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散失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树华 蔺洪涛 +3 位作者 胡非 梁福明 王建华 刘和平 《干旱气象》 2004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Deardorff(1978)提出的陆面参数化方案和Noilhan等人(1989)土壤水分参数化方案为基础,对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在模式中较详细地考虑了植被和地面的各种物理参量如地面和叶面的反射率和发射率,净叶面面积指数,植被的物理... 以Deardorff(1978)提出的陆面参数化方案和Noilhan等人(1989)土壤水分参数化方案为基础,对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在模式中较详细地考虑了植被和地面的各种物理参量如地面和叶面的反射率和发射率,净叶面面积指数,植被的物理阻抗等,并与大气边界层模式耦合。应用该模式模拟了沙漠及绿洲地区不同植被覆盖率情况下的蒸散量、土壤含水量和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连续变化特征;对不同植被覆盖率的热量平衡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式较好地反映了地表蒸散3阶段的变化趋势特征,揭示出下垫面热量平衡分量间的相互转换过程。该模式可以用于中尺度的气象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和预测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近地层的热量输送和水分散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蒸散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英文)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永强 刘昌明 于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2-567,共6页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耦合模型 ,它模拟的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第二个模型为一维 3层的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此模型成功用于模拟 1 998— 2 0 0 3年度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深层入渗和蒸散过程 ;第三个模型为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模型 ,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而建立 ,本模型可以监测区域地表的干旱状况 ,用于估算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水热传输机理 蒸散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大气-土壤-植被系统干旱发生发展过程的综合干旱指标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居琦 张强 +3 位作者 何雨峰 周广胜 王有民 肖风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适宜的干旱指标和高分辨率数据是准确监测干旱的基础。本研究从气象干旱和土壤干旱以及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出发,整合中国国家气象观测站、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土壤湿度(0.0625°×0.0625°)和MODIS叶面积指数(5... 适宜的干旱指标和高分辨率数据是准确监测干旱的基础。本研究从气象干旱和土壤干旱以及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出发,整合中国国家气象观测站、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土壤湿度(0.0625°×0.0625°)和MODIS叶面积指数(500 m×500 m)等多源数据信息,构建了基于气象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土壤干旱指数(土壤湿度百分位)和植被干旱指数(叶面积指数百分位)的综合干旱指数,并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了典型站点和区域10 km×10 km空间分辨率干旱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干旱指数克服了单一气象干旱指数不能准确反映农业旱情及单一植被长势指数会将其他灾害引起的植被长势变差误判为干旱的不足,能够反映灌溉对干旱的影响,实现对大气-土壤-植被系统干旱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评估 综合干旱指标 干旱指标 大气-土壤-植被系统 多源数据
下载PDF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模型的组成及其耦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妮妮 韩磊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8期119-121,共3页
基于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和能量交换物理过程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模型(SVAT),描述了冠层辐射传输、径流交换和土壤垂直方向的水分和能量迁移过程,揭示陆面/大气物质和能量交换、土壤水热迁移的动态特征,以及该系统各... 基于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和能量交换物理过程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模型(SVAT),描述了冠层辐射传输、径流交换和土壤垂直方向的水分和能量迁移过程,揭示陆面/大气物质和能量交换、土壤水热迁移的动态特征,以及该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简述了SVAT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水热过程参数化方案及其耦合模式,总结了SVAT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提出了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AT模型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陆/气水热传输耦合
下载PDF
黑河下游典型植被下垫面与大气间能量传输模拟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起 张艳武 +1 位作者 司建华 席海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在分析过去地-气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能量的传输过程在模型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分析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方法的优缺点。利用... 在分析过去地-气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能量的传输过程在模型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分析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方法的优缺点。利用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绿洲试验区2003年9月的大气资料作为陆面模式的强迫场,研究陆面过程模式(LSM)在极端干旱地区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在观测资料的强迫下,LS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表特征量的变化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定义额济纳地区绿洲的植被覆盖率为0.7,叶冠高度为1.5 m,位移高度为0.64 h,Karman常数取0.4。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LSM模型模拟的空气温度和地面蒸发比实际蒸发少,但地表潜热通量、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吻合。如果地表和植被的参数选择较好,采用LSM模型模拟本地区的陆面过程将有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下游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水分和能量传输 试验模拟
下载PDF
河西走廊黑河山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能水平衡模拟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康尔泗 程国栋 +3 位作者 宋克超 金博文 刘贤德 王金叶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4-551,共8页
在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山区植被带生长期的5~9月份,应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系统的热水耦合SHAW模型,在野外观测试验的基础上,以大气总辐射和常规气象站的基本观测要素为模型的初始输入,对阴坡云杉林、林旁草地和阳坡草地的土... 在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山区植被带生长期的5~9月份,应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系统的热水耦合SHAW模型,在野外观测试验的基础上,以大气总辐射和常规气象站的基本观测要素为模型的初始输入,对阴坡云杉林、林旁草地和阳坡草地的土壤层-残留层-植被冠层系统的能量和水量平衡进行了模拟研究.能量平衡的模拟结果表明,阳坡草地净辐射量大于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而草地能量支出项主要是潜热,其次是感热;云杉林的能量支出主要是感热,其次是潜热.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土壤层-残留层-植被冠层的能量平衡组成和分布使得土壤层吸收的能量少,具有涵养水源的能量基础,而森林土壤层吸收的能量更少.水量平衡的模拟结果表明,阳坡草地水量基本上是消耗于土壤蒸发,而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蒸散发量比阳坡草地少,并且其中近一半是消耗于植物的蒸腾,降雨后土壤水量储存增加较多.因此,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具有涵养水源的土壤水储存条件,并且森林土壤层的水储存条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黑河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系统 山区植被 能水平衡 内陆河 潜热 感热
原文传递
桂林岩溶试验场植被水文过程总有机碳通量垂直变化特征
7
作者 邓艳 蒋忠诚 +2 位作者 郭益铭 徐烨 岳祥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7,共10页
该研究以广西桂林岩溶石山区的两种典型植被(香椿林和云实灌丛)为例,利用野外长期定位监测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钻孔和表层岩溶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植被林冠层TOC浓度和通量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通过大气... 该研究以广西桂林岩溶石山区的两种典型植被(香椿林和云实灌丛)为例,利用野外长期定位监测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钻孔和表层岩溶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植被林冠层TOC浓度和通量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通过大气-植被-土壤/岩石的过程,TOC浓度变化趋势为树干径流>穿透雨>钻孔水>泉水>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TOC浓度呈现为雨季大旱季小的趋势,钻孔水和泉水的TOC浓度月变化则相对稳定; TOC浓度的增幅不同,穿透雨和树干径流TOC浓度的平均增量和变化幅度比钻孔水和泉水的大;香椿林树干径流TOC浓度与树干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TOC月平均通量为云实穿透雨>香椿穿透雨>降雨>泉水>香椿树干径流>云实树干径流;云实灌丛林下降雨(204.86 kg·hm^(-2)的TOC通量是香椿林(153.48 kg·hm^(-2)的1.3倍;观测期间,大气降雨输入的TOC通量为63.06 kg·hm^(-2),表层岩溶泉水输出为48.29 kg·hm^(-2),TOC输入输出之差为14.77 kg·hm^(-2),系统TOC为正平衡;降雨进入植被内部后时,植被林冠层作为"TOC活库"具有增加TOC通量的"源"作用,而表层岩溶带的土壤/岩石系统作为"TOC死库"具有吸收、过滤和固定TOC的"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通量 大气-植被-土壤/岩石系统 岩溶石区 水文过程
下载PDF
SVAT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卫三平 王力 吴发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对于研究大气水、植物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植物耗水过程与生态需水规律、生态系统与局地气候的反馈机制、土壤水分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对于研究大气水、植物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植物耗水过程与生态需水规律、生态系统与局地气候的反馈机制、土壤水分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作用。SVAT模型经过"水桶"模型、生物物理学模型以及生物化学模型3个阶段约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由最初的单层模型发展到双层模型、多层模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总结了SVAT模型主要水热过程的参数化方案,模型的应用研究、比较以及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并提出下垫面不均匀性、模型的简化、模型的全面性、模型的验证和比较等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AT模型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陆面过程参数化 陆气耦合传输
下载PDF
CoupModel模拟与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月 万忠梅 孙丽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212-220,共9页
CoupModel模拟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了陆面过程的各种环节,且具有动态预测性。该模型不但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森林、农田、湿地以及冻土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土壤水热运移和碳氮循环等过程,还能够科学地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增温潜势。通过对Cou... CoupModel模拟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了陆面过程的各种环节,且具有动态预测性。该模型不但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森林、农田、湿地以及冻土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土壤水热运移和碳氮循环等过程,还能够科学地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增温潜势。通过对CoupModel的耦合原理及特点、数据的输入输出、多种参数估计方法及模拟结果检验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深入了解了利用该模型模拟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物质能量过程;CoupModel在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应用与认可,引入我国后,通过更改部分参数也在多个地区得到验证。在综合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该模型与几种使用较广泛的同类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随后从模型参数简化、适用性验证和模型尺度等方面对其未来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Model 水热耦合 物质运移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过程
下载PDF
SVAT模型的组成及其耦合方法研究
10
作者 谭丽慧 缪韧 +1 位作者 王兴斌 敬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2期14-16,共3页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对于研究气候变化、水分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极为重要。简述SVAT模型的发展历程,总结模型能量收支的特点,评述系统内部能量传输过程若干研究工作。探讨SVAT系统水分循环的主要过程、影响因素及模拟研...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对于研究气候变化、水分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极为重要。简述SVAT模型的发展历程,总结模型能量收支的特点,评述系统内部能量传输过程若干研究工作。探讨SVAT系统水分循环的主要过程、影响因素及模拟研究方法,并指出SVAT系统水能耦合传输过程是通过蒸散潜热发生联系的,整个系统是一种水能相互制约的局面。最后提出SVAT模型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即下垫面的不均匀性、模型的简化、模型的物理机制、主要过程参数化方法和时间序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AT模型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水分循环 水能耦合传输
下载PDF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in Microwave Region
11
作者 JIA Yuanyuan LI Zhaoli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The radiative transfer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theories that describe the processes of scattering,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nt intensity through scattering medium. It is the basis of the stud... The radiative transfer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theories that describe the processes of scattering,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nt intensity through scattering medium. It is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the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In this paper, the radi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vegetation, and atmosphere we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radiative transfer was accomplished by Successive Orders of Scattering (SOS). A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simulating micro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over land surfaces was constructed,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nalyzing the database generated from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under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 (AMSR-E) configuration showed that the atmospheric effects on micro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particularly for higher frequency, and can be paramete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issivities of the different channels was developed. The study result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 to retrieve geophysical parameters from mi-crowave remotely sens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system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