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类型,大地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持续拓展。其特殊的“场所”特征对传统艺术符号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并“暗示出全球美学(global aesthetics)研究重心的某种转向”^[1]。针对这一特征,大地艺术...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类型,大地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持续拓展。其特殊的“场所”特征对传统艺术符号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并“暗示出全球美学(global aesthetics)研究重心的某种转向”^[1]。针对这一特征,大地艺术的理论先行者罗伯特·史密森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场所/非场所”(dialectic of site/nonsite)这对辩证概念,为大地艺术的符号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理论资源。展开更多
文摘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类型,大地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持续拓展。其特殊的“场所”特征对传统艺术符号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并“暗示出全球美学(global aesthetics)研究重心的某种转向”^[1]。针对这一特征,大地艺术的理论先行者罗伯特·史密森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场所/非场所”(dialectic of site/nonsite)这对辩证概念,为大地艺术的符号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理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