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0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团聚体性质的等高反坡阶改良土壤结构评价
1
作者 李奇奇 徐其静 +2 位作者 侯磊 王润柳 王克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1,共9页
为探明等高反坡阶(CRT)措施促进坡耕地退化土壤生态修复的机理,以云南松华坝迤者流域坡耕地为对象,测定CRT坡耕地不同位置(阶上,CRT-A;阶下,CRT-B)和土层深度的土壤团聚体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以原状坡耕地(CK)相应位置作对比,构建基于团... 为探明等高反坡阶(CRT)措施促进坡耕地退化土壤生态修复的机理,以云南松华坝迤者流域坡耕地为对象,测定CRT坡耕地不同位置(阶上,CRT-A;阶下,CRT-B)和土层深度的土壤团聚体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以原状坡耕地(CK)相应位置作对比,构建基于团聚体性质的土壤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CRT措施可显著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团聚体组成特征和稳定性;2)通过构建最小数据集,获得土壤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壤密度、孔隙度、几何平均直径、稳定性团聚体、总团聚体和>2~5 mm团聚体),计算土壤结构指数评价土壤结构水平;3)土壤结构整体上表现为CRT>CK。CRT坡耕地土壤结构指数相较于CK提高23.1%~36.2%,土壤结构属于中等水平;4)CRT使坡耕地阶下土壤结构优于阶上,0~5、5~10和10~20 cm土层阶下土壤结构指数较CK分别增加25.2%、27.3%和25.7%,主要由于阶下土壤受到CRT的防冲刷保护和营养富集作用的影响。综上,CRT通过提高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坡耕地土壤结构性能,促进其退化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等高反坡阶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指数 坡耕地
下载PDF
表层土壤结构对红壤坡耕地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紫薇 赵文俊 +5 位作者 李奇 马一淳 田亮 杨广勇 李忠武 刘窑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共11页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增加壤中流比例,60和90 mm·h^(-1)雨强下,随耕作层深度增加,地表径流平均比例依次为70.5%,62.9%和56.8%,壤中流平均比例依次提升为7.1%,12.3%和18.1%;(2)土壤流失率随雨强增加而增大,90 mm·h^(-1)雨强下土壤流失率为60 mm·h^(-1)雨强下的4.4倍,土壤流失率随耕作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依次为36.8、21.1和13.1 g·m^(-2) min^(-1);(3)雨强和表层土壤结构显著影响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随耕作深度增加坡面侵蚀由细沟侵蚀逐渐转变为面蚀。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坡耕地降雨-径流关系和侵蚀过程,合理增加耕作层深度,对降低地表侵蚀、促进土壤水分的深层下渗、增加土壤深层持水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产流 产沙 壤中流 红壤坡耕地
下载PDF
煤基与生物基腐植酸配施对土壤结构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萌萌 冯俊义 +2 位作者 黄震 郝文静 黄占斌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探究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混合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并筛选出一种效果最佳的混合比例,本研究采用土壤培养方法,通过将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按不同质量比设计成复合腐植酸改良半生土,以不施腐植酸为对照(CK),分析培养10、25、50 d... 为探究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混合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并筛选出一种效果最佳的混合比例,本研究采用土壤培养方法,通过将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按不同质量比设计成复合腐植酸改良半生土,以不施腐植酸为对照(CK),分析培养10、25、50 d时复合腐植酸对土壤团聚体、孔隙度等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各项理化指标整体改良效果表现为50 d>25 d>10 d;土壤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随煤基腐植酸含量增加而增加,单施煤基腐植酸时最佳,培养50 d时土壤团聚体含量较CK组增加116.36%,平均质量直径较CK组增加了21.80%;比较发现,培养10 d时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随生物基腐植酸比例增大而增加,容重随之降低,而培养25 d和50 d时,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则随煤基腐植酸比例增大而增加,容重随之降低;煤基和生物基腐植酸7∶3组合最佳,50 d时该组合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较CK组增加10.46%和43.52%,容重降低8.25%。研究表明,煤基腐植酸和生物基腐植酸均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当混合质量比为7∶3时效果最佳。该混合比例的复合腐植酸可综合生物基腐植酸和煤基腐植酸的优点,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为退化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煤基腐植酸 生物基腐植酸 土壤结构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藻结皮覆盖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钟志强 曹文华 +2 位作者 马波 曾建辉 张秀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为研究生物结皮覆盖和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法,利用田口方法分析不同冻融次数、冻融前土壤初始含水量和生物结皮(藻结皮)盖度对土壤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1)... [目的]为研究生物结皮覆盖和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法,利用田口方法分析不同冻融次数、冻融前土壤初始含水量和生物结皮(藻结皮)盖度对土壤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1)通过正交试验获取的土壤结构指数(I GSS)为75.57~96.57,信噪比(S/N)为37.55~39.70 dB,通过田口方法确定的最佳因子组合为15次冻融循环、15%初始含水量、80%藻结皮覆盖度,其预测结果为I GSS=98.09,S/N=39.89 dB。(2)I GSS与冻融次数、初始含水量、藻结皮盖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各因子对土壤结构指数的主效应表现为初始含水量>冻融次数>藻结皮覆盖度;各因子对土壤结构指数变化的贡献率为初始含水量(52.17%)>冻融次数(31.95%)>藻结皮覆盖度(2.12%)。(3)土壤结构指数的变化来自于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散失和孔隙扩张,藻结皮覆盖可以减缓冻融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从而减缓I GSS变化。[结论]研究使用正交试验对冻融条件下藻结皮覆盖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复杂条件下的土壤冻融过程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结构 冻融模拟 生物结皮 田口方法
下载PDF
餐厨垃圾好氧发酵产物对复垦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翔翔 朱康健 +4 位作者 李梦莹 林梦婉 薛同站 李卫华 李佳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20-3226,共7页
淮南矿区复垦土壤存在土壤板结、透水性和保水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此外,大量餐厨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研究以淮南潘一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复垦土壤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餐厨垃圾好氧发酵产物(F... 淮南矿区复垦土壤存在土壤板结、透水性和保水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此外,大量餐厨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研究以淮南潘一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复垦土壤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餐厨垃圾好氧发酵产物(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Kitchen Waste, FPKW),通过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测定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土壤入渗量、湿润锋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探究FPKW作为土壤改良剂,改良矿区复垦土壤结构组成以及土壤水力特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的FPKW后,土壤体积质量降低2.26%~13.53%,土壤孔隙度增加16.16%~51.83%,土壤饱和含水量增加3.71%~3.76%,优化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当FPKW添加的质量分数为5%时,土壤体积质量降低效果和孔隙度增大效果最佳,当质量分数为3%时入渗效果与饱和含水量最佳,因此在质量分数为5%时综合效果最佳。使用FPKW作为土壤改良剂,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矿区复垦土壤的结构和水力特性,还能促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为矿区土壤的可持续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对于推动矿区土壤复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餐厨垃圾 土壤结构 土壤水力特性
下载PDF
AM真菌接种和生草刈割对盆栽初生枳生长和土壤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谢小林 陈猛 +5 位作者 王勇 周莲 李成江 刘玉敏 姚青 朱红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AM真菌接种和柱花草间作条件下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和柱花草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初生枳生长,增加了土壤GRSP含量,并且土壤结构也得到改善。在AM真菌接种与柱花草间作的相同条件下,与柱花草未刈割相比,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柱花草未刈割处理的菌丝长度是刈割处理的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大团聚体显著地与菌根侵染率、土壤GRSP含量和菌丝长度正相关,而生草刈割影响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长度,可能对土壤结构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丛枝菌根真菌 刈割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质 土壤结构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农田土壤结构与养分含量影响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明明 《农家科技》 2024年第9期152-154,共3页
本文探讨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农田土壤结构与养分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评价。通过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我们研究了多种土壤改良剂,包括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生物改良剂等,对土壤结构的改变以及氮、磷、钾等关键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本文探讨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农田土壤结构与养分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评价。通过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我们研究了多种土壤改良剂,包括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生物改良剂等,对土壤结构的改变以及氮、磷、钾等关键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因改良剂的类型和用量而异。有机肥料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方面表现出色,而矿物质肥料对养分含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生物改良剂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综合评价不同改良剂的效果,有助于农田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农田土壤 土壤结构 养分含量 有机肥料 矿物质肥料
下载PDF
半干旱区复垦煤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结构和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李多美 孔涛 +3 位作者 陈曦 高熙梣 李华孙 张加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2-321,共10页
为探究半干旱区复垦煤矿土壤的水分特征,使复垦矿区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选取复垦矿区还田、还草、还林、自然恢复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后的耕地、草地、林地、裸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对土壤基本物理性质、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导水... 为探究半干旱区复垦煤矿土壤的水分特征,使复垦矿区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选取复垦矿区还田、还草、还林、自然恢复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后的耕地、草地、林地、裸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对土壤基本物理性质、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导水率、水分扩散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垦矿区内土壤为砂壤,林地孔隙度、含水量最高,容重和黏粒含量最低,耕地有机质含量最高,裸地有机质含量最低。裸地砂粒含量相对较高,耕地、草地、林地粉粒含量较高,可见通过还田、还草、还林这3种土地利用方式能改善矿区土壤的机械组成。Van-Genuchten(V-G)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矿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土壤毛管重力水随水吸力增加显著下降,在2.5 kPa之前的吸力段持水能力呈现为耕地>草地>裸地>林地,随吸力增大,林地持水能力表现优于其他地类;释水过程主要出现在0~4.8 kPa吸力段,耕地释水能力最好,林地最差。土壤孔隙度与非饱和导水率呈现显著正相关,4种地类非饱和导水率林地>裸地>耕地>草地,林地的土壤结构性最好。土壤体积含水率与水分扩散率均符合D(θ)=Aexp(Bθ)的经验公式并呈指数曲线变化(A为当含水量为零时的土壤水分扩散能力;B为水分扩散率随含水量的变化速率),水分扩散率D(θ)随土壤体积含水率θ呈指数递增,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2,林地潜在传输水分的能力最好,裸地水分扩散率随含水率变化最快。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区复垦煤矿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矿区 生态修复 土壤结构 半干旱区 水力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土壤结构的直流偏磁治理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
9
作者 徐志奇 《电气工程》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本文以酒泉 ± 800 kV换流站及其输电线路为研究背景,构建了接地极附近三维复合分层模型并对其线路所经酒泉地区的土壤结构电阻率进行测试,分析了对ESP (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的影响。通过分析直流偏磁产生机理,提出... 本文以酒泉 ± 800 kV换流站及其输电线路为研究背景,构建了接地极附近三维复合分层模型并对其线路所经酒泉地区的土壤结构电阻率进行测试,分析了对ESP (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的影响。通过分析直流偏磁产生机理,提出直流偏磁直流方法,首先,在特地土壤结构中,通过设置测站,实测实量对周边交流变电站中性点接地的直流偏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搭建了基于土壤结构的隔直装置电路模型,利用MATLAB中Simulink可视化仿真工具,对直流偏磁治理进行仿真研究,为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接地极极址选择和直流偏磁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土壤结构 变压器 直流偏磁 治理
下载PDF
有机物料改良土壤结构及其定量化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宣可凡 李晓鹏 +2 位作者 张佳宝 蒋一飞 刘建立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的】秸秆、有机肥、生物炭等众多有机物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实际生产之中,改良土壤结构是其主要效用之一。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改良效果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及其定量化评价... 【目的】秸秆、有机肥、生物炭等众多有机物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实际生产之中,改良土壤结构是其主要效用之一。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改良效果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及其定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结果】在低温干旱地带,有机肥和聚丙烯酰胺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较好;在气候多变以及高温潮湿地区,秸秆的改良效果更优;生物炭适用于改良粗质土壤结构;木本泥炭适用于改良细质土壤结构;为多尺度、定量化地评价有机改良剂对土壤结构特性的影响,土壤原状结构的无损获取技术以及相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成了当下和未来的主要研究手段。【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合理选择改良物料,通过多学科交叉对各尺度的土壤物理结构进行优化,对未来研究土壤结构的新方法等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土壤改良 有机物料 定量研究
下载PDF
有机肥等氮替代对双季稻根区土壤结构环境及根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诗 张俊辉 +5 位作者 胡钧铭 周凤珏 李婷婷 郑富海 郑佳舜 徐美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06-3216,共11页
【目的】探究有机肥等氮替代对水稻根区土壤结构环境、土壤微生物量碳及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为南方集约化双季稻生产相匹配的减肥增效种植制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广西南宁双季籼稻典型区环境,设不施肥对照(CK)、无机氮(T1,1... 【目的】探究有机肥等氮替代对水稻根区土壤结构环境、土壤微生物量碳及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为南方集约化双季稻生产相匹配的减肥增效种植制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广西南宁双季籼稻典型区环境,设不施肥对照(CK)、无机氮(T1,100%化肥)、无机氮+有机氮(T2,绿肥+化肥)和有机氮(T3,绿肥+生物炭+蚕沙+无氮化肥)4个定位处理。在水稻移栽后返青至晒田根系形成的关键期内,分别于移栽后7、14、21、35和42 d采集水稻植株和根区土壤样品,系统分析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团聚体结构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化。【结果】等氮替代可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增加微生物量碳含量。早稻季,各处理中小团聚体(II~V级)总含量表现为T2(21.44%)>T3(18.85%)>T1(13.4%)>CK(7.65%),T2和T3处理的微团聚体含量(VI~VII级)高于CK和T1处理,T2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低于其他处理;晚稻季,各处理中小团聚体(II~V级)总含量依次为T2(21.44%)>T3(18.85%)>CK(12.11%)>T1(7.70%),T2和T3处理的微团聚体(VI~VII级)含量较高、MWD较低;双季稻T2和T3处理的几何平均值径(GMD)均显著低于T1和CK处理(P<0.05,下同),微生物量碳含量依次为T2>T3>T1>CK。等氮替代改变水稻根体积与根系活力,增强了植株养分吸收力。早稻季,移栽后42 d根体积和根活跃吸收面积均表现为T2>T1>T3>CK;晚稻季,移栽后42d根体积表现与早稻季一致,根活跃吸收面积表现为T1>T2>CK>T3。等氮替代影响水稻根冠比和干物质积累。早稻季,随移栽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根冠比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水稻移栽后21 d出现峰值;晚稻季,各处理的根冠比峰值不明显。移栽后42 d,植株干物质重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T2>T1>T3>CK。【结论】绿肥、生物炭与蚕沙可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增大微生物量碳含量,利于稻根生长发育,与种植制度匹配的有机肥等氮替代生产模式可作为南方双季籼稻区集约化水稻减肥增效的重要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等氮替代 有机氮 根际土壤结构 根活力 干物质重
下载PDF
基于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的根区土壤结构构建与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学松 王翼飞 +5 位作者 师嫄菲 张方博 伍梦起 唐晓燕 申建波 金可默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2-979,共8页
我国农田土壤大多存在耕层浅、易板结、土壤紧实等结构性障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形成,威胁粮食安全。传统调控土壤结构的措施如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添加生物炭等,尽管改良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并可能带来环境风险。相比传... 我国农田土壤大多存在耕层浅、易板结、土壤紧实等结构性障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形成,威胁粮食安全。传统调控土壤结构的措施如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添加生物炭等,尽管改良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并可能带来环境风险。相比传统的土壤结构障碍消减措施,植物可通过根系生长和根分泌物的释放改变土壤孔隙特征,进而改变土壤结构,因此,利用植物学特征进行根区土壤结构调控是消减土壤障碍的“绿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根区土壤结构特点及现有土壤结构障碍消减措施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基于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探讨挖掘和强化根系–土壤互作,利用植物根系重塑土壤结构的可行性。重点从土壤孔隙角度讨论理想土壤结构的设计与构建,不同直径的土壤孔隙对应着不同的功能。通过选择具有特定根表型的植物来重塑土壤孔隙网络,进而构建理想的根区土壤结构,实现土壤结构和功能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根分泌物 根区土壤结构 土壤孔隙 障碍消减
下载PDF
地下水浅埋区层状土壤结构对包气带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士军 田路遥 刘丙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农业过量施肥造成包气带硝态氮(NO_(3)^(-)-N)累积与地下水NO_(3)^(-)-N污染加剧,明确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对NO_(3)^(-)-N迁移过程的影响对防止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华北低平原区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分布广泛,地下水埋藏浅,NO_(... 农业过量施肥造成包气带硝态氮(NO_(3)^(-)-N)累积与地下水NO_(3)^(-)-N污染加剧,明确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对NO_(3)^(-)-N迁移过程的影响对防止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华北低平原区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分布广泛,地下水埋藏浅,NO_(3)^(-)-N淋滤路径短,是地下水污染的敏感区域。本研究选择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3个非均质层状土壤结构剖面(P1:含多个薄黏壤土夹层的无施肥草地;P2:含多个薄黏壤土夹层的农田;P3:含140 cm厚黏壤土夹层的农田)和1个对照剖面(P4:相对均质的粉壤土农田),研究层状土壤结构以及农业施肥对包气带NO_(3)^(-)-N累积与淋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累积分布层位与黏壤土层深度和厚度相关,3个非均质层状土壤剖面NO_(3)^(-)-N含量均高于相对均质粉壤土剖面,且非均质农田中P3剖面NO_(3)^(-)-N含量峰值(238 mg∙L^(-1))和累积层厚度(100~250 cm)均最大。2018年雨季8—9月含黏壤土夹层剖面NO_(3)^(-)-N淋失量:P3(319.2 kg∙hm^(-2))<P1(383.9 kg∙hm^(-2))<P2(554.7 kg∙hm^(-2)),说明在雨季含厚黏壤土夹层剖面对包气带NO_(3)^(-)-N淋失的阻控效果显著优于含多个薄黏壤土夹层的剖面(P<0.05)。受层状沉积结构和地下水浅埋深的影响,P2浅层地下水NO_(3)^(-)-N浓度的超标率与平均增长速率(93%和2.14 mg∙L^(-1)∙d^(-1))显著高于P4(21%和0.53 mg∙L^(-1)∙d^(-1))(P<0.05)。研究明确了层状土壤剖面对NO_(3)^(-)-N运移具有阻滞作用且黏壤土夹层越厚阻滞作用越强,地下水NO_(3)^(-)-N浓度受包气带层状土壤结构和地下水埋深二者的综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土壤结构 黏壤土夹层 硝态氮 累积与淋失 浅层地下水 河北低平原
下载PDF
不同耕作实践对新增耕地土壤结构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哲 曹石榴 +5 位作者 王娜 王欢元 孙增慧 罗玉虎 卢楠 李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探明耕作实践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改善新增耕地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陕西省眉县上王村开展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评估传统连续翻耕(MT)、深松—翻耕—深松(ST)及免耕—... 【目的】探明耕作实践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改善新增耕地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陕西省眉县上王村开展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评估传统连续翻耕(MT)、深松—翻耕—深松(ST)及免耕—深松—免耕(NT)的耕作处理对新增耕地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团聚体大小分布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传统连续翻耕处理降低了新增耕地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和土壤持水特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3.68 g/kg),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差。与传统长期翻耕处理相比,保护性耕作方式下的NT处理显著增加了新增耕地大团聚体的数量(P<0.05),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结构稳定性。NT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大为20.42%,有机质含量最大值达到6.48 g/kg,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水稳性大团聚体(R 0.25)、分形维数(D)值明显得到改善。ST处理对新增耕地土壤持水特性、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及有机质含量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NT和ST处理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及养分含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新增耕地土壤质量的不断改善,因此,NT处理为陕西省眉县上王村最适宜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处理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质 土壤结构稳定性 新增耕地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冻融循环过程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东 何禹衡 +1 位作者 张亮亮 李佳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72,共15页
冻融循环过程是高纬度寒区一种典型特殊现象,冻融循环作用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以东北典型地区耕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试验,设置20%、24%、28%(W1、W2、W3)3个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0、30、60和90 mm(L0、L1、L2、L3)4个积... 冻融循环过程是高纬度寒区一种典型特殊现象,冻融循环作用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以东北典型地区耕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试验,设置20%、24%、28%(W1、W2、W3)3个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0、30、60和90 mm(L0、L1、L2、L3)4个积雪深度,共计12组试验。整体采用-16~4℃,-12~8℃,-8~12℃,-4~16℃梯度冻融循环温度,每个冻融温度循环2次,共8次冻融过程。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冻融循环对土壤结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孔径分布在冻融作用下发生改变,而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加使冻融后土壤大孔径含量增加与极微孔径含量减少受抑制,同时冻融后土壤极微孔径随积雪深度增加而增加,大孔径随积雪深度增加而减少,其余孔径波动小。(2)冻融作用减小土壤粒径,土壤初始含水率增加抑制冻融作用下微团聚体向黏粉粒转变,而初始含水率继续增加则使土壤粒径整体向微团聚体转变。(3)冻融作用改变土壤稳定性,其中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及土壤可蚀性K值均下降,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分形维数D增加,通过对土壤稳定性与土壤粒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稳定性主要受大团聚体(>2 mm)、小团聚体(0.25~2 mm)和黏粉粒(<0.106 mm)含量的影响。(4)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冻融次数是土壤结构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结构影响其次,积雪深度变化对土壤结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壤结构 初始含水率 积雪深度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土壤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土壤结构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耕作措施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土壤结构和玉米产量。通过介绍土壤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如保护性耕作、旋耕、深松等)对土壤...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土壤结构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耕作措施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土壤结构和玉米产量。通过介绍土壤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如保护性耕作、旋耕、深松等)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通过综合采用多种耕作措施和肥料改良土壤结构以提高玉米产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结构 耕作措施 保护性耕作 旋耕
下载PDF
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洪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10期102-104,108,共4页
为探究不同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规律,根据影响规律分析不同整地机械的优缺点。选定深松机、旋耕机和联合作业机进行田间作业对比,分析作业后的土壤物理参数,深松机对土壤的疏松能力较好,旋耕机的碎土能力较好且能保证一定的土... 为探究不同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规律,根据影响规律分析不同整地机械的优缺点。选定深松机、旋耕机和联合作业机进行田间作业对比,分析作业后的土壤物理参数,深松机对土壤的疏松能力较好,旋耕机的碎土能力较好且能保证一定的土壤平整水平,联合作业机综合能力较强,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间接提高作物产量。研究得到不同整地机械对土壤结构的作业特点,为后续相关研究和整地机械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旋耕 联合整地 土壤结构 对比试验
下载PDF
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继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8期82-84,共3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强调了土壤结构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阐述了整地机械作业的常见形式和作业原理,并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 为了进一步探明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强调了土壤结构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阐述了整地机械作业的常见形式和作业原理,并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整地机械作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土壤的容重和紧实度、降低孔隙度和通气性、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活性、增加土壤水分流失等。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为整地机械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整地机械 耕作 土壤质量 土壤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一种烟草种植土壤结构
19
作者 李旭东 金鑫 +2 位作者 郭非 胡华 胡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专利申请号:CN202021063284.6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草种植土壤结构。背景技术烟草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主茎长,从70cm到200cm不等,茎基部稍有木质化,叶片大数量多,地上部分非常发达... 专利申请号:CN202021063284.6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草种植土壤结构。背景技术烟草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主茎长,从70cm到200cm不等,茎基部稍有木质化,叶片大数量多,地上部分非常发达,生长周期长等特点。在温室种植时,受温室空间限制,一般将烟草植株移栽在一个很小的育苗杯中,育苗杯的大小为直径15cm,高13cm,随着烟草植株的长大,出现烟草植株的茎和叶重量远大于根部及所在的育苗杯的重量,出现“头重脚轻”现象,极易出现倾倒,影响烟草植株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植株 烟草种植 温室种植 土壤结构 多年生草本植物 实用新型 育苗杯 生长周期
下载PDF
不同容重梯度下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结构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张静 孙增慧 《土壤科学》 202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针对关中地区土壤过于紧实、犁底层增厚上移、土壤团聚体数量减少、结构稳定性变差等生态环境问题,采用野外实地监测、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1.0、1.1、1.2、1.3、1.4、1.5六个不同容重水平下草木灰、有机肥、生物炭添加对土壤... 针对关中地区土壤过于紧实、犁底层增厚上移、土壤团聚体数量减少、结构稳定性变差等生态环境问题,采用野外实地监测、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1.0、1.1、1.2、1.3、1.4、1.5六个不同容重水平下草木灰、有机肥、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结构改良情况。结果表明:随容重逐渐增加,土壤紧实度、压实密度呈增加趋势,土壤孔隙度呈降低趋势,土壤含水量在土壤容重为1.1时变为下降趋势,到容重1.4时转为上升趋势,土壤容重为1.2和1.3时,作物株高较高;在容重不同梯度下,草木灰对作物株高影响最大,生物炭对土壤压实密度、含水量影响最大,有机肥对土壤孔隙度影响最大。在关中地区土壤紧实化治理中,若该区水分供应充足则添加草木灰的土壤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更有利,若该区水分为主要限制因子,则添加生物炭是土壤结构改良的最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材料 容重 土壤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