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3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罗综合征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麻醉处理一例
1
作者 覃兆军 邓宇杰 +1 位作者 刘春江 刘珍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0,共2页
患者,男,25岁,172 cm,69 kg,因“右侧耳前区疼痛,张口受限不适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右侧耳前区疼痛,张口活动时加剧,合并张口受限。既往史: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MRS)、慢性荨麻疹2年。对鸡蛋、小麦过敏,服... 患者,男,25岁,172 cm,69 kg,因“右侧耳前区疼痛,张口受限不适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右侧耳前区疼痛,张口活动时加剧,合并张口受限。既往史: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MRS)、慢性荨麻疹2年。对鸡蛋、小麦过敏,服用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控制满意,MRS未行治疗,未述呼吸困难,平素活动未受限,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查体:意识清楚,查体合作,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HR 75次/分,BP 125/75 mmHg,RR 15次/分,四肢及头颈部活动无异常;颌面部基本对称,最大张口度2.5 cm,张闭口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无关节绞锁,张闭口、侧方运动、前伸运动时右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咀嚼肌无压痛;右侧眉毛无法抬起,上唇明显肿胀,红润质软,按压无凹陷,舌表面裂隙明显,未见其他部位水肿或肿胀;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Ⅲ级,甲颏间距6 cm,上唇咬合试验2级。辅助检查:AST 69.7 U/L,ALT 68.3 U/L;ECG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诊断为“双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口受限 慢性荨麻疹 复位固定术 意识清楚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弹响 呼吸困难 氯雷他定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及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张绍嘉 李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以1∶1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以1∶1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口腔颌面解剖结构恢复情况、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率、容貌恢复满意度以及颌面解剖结构复原度分别为91.89%、97.30%、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97%、75.68%、78.38%,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颌面功能评分、咬合接触面积总和、咬合点最大力度总和较本组术前提高,咬合不对称指数较本组术前降低,咬合接触时间较本组术前缩短,且观察组患者颌面功能评分(17.44±0.34)分、咬合接触面积总和(321.44±58.41)mm2、咬合点最大力度总和(31.44±3.84)kg高于对照组的(15.98±0.23)分、(264.42±48.97)mm2、(27.13±2.46)kg,咬合不对称指数(20.48±2.33)%低于对照组的(24.36±4.12)%,咬合接触时间(1.45±0.21)s短于对照组的(1.89±0.46)s(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在坚固内固定术基础上增加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口腔功能、口腔颌面解剖结构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创伤性骨折 口腔功能 牵引复位固定术 坚固内固定 颌面解剖结构
下载PDF
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李顺海 李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坚... 目的:观察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恢复优良率、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张口度)水平、术后口腔功能指标(张口受限率、颞颌关节良好率、颌面结构复原良好率、咬合良好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受限率低于对照组,颞颌关节良好率、颌面结构复原良好率、咬合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可提高恢复优良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术后口腔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 坚固内固定 牵引复位固定术 恢复优良率 口腔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徐凯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分别采用坚固内固定术、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盐城市口腔医院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分别采用坚固内固定术、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盐城市口腔医院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咀嚼功能、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观察组的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患者而言,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与坚固内固定术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治疗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 坚固内固定 牵引复位固定术 咀嚼功能
下载PDF
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小龙 胡明 +2 位作者 陈攀 李明军 和王刚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168-2171,共4页
目的探讨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髁突低位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 目的探讨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髁突低位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CMI、DI、P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7.23±6.8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3.40±6.23)min,住院时间为(8.62±1.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30±1.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MI、DI、PI评分分别为(0.11±0.02)分、(0.19±0.03)分、(0.03±0.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5±0.03)分、(0.25±0.04)分、(0.05±0.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CMI、DI、PI,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低位骨折 牵引复位固定术 坚固内固定 颞下颌关节功能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网膜复位固定术对减少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胃肠道症状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李士军 解晶晶 +1 位作者 屈兵 刘家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网膜复位固定术对减少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术后相关胃肠道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拟行LSG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目的探讨网膜复位固定术对减少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术后相关胃肠道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拟行LSG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行LSG加网膜复位固定术和单纯LSG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发生率、PPI及止吐药使用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最终试验组95例,对照组93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的随访。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残胃漏与出血,大多数患者术后48 h恶心症状消失。术后1月试验组持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止吐药使用率,术后1年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长时间(>3个月)PPI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膜复位固定术可减少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症状,临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 网膜复位固定术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在对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后选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加以观察。方法 入选对象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实施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的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52例,实施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即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6例。... 在对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后选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加以观察。方法 入选对象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实施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的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52例,实施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即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6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试验组加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组间美观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美观效果和常规组相比较优;干预后,常规组生活质量与试验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差;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关于护理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固定术后实施循证护理,不仅能够提高美观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对于并发症的减少也有着积极影响,也有益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 循证护理干预 牵引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颜华杰 姚泽雄 《智慧健康》 2023年第7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应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 目的 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应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低(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RDQ评分、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变化,且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RDQ评分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更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胸腰椎骨折临床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 复位固定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善勇 杨驰 +3 位作者 蔡协艺 陈敏洁 恽白 陈琢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介绍一种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 目的:介绍一种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主要操作要点为前附着松解和关节盘的水平褥式牵引缝合。术后连续对2004年8月—2007年3月期间接受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639例(764侧)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再次进行MRI检查,并根据自定的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优为3个层面完全复位;良为2个层面完全复位;差为仅1个层面复位或完全未复位。将"优"和"良"定为有效,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764侧关节中,术后MRI显示729侧为"优",占95.42%(729/764);24侧为"良",占3.14%(24/764);11侧为"差",约1.44%(11/764)。结论: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术式,但其长期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结构紊乱 关节镜 关节盘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后错(牙合)的发生及转归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保利 杨驰 +5 位作者 蔡协艺 张善勇 陈敏洁 张晓虎 恽白 彭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错(牙合)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其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8月因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而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211例(270侧)患者,术前记录咬合关系,并对其术后当天至49...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错(牙合)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其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8月因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而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211例(270侧)患者,术前记录咬合关系,并对其术后当天至49d以上的咬合关系进行定期随访,记录各时间段的咬合关系,计算错(牙合)的发生率,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各相邻时间段的错(牙合)率进行X^2检验。结果:颞下颌关节镜术后,100%的患者会有咬合关系紊乱的表现,85.8%的患者在术后28d内恢复;经X^2检验,术后28d后错(牙合)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14.2%的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49d)仍存在错(牙合)。结论: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会导致错(牙合)的发生,多数患者于术后28d内恢复;若患者术后28d后仍存在错(牙合),应考虑采用颌间弹性牵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移位 关节镜 关节盘复位固定术 错[牙合]
下载PDF
跟骨骨折经皮复位固定术后渐进性康复与护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瑞 曲鑫 王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渐进性康复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复位固定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渐进性康复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观察渐进性康复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复位固定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渐进性康复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疼痛缓解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复位固定术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渐进性康复干预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复位固定术 足部功能 渐进性康复护理 后疼痛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善勇 杨驰 +5 位作者 蔡协艺 刘秀明 黄栋 谢千阳 万澎波 恽白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 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对接受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911例患者(1103侧关节)再次进行MRI检查,根据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MRI评价显示,1032侧关节达到良以上,有效率达93.56%(1032/1103);仅有71侧、6.44%(71/1103)的关节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临床评价的平均随访期为15.3个月(2~29个月),结果为优者32.88%(48/146),良者57.53%(84/146),差者9.59%(14/146);总有效率为90.41%(132/146)。92.47%(135/146)的患者自主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组开口度改善(14.34±5.87)mm(P<0.001)。VAS术前29.76±23.35(0~80),术后3.71±7.91(0~50)(P<0.05)。失败组开口度改善不明显(P>0.05)。VAS术前3.33±5.77,术后36.67±30.55(P<0.01)。对MRI评价与临床评价2种方法进行χ2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MJ内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其长期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结构紊乱 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大鼠隐睾睾丸复位固定术前后生精细胞凋亡与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玉清 李瑞利 郭跃先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3-459,共7页
隐睾是男性常见生殖系统畸形,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隐睾复位固定术是使隐睾患者恢复生育能力的有效途径。睾丸固定术能否完全恢复生精功能,何时行睾丸固定术对睾丸发育影响最小,生精功能恢复的指标如何判定等... 隐睾是男性常见生殖系统畸形,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隐睾复位固定术是使隐睾患者恢复生育能力的有效途径。睾丸固定术能否完全恢复生精功能,何时行睾丸固定术对睾丸发育影响最小,生精功能恢复的指标如何判定等问题,迄今尚未见相关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生精细胞 睾丸复位固定术 细胞凋亡 Bcl-2 Bax
下载PDF
睾丸复位固定术对大鼠隐睾Bcl-2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治峰 唐显庆 +3 位作者 石金凤 莫中成 李美香 谢远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隐睾复位固定术对Bcl-2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隐睾模型,右侧睾丸切断引带后还纳入阴囊作为假手术组;模型建立7天后实施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隐睾复位固定术前、术后第24天及48天分别...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隐睾复位固定术对Bcl-2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隐睾模型,右侧睾丸切断引带后还纳入阴囊作为假手术组;模型建立7天后实施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隐睾复位固定术前、术后第24天及48天分别处死大鼠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睾丸Bcl-2表达的变化,运用TUNEL法检测各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结果隐睾内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复位固定术能降低生精细胞凋亡,增强睾丸内Bcl-2表达。假手术组凋亡指数(4.86%±0.27%)与复位固定术后48天组(5.59%±0.6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低于复位固定术后24天组(14.48%±0.70%)及复位固定术前的隐睾组(29.45%±1.19%)(P<0.05);Bcl-2表达在假手术组、复位固定术后24天组及复位固定术后48天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隐睾组(P<0.05)。结论睾丸复位固定术能通过促进隐睾内Bcl-2表达来抑制生精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复位固定术 BCL-2 凋亡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隐睾复位固定术后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治峰 谢远杰 +3 位作者 唐显庆 石金凤 莫中成 李美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3-916,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隐睾复位固定术对生精细胞凋亡及雌激素受体α(ER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左侧隐睾模型,模型建立7d后实施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采用TUNEL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各组睾丸ERα表...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隐睾复位固定术对生精细胞凋亡及雌激素受体α(ER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左侧隐睾模型,模型建立7d后实施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采用TUNEL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各组睾丸ERα表达的变化。结果:隐睾内生精细胞凋亡增加,ERa表达降低;复位固定术能降低生精细胞凋亡,增强睾丸内ERα表达。复位固定术后24d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复位固定术前的隐睾组;复位固定术后48d生精上皮组织结构已基本恢复,其凋亡指数及ERα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α与隐睾内生精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隐睾复位固定术能通过恢复睾丸内ERα的表达,抑制生精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复位固定术 雌激素受体Α 凋亡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文华 曹盛生 +4 位作者 李俊宁 袁晓军 傅云根 李刚 傅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施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因患有脱位型腰椎骨折施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术而收治于我院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通过X射线... 目的探究施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因患有脱位型腰椎骨折施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术而收治于我院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通过X射线测量术前术后1周、8个月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情况及施用前后患者的等级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8个月相比月前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情况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恢复性强,稳定性高,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 脱位型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卓为 王学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引复位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种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占比50.82%、有效率占比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5%与70.4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不愈合0%、皮糜3.28%、神经受损0%及其他并发症3.28%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6.56%、13.11%、8.20%、16.39%(均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84.3±4.7)d显著低于对照组(123.1±5.2)d(P<0.05)。结论: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外科学 骨折固定 内/方法 @牵引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文庆 戈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5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一组行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行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单一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04±2.04)d、(84.74±5.06)d,均优于单一组的(13.03±2.05)d、(122.43±6.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F-36各评分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坚固内固定术与牵引复位固定术的联合疗法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固内固定 牵引复位固定术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 骨折愈合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后口腔护理154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芬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2198-2199,共2页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复位固定术 口腔护理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国钦 张妙玲 梁武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为(85.84±4.36)d,短于对照组的(120.36±4.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79,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68.85±10.36)、(69.84±10.85)、(68.64±10.39)、(69.98±9.46)分,高于对照组的(64.08±9.46)、(61.54±9.85)、(60.11±8.46)、(60.08±9.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能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 坚固内固定 牵引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