比大于第三产业且超出范围较小时,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仍较高;产业结构和土地经济密度保持较高关联、协调性时,二者相互促进。研究结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劳动生产率增速、GDP增速和各产业占比状况,能使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产业结构 土地经济密度 灰色关联度 协调度 合肥市
下载PDF
云南省土地经济密度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赵昊 郑宏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6-62,共7页
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为例,运用了地理探测器、泰尔指数、变差系数、相对发展率、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了2011—2020年云南省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云南省土地经济密度呈中部... 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为例,运用了地理探测器、泰尔指数、变差系数、相对发展率、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了2011—2020年云南省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云南省土地经济密度呈中部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格局,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差异在不断缩小;Moran’s I指数先下降再稳步上升,且均为正值,表明土地经济密度存在空间集聚状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滇中城市群;地均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人均GDP等经济类驱动因子对云南省土地经济密度的解释力较大,且任何两因子的交互解释力优于单个因子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空间格局 演变 影响因素 云南省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49
9
作者 匡兵 卢新海 周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54,共8页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融合及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融合及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理格局;(2)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都不断加剧,且各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中国不同水平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之间的流动性较差,各省份在总体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比较稳定,且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于中高水平和高水平。研究结论: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管控策略和经济调控策略,实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 分布动态 演进 中国
下载PDF
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仁会 李强 +2 位作者 崔俊辉 徐东瑞 徐群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9-163,共5页
论述了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确定目标,针对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分析比较了逐级计算法、相关计算法、区划采样法和统计指标法四种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计算进行了验证。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土地经济系数平衡汇总提... 论述了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确定目标,针对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分析比较了逐级计算法、相关计算法、区划采样法和统计指标法四种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计算进行了验证。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土地经济系数平衡汇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农用地分等 土地经济 土地经济系数
下载PDF
2012—2021年贵州省土地经济密度时空演变分析
11
作者 周娜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12-115,共4页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土地经济密度进行计算,分析其动态演化趋势,并利用ArcGIS 10.2分析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对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贵州省9个地...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土地经济密度进行计算,分析其动态演化趋势,并利用ArcGIS 10.2分析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对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土地经济密度在时间序列上基本呈现增长的趋势,2018年六盘水市和毕节市土地经济密度出现下降,后持续增长;在空间序列上形成以贵阳市为核心的高值集聚区,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东部最弱”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演变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测度与低效用地诊断研究——以扬州市区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丹 方斌 陈正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7,共7页
研究目的:以扬州市区为例,将互联网地价数据与AMM模型理论地价进行同径、圈层及邻域比较,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快速判断;基于外部性理论对低效用地成因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空间插值,叠加分析,间断点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 研究目的:以扬州市区为例,将互联网地价数据与AMM模型理论地价进行同径、圈层及邻域比较,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快速判断;基于外部性理论对低效用地成因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空间插值,叠加分析,间断点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呈半"W"梯度同心圆分布,可分为内、中间、外三个圈层,中间圈层东南及西南片区为城市低效用地集中分布区。(2)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存在不同性质突变点,学区、环境等经济突变点表现为河流、道路等;城中村、拆迁安置区等社会突变点表现为主干路。研究结论:(1)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呈圈层分布,土地经济效益区可划分为集约均衡区、低效用地区、过度集约区,分别与内、中间、外圈层相对应;(2)城市低效用地是经济外部性(学区、环境)和社会外部性(城中村、拆迁安置区人群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区域社会结构等措施提升低效用地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城市土地供给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外部性 AMM模型理论地价 低效用地 扬州市
下载PDF
“土地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
13
作者 耿翔燕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6期31-33,共3页
“土地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致力于让学生了解土地中蕴含的经济学知识。文章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水平、考核方式等层面对“土地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不断丰富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致力于让学生了解土地中蕴含的经济学知识。文章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水平、考核方式等层面对“土地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不断丰富土地经济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同时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课程思政 建设探索 高校
下载PDF
中国古代土地经济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清勇 丰雷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3-7,23,共6页
中国古代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土地经济思想,不仅及于唐庆增1930年所说的“土地的分配”,还有大量关于土地的生产、利用等方面的论述,几乎所有的现代土地经济学说都能在中国古人的言论中找到先声。本文按土地经济学“三大板块”学说和“内... 中国古代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土地经济思想,不仅及于唐庆增1930年所说的“土地的分配”,还有大量关于土地的生产、利用等方面的论述,几乎所有的现代土地经济学说都能在中国古人的言论中找到先声。本文按土地经济学“三大板块”学说和“内容三分法”的框架,对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经济思想进行初步、扼要的列举和讨论。系统整理、解读、发展中国古代的土地经济思想是一个具有巨大研究潜力的学术增长点,也可能是推进土地经济学学术研究、构建中国土地经济学的一个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土地经济 土地经济思想
下载PDF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关联协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涛 张安明 +1 位作者 杨庆媛 杨人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0-256,共7页
基于1997—2016年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协调度模型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以期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1997年以... 基于1997—2016年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协调度模型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以期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1997年以来,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三次产业占比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特征;(2)产业结构水平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3)总体上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之间存在着失调─弱协调─协调的演化规律,并且土地经济密度变化要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4)当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关联程度达到较高水平或上升趋势时,二者间协调度为正,相互促进。由此得出:重视产业结构水平提升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影响,并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效推进,实现土地资源产出效益最大化和空间上的合理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产业结构 土地经济密度 灰色关联度 协调度 重庆市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40
16
作者 匡兵 卢新海 +1 位作者 周敏 饶映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50-1858,共9页
以中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1~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以中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1~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值从2001年的4.769亿元/km^2增加至2014年的15.375亿元/km^2,但地区差距逐渐扩大;(2)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表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相邻地市相互影响,呈现出"高-高"或"低-低"的空间集聚态势,且从LISA集聚图来看,城市土地经济密度通过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高水平均质型地域"、"塌陷型地域"、"极化型地域"和"低水平均质型地域"4种类型,不同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和稳定性等都存在差异;(3)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冷、热点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总体上表现出"东热西冷"的分布格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广大中、西部地区则大多处于低值簇,属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冷点区或次冷点区;(4)自然条件状况决定城市土地的供给能力和开发潜力,是导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基础性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政策、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也会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 差异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中国
下载PDF
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被引量:52
17
作者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3,共8页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向效应,但中西部城市与东部相比更偏向于依赖初始禀赋;在当前的产业集聚初步阶段,产业多样性比专业化更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城市交通成本降低、消费多样性和高人力资源素质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于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城市;经济开放政策呈明显的正向效应;目前土地市场化政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但不同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地域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差异性很大;以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开发的功能结构、完善区域内外部交通系统、引导人口与人才集聚、深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等方面为引导方向的城市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制度和战略创新,将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密度 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学 影响效应
下载PDF
基于模糊积分的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26
18
作者 朱传军 卢新海 韩长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8,共6页
研究目的:促进开发区土地的合理利用,为中国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方法。研究结果: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间不具有独立性,因此必须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相关关系,现有的评价方... 研究目的:促进开发区土地的合理利用,为中国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方法。研究结果: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间不具有独立性,因此必须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相关关系,现有的评价方法不能反映这些相关关系。研究结论:采用模糊测度来度量指标和指标集合的重要度,在此基础上应用Choquet积分方法评价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既能够考虑各种评价指标的影响,又能反映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对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效益评价 开发区 模糊测度 CHOQUET积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时空特征及动态演变 被引量:15
19
作者 罗刚 廖和平 +3 位作者 房傲雪 李强 李义龙 廖涟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为探究成渝经济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成渝经济区44个城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对发展率、泰尔熵指数、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研究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为探究成渝经济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成渝经济区44个城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对发展率、泰尔熵指数、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研究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区域空间格局上形成了主要聚集区,地区差异明显;(2)研究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差异呈波动性减小的趋势;(3)研究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发展速度极化现象明显,相对发展速度随经济的发展出现分异;(4)研究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全局空间聚集性不显著,但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三峡生态经济区的"万州—开州—云阳"城市群有集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差异 动态演变特征 成渝经济
下载PDF
中国土地经济学30年发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丰雷 藏波 +2 位作者 张清勇 施昱年 刘逍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6,共13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中国土地经济学自198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济学是一门注重方法论、学科体系相对完整成熟、对土地科学的其他学科有基础支撑作用的学科,并且兼容...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中国土地经济学自198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济学是一门注重方法论、学科体系相对完整成熟、对土地科学的其他学科有基础支撑作用的学科,并且兼容并包、与时俱进;(2)土地经济学的演进也是土地经济学核心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技术进步支撑了土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发展,形成了以理论推动发展、以技术深化理论研究的演进逻辑;(3)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土地商品属性积极探索与城乡土地制度初步构建(1980—1993年)、土地市场体系初步创立与土地制度框架大体形成(1994—2000年)、土地市场规律深入研究与土地制度公平效率权衡(2001—2010年)以及"土地财政"问题加重与土地制度微观个体地位凸显(2011年至今)4个阶段。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体系运行规律,研究土地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调控的关系,分析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性质和特征,并构建土地制度变迁动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 土地制度 土地财政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