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葵花籽油微乳体系对玉米黄素增溶性能研究
1
作者 吴红艳 王可意 +2 位作者 于晓丹 杨佳萌 田英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1,70,共5页
文章研究了葵花籽油微乳包封玉米黄素的能力,考察了玉米黄素在微乳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及葵花籽油微乳增溶玉米黄素的能力。结果表明,微乳的pH值在4~6之间时,体系稳定;pH值在2~4和8~10时,粒子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 文章研究了葵花籽油微乳包封玉米黄素的能力,考察了玉米黄素在微乳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及葵花籽油微乳增溶玉米黄素的能力。结果表明,微乳的pH值在4~6之间时,体系稳定;pH值在2~4和8~10时,粒子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微乳的粒径和PDI增大,包封率逐渐下降。微乳在4℃和25℃下储存时较稳定并且粒径、PDI和包封率无明显改变;在45℃时,粒径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微乳体系中玉米黄素的溶解度高于葵花籽油中玉米黄素的溶解度;在水包油型中,80%含水量的微乳增溶玉米黄素52倍,是水增溶玉米黄素的330倍。理论上可以确定有64个混合表面活性剂分子增溶1个玉米黄素分子。因此,葵花籽油微乳体系对玉米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素 微乳 葵花籽油 增溶性能
下载PDF
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江婷婷 汪云云 +2 位作者 武香香 曾华辉 朱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703-2708,共6页
黄体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预防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黄体酮增溶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是其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来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的研究进... 黄体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预防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黄体酮增溶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是其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来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可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技术、微粉化、纳米化(包括纳米混悬剂、聚合物胶束、纳米粒等)、脂质体技术、自乳化、共晶技术、3D打印这8项技术来增大黄体酮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减少其毒副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制剂技术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增溶技术
下载PDF
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兰香 胡永青 +1 位作者 陈东 张宝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1-107,共7页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专门用于动物保健的抗菌药物.由于氟苯尼考水溶性很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限制了其在制剂和临床上的应用,增大氟苯尼考水溶性是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近年来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专门用于动物保健的抗菌药物.由于氟苯尼考水溶性很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限制了其在制剂和临床上的应用,增大氟苯尼考水溶性是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近年来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物理增溶技术和化学修饰增溶技术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分析表明:依据前药原理,从氟苯尼考结构出发,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是彻底解决氟苯尼考溶解性难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对氟苯尼考的增溶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增溶技术 物理增溶 化学修饰增溶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对姜黄素增溶效果研究
4
作者 邹妍 董楠 +2 位作者 石冰艳 杨文凤 卢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110,共6页
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10^(4)g/mol、... 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10^(4)g/mol、取代度0.0754,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的质量浓度为(5.25±0.07)μg/mL。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作为纳米载体对姜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糊精酯 姜黄素 增溶效果
下载PDF
姜黄素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玉 任迪峰 +2 位作者 郭子烟 刘相君 翟星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42-348,共7页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在食品工业中常作为食用色素,用于面制品、肉制品及功能饮料的生产加工,在增加食品色香味的同时,还能发挥功效,促进机体健康;在医学领域具备抗癌、抗血栓、抗心衰、抑制炎症反应及降血...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在食品工业中常作为食用色素,用于面制品、肉制品及功能饮料的生产加工,在增加食品色香味的同时,还能发挥功效,促进机体健康;在医学领域具备抗癌、抗血栓、抗心衰、抑制炎症反应及降血压等潜能,具有很高的药理应用价值。但姜黄素因难溶于水,稳定性差,易降解,使其在体内难以被吸收,生物利用率低,这极大地阻碍了姜黄素在食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该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姜黄素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括出可通过包合、微乳、固体分散、吸附及胶束五大类技术来改善姜黄素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为姜黄素在食品科学、生物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生物活性 增溶方法 生物利用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建亭 路晨月 +1 位作者 师鑫潮 何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7,共5页
黄芩素是来源于中药黄芩的一种黄酮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在提高家禽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近年来在兽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抑菌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肉鸡肠道微生物平衡... 黄芩素是来源于中药黄芩的一种黄酮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在提高家禽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近年来在兽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抑菌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肉鸡肠道微生物平衡等作用。但黄芩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提高黄芩素的溶解度,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增溶研究,如共晶、固体分散体、包合物、纳米粒和脂质体等。因此,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就药理作用和增溶技术两方面对黄芩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黄芩素和其他难溶性药物的增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药理作用 溶解度 增溶技术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鲤鱼可溶性蛋白增溶回收工艺优化及营养特性分析
7
作者 王远瞩 王晓萱 +3 位作者 左旸 张津海 赵华伟 蒲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为促进鲤(Cyprinus carpio)的高值化应用,本文运用pH值转换增溶法优化鲤鱼蛋白规模化增溶回收工艺,对鲤鱼鱼糜在不同pH值下的可溶性蛋白溶解度、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蛋白溶解度呈... 为促进鲤(Cyprinus carpio)的高值化应用,本文运用pH值转换增溶法优化鲤鱼蛋白规模化增溶回收工艺,对鲤鱼鱼糜在不同pH值下的可溶性蛋白溶解度、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蛋白溶解度呈现明显U型曲线,在pH值为1.0~3.0或11.0~13.0条件下溶解度较高;在pH值为2.0条件下,可溶性蛋白溶解度达到62.7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所有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主要在10~45 kDa范围内,在pH值2.0条件下,这部分低分子量蛋白占比最高为72.6%,进一步测得此工艺条件下回收的可溶性蛋白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呈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占比达到14.7%、天冬氨酸占比达到11.2%;呈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占比达到6.38%,甘氨酸占比达到5.8%。本研究结果为以鲤鱼或其它低值鱼为原料,规模化回收可溶性蛋白产品及制备后续的生物活性多肽奠定了前期工艺基础,提高了在食品、饲料等领域开发鱼蛋白相关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转换增溶 可溶性蛋白 规模化提取 氨基酸组成分析 高值化应用
下载PDF
桔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桔梗皂苷的增溶作用研究
8
作者 张丽珍 苗壮 +4 位作者 于心悦 孙妞 孙绍兴 巫蓉 朱立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08-716,共9页
目的:优化桔梗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分析桔梗多糖对桔梗皂苷溶解度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以浸泡时间(A)、加液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对桔梗多糖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 目的:优化桔梗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分析桔梗多糖对桔梗皂苷溶解度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以浸泡时间(A)、加液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对桔梗多糖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桔梗皂苷D为指标,比较桔梗总多糖和不同醇沉部位多糖对桔梗皂苷溶解度的影响。结果:桔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20倍量,浸泡24 min后提取67 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的桔梗多糖提取率为65.44%,醇沉后桔梗总多糖的产率为35.94%;桔梗总多糖和各醇沉部位多糖都对桔梗皂苷有增溶作用,其中80%醇沉部位多糖增溶效果最好,其次为50%醇沉部位多糖。结论:所建立的桔梗多糖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不同醇沉部位桔梗多糖均对桔梗皂苷具有增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桔梗皂苷 增溶作用
下载PDF
复合醇原位微乳液增溶含水层四氯乙烯性能研究
9
作者 孙日红 董军 +2 位作者 张伟红 莫言阳 于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58-3866,共9页
利用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葡糖苷(APG1214)制备了适用于修复地下水四氯乙烯(PCE)污染的复合醇原位微乳液,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微乳液成相能力和增溶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含水层考察其原位淋洗PCE性能.结果表明,1.0wt.%APG1214-5.6wt.%... 利用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葡糖苷(APG1214)制备了适用于修复地下水四氯乙烯(PCE)污染的复合醇原位微乳液,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微乳液成相能力和增溶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含水层考察其原位淋洗PCE性能.结果表明,1.0wt.%APG1214-5.6wt.%异丁醇/正丙醇(1:1)-0.8wt.%NaCl微乳液具有适宜的醇宽,对PCE增溶浓度约为550g/L,在减轻含水层介质吸附、控制污染物垂向迁移、避免二次污染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性能.环境因素对微乳液成相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在强酸性和低温环境下增溶性能减弱.原位淋洗过程通过增流和增溶作用去除介质中的PCE,淋洗后PCE的去除率达到99.4%.总之,该微乳液具有增溶能力强、醇宽大、表面活性剂用量低的优点,且环境适用范围广,原位淋洗PCE去除率高,适用于修复地下水PCE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四氯乙烯 原位增溶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用辅料“吐温80”的增溶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丛英 张明令 +3 位作者 苏柘僮 韦迎春 杨明 马鸿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吐温80的增溶适宜性研究,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吐温80增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目前市场常用7个厂家的吐温8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HPLC法测定吐温80对国家中药部颁标准中包含长链单环和并环结构的常用... 目的:通过对吐温80的增溶适宜性研究,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吐温80增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目前市场常用7个厂家的吐温8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HPLC法测定吐温80对国家中药部颁标准中包含长链单环和并环结构的常用八种中药注射液中的难溶中药成分的增溶能力,并提出增溶效力表达增溶效果的概念。结果:7个厂家的吐温80的CMC约为0.2%,介于0.1%~2.0%的注射液辅料安全用量限度内;吐温80对八种难溶中药成分具有增溶能力,但增溶效力差异较显著。结论:吐温80存在较大的表面活性,其对长链难溶中药成分增溶遵循相似相溶规律,增溶适宜性强;而吐温80对无长链的单环和并环难溶中药成分的增溶效果一般,应根据具体要求进一步考察其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80 CMC 增溶效力 增溶适宜性
下载PDF
加减身痛逐瘀汤提取液在红花籽油中的增溶研究
11
作者 刘凤霞 李文静 +2 位作者 党利利 贺莉萍 张尚智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本文以透明度和稳定性为评价标准,考察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Span80-Tween80复配表面活性剂在红花籽油中的溶解性能,通过对增溶后形成的体系中指标性成分龙胆苦苷、羌活醇、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Span80-Tween80复配表面活性剂对... 本文以透明度和稳定性为评价标准,考察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Span80-Tween80复配表面活性剂在红花籽油中的溶解性能,通过对增溶后形成的体系中指标性成分龙胆苦苷、羌活醇、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Span80-Tween80复配表面活性剂对加减身痛逐瘀汤提取液在红花籽油中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单一Span80表面活性剂和Span80-Tween80复配表面活性剂在质量比分别为9∶1、8∶2和7∶3时,能和红花籽油形成稳定透明的混合体系,复配表面活性剂对加减身痛逐瘀汤提取液的增溶能力随Span80相对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Span80-Tween80质量比为9∶1时,增溶效果最好,增溶体系中龙胆苦苷、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70.36×10^(-6)、18.34×10^(-6)和12.96×10^(-6).研究结果可为红花籽油的精深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身痛逐瘀汤 增溶 红花籽油
下载PDF
基于增溶再生剂的再生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凯 赵千昆 +1 位作者 杨阳 仇金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5期26-32,46,共8页
为探究增溶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通过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对增溶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随增溶再生剂掺量变化的规律,确定增溶再生剂的最佳掺量,并通过热重分析(TG)对增溶再生沥青的热性能进行评价。... 为探究增溶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通过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对增溶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随增溶再生剂掺量变化的规律,确定增溶再生剂的最佳掺量,并通过热重分析(TG)对增溶再生沥青的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相位角均逐渐升高,车辙因子不断降低,高温抗变形能力也随之降低;2)掺入再生剂能有效降低疲劳因子,并随再生剂掺量的增加,疲劳因子也随之减小至规范区间,沥青热分解的温度越来越低、失重率越来越高、热稳定性不断降低、热分解的温度和失重率与原样沥青相当;3)综合确定增溶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溶再生剂 再生沥青 流变性能
下载PDF
甲氧苄啶增溶技术研究
13
作者 吴家鑫 张国栋 +3 位作者 葛辛玫 赵伯杨 齐鹏 肖进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21-23,共3页
本文首先测定了甲氧苄啶在水中的溶解度,然后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溶、β环糊精包合、固体分散体等药剂学常用增溶技术对甲氧苄啶开展了溶解度提升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甲氧苄啶在水中的溶解性为0.31 mg/mL,使用表面活性剂增溶、β环糊精包... 本文首先测定了甲氧苄啶在水中的溶解度,然后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溶、β环糊精包合、固体分散体等药剂学常用增溶技术对甲氧苄啶开展了溶解度提升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甲氧苄啶在水中的溶解性为0.31 mg/mL,使用表面活性剂增溶、β环糊精包合、固体分散体三种增溶技术后,甲氧苄啶在水中的最高溶解度分别为0.37 mg/mL、7.06μg/mL和3.3 mg/mL。通过三种药物制剂技术的对比说明,固体分散体制备的最优方法为溶剂法,最优载体为聚维酮K30,最优冷冻时间为2小时,制得甲氧苄啶固体分散体溶液甲氧苄啶的浓度可以达到3.3 mg/mL,与自身溶解度0.31 mg/mL相比,浓度达到甲氧苄啶普通水溶液的10.64倍,有效提高了甲氧苄啶在水中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苄啶 溶解性 表面活性剂增溶 β环糊精包合 固体分散体
下载PDF
用增溶溶出技术处理一水硬铝石矿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廷安 王艳利 +1 位作者 王一雍 豆志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7-669,共3页
以氢氧化铝作为后加矿,采用增溶溶出技术处理一水硬铝石矿·研究了一段溶出配料摩尔分数、增溶温度、后加矿加入量、增溶时间对溶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增溶溶出的工艺条件:一段配料摩尔分数控制在1 55~1 60,增溶温度为210~220... 以氢氧化铝作为后加矿,采用增溶溶出技术处理一水硬铝石矿·研究了一段溶出配料摩尔分数、增溶温度、后加矿加入量、增溶时间对溶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增溶溶出的工艺条件:一段配料摩尔分数控制在1 55~1 60,增溶温度为210~220℃,增溶时间为15~20min,后加矿加入量为一段溶出时矿石量的10%~15%·此条件下铝土矿的溶出率达到88 8%以上,溶出液的摩尔分数降至1 4以下·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降低溶出液的摩尔分数,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矿 增溶溶出技术 氧化铝 溶出率 增溶时间
下载PDF
羊毛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庆淼 宋心远 《印染》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9,共5页
创新性地提出羊毛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的理论和工艺,对分散染料的吸收光谱及其溶解度进行测定和研究。在自制新型助剂HM的作用下,分散染料可上染羊毛。文章探讨了温度、pH值、浴比、电解质及助剂的浓度等对上染百分率、上染速率及匀染... 创新性地提出羊毛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的理论和工艺,对分散染料的吸收光谱及其溶解度进行测定和研究。在自制新型助剂HM的作用下,分散染料可上染羊毛。文章探讨了温度、pH值、浴比、电解质及助剂的浓度等对上染百分率、上染速率及匀染、透染程度的影响。本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湿牢度好、染料利用率高、色泽鲜艳及匀染性好等特点,有很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表面活性剂 羊毛增溶 增溶染色
下载PDF
微乳液对显色剂1-(2-吡啶偶氮)-2-萘酚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霞石 郭荣 张晓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860-860,共1页
关键词 微乳液 吡啶偶氮 萘酚 PAN 增溶 增溶作用
下载PDF
薄荷油的胶束增溶体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玉霞 麻建国 许时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从定性及定量两个方面对薄荷油的胶束增溶体系进行了研究 .定量方面 ,作了有关温度变化对增溶量的影响 ,并绘制了不同条件下的三元相图 ;定性方面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 。
关键词 薄荷油 胶束 增溶 增溶环境 食用香料 香精油
下载PDF
微乳液对部分难溶芳烃的增溶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保卫 朱利中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70-873,共4页
比较研究了Triton X-100(TX100)溶液和TX100-正己烷-水微乳液对1,4二氯苯(1,4-DCB)、1,2,3-三氯苯(1,2,3-TCB)、联苯(BP)和芘(Py)的增溶作用及机理,提出了微乳液中溶质分配系数(K_(em))的计算方法。TX100浓度相同时,微乳液对难溶芳烃的... 比较研究了Triton X-100(TX100)溶液和TX100-正己烷-水微乳液对1,4二氯苯(1,4-DCB)、1,2,3-三氯苯(1,2,3-TCB)、联苯(BP)和芘(Py)的增溶作用及机理,提出了微乳液中溶质分配系数(K_(em))的计算方法。TX100浓度相同时,微乳液对难溶芳烃的增溶容量显著大于胶束溶液,溶质的表观溶解度分别与微乳液中TX100和正己烷的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难溶芳烃 增溶作用 增溶机理 表观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的作用(Ⅱ)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用熙 王镇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本文以乳化剂OP对结晶紫及结晶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的作用为代表,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碱性染料显色体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用的第二种模式——拟均相萃取模式,并用浊点析相分离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性染料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磷钼杂多酸 结晶紫 乳化剂OP 增溶作用 显色体系
下载PDF
倍他环糊精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全铁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顺炜 陶小琴 毛名扬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 建立倍他环糊精 (简称 β CD)胶束增溶Fe(Ⅲ ) EDTA H2 O2 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全铁 (微量铁 )含量的方法。方法 将药物中的铁全部转化为Fe3 + 后 ,在碱性条件下 ,与过量EDTA、H2 O2 形成Fe(Ⅲ ) EDTA H2 O2三元络... 目的 建立倍他环糊精 (简称 β CD)胶束增溶Fe(Ⅲ ) EDTA H2 O2 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全铁 (微量铁 )含量的方法。方法 将药物中的铁全部转化为Fe3 + 后 ,在碱性条件下 ,与过量EDTA、H2 O2 形成Fe(Ⅲ ) EDTA H2 O2三元络合物 ,加入适量 β CD后 ,于 5 15nm处测定吸收度 ,计算含量。结果 Fe3 + 浓度在 10~ 80 μg/ 15ml(即 0 6 6 7~5 33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A =0 0 0 2 8+0 0 2 2 3C ,r=0 9996。回收率 10 0 1% ,RSD1 13%。结论 以 β CD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全铁的含量 ,操作简便直观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环糊精增溶分光光度法 β-CD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Fe(Ⅲ)-EDTA-H2O2三元络合物 全铁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