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4种抗旱造林树种光合特征及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研究
1
作者 王立成 霍娜 +3 位作者 杨新兵 曹航 柳俊明 李清泉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
为探究太行山旱瘠山地造林树种的光合、蒸腾耗水特性及生态效益,以北方常见抗旱造林树种山桃、山杏、黄栌和榆树4种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分析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并计算其... 为探究太行山旱瘠山地造林树种的光合、蒸腾耗水特性及生态效益,以北方常见抗旱造林树种山桃、山杏、黄栌和榆树4种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分析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并计算其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均值山杏最大,与其他树种均存在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山桃最好,与其他树种均存在显著差异;胞间CO_(2)浓度黄栌最大,4种树种不存在差异;气孔导度日均值排序为山桃>黄栌>榆树>山杏,且山桃与榆树、山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4种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山桃、黄栌的净光合速率与环境CO_(2)浓度、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山杏的净光合速率与大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3)单位叶面积的日固碳释氧量排序为山桃>榆树>黄栌>山杏,山桃与其他树种均存在显著差异;单位叶面积的增湿降温量排序为山桃>黄栌>山杏>榆树,山桃与其他树种的日蒸腾总量、增湿量、降温量差异均显著。综合看,山桃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能力最强,其次为黄栌,试验结果可为当地生态建设中优先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树种 光合特征 生态效益 固碳释氧 增湿降温
下载PDF
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太君 林萌 +1 位作者 代新竹 黄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679-5685,共7页
试验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9种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将树冠由外向内分为4个部位(分别记为表层A、外层B、中层C和内层D),分别测定各部位单位叶面积蒸腾降温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种内和种间不同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的变化,以期探讨... 试验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9种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将树冠由外向内分为4个部位(分别记为表层A、外层B、中层C和内层D),分别测定各部位单位叶面积蒸腾降温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种内和种间不同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的变化,以期探讨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的合理取样部位。结果表明:9种园林树木树冠各测定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均由树冠外围向树冠内部显著降低,树冠不同测定部位增湿降温量与平均值比较,种间SD和CV的变化大于种内。9个树种不同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量平均值为2.32 kg m-2d-1,降温量平均值为0.45℃。其中,表层A和外层B的增湿量较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3.71%和10.77%,中层C和内层D分别较平均值下降了8.62%和26.46%;表层A和外层B的降温量较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2.22%和11.11%,中层C和内层D分别较平均值下降了8.89%和26.67%;外层B和中层C平均增湿降温量为2.35 kg m-2d-1和0.46℃,与各测定部位平均值基本一致。9个树种各测定部位增湿降温量的偏离程度和和离散系数与平均值比较,外层B和中层C与各测定部位平均偏离程度接近,离散系数外层B最低。因此,在评价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时,提出用外层B或中层C偏向B点处的叶片作为取样部位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增湿降温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长春市园林树木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少鹏 庄倩倩 +2 位作者 郭太君 代新竹 王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0-756,共7页
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株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与计算,研究了单位叶面积和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结果表明,30种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量在12.78~43.74 g/(m2.d)之间,释氧量在9.29... 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株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与计算,研究了单位叶面积和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结果表明,30种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量在12.78~43.74 g/(m2.d)之间,释氧量在9.29~31.81g/(m2.d)之间,增湿量在2.08~6.32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0.40~1.22℃;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固碳量在62.18~443.82 g/(m2.d)之间,释氧量在45.20~322.82 g/(m2.d)之间,增湿量在12.52~55.74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2.42~10.76℃;说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树木的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能力。乔木类与灌木类之间的平均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差异不大,而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均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比较上,乔木类是灌木类的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叶面积指数 固碳释氧 增湿降温 长春市
下载PDF
深圳市居住区绿地的增湿降温效应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艳艳 庄雪影 +1 位作者 雷江丽 钟炼 《广东园林》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阐述了深圳3个居住区不同绿地结构和面积对绿地增湿降温效应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乔灌草型和乔草型的绿地在增湿降温方面明显优于灌草型和草坪型绿地。(2)不同草型绿地面积与绿地的增湿降温效应呈线性变化关系。
关键词 居住区绿地 绿地结构和面积 增湿降温效应
下载PDF
深圳市垂直绿化增湿降温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艳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3期215-217,共3页
对深圳市4个季节5个观测样地进行垂直绿化增湿降温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夏季、秋季,垂直绿化具有明显的增湿降温效应,且3处垂直距离的增湿降温效应大小均为:0 m>0.5 m>1.5 m。垂直绿化在四季的降温增湿效应大小依次为:夏季>... 对深圳市4个季节5个观测样地进行垂直绿化增湿降温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夏季、秋季,垂直绿化具有明显的增湿降温效应,且3处垂直距离的增湿降温效应大小均为:0 m>0.5 m>1.5 m。垂直绿化在四季的降温增湿效应大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增湿降温 效应 广东深圳
下载PDF
4种园林树木树冠微环境与增湿降温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瑞文 孙晓刚 +1 位作者 郭太君 林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47,78,共6页
通过对大花水桠木、红瑞木、山杏、桃叶卫矛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以及表层、外层、中层和内层4个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和树冠微环境变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的合理取样部位以及增湿、降温量与树冠微... 通过对大花水桠木、红瑞木、山杏、桃叶卫矛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以及表层、外层、中层和内层4个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和树冠微环境变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的合理取样部位以及增湿、降温量与树冠微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树冠不同方位(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由大到小均呈现为南侧(表层)、东侧(外层)、西侧(中层)、北侧(内层),树冠西侧和外层与增湿、降温量的平均值接近。树冠内微环境呈现为空气CO2摩尔分数在树冠内的变化不明显;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南侧→东侧→西侧→北侧及表层至内层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空气温度、叶面温度和风速呈下降的趋势;树冠西侧和外层的微环境与树冠内的平均值更接近。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风速与增湿、降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与增湿、降温量之间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空气CO2摩尔分数、空气温度和叶面温度与增湿、降温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树冠微环境 增湿降温
下载PDF
树冠不同部位叶片结构与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婧雯 郭太君 +1 位作者 刘瑞文 林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3,共6页
以桃叶卫矛(乔木)和长白忍冬(灌木)为试材,通过对桃叶卫矛和长白忍冬树冠表层、外层、中层、内层4个部位的解剖结构与树冠微环境和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研究,以期探讨树冠不同部位解剖结构与微环境和固碳释氧量、增湿降温量的关系。结... 以桃叶卫矛(乔木)和长白忍冬(灌木)为试材,通过对桃叶卫矛和长白忍冬树冠表层、外层、中层、内层4个部位的解剖结构与树冠微环境和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研究,以期探讨树冠不同部位解剖结构与微环境和固碳释氧量、增湿降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树种树冠不同部位的蒸腾速率与叶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部呈极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与叶表细胞厚度、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呈正相关,与木质部呈负相关。空气温度、叶面温度、空气CO_2浓度与解剖结构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除传输组织的韧皮部外,其它解剖结构基本均与固碳释氧量和增湿降温量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树冠微环境 解剖结构 固碳释氧 增湿降温
下载PDF
不同盐度水对芦苇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霄华 韩炜 +2 位作者 管文轲 党亚玲 费兵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6,125,共7页
文章研究博斯腾湖流域湿地芦苇叶片在不同盐度水环境下的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能力,以阐明博斯腾湖流域湿地不同矿化度水环境下芦苇叶片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的变化规律。通过在博斯腾湖湖滨湿地设置半控制实验,设置5组盐水处理,分别为C1(1.... 文章研究博斯腾湖流域湿地芦苇叶片在不同盐度水环境下的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能力,以阐明博斯腾湖流域湿地不同矿化度水环境下芦苇叶片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的变化规律。通过在博斯腾湖湖滨湿地设置半控制实验,设置5组盐水处理,分别为C1(1.4 g/L)、C2(6.4 g/L)、C3(11.4 g/L)、C4(16.4 g/L)、C5(21.4 g/L),测定芦苇叶片在各处理下的光合参数,并计算不同盐度下芦苇叶片的固碳释氧量和增湿降温量。结果表明:(1)芦苇叶片日固碳释氧量与净光合速率日均值的变化规律一致,各梯度盐处理下差异显著,C2的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最大,其次由大到小依次为C1、C3、C4、C5;(2)不同梯度盐处理下芦苇日增湿降温量与蒸腾速率日均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且达到显著水平,芦苇叶片蒸腾速率和增湿降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2、C1、C4、C3、C5;(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所有梯度盐处理下,气孔导度(G_s)都是影响芦苇叶片光合和蒸腾的最主要因素,且G_s在矿化度6.4 g/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博斯腾湖流域湿地芦苇在矿化度为6.4 g/L时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博斯腾湖湿 固碳释氧 增湿降温
下载PDF
NHP型喷雾增湿降温技术的节能特性
9
作者 王海滨 沈兴 《中国水泥》 CAS 2003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水泥 喷雾 增湿降温 节能 雾化 过滤器 咱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水泥厂增湿降温喷水系统的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艾军 《中国水泥》 CAS 2012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前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虽然为考虑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利用预热器废气余热.但增湿塔或废气管道喷水系统在工艺生产线上降低废气温度和粉尘比电阻的作用仍然必不可少。
关键词 喷水系统 增湿降温 干法水泥生产线 水泥厂 粉尘比电阻 废气温度 废气余热 节能降耗
下载PDF
篦冷机余风喷雾增湿降温系统使用
11
作者 刘长林 《江苏建材》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1 概述 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一条原年设计能力100万t水泥干法生产线,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目前,日产熟料已稳定在3500t,年产水泥130万t。由于产量增加,篦冷机余风量有所增加,余风温度较高(250~350℃),粉尘比电阻大... 1 概述 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一条原年设计能力100万t水泥干法生产线,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目前,日产熟料已稳定在3500t,年产水泥130万t。由于产量增加,篦冷机余风量有所增加,余风温度较高(250~350℃),粉尘比电阻大,电除尘效率底,排放浓度超标。另外电收尘内分布板、阴极丝、阳极板等易在高温状态下产生侵蚀变形、磨损加剧。入内检查有明显的过高温痕迹,有的地方被熟料颗粒状粉尘磨蚀严重。对电收尘的排风机稳定运行不利,曾出现过风机轴断裂现象,风叶磨损加快,产生不平衡,引起振动,轴承座和轴承损坏,壳体变形。我厂自行设计了篦冷机余风喷雾降温系统,于2000年6月份检修期间安装使用,运行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冷机 余风 喷雾 增湿降温系统
下载PDF
最新的二流体增湿降温喷雾喷头平面布置设计及安装调试技术
12
作者 陈仲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7,共3页
根据对二流体加湿降温喷雾喷头的研究及设计安装二流体加湿降温喷雾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二流体增湿降湿喷雾喷头平面布置设计的原则,工艺计算及工程预算,安装及调试时应注意事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 二流体 增湿降温喷头 喷头 喷雾喷头
下载PDF
粤东高州油茶林固碳释氧及增湿降温能力计量评价
13
作者 刘祯 傅志强 +1 位作者 申春晖 奚如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52-58,共7页
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是华南区域主栽油茶品种之一。探讨核算其林分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能力,旨在为其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参考。文章以揭阳市内高州油茶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其光合蒸腾参数;利用积分法测算其单... 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是华南区域主栽油茶品种之一。探讨核算其林分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能力,旨在为其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参考。文章以揭阳市内高州油茶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其光合蒸腾参数;利用积分法测算其单位叶面积固碳量、释氧量、增湿量和降温量;结合叶面积指数核算其单位林地面积固碳量、释氧量、增湿量和降温量;运用环境效益评价法估算揭阳市内现有高州油茶林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高州油茶单位叶面积固碳量、释氧量、增湿量和降温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固碳释氧能力夏季高于冬季,全年季节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9月、7月、1月、3月和11月,其单位叶面积日平均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6.777 g·m^(-2)·d^(-1)、4.929 g·m^(-2)·d^(-1);增湿降温作用夏季明显,全年季节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7月、9月、11月、1月和3月,分别为1090.073 g·m^(-2)·d^(-1)和0.210℃;高州油茶单位林地面积日平均固碳量、释氧量、增湿量和降温量分别为18.841 g·m^(-2)·d^(-1)、13.702 g·m^(-2)·d^(-1)、3030.402 g·m^(-2)·d^(-1)、0.585℃。揭阳市现有高州油茶林面积为1400 hm2,其全年固碳量、释氧量、增湿量和降温量分别为6.07万t、4.41万t、975.79万t、1.88×10^(9)℃。揭阳市全年固碳释氧及增湿降温计量获得的总货币效益为5.68亿元。由此可见,高州油茶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固碳释氧 增湿降温 生态效益 计量核算 广东揭阳
下载PDF
广州地区典型绿化乔木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江波 翟志宏 +4 位作者 李海燕 邓燕 陈思豪 王忆娴 丁云飞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对广州地区典型乔木的降温增湿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以广州某校园住宅小区为模型进行了参数化研究: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对仿真平台进行了校准,以提升其仿真精度(如室外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低至1.49°C和5.63%)。其次,为... 对广州地区典型乔木的降温增湿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以广州某校园住宅小区为模型进行了参数化研究: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对仿真平台进行了校准,以提升其仿真精度(如室外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低至1.49°C和5.63%)。其次,为了全面揭示乔木树种的实体形态及其群落特征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建立了芒果、蒲桃、小叶榄仁、细叶榕、腊肠树、白千层6种乔木仿真模型,采用ENVI-met对单株植物和植物群落的热环境调控作用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冠幅、树高对植被下方的地面温度和显热通量影响较大;植被在10 m高度以上时植被群落的降温效果较好,单株细叶榕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相比低矮植物,白千层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果更好,在中午时分其降温程度和增湿强度分别比低矮植物高约1°C和约5%。选择合适绿化乔木可有效降低居住小区的热岛现象,增加空气湿度,提供更舒适的室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模型 植物群落 降温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植被群落郁闭度与三维绿量对夏季降温增湿效应的影响
15
作者 徐欣 张兴 +3 位作者 高飞 符文君 杨芷毓 刘勇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缓解城市热岛,文章基于苏州市典型城市公园绿地植被群落样方的实测,分析植被群落郁闭度和三维绿量等结构指标对夏季降温增湿效应的影响,得到植被群落结构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表明:不同群落结构的... 为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缓解城市热岛,文章基于苏州市典型城市公园绿地植被群落样方的实测,分析植被群落郁闭度和三维绿量等结构指标对夏季降温增湿效应的影响,得到植被群落结构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表明:不同群落结构的降温效应为乔-草型>乔-灌型或乔-灌-草型>灌-草型>草地型,增湿效应为乔-草型>乔-灌-草>乔-灌型>灌-草型>草地型;郁闭度和三维绿量对降温增湿效应均有明显影响,但郁闭度影响高于三维绿量。建议优先选择乔-草型绿地并合理控制植被群落的郁闭度和三维绿量在一定区间内,即郁闭度为0.4~0.77,三维绿量大于9 m^(3)·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降温湿 郁闭度 三维绿量
下载PDF
成都市沙河主要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 被引量:89
16
作者 张艳丽 费世民 +2 位作者 李智勇 孟长来 徐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78-3887,共10页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降温增...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日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桂花、垂柳、香樟、黄葛树、山杜英、银杏、天竺桂、水杉,年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垂柳、香樟、黄葛树、银杏、桂花、天竺桂、水杉、山杜英,日降温增湿效果由强到弱为垂柳、山杜英、水杉、天竺桂、黄葛树、香樟、银杏、桂花。据估算,整个沙河植物群落中乔木树种年总固碳量约为5.87×104t,总释氧量约为4.27×104t。根据对主要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的分析表明,在树种配置时,垂柳、桂花、山杜英、香樟为优选乔木树种,而银杏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较弱,可作为长寿树种和观赏树种适量引种,不宜大面积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固碳释氧 降温湿
下载PDF
南京城郊典型树种光合蒸腾、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能力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文瑞 刘鑫 +3 位作者 张金池 王鹰翔 王金平 庄家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38,共8页
【目的】研究南京城郊典型造林树种麻栎、杉木光合蒸腾特性及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以期为麻栎、杉木林合理经营及其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麻栎、杉木林的合理经营管理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生长迅速、节水性能好... 【目的】研究南京城郊典型造林树种麻栎、杉木光合蒸腾特性及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以期为麻栎、杉木林合理经营及其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麻栎、杉木林的合理经营管理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生长迅速、节水性能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高的造林树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春、夏、秋、冬4季分别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AI-2200冠层分析仪以及小气象站对南京城郊典型的优势人工林树种麻栎、杉木的光合、蒸腾各项指标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对其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并建立与各影响因子的"最优"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各季节主要影响因子。【结果】麻栎春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夏季和秋季表现为单峰曲线。杉木春季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夏、秋、冬季表现为单峰曲线;麻栎春季、夏季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秋季表现为单峰曲线。杉木春、冬季蒸腾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夏、秋季表现为单峰曲线;麻栎、杉木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总体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季节波动比较大。麻栎春、夏、秋3季各季节单位土地面积日均光合固碳释氧量、蒸腾降温增湿量及各自对应年总量均大于杉木。同一树种在不同季、不同树种在同一季节光合固碳释氧和蒸腾降温增湿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随林木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及树种特征而变化。不过总体表现为夏季光合固碳释氧和蒸腾降温增湿能力最强,冬季最弱,春季和秋季居中。麻栎光合固碳释氧能力和蒸腾增湿降温能力比杉木强,说明麻栎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积累能量、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强。【结论】麻栎属于耗水高产、高投入高产出型,杉木属于节水中产、高投入中产出型,可以根据当地降水条件配置合适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树种来发展城郊林业,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同时提高林产业产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杉木 光合固碳释氧 蒸腾降温湿
下载PDF
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其结构特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3
18
作者 武小钢 蔺银鼎 +1 位作者 闫海冰 郝兴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69-1473,共5页
在太原市区选择2类10个不同结构特征的绿地为研究样本,利用HOBO Pro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对绿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湿度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绿地绿量、叶面积指数、绿地面积、周长面积比4个绿地特征要素与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 在太原市区选择2类10个不同结构特征的绿地为研究样本,利用HOBO Pro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对绿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湿度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绿地绿量、叶面积指数、绿地面积、周长面积比4个绿地特征要素与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绿地面积、绿量显著正相关,与绿地周长面积比值显著负相关;在垂直方向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绿量显著正相关,降温效应与叶面积指数显著正相关,增湿效应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性不显著。绿地绿量是衡量绿地生态效益的关键因子,应将其作为绿地系统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角度看,在增加绿地面积和提高绿量的同时,一方面要重视大面积斑块的绿地,提高其在绿地系统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根据绿地用途相应地选择不同的形状,使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降温湿效应 绿量 叶面积指数 周长面积比
下载PDF
三北工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降温增湿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玉 谢高地 +2 位作者 甄霖 徐洁 王洋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836-5846,共11页
生态系统可通过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作用调节区域温度与湿度。三北工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森林降温增湿功能有助于改善区域生存环境。在分析研究区森林覆被变化基础上,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模拟了森林实际蒸散量,... 生态系统可通过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作用调节区域温度与湿度。三北工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森林降温增湿功能有助于改善区域生存环境。在分析研究区森林覆被变化基础上,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模拟了森林实际蒸散量,研究了森林增湿与降温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1980-2015年研究区森林面积增加了2.25%,主要来自荒草地、耕地和荒漠;(2)1980-2015年研究区森林6-9月实际蒸散总量为1.19×1010-1.40×1010 t/a,平均实际蒸散量为219-257 mm,可使区域6-9月绝对湿度每日增加0.47-0.55 g/m3,相对湿度每日增加2.87%-3.32%;(3)森林通过蒸散作用吸热量为29.15×1015-34.26×1015 kJ/a,单位面积蒸散吸热量为53.72×108-63.13×108 kJ hm-2 a-1,通过蒸散吸热日降温量为0.92-1.08℃/d;(4)研究区森林蒸散量在1980-2010年逐渐增加,但在2015年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降水减少导致;森林面积较大的山西和陕西森林蒸散降温增湿效果较好。通过对比相同年份不同土地覆被发现,森林实际蒸散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覆被类型。因此,未来研究区可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适当增加森林面积,充分发挥森林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湿 气候调节 造林 生态建设 蒸散作用
下载PDF
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李想 李海梅 +1 位作者 马颖 刘培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102,共4页
以青岛市居住区广泛应用的14种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 以青岛市居住区广泛应用的14种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叶桃、火棘、丁香、紫叶李、国槐、海桐、樱花、女贞、金叶女贞、红枫。降温增湿能力由高到低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叶桃、火棘、丁香、紫叶李、国槐、海桐、樱花、女贞、金叶女贞、红枫。同时对各树种固碳释氧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绿化树种 降温湿 固碳释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