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妙月 底青云 +2 位作者 张美根 刘飒 朱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为探讨用数值方法模拟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途径,从线性流变体介质内制约质点运动的运动方程出发,导出了模拟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方程及程序。还给出了模拟进程中地震孕育、发生、发展过程的约束条件... 为探讨用数值方法模拟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途径,从线性流变体介质内制约质点运动的运动方程出发,导出了模拟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方程及程序。还给出了模拟进程中地震孕育、发生、发展过程的约束条件,使得可以用同一个程序完整地模拟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为地震过程本质的认识以及物理预报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地震预报 地震孕育
下载PDF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w7.8地震孕育过程分析与震后趋势研判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培 秦四清 +1 位作者 薛雷 李国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7-1833,共7页
基于作者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及板间地震区划分原则,划分了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该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 基于作者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及板间地震区划分原则,划分了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该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区至少已经历三个完整的孕育周期,是一个Mw8.3~8.6地震危险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w7.8地震,是该区当前孕育周期第三锁固段损伤累积至峰值强度点时发生的一次标志性大震事件;2015年5月12日尼泊尔Mw7.3地震发生后,该地震区再次处于临界状态,将发生Mw8.0~8.2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 尼泊尔Mw7.8地震 地震孕育周期 锁固段 震后趋势
下载PDF
浅谈超临界流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巍 杜建国 白利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 (SCF)的特性、来源和运移 ,探讨了SCF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来源于原始流体和板块俯冲带入的流体 ,一般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流体始终与壳幔物质发生着反应 ,使岩石和熔浆的物理化学性质...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 (SCF)的特性、来源和运移 ,探讨了SCF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来源于原始流体和板块俯冲带入的流体 ,一般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流体始终与壳幔物质发生着反应 ,使岩石和熔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改变 ,使岩石强度降低、断层和岩浆的活动性增强或发生相变致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水--岩反应 岩石物性 地震孕育过程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以上地震孕育演化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立明 王振亚 +1 位作者 郑卫平 张勇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孕育演化过程及其不均匀性等问题 .结果表明 ,本区 7级以上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场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表现为地震孕育的阶段性及其不同的地震活动异常现象 ,利用这些特征可进...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孕育演化过程及其不均匀性等问题 .结果表明 ,本区 7级以上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场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表现为地震孕育的阶段性及其不同的地震活动异常现象 ,利用这些特征可进行 7级以上地震震情形势及其阶段性的判定研究 ,对本区的 7级以上地震预测具有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孕育 不均匀性 阶段性
下载PDF
自治系统和地震孕育的组合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增建 秦保燕 荣代潞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7-11,共5页
1992年我们首先把物理学中自治系统和非自治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研究中。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孕育的组合模式进行了讨论。并讨论了非自治系统中的整步现象及其中一些有关系统振荡周期的定量关系,并进而讨论了自治系... 1992年我们首先把物理学中自治系统和非自治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研究中。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孕育的组合模式进行了讨论。并讨论了非自治系统中的整步现象及其中一些有关系统振荡周期的定量关系,并进而讨论了自治系统概念和这些定量关系在研究大震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大震预报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系统 地震预报 地震孕育
下载PDF
强烈地震孕育与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强度预测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30
6
作者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49-1766,共18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势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地震活动时期.我国大陆内部、周边和台湾岛内一系列强烈地震(Ms≥6.5)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 8.0大地震的突发与其震前的异常平静表明:地表与上地壳均未见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势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地震活动时期.我国大陆内部、周边和台湾岛内一系列强烈地震(Ms≥6.5)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 8.0大地震的突发与其震前的异常平静表明:地表与上地壳均未见有明显的或确切能构成短、临强烈地震预测的浅表层活动过程,大地震由深部壳、幔物质运动,即深层动力过程所致.基于对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初步研究提出:(1)面对强烈地震的预测必须强化震源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与探索,以达对未来地震发生地点的预测.(2)在地震强烈活动地区长期坚守介质破裂效应及其派生物理响应的井中观测,即"抚模"震源区介质与结构的动态"脉搏",以达对地震发生时间的逐步逼近或预测.(3)深入剖析强烈地震活动区、带、点的深、浅层空间结构与动力过程,历史地震在地震活动地域的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征及可靠前兆信息的同步性经验和统计效应与发展态势,以对未来强烈地震发生强度的估计.这三个方面均必须以地壳深部信息的采集和研究为前提,是地震学和地震预测深化研究与探索的必经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烈地震孕育 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 介质破裂效应 动力机制 地震预测
下载PDF
邢台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其前兆机理探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梅世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根据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测深成果,提出了邢台地震孕育发生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分析了邢台地震前震区应力分布图像与发展过程,结合深部构造特征,探讨了邢台地震的成核过程,进而讨论了邢台地震的直接前震、地形变、地下水位三... 根据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测深成果,提出了邢台地震孕育发生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分析了邢台地震前震区应力分布图像与发展过程,结合深部构造特征,探讨了邢台地震的成核过程,进而讨论了邢台地震的直接前震、地形变、地下水位三项主要前兆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测深 邢台地震 地震孕育模型 地震前兆机理
下载PDF
关于中国地震孕育和前兆机理研究的讨论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世愚 吴忠良 +4 位作者 张天中 许力生 范洪顺 王健 陈运泰 《国际地震动态》 1998年第8期1-7,共7页
地震预测研究面临低水平的预测与政府和公众的高期望值的矛盾。加强机理研究是根本出路之一。地震前兆观测属于广义地球物理反演,它不应照搬地球物理勘探的现成方法,而应找出新的思路。中国与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地震发生的构造... 地震预测研究面临低水平的预测与政府和公众的高期望值的矛盾。加强机理研究是根本出路之一。地震前兆观测属于广义地球物理反演,它不应照搬地球物理勘探的现成方法,而应找出新的思路。中国与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不同,应发展适合中国大陆地质条件的震源物理理论和方法。地震前兆机理研究存在3个完备性问题:①地震前兆存在性与不存在性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②前兆物理量的可测性论证;③实验模拟条件的相似性论证。这3个完备性是判断该研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地震预测实验场的设立,不宜采用无把握的“守株待兔”的办法。建议将实验场设立在必然有多次发生诱发构造地震可能的矿山或大型水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震孕育 前兆机理 震源物理
下载PDF
地震孕育状态的地面物理测度——兼论研究方法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世愚 唐林波 +3 位作者 安镇文 和雪松 刘建新 梁建宏 《国际地震动态》 2001年第7期1-4,共4页
论述了地震孕育状态的地面物理测度问题 ,举出了两个地面物理测度的例子 :地震活动性、微破裂导致的介质的各向异性 ;论述了实验在震源物理研究中的地位等问题。
关键词 地震孕育 地面物理测度 地震活动性 微破裂 介质 各向异性 震源物理机制
下载PDF
地震孕育模式与前兆异常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耀炜 曹玲玲 《国际地震动态》 2003年第10期9-15,共7页
总结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孕震模式和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每一种模型或模式的基本思想;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类研究。该文认为前兆机理的研究与孕震模型(或模式)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这两个方面... 总结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孕震模式和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每一种模型或模式的基本思想;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类研究。该文认为前兆机理的研究与孕震模型(或模式)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为探索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研究新的地震预报指标和方法寻找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孕育模式 地震前兆 前兆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1850年西昌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元保 杜平山 《四川地震》 2000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主要从区域性的断块运动、深部构造特征及走滑断层的枢纽运动等方面对 1850年西昌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断块运动 深部构造 走滑断层 地震孕育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地震孕育过程的物理学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镇文 《国际地震动态》 1999年第5期12-15,共4页
综述了地震孕育过程的研究展望,提出了多尺度地震系统研究的复杂性及其新的探索方法。
关键词 多尺度科学 物理学 地震预测 地震孕育过程
下载PDF
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的复杂性、可预测性与不完全确定性——以汶川M_S8.0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硕愚 周昕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4期80-81,共2页
地壳运动与孕震系统是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均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呈现出多样性和整体性功能的统一。汶川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的复杂性表现为:①结构和环境的复杂性:南北带是中国西东部两大不同大地构造动力... 地壳运动与孕震系统是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均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呈现出多样性和整体性功能的统一。汶川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的复杂性表现为:①结构和环境的复杂性:南北带是中国西东部两大不同大地构造动力学特性区的分界带,在地壳浅层和壳幔深层均存在结构和环境的复杂性;②动力的复杂性:不仅存在板块系统运动挤压产生的阻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孕育 发生过程 复杂性 可预测性 汶川 不完全 复杂系统 地壳运动
下载PDF
水库诱发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超临界流体作用的思考
14
作者 胡先明 陈巨鹏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130-130,共1页
水库诱发地震作为一种因人类水利建设活动导致的地震,其地震机制多年来受到地震学界的广泛研究,目前基本认为库水渗漏降低断裂带岩石的摩擦阻力是导致发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震能量来源自于板块运动的积累。笔者在对库水渗漏可能到... 水库诱发地震作为一种因人类水利建设活动导致的地震,其地震机制多年来受到地震学界的广泛研究,目前基本认为库水渗漏降低断裂带岩石的摩擦阻力是导致发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震能量来源自于板块运动的积累。笔者在对库水渗漏可能到达的深度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后,参考重力热管的热工原理,提出一种水库与断裂耦合,受库水影响地下水沿断裂带渗漏到超过水的临界温度条件下发生二级相变的一种热抽运体制,导致浅部地温升高形成大量水二级相变超压,导致水封盖地层破坏而发生地震的物理模型一水库诱发地震的水二级相变孕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地震孕育 超临界 流体作用 发生过程 二级相变 断裂带 水利建设
下载PDF
热应力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及热物质的运移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15
作者 张永仙 《国际地震动态》 2000年第10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热应力 三维数值模拟 热物质 地震孕育过程
下载PDF
强地面运动,地震孕育过程的定量方法和假设检验
16
作者 陈培善 《国际地震动态》 1998年第6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地面运动 地震孕育过程 定量法 假设检验
下载PDF
地震孕育过程的宏-细观力学模拟
17
作者 王裕仓 《国际地震动态》 2000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孕育过程 力学模拟 地震破坏过程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友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37-643,共7页
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 :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 ,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 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 :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 ,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应存在、共为一体”的这种双向应变结构是地壳构造运动中形成孕震体与非孕震体的根本区别 ,也是能用以首先找到孕震地区的主要依据 ;地震的破裂机制是 :孕震体形成的双向应变结构 ,构成了应力集中后的失稳与剪切破裂的必要条件 ,当初始破裂后 ,就会引起压缩区与拉疏区发生逆转性的弹性膨胀与收缩的相互配合而不断提供位错空间 ,从而能使应力与破裂快速地传递与扩张。这一地震孕育与破裂机制的认识 ,几乎能解释绝大多数的地震前兆现象及震时震后的冒砂、冒水与断层的破裂、错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孕育机制 破裂机制 拉疏隆起 双向应变结构
下载PDF
地震孕育过程准静态模型激发扰动电磁场问题
19
作者 赵永安 熊仲华 李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8,共7页
以磁热弹性理论为工具 ,讨论与地热有关的三维准静态问题 :载热流体侵入竖直或水平裂隙的情况和存在静态局部高温区的情况。在求得其近似解后 ,着重讨论其扰动磁场的时空分布。最后指出其在地震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磁热弹性力学 准静态 地震孕育 扰动磁场 地热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地震孕育即将完成阶段的岩石蠕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В·А·Моргунов 陈保华 《世界地震译丛》 2002年第5期10-17,共8页
依据加速蠕变效应,提出构造地震孕育即将完成阶段的不稳定模型。得到地质体脆性破裂前非弹性形变结束阶段前兆显示区的空间尺度和持续时间的估计。理论估计与实地观测资料是一致的。
关键词 地震孕育 岩石蠕变 加速蠕变效应 地质体 地震前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