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防己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及活性研究
1
作者 薛佳芸 郭弯 +2 位作者 康云 黄建明 汪亚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80-2986,共7页
目的研究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和活性。方法粉防己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 目的研究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和活性。方法粉防己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利用PharmMapper平台预测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 S,6a S-N-neolitsine N_(α)-oxide(1)、新木姜子素(2)、荷包牡丹碱(3)、南天宁碱(4)、氧化南天宁碱(5)、oxophoebine(6)、N-乙酰去甲荷包牡丹碱(7)、鹅掌楸碱(8)、6 R,6a S-N-nantenine N_(β)-oxide(9)、氧化克班宁(10)、stigmast-4-ene-6β-ol-3-one(11)。化合物的潜在靶点包括胰腺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转甲状腺素蛋白。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6、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潜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作用靶点 PharmMapper
下载PDF
芍药地上部分提取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明华 豆佳红 +3 位作者 李云 李俊 史万玉 李秀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9-145,共7页
研究旨在以芍药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对芍药地上部分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提取率的影响。选取三因素三水平,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芍药地上部分抗氧化提取物提取工艺,并分析各因... 研究旨在以芍药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对芍药地上部分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提取率的影响。选取三因素三水平,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芍药地上部分抗氧化提取物提取工艺,并分析各因素显著性。结果表明,芍药地上部分提取物适宜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30 g/mL、提取功率500 W、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芍药地上部分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为(2.99±0.06)mmol/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4.47±0.51)%,提取率可达到(25.26±0.22)%。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提取效率较高,此研究为芍药地上部分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地上部分 超声提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对丹参地上部分青贮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酆炳森 刘玉珊 +3 位作者 刘凌霄 王晓 韩庆典 刘云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13-3319,共7页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地上部分青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丹参地上部分为材料,自然发酵为对照组,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1×10^(8)CFU)、添加纤维素酶(0.1 g·kg^(-1))、组合添...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地上部分青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丹参地上部分为材料,自然发酵为对照组,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1×10^(8)CFU)、添加纤维素酶(0.1 g·kg^(-1))、组合添加(乳酸菌)(1×10^(8)CFU)、纤维素酶0.1 g·kg^(-1)为试验组,60 d后取样分析其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处理组对饲料的粗蛋白、总多糖、乳酸含量和pH值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显著提高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氨态氮/总氮;添加纤维素酶显著提高饲料乳酸含量,降低pH值、氨态氮/总氮;组合添加原饲料粗蛋白含量不变,显著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多糖、乳酸含量,降低pH值、氨态氮/总氮。发酵显著增加了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乳酸杆菌属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总之,处理组均能提高丹参地上部分青贮饲料的品质,组合添加组的丹参地上部分青贮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地上部分 青贮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莪术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桂林 娄欣颖 +1 位作者 谢易伶 马鸿雁 《中药与临床》 2024年第5期87-93,共7页
莪术地上部分与莪术传统药用根茎部分化学成分上存在很大差异,虽然莪术地上部分活性成分含量少,但是莪术地上部分资源丰富,产量多;现代研究发现其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存在药理活性,目前对莪术地上部分的临床研究较少... 莪术地上部分与莪术传统药用根茎部分化学成分上存在很大差异,虽然莪术地上部分活性成分含量少,但是莪术地上部分资源丰富,产量多;现代研究发现其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存在药理活性,目前对莪术地上部分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莪术地上部分与莪术传统药用根茎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综述莪术地上部分的药理作用,拓增莪术非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为临床治疗肿瘤和抗菌、抗病毒新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HRMS的夏天无地上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5
作者 黄泰奇 周易翔 +1 位作者 熊鑫 蔡嘉东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85-89,共5页
采用UPLC-QTOF-HRMS法探究夏天无地上部分的生物类成分,方法如下:柱温:40℃,进样量:2μL,流速:0.4 mL/min,流动相A:0.1%甲酸,B: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库分析并鉴定生物碱类成分。UPLC-QTOF-HRMS... 采用UPLC-QTOF-HRMS法探究夏天无地上部分的生物类成分,方法如下:柱温:40℃,进样量:2μL,流速:0.4 mL/min,流动相A:0.1%甲酸,B: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库分析并鉴定生物碱类成分。UPLC-QTOF-HRMS法检测结果中共鉴定出26种生物碱。上述检测结果可对夏天无地上部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天无 地上部分 生物碱 UPLC-QTOF-HRMS
下载PDF
南柴胡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曲中原 杨小龙 +5 位作者 孙向明 邴一凡 王淇漩 汲晓玲 罗龙坦 邹翔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37-1644,1690,共9页
目的 探究南柴胡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相关性,阐明抗菌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10个极性部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 目的 探究南柴胡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相关性,阐明抗菌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10个极性部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为对象,以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n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为指标,阐释抗菌活性部位。通过UPLC-Q-TOF-MS/MS对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析,确定共有成分,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共有峰峰面积与MIC之间的相关性,筛选药效物质。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最佳抗菌部位。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亚油酸、山奈酚、异槲皮苷、水仙苷、山奈素、柴胡色原酮酸9个成分与抗菌作用高度相关。结论 本研究为南柴胡地上部分在抗菌产品开发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地上部分 抗菌部位 抗菌作用 UPLC-Q-TOF-MS/MS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巫山庙宇党参地上部分主要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慧慧 徐冲 祝慧凤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为巫山庙宇党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巫山庙宇党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党参炔苷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党参多糖的含量;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总皂苷... 目的为巫山庙宇党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巫山庙宇党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党参炔苷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党参多糖的含量;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巫山庙宇党参地下部分党参炔苷、党参多糖、党参总皂苷含量分别为(1.446±0.073)mg/g、(334.998±4.465)mg/g、(46.838±9.985)mg/g,地上部分含量分别为(0.621±0.222)mg/g、(32.337±0.541)mg/g、(13.584±0.717)mg/g,地上部分含量分别占地下部分含量的42.95%,9.65%,29.00%。结论巫山庙宇党参地上部分含有主要有效成分党参炔苷、党参多糖、党参总皂苷,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庙宇党参 地上部分 党参炔苷 党参多糖 党参总皂苷
下载PDF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分析光果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 云鹭 +5 位作者 侯冰燕 刘颖 贾栖 王文全 侯俊玲 彭一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39-346,共8页
[目的]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光果甘草地上部分醇提样品水沉,分为水溶性、脂溶性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 [目的]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光果甘草地上部分醇提样品水沉,分为水溶性、脂溶性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检测样品,使用Xcalibur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将得到的成分分子质量、多级图谱碎片信息结合文献、数据库及标准品进行指认。[结果]从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共检测出100个黄酮类成分,有97种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被首次发现;其中水溶性样品检测出61种,脂溶性样品检测出69种。[结论]通过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建立了快速、准确的定性方法,同时证实黄酮类成分含量丰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地上部分 黄酮类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法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茅苍术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阿琴 朱静 +1 位作者 谷巍 黄美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9-113,共5页
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仪(UPLC-MS/MS)对茅苍术地上部分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19个黄酮类物质(10个黄酮、5个异黄酮、2个花色素、1个黄烷醇和1个二氢黄酮),不同部位... 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仪(UPLC-MS/MS)对茅苍术地上部分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19个黄酮类物质(10个黄酮、5个异黄酮、2个花色素、1个黄烷醇和1个二氢黄酮),不同部位鉴定成分数量顺序为:苍术花(18个)>苍术茎(16个)>苍术叶(8个);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出23个黄酮类物质(13个黄酮、5个异黄酮、3个黄烷醇、1个花色素和1个二氢黄酮),不同部位鉴定成分数量无明显差别,分别为苍术花(12个)、苍术茎(10个)和苍术叶(15个);此外,黄烷醇类几乎只在苍术叶部位被检测到,且为苍术叶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占比高达16.68%、3.65%。研究表明,茅苍术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种类较多,含量较为丰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可对目标成分进行提取和进一步的活性研究,以期将其开发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从而实现茅苍术地上部分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地上部分 UPLC-MS/MS 黄酮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丹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10
作者 杨帆 王莹 +4 位作者 徐祥浩 庞青云 陆远 张永清 杨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9-2243,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丹参地上部分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ODS、MCI、凝胶、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研究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丹参地上部分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ODS、MCI、凝胶、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3′-甲氧基-迷迭香酸(2)、lycopic acid A(3)、5,6,4′-trihydroxy-3,7-dimethoxyflavone(4)、芹菜素(5)、3-O-甲基山柰酚(6)、迷迭香酸乙酯(7)、globoidnan A(8)、(Z,E)-2-(3,5-dihydroxyphenyl)-ethenyl ester(9)、clinopodic acid A(10)、异高山黄芩素(11)、apigenin-7-O-(6″-acetyl)-D-glucopyranoside(12)、咖啡酸乙酯(13)。结论化合物1~12为首次从鼠尾草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沁 崔云斌 +2 位作者 祁得胜 孙士浩 马建滨 《青海科技》 2023年第3期128-134,共7页
目的:唐古特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上将大黄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归为非药用部位,在采集药材时常被废弃。为了充分挖掘大黄资源的潜在价值,本研究以唐古特大黄的地上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用醇提法对唐... 目的:唐古特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上将大黄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归为非药用部位,在采集药材时常被废弃。为了充分挖掘大黄资源的潜在价值,本研究以唐古特大黄的地上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用醇提法对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并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对样品进行初步分离,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醇提物及各组分进行自由基清除率验证,将活性较好的组分进行纯化。结果: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Fr3、Fr4、Fr5、Fr6四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地上部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远志地上部分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12
作者 谭金燕 李建丽 +4 位作者 苏琪辉 程艳刚 柴智 马存根 王颖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3期488-492,共5页
目的:研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d.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远志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采用硅胶、中压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色谱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 目的:研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d.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远志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采用硅胶、中压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色谱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远志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顺式丁香苷(1)、长春花苷Ⅱ(2)、2-苯乙醇-β-D-葡萄糖苷(3)、吐叶醇(4)、4-C-[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6-三羟基-7-甲氧基氧杂蒽酮苷(5)、蚱蜢酮(6)、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烷-1-酮(7)、polygalatenoside A(8)、刺槐林素(9)、3′,5′-二甲氧基双苯基-4-醇(10)、拟茎点霉内酯A(11)、莽吉柿酮D(12)和玫红穗状霉胺A(13)。结论:化合物2、4、6、7、9~13均为首次从远志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地上部分 正丁醇部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海帆 冀祖恩 +4 位作者 彭一峰 张丽 孙琰琴 罗恒磊 张薇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9-617,共9页
[目的]探索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草地上部分资源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33.2 g/kg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24 h内两次(间隔5 h)经口... [目的]探索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草地上部分资源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33.2 g/kg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24 h内两次(间隔5 h)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持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地上部分低、中、高剂量组,按8.3、16.6、33.2 g/kg剂量连续灌胃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9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分别于给药后45、90 d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给药后90 d进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观察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的一般状态、饮食、分泌物、排便未见异常,无小鼠死亡,肉眼尸检心、肝、脾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一般状况、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下载PDF
富硒板党地上部分对小鼠益智和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本见 陈国栋 兰宗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富硒板党地上部分对小鼠益智和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益智实验采用苯异丙腺苷(PIA)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等益智模型;抗氧化实验采用小鼠低氧/复氧损伤的模型,观察小鼠血液中ROS、SOD、MDA和CAT的变化。结果富硒板党地上... 目的探讨富硒板党地上部分对小鼠益智和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益智实验采用苯异丙腺苷(PIA)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等益智模型;抗氧化实验采用小鼠低氧/复氧损伤的模型,观察小鼠血液中ROS、SOD、MDA和CAT的变化。结果富硒板党地上部分水煎液可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ROS和MDA值,增加SOD活性,对CAT作用不明显。结论富硒板党地上部分对小鼠具有益智和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板党地上部分 益智作用 低氧/复氧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过氧化氢酶 低氧/复氧损伤 地上部分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研究现状
15
作者 庞沁 崔云斌 +2 位作者 孙士浩 祁得胜 马建滨 《青海草业》 2023年第3期20-22,30,共4页
唐古特大黄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的高海拔地区,其中青海是其主要产地。为了发掘新的药用部位,使得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对唐古特大黄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阐述其地上部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扩大新药源、合理使用中药材资源提供... 唐古特大黄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的高海拔地区,其中青海是其主要产地。为了发掘新的药用部位,使得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对唐古特大黄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阐述其地上部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扩大新药源、合理使用中药材资源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为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地上部分 药理活性 应用
下载PDF
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少昆 涂华玉 +1 位作者 张旺峰 杨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3期99-103,共5页
采用双向切片法挖根观察表明,早熟玉米石单早和中晚熟玉米Sc704根系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里指数函数关系,横向分布呈S形曲线.78%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距植株0—20cm、深40cm的柱状土体内,但石单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Sc704集中,两品种单... 采用双向切片法挖根观察表明,早熟玉米石单早和中晚熟玉米Sc704根系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里指数函数关系,横向分布呈S形曲线.78%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距植株0—20cm、深40cm的柱状土体内,但石单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Sc704集中,两品种单株根系最大重量分别出现在吐丝期和乳熟末期.根量与地上部分的绿叶面积、生物产量、基部茎粗及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分布 地上部分
下载PDF
不同密度玉米根系在大田土壤中的分布、重量的调节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少昆 张旺峰 +3 位作者 魏邦军 杨刚 刘景德 赵海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43-49,共7页
在早熟玉米新玉4号和中晚熟玉米Sc704单株根系最大重量出现的吐丝期与乳熟末期,采用双向切片法对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挖根观察表明,玉米单株根重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少,呈密函数关系,冠根比却与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7%以上的根系集... 在早熟玉米新玉4号和中晚熟玉米Sc704单株根系最大重量出现的吐丝期与乳熟末期,采用双向切片法对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挖根观察表明,玉米单株根重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少,呈密函数关系,冠根比却与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7%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距植株0~20cm、深40cm的柱状土体内,但Sc704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新玉4号集中。玉米群体在根量上存在着一定的自动调节作用,且Sc704比新玉4号的调节能力强。吐丝期玉米单株根量达最大值,其同成熟期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吐丝后上层根开始衰老,但深层根仍在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根系 地上部分 分布
下载PDF
植物地上部分氮素的挥发损失 被引量:46
18
作者 李生秀 李宗让 +1 位作者 田霄鸿 王朝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8-25,共8页
采用水培、土培、^(16)N标记试验,在尽量杜绝土壤和空气有关气体干扰的生长室中,捕获和测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释放的N_2,N_2O和NH_3。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不挥发N_2,但能释放N_2O和NH_3。释放的N_2O数量甚微,而释放的NH_3数量较大... 采用水培、土培、^(16)N标记试验,在尽量杜绝土壤和空气有关气体干扰的生长室中,捕获和测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释放的N_2,N_2O和NH_3。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不挥发N_2,但能释放N_2O和NH_3。释放的N_2O数量甚微,而释放的NH_3数量较大,是挥发损失的主要形态。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作物生长后期。但是植物挥发损失的NH_3量难以与地上部分氮素的减少量相比似。要彻底阐明作物生长后期地上部分减少的氮素的归宿,需要拓宽视野,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氮素 氮素损失 水培 生长室 植物地上部分
下载PDF
蒙古黄芪地上部分的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28
19
作者 毕志明 余庆涛 +2 位作者 李萍 林云 高晓丹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素-4′-甲醚-3-β-D-葡萄糖苷(Ⅰ),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Ⅱ)...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素-4′-甲醚-3-β-D-葡萄糖苷(Ⅰ),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Ⅱ),异槲皮苷(Ⅲ),沙苑子苷(Ⅳ),odoratin(Ⅴ),odoratin-7-O-β-D-葡萄糖苷(Ⅵ),以及1个皂苷类化合物alexandrosideⅠ(Ⅶ)。结论: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Ⅳ、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地上部分 黄酮类成分
下载PDF
青藏高原植被样带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布格局(英文) 被引量:42
20
作者 罗天祥 石培礼 +1 位作者 罗辑 欧阳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8-676,共9页
实测了青藏高原植被样带 2 2个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并进行了格局分析。对于未受人为干扰的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带的亚高山天然植被 ,随着海拔升高 ,地上生物量呈递增趋势 ,在一定海拔高度达最大 ,海拔继续升高地上生物量则迅... 实测了青藏高原植被样带 2 2个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并进行了格局分析。对于未受人为干扰的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带的亚高山天然植被 ,随着海拔升高 ,地上生物量呈递增趋势 ,在一定海拔高度达最大 ,海拔继续升高地上生物量则迅速下降。这一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地带性森林植被最大生物量分布的纬向分异性。基于Weber定律的回归分析表明 ,地上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可用Logistic函数拟合 ,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及其组合因子可解释高原植被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的 2 8%~5 3% ,其中年降水量及其同年平均气温的组合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 (R2 为 0 .4 6~ 0 .5 3,p <0 .0 0 1)。但是 ,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不足以解释西藏色齐拉山暗针叶林具有最高的地上生物量。我们认为 ,自然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受到更为复杂的气候因子的制约 ,例如太阳辐射、湿度、风、水分和能量平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样带 地上部分生物量 分布格局 气候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