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压碎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刘赞 安冉 李宝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50,共9页
背景:普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目前发现其在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上也能发挥有益作用,然而其机制仍未可知。目的:探究普伐他汀治疗能否加速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背景:普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目前发现其在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上也能发挥有益作用,然而其机制仍未可知。目的:探究普伐他汀治疗能否加速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暴露但不损伤+生理盐水灌胃)、阴性对照组(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生理盐水灌胃)、普伐他汀组(坐骨神经压碎损伤+普伐他汀灌胃)。普伐他汀组大鼠术后普伐他汀(5 mg/kg)灌胃治疗1周,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术后第2,4,6,8周末测量各组大鼠的坐骨功能指数;术后8周末测量腓肠肌湿质量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RT-qPCR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普伐他汀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更快(P<0.05),更接近于假手术组水平,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更低(P<0.05)且接近假手术组,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或P<0.01),坐骨神经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更多,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数值更大(P<0.01)且与假手术组更接近。结果说明,普伐他汀的治疗加速了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其可能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普伐他汀 功能恢复 神经营养因子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武震 刘晓化 +3 位作者 李魁章 曲建波 马龙 王海亮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观测评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恢复、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早期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创伤和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再生 WISTAR大鼠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局部应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胜 宋玉娟 +1 位作者 张争辉 王守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_(0))、麻醉后5 min(T_(1))、麻醉后10 min(T_(2))、麻醉后15 min(T_(3))、麻醉后30min(T_(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时刻HR、MAP、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T_(4)时刻HR、MAP均高于T_(0)时刻,SpO_(2)均低于T_(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HR、MAP、SpO_(2)较T_(0)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HR、MAP均低于对照组,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E、Cor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E、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T、PT、APTT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TT、PT、AP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跟骨骨折 手术麻醉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蠲痹通络口服液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效用评价研究
4
作者 黄菲 仝佳祥 +9 位作者 刘伟 刘梦秋 陈婷 刘元君 张明英 吴雨辰 魏微 赵雨婷 田列 朱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2-940,共9页
目的 评价蠲痹通络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善效应。方法 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二甲双胍(200 mg·kg^(-1)·d^(-1))、蠲痹通络口服液低剂... 目的 评价蠲痹通络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善效应。方法 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二甲双胍(200 mg·kg^(-1)·d^(-1))、蠲痹通络口服液低剂量(3.9 g·kg^(-1)·d^(-1))与高剂量(7.8 g·kg^(-1)·d^(-1)),连续给药35 d。采用热板法检测动物疼痛潜伏期;测定受试动物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糖化血红蛋白值;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与IL-10水平;采用HE染色考察模型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神经丝蛋白NF-L、NF-H与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蛋白Nrf2、HO-1表达。结果 高剂量蠲痹通络口服液缩短模型小鼠热痛反应潜伏期(P<0.01);下调模型小鼠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P<0.01),上调空腹血浆胰岛素(P<0.01);下调血清T-CHO、TG、LDL-C水平(P<0.01),上调HDL-C水平(P<0.01);下调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与IL-6水平(P<0.05),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P<0.01);抑制坐骨神经结构破坏与凋亡(P<0.05);下调凋亡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与Caspase-3的比值(P<0.01);上调坐骨神经组织神经丝蛋白NF-L与NF-H表达(P<0.05,P<0.01);上调抗氧化应激蛋白Nrf2与HO-1的表达(P<0.01)。结论 蠲痹通络口服液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通络口服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凋亡
下载PDF
瑞芬太尼调节IL-10/β-内啡肽信号通路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疼痛的影响
5
作者 封雪 赵滨滨 任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疼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NI大鼠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5μg·kg^(-1)·min^(-1))、瑞芬太尼高剂量组(20μg·kg^(-1)·min^(-1))和瑞芬太...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疼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NI大鼠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5μg·kg^(-1)·min^(-1))、瑞芬太尼高剂量组(20μg·kg^(-1)·min^(-1))和瑞芬太尼+抑制剂组(20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10μL IL-10抗体),评估大鼠疼痛阈值,统计坐骨神经指数(SFI),Masson染液评价靶肌肉萎缩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10、β-内啡肽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疼痛阈值、SFI和IL-10、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肌肉萎缩、IL-1β、IL-6、TNF-α、MAP2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芬太尼低、高剂量组大鼠疼痛阈值、SFI和IL-10、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肌肉萎缩、IL-1β、IL-6、TNF-α、MAP2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瑞芬太尼高剂量组比较,瑞芬太尼+抑制剂组大鼠疼痛阈值、SFI和IL-10、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肌肉萎缩、IL-1β、IL-6、TNF-α、MAP2表达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激活IL-10/β-内啡肽信号通路抑制SNI大鼠的疼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坐骨神经损伤 疼痛 白介素-10/β-内啡肽
下载PDF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田辉 陈怡然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I0014,I0015,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a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机制。方法6... 目的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a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取损伤处坐骨神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形态;取腰3~5脊髓节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PWL指数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HE染色,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神经纤维在数量及排列紊乱程度等方面均有改善,齐刺组改善最为明显。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痛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调节MEK/ERK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建 赵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876-2882,共7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及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法...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及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法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糖尿病坐骨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7.5、15.0、30.0 g/kg(以生药含量计)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1次/d,连续给药12周。阳性对照组大鼠按照0.1 mg/kg腹腔注射给予PD98059,2次/周,连续12周。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及后足伸姿推力,使用肌电图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坐骨神经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查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坐骨神经p-MEK、p-ERK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MNCV、SNCV及T-AOC、GSH、SO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后足伸姿推力、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MDA、p-MEK、p-ERK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MNCV、SNCV及T-AOC、GSH、SO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后足伸姿推力、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及IL-1β、IL-6、TNF-α、MDA、p-MEK、p-ERK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修复坐骨神经病理性损伤,改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抑制坐骨神经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EK/ER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糖尿病 MEK/ERK通路 机械性痛觉超敏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GFA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田辉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6,I0015,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的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PWL值、SPI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干预后大鼠PWL值、SPI值显著改善(P<0.01)。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 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紫铆因通过激活SIRT1介导FOXO1/NF-κB信号通路改善坐骨神经损伤
9
作者 车敏 张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诱导SIRT1激活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紫铆因组,每组10只。分别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BBB运动评分和... 目的探讨紫铆因诱导SIRT1激活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紫铆因组,每组10只。分别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第14天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BDNF、MBP、GAP-43、SIRT1、FOXO1、Keap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坐骨神经损伤组大鼠相比,紫铆因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增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坐骨神经BDNF、MBP、GAP-43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FOXO1、Keap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紫铆因可通过上调坐骨神经损伤大鼠SIRT1表达抑制FOXO1/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继而改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坐骨神经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FOXO1/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宋雪 李辉 杨大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揿针埋针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腺苷钴胺 美洛昔康 坐骨神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的效果评价
11
作者 张杰 钱彦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80-2184,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全麻前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B组患者全麻前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两组患者均行术后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时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8 h、24 h和3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36 h内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结果B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11.88±0.27)min,明显短于A组的(14.1±10.22)min,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为(747.00±23.08)min,明显长于A组的(571.90±17.9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分别为(69.38±5.2)次/min、(66.79±4.73)次/min,明显低于A组的(72.97±5.2)次/min、(69.40±5.06)次/min,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2.91±8.08)mm Hg、(94.67±8.69)mm Hg,明显高于A组的(89.29±7.58)mmHg、(86.70±7.2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24 h、36 h,B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12±0.06)分、(3.42±0.12)分、(2.44±0.10)分,明显低于A组的(4.87±0.15)分、(4.61±0.09)分、(3.47±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内,B组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为(306.8±0.90)min,明显长于A组的(177.3±1.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6 h,B组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1.35±0.04)次、(2.55±0.09)次,明显少于A组的(1.66±0.05)次、(3.48±0.0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能提升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确保围手术期镇痛效果,使术后自控镇痛应用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膝关节置换手术 腘窝坐骨神经 收肌管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12
作者 吴皎卿 张莹 许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30-0133,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能与安全性比较。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分为两部分:对照组包含50名患者,...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能与安全性比较。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分为两部分:对照组包含50名患者,实施传统的椎管内麻醉;而观察组的另外50名患者则接受了超声辅助的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结果 术后15 min、30 min和60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麻后15 min,30 min,60 min,90 min,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治疗组(P<0.05),整体止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进行人工全麻时,应用超声导引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全麻,可较好地保持患者的血压及心跳平稳,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腰丛 坐骨神经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选穴原则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宇晴 孙忠人 +1 位作者 尹洪娜 李全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坐骨神经痛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针刺可明显缓解患者坐骨神经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从临床角度阐述了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医传统理论选穴原则及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原则;从动物实验角度总结了坐骨神经痛产生的原因及针... 坐骨神经痛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针刺可明显缓解患者坐骨神经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从临床角度阐述了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医传统理论选穴原则及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原则;从动物实验角度总结了坐骨神经痛产生的原因及针刺镇痛的机制。同时,探讨了目前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客观化研究提供创新性思维,并对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基础研究到临床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坐骨神经 选穴原则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靖雯 李雨佳 +4 位作者 汤思琦 沈诞 林捷 汪丽娜 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CD39(NTPDase1)]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5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针刺组、坐骨神经腺苷三磷酸(ATP)水解酶抑制(ARL67156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3...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CD39(NTPDase1)]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5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针刺组、坐骨神经腺苷三磷酸(ATP)水解酶抑制(ARL67156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39上调(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注射)组、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噻氯匹啶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73特异性抑制(α,β-亚甲基腺苷5′-二磷酸钠盐注射)+针刺组、穴区CD39上调(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注射)组、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噻氯匹啶注射)+针刺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造模48 h后,需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足三里”穴20 min,需注射药物组于针刺前20 min进行局部相关试剂注射。以大鼠患侧足底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作为疼痛评价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以及“足三里”穴胞外核苷酸酶的表达。结果 (1)调节坐骨神经ATP水解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和坐骨神经ATP水解酶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2)调节坐骨神经CD39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坐骨神经CD39上调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与针刺组比较,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3)调节穴区CD39活性:与空白组比较,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穴区CD39上调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与针刺组比较,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4)调节坐骨神经CD73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坐骨神经CD73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5)针刺对坐骨神经以及穴区CD39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坐骨神经CD39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D39表达显著下调(P<0.05)。RT-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D39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坐骨神经局部CD39参与了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的机制,这可能与CD73联合促进胞外ATP向腺苷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炎症反应 关节疼痛 足三里 坐骨神经 胞外核苷酸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麦粒灸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虹 张熙 +5 位作者 李竞 郭彦君 粟胜勇 羊璞 王琼潇 谢彩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观察麦粒灸“环跳”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坐骨神经干病理形态及脊髓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的影响,探究麦粒灸治疗SNI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每组6只。模... 目的观察麦粒灸“环跳”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坐骨神经干病理形态及脊髓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的影响,探究麦粒灸治疗SNI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每组6只。模型组、麦粒灸组采用坐骨神经钳夹制备SNI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日起麦粒灸组取患侧“环跳”麦粒灸干预,每次6壮,1次/d,连续10 d。观察造模后第7日及干预结束后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纤维丝测痛仪测量大鼠机械痛阈值(MWT),ELISA检测脊髓组织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干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p65、p-NF-κBp6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FI、MWT显著降低(P<0.01),坐骨神经干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施万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大量空泡变性,脊髓组织NO、iNOS含量及TLR4、p-NF-κBp65、MyD88、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SFI、MWT显著升高(P<0.01),坐骨神经干损伤减轻,细胞排列较整齐,施万细胞数量减少,轴突脱髓鞘及细胞空泡变性减少,脊髓组织NO、iNOS含量及TLR4、p-NF-κBp65、MyD88、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麦粒灸“环跳”可下调SNI大鼠脊髓组织TLR4、p-NF-κBp65、MyD88、p-IκBα蛋白表达,抑制NO、iNOS分泌,从而缓解疼痛、减轻受损神经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跃先 王九妹 +1 位作者 崔新刚 于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2-577,共6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DPN组(生理盐水)、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0.833 mg...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DPN组(生理盐水)、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0.833 mg/kg)、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3.332 mg/kg)、硫辛酸组(阳性对照,0.1 g/kg)、重组大鼠HMGB1蛋白(rHMGB1,8μg/kg)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rHMGB1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构建DPN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PN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严重,空腹血糖、热痛阈值、MDA含量及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机械痛阈值、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OD活性显著降低/减慢(P<0.05);与DPN组比较,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和硫辛酸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rHMGB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给药组相反(P<0.05);并且,rHMGB1可减弱高剂量穿心莲内酯对DPN大鼠血糖的降低作用及坐骨神经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来降低血糖、抑制氧化应激,进而改善DPN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坐骨神经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凤华 刘静 张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3.39±2.22)min、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86±2.39)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2.28)、(15.33±2.74)min,镇痛评分(2.44±0.67)分低于对照组的(5.18±0.72)分(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麻醉后、手术中、手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较麻醉前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远优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其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身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21通过靶向SPRY2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
18
作者 田明月 杨溢铎 +3 位作者 覃琬婷 朱晶 国海东 邵水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7-774,共8页
目的:研究高表达miR-21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来源外泌体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空载慢病毒和高表达miR-21的慢病毒感染SC株,收集SC上清外泌体并进行鉴定。采用神经断端吻合... 目的:研究高表达miR-21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来源外泌体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空载慢病毒和高表达miR-21的慢病毒感染SC株,收集SC上清外泌体并进行鉴定。采用神经断端吻合术建立SNI大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SC来源外泌体组和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组(n=10)。其中,SC来源外泌体组和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组分别采用体外收集的外泌体局部注射进行治疗,3周后行为学实验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荧光染色评价SNI后轴突髓鞘再生,RT-q 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1及神经组织中miR-21和SPRY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体外验证miR-21和SPRY2之间的靶向互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神经再生情况均出现明显改善,RT-q PCR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及神经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神经组织中SPRY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中高表达miR-21的SC细胞来源外泌体组较SC来源外泌体组变化更显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21靶向调节SPRY2的表达。结论: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通过靶向SPRY2显著促进SNI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外泌体 MIR-21 坐骨神经损伤 功能恢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法舒地尔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的轴突与髓鞘再生及功能恢复
19
作者 荆幸 施进兴 +3 位作者 徐丹 庄跃宏 谢昀 王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2,共9页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在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轴突与髓鞘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SD大鼠30只,重(200±30)g,切断右侧坐骨神经,缝合后等分入2组,即对照组与法舒地尔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与10mg/kg的盐酸法舒地尔腹腔注射。术后2周,利...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在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轴突与髓鞘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SD大鼠30只,重(200±30)g,切断右侧坐骨神经,缝合后等分入2组,即对照组与法舒地尔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与10mg/kg的盐酸法舒地尔腹腔注射。术后2周,利用NF-200一抗对损伤远端的轴突密度进行评估。术后4周,利用逆行示踪剂荧光金评估发出轴突进入损伤远端的位于L4~6DRG和腰骶膨大处的神经元数量。术后12周,对腓肠肌的湿重比、肌纤维的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利用NF-200与MPZ一抗及透射电镜对轴突的直径与髓鞘的厚度进行测量。术后4、6、8、10、12周采集足印,对两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进行评定。此外,体外培养大鼠胚胎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运动神经元(SMN),评估法舒地尔对其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 术后14 d,法舒地尔组损伤远端神经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4)。术后4周法舒地尔组被荧光金逆行标志的L4~6DRG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法舒地尔组有髓轴突的数量、有髓轴突的直径以及髓鞘的厚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G-ratio值则低于对照组(P<0.05)。SFI数据结果显示,术后6、8、10及12周,法舒地尔组SFI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对照组的患侧腓肠肌的湿重比及肌纤维的横截面积显著小于法舒地尔组(P<0.01)。培养5 d后,法舒地尔组DRG及SMN的轴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法舒地尔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的轴突与髓鞘再生及其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抑制剂 法舒地尔 坐骨神经横断伤 轴突与髓鞘再生
下载PDF
六价铬对牛蛙心脏、骨骼肌和坐骨神经干生理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艳君 张敬 +4 位作者 张全有 李明臻 李鹏翠 卫小春 陈维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75,共11页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六价铬对牛蛙心脏、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六价铬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重铬酸钾溶液通过腹腔注射和离体心脏灌流法处理牛蛙心脏,测定六价铬对在体和离体心脏心率和收缩力的影...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六价铬对牛蛙心脏、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六价铬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重铬酸钾溶液通过腹腔注射和离体心脏灌流法处理牛蛙心脏,测定六价铬对在体和离体心脏心率和收缩力的影响。用重铬酸钾溶液浸润好的纱布包裹腓肠肌,测定腓肠肌收缩力变化。采用细胞外电极引导法,测定六价铬对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重铬酸钾对心率和收缩力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分别与六价铬抑制T型钙通道活性和L型钙通道活性有关;然而1 mg/L铬对在体蛙心作用15 min至30 min后,心率增加,可能是“毒物兴奋效应”所致;0.001 mg/L至10 mg/L六价铬对腓肠肌收缩力具有浓度依赖性增强作用,表现为正性变力效应,可能是“毒物兴奋效应”的结果;100 mg/L六价铬抑制了腓肠肌收缩力,表现为负性变力效应,机制与六价铬对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的抑制作用有关;六价铬以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降低了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机制与六价铬对电压门控Na+通道产生的失活作用有关。【结论】六价铬对心肌、骨骼肌和神经均具有毒性作用,结果可为六价铬的毒性作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电生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收缩力 电位传导速度 心脏 骨骼肌 坐骨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