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0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牌地位定位与复仇叙事设计的匹配效应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1
作者 徐岚 刘婧 +2 位作者 徐辛夷 官翠玲 灰杨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8-535,共18页
探索品牌叙事中品牌地位定位策略如何与故事情节设计共同发挥作用,并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以复仇题材的品牌故事为情境,研究了品牌地位定位(强势者vs.弱势者)与复仇叙事情节的交互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通过一个定性研究和两个... 探索品牌叙事中品牌地位定位策略如何与故事情节设计共同发挥作用,并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以复仇题材的品牌故事为情境,研究了品牌地位定位(强势者vs.弱势者)与复仇叙事情节的交互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通过一个定性研究和两个实验研究,考察了两种复仇叙事情节设计要素,即品牌在复仇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复仇工具vs.复仇目的)和复仇焦点(为自我复仇vs.为他人复仇),与品牌地位定位策略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品牌采用强势者定位讲述品牌作为复仇工具以及为自我复仇的复仇故事时,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会更好;当品牌采用弱势者定位讲述品牌作为复仇目的以及为他人复仇的复仇故事时,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会更好;复仇满足感和复仇公平感分别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发现了采用不同地位定位策略的品牌如何设计复仇故事才能带来更积极的消费者品牌态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解释了个体对不同品牌地位定位策略和故事情节设计做出反应的心理机制,促进了品牌地位定位策略与品牌叙事研究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地位定位 叙事情节设计 复仇叙事 复仇满足感 复仇公平感
下载PDF
破碎的悲剧心态史─—由原始心态看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雁冰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复仇文学 原始心态 复仇意识 集体无意识 复仇情结 心态史 复仇主题 复仇心态 复仇原型 复仇
下载PDF
魏晋六朝“年少慕侠”与侠义建功主题─—复仇心态史与中国古代诗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复仇心态 魏晋六朝 中国古代 少年 复仇主题 魏晋南北朝文 汉魏六朝 乐府诗 复仇文学 复仇文化
下载PDF
尊严维护与伦理实现──中西方复仇文学中主体动机意志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复仇文学 伦理实现 主体动机 复仇动机 复仇主题 西方文化 意志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表现 复仇
下载PDF
近五年华语复仇主题电影的价值观更迭与伦理观探究
5
作者 陆生发 王心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回顾近五年的国内院线电影,围绕其题材选取、叙事更新与内核深化等方面的问题仍待电影从业者重提与解决。“复仇”是电影叙述经久不衰的选材主题,作为随着电影产业诞生起即存在的叙事母题,将在新一轮的电影产业复苏之中再一次更新自身... 回顾近五年的国内院线电影,围绕其题材选取、叙事更新与内核深化等方面的问题仍待电影从业者重提与解决。“复仇”是电影叙述经久不衰的选材主题,作为随着电影产业诞生起即存在的叙事母题,将在新一轮的电影产业复苏之中再一次更新自身的价值观与伦理观。从朴素正义观、法治观念深化和人文情怀思考三重价值观更迭与伦理观的表达立场进行反思,做到与时俱进,焕发出符合时代诉求的叙事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主题 电影价值观 电影伦理 叙事伦理
下载PDF
赖声川《镜花水月》:复仇叙事、生命关怀与家乡寻根
6
作者 胡明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镜花水月》是赖声川取材于家乡会昌,为会昌创作的戏剧。戏剧在复仇叙事的框架内呈现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生命故事。该剧延续了赖声川以往戏剧创作的特点及风格,比如佛禅思想的基础,对现代人的生命和心灵关怀,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和注重... 《镜花水月》是赖声川取材于家乡会昌,为会昌创作的戏剧。戏剧在复仇叙事的框架内呈现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生命故事。该剧延续了赖声川以往戏剧创作的特点及风格,比如佛禅思想的基础,对现代人的生命和心灵关怀,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和注重空间利用的剧场设计等;但是也有新的元素呈现,包括会昌人文地理空间的艺术处理与家乡寻根意识。继上海、乌镇之后,会昌成为又一个为赖声川提供重要素材和创作灵感的地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水月》 复仇叙事 生命关怀 家乡寻根
下载PDF
《史记》中的复仇故事刍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松柏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章从内容、特征、文学价值等方面对《史记》复仇故事作了较全面地分析,认为这些复仇故事,或实录或虚构,不仅真实表现了作者复仇情绪,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武帝以前复仇文化面貌,对后来的复仇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史记》 复仇故事 基本类型 基本特征 文学价值 复仇文化 复仇文学 文学影响 复仇模式
下载PDF
从《驳复仇议》看柳宗元的理性精神
8
作者 张维 《人民法治》 2024年第9期78-79,共2页
自古及今,复仇一直是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热议的话题,即便在立法完备、法治昌明的当代,民众对于复仇行为正当与否仍是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这在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男子张扣扣为母复仇一案中得到集中展现。对此,一种具有代表性... 自古及今,复仇一直是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热议的话题,即便在立法完备、法治昌明的当代,民众对于复仇行为正当与否仍是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这在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男子张扣扣为母复仇一案中得到集中展现。对此,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民众对张扣扣复仇行为正当与否产生巨大分歧的背后,抛开影响案件的个中细节因素不论,所体现的乃是两千余载深植于中国人内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与国法之间的矛盾冲突。然而,儒家伦理道德与国法在复仇问题上真如上述观点所言是非此即彼、无法协调统一的吗?对此,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驳复仇议》一文中作出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文学家 柳宗元 儒家伦理道德 陕西省汉中市 自古及今 各执己见 复仇 矛盾冲突
下载PDF
论现代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兼与传统复仇文学主题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立 贺雪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蕴涵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复仇主题对古代复仇文学主题的变革与超越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与审美意义,其复仇对象由个体指向整个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乃至传统文化的弊端,其复仇目的也从血缘纽带与忠孝节义等伦理义务转向主体深沉忧愤导... 蕴涵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复仇主题对古代复仇文学主题的变革与超越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与审美意义,其复仇对象由个体指向整个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乃至传统文化的弊端,其复仇目的也从血缘纽带与忠孝节义等伦理义务转向主体深沉忧愤导致的自觉反抗乃至革命要求的强调。而作家通过对人物复仇意识的深层透视,又使作品达到现实的具体性与历史的复杂性相结合的艺术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主题 复仇文学 现代作家 复仇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原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仇 《灭亡》
下载PDF
论司马迁的文化复仇观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桐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49-54,共6页
《史记》中的复仇有宗法复仇、士林复仇和文化复仇三种形式,前两种复仇形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司马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复仇则是司马迁从抗争悲剧命运中独创的。其动力来源于人生的困厄与耻辱,其方式是诉诸文化学术著述事业,其... 《史记》中的复仇有宗法复仇、士林复仇和文化复仇三种形式,前两种复仇形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司马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复仇则是司马迁从抗争悲剧命运中独创的。其动力来源于人生的困厄与耻辱,其方式是诉诸文化学术著述事业,其特征表现为对个人恩怨的超越,其目的是对此前耻辱实现补偿和过补偿。文化复仇揭示了文化学术事业的功能与历史地位,拓展了人的深度与广度,并给人类留下了积极的文化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宗法复仇 士林复仇 文化复仇
下载PDF
暴力复仇与社会控制——一个行为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永锋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揭示了复仇欲望的产生过程以及可能的排遣途径;概括和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三种暴力复仇的心理和表达机制:正当途径阻塞型、社会支持崩溃型以及正式制度剥权型;并指出,实现社会控制应当关注复仇欲望的排遣,对于受冤...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揭示了复仇欲望的产生过程以及可能的排遣途径;概括和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三种暴力复仇的心理和表达机制:正当途径阻塞型、社会支持崩溃型以及正式制度剥权型;并指出,实现社会控制应当关注复仇欲望的排遣,对于受冤屈者而言,除了要在精神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畅通无阻的制度性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复仇 复仇欲望 复仇表达 社会控制
下载PDF
论元杂剧的复仇精神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淑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2-555,共4页
中国古代,允许无辜被害者的家属向加害者寻仇的法律制度,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元代,仍然被写进法律文本。它是元杂剧复仇精神的源头。元杂剧体现了传统文化背景下顽强的复仇理念。在复仇遇到阻碍时。
关键词 复仇制度 复仇精神 复仇方式
下载PDF
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主题学 复仇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收获 复仇主题 中国文学 复仇文化 中西比较 文化学 跨学科
下载PDF
弱者反抗的最后一着——古代文学复仇主题中的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卫英 《文史杂志》 1999年第6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复仇主题 古代文学 女性复仇 自杀方式 复仇女性 节烈观 《夷坚志》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女性自杀 中国古代
下载PDF
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立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6-91,共6页
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王立恩恩怨怨,是人类永恒的基本情愫。拉法格曾将正义思想的起源归功于远古的血族复仇,可是他不了解近世的中国有多少儆世劝戒的传闻与文学创作,仍离不开复仇正义之光的烛照。超越历史与文... 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王立恩恩怨怨,是人类永恒的基本情愫。拉法格曾将正义思想的起源归功于远古的血族复仇,可是他不了解近世的中国有多少儆世劝戒的传闻与文学创作,仍离不开复仇正义之光的烛照。超越历史与文学界限、文体与个别作品局限来看复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 复仇心态 复仇动机 非理性 母题 审美效应 复仇意识 《史记》 文人心态
下载PDF
敦煌藏文文书IOL Tib J 731中的"血亲复仇"情节分析
16
作者 魏玉镯 陆离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IOL Tib J731号敦煌藏文文书是一份非佛教化色彩的苯教丧葬仪轨文献.为确保殡葬仪轨的有效性,在举行葬礼时需要讲述先例故事.在"rta rkyang dbye ba'i rabs la家马与野马分化的历史"的先例故事中,"血亲复仇"情... IOL Tib J731号敦煌藏文文书是一份非佛教化色彩的苯教丧葬仪轨文献.为确保殡葬仪轨的有效性,在举行葬礼时需要讲述先例故事.在"rta rkyang dbye ba'i rabs la家马与野马分化的历史"的先例故事中,"血亲复仇"情节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是"人马盟誓"的前提,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和起落."血亲复仇"虽然发生在马之间,然故事的创造者则是活生生的人,因而也是吐蕃早期历史的反映."血亲复仇"情节中并列、前后呼应等表现形式的运用,增添了仪轨故事的生动性,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殡葬仪轨作用.IOL Tib J731号仪轨文书中所出现的"血亲复仇"与丧葬仪式中马匹驮载死者去往亡地有关.此外,也可将其置于吐蕃死后世界"不死",相信杀死仇敌或可使亲人重生的背景下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 殡葬仪轨文书 血亲复仇 先例故事
下载PDF
宽纵复仇与恩赦──再论法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立 赵恩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48-52,共5页
宽纵复仇与恩赦──再论法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王立19世纪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将家族复仇当作封建残余来批判,并赞扬拿破仑·波拿巴。因为后者曾经警告复仇狂巴尔托洛海奥再不要搞家族复仇,“家族复仇的陋习,会... 宽纵复仇与恩赦──再论法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王立19世纪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将家族复仇当作封建残余来批判,并赞扬拿破仑·波拿巴。因为后者曾经警告复仇狂巴尔托洛海奥再不要搞家族复仇,“家族复仇的陋习,会长时期阻碍法律在科西嘉的统治。然而必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复仇文学 复仇主题 文学作品 复仇 中华书局 恩赦 《三刻拍案惊奇》 拿破仑·波拿巴 执法
下载PDF
论汉代的血族复仇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卫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5-42,共8页
血族复仇是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之间解决伤害纠纷的合理手段。随着国家的出现和司法机构的设立,复仇行为逐渐受到法律的约束。然而,作为上古时代的一种遗风,各个民族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仍不同程度存在复仇习俗。本文拟对前人鲜有论及的汉... 血族复仇是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之间解决伤害纠纷的合理手段。随着国家的出现和司法机构的设立,复仇行为逐渐受到法律的约束。然而,作为上古时代的一种遗风,各个民族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仍不同程度存在复仇习俗。本文拟对前人鲜有论及的汉代汉族人民中的复仇风习做初步探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 血族复仇 复仇 复仇习俗 宗族 为父报仇 汉人 汉律 同态复仇 士女
下载PDF
原始心态与先秦复仇文学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立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6-81,共6页
复仇是人类天性所转化的永恒情愫之一。历久长存的深在情结乃是原始氏族复仇积留而成。有限的史料决定了在本文题目下探讨复仇只能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主。此时建构的中国复仇文化、文学主题及相关的思维方式,给予后世以不可低估的原型辐... 复仇是人类天性所转化的永恒情愫之一。历久长存的深在情结乃是原始氏族复仇积留而成。有限的史料决定了在本文题目下探讨复仇只能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主。此时建构的中国复仇文化、文学主题及相关的思维方式,给予后世以不可低估的原型辐射作用。由于这时文学尚未脱离经史而独立,本文只能从史书、子书里找出复仇文学因子,从中发现原始心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文学 原始心态 复仇文化 伍子胥 死者 鬼魂 屈原 原始人 复仇逻辑 复仇情结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女复仇主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96,共6页
半个多世纪前,当女杰施剑翘为父复仇,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壮举传开后,一直得到人们交口称誉;而《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其光彩照人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浓郁的复仇基调。如果我们不被表面上具体、个别的成因所囿,就会惊讶地注意到,这... 半个多世纪前,当女杰施剑翘为父复仇,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壮举传开后,一直得到人们交口称誉;而《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其光彩照人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浓郁的复仇基调。如果我们不被表面上具体、个别的成因所囿,就会惊讶地注意到,这历史与文学现象的背后,暗伏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生活与作品的联系实在还有着更悠远的心理线索。正是侠女复仇的文学主题原型,辐射着千百年来华夏之邦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将历史与文学、文本传播与接受效应融合一处,构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与历时性脉络,吸引着人们为之发出不尽的赞叹与神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 赵娥亲 鬼魂 血亲复仇 侠文学 复仇 刺客列传 历史与文学 复仇的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