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等效”理论框架下外交语言的翻译策略——以“不折腾”的译法为例 |
杨明星
闫达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5
|
|
2
|
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
郭立秋
王红利
|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8
|
|
3
|
外交语言的语用策略分析——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
熊永红
彭小妹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2
|
|
4
|
从外交语言看语用含糊 |
魏在江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7
|
|
5
|
杂谈外交语言 |
金桂华
|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6
|
试析外交语言中语用含糊的特点 |
陈春
宋曦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 |
14
|
|
7
|
外交语言的集体意向性语言转述 |
雷卿
田会玲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8
|
探外交语言的非逻辑性艺术 |
朱小阳
吕菊梅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9
|
外交语言的特点及翻译策略探析 |
高彬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6
|
|
10
|
语用含糊在外交语言中元语用意识功能的体现 |
秦小锋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1
|
从新修辞学受众理论看外交语言的翻译 |
齐真珍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3
|
|
12
|
析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含糊——以中外记者招待会为例 |
吕奇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3
|
从顺应理论角度探析外交语言活动中的语用模糊现象 |
秦小锋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4
|
模糊限制语在外交语言中的应用探析 |
姚光金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5
|
中国外交语言的特点及翻译 |
李琴
|
《甘肃科技纵横》
|
2006 |
4
|
|
16
|
论外交语言的模糊性 |
赵军伟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7
|
马哈蒂尔的外交语言 |
李优坤
别红暄
|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概念整合理论对外交语言的阐释 |
宋改荣
谢海静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9
|
从顺应论视角看外交语言中的语用含糊 |
官科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0 |
1
|
|
20
|
外交语言语用现象研究综述 |
张娜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