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燕 周正宇 +2 位作者 彭志强 余萍萍 钟幸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4-77,82,共5页
目的探索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病程时间、化疗疗程、采集前疾病缓解状态、动员方案、采集前血常规指标,... 目的探索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病程时间、化疗疗程、采集前疾病缓解状态、动员方案、采集前血常规指标,分析相关因素对CD34+细胞采集数的影响。结果干细胞采集成功患者63例,采集失败患者17例。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缓解状态与CD34+细胞采集数无关(P>0.05)。病程时间、化疗疗程、动员方案、白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水平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重要影响因素。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的患者采集到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的患者(P<0.05),普乐沙福动员的患者CD34+细胞数量显著高于rhG-CSF动员和化疗+rhG-CSF动员的患者(P<0.05),采集成功患者的白细胞、单核细胞水平显著高于采集失败者(P<0.05)。结论病程时间和化疗疗程会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需要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应争取在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时动员,白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水平具有预测价值,必要时可采用普乐沙福动员以提高采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重建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谢妍 颜灵芝 +9 位作者 尤涛 施晓兰 颜霜 翟英颖 商京晶 严治 尤红英 王晴晴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11,共7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TPO分为rh TPO组80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PLT植入时间、血制品输注需求量、移植后+14和+100 d PLT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患者比例以及出血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M蛋白类型、初诊时PLT数、APBSCT前诱导治疗中位疗程数、回输的CD34^(+)细胞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h TPO组患者PLT植入中位时间为10(6-14)d,较对照组11(8-23)d显著缩短(P<0.001)。rh TPO组患者在APBSCT期间的中位PLT输注需求量为15(0-50)U,较对照组20(0-80)U更少(P=0.001)。移植后+14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3%和52.2%,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8%和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100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6.3%和89.6%(P>0.05),但rh TPO组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 55.2%,P=0.012)。两组患者在PLT水平低下期间不同部位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无差异,且rh TPO组治疗耐受性良好,肝肾功能异常和感染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结论:MM患者在一线行APBSCT时,皮下注射rh TPO药物可以缩短PLT植入时间,减少血制品的需求量,耐受性良好,且在移植后有更多患者达到了PLT高水平的恢复,这对保证APBSCT和MM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重建
下载PDF
同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与Ⅱ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3
作者 史月 冯术青 +5 位作者 姚晶晶 姚艳红 刘志彬 张丽蕊 高峰 李晓宇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通过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同期进行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型(SAAⅠ)与Ⅱ型(SAAⅡ)亲缘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为SAA患者合理选择移植治疗时机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1... 目的通过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同期进行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型(SAAⅠ)与Ⅱ型(SAAⅡ)亲缘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为SAA患者合理选择移植治疗时机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进行allo-PBSCT的SAAⅠ和SAA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AAⅠ14例,SAAⅡ2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同胞全相合10例(MSD组),亲缘间单倍体相合32例(HID组)。全组患者所采用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均为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均采用常规环孢素A(CsA)+短程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CsA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0~300μg/L。对患者移植后总生存(OS)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至2023年2月,中位随访期64(7~143)个月,全组死亡7例均为SAAⅡ患者(MSD组1例,HID组6例),全组预计3年OS率83.3%(SAAⅠ:100.0%、SAAⅡ: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HID组OS率81.3%,MSD组OS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全组预计3年EFS率45.2%(SAAⅠ:64.3%、SAAⅡ: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HID组EFS率43.8%,MSD组EFS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1)。结论对有移植适应证的SAA患者,早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1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报告
4
作者 王静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108-110,共3页
总结1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其临床治疗经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移植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 总结1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其临床治疗经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移植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理以及预处理,移植过程中的针对性护理,移植后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延续护理。该患者成功获得造血重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改善。在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实施专业且细致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移植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整体护理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小剂量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临床研究
5
作者 彭文 唐娜娜 +6 位作者 王倩 肖青 唐晓琼 张红宾 王利 刘林 罗小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4,269,共7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以小剂量骨髓(中位体积200 mL)联合PBSC移植治疗的1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以小剂量骨髓(中位体积200 mL)联合PBSC移植治疗的1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1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27(13~52)岁,男11例,女7例;SAA-Ⅰ型15例,SAA-Ⅱ型3例;单倍体相合供者15例,同胞全相合供者3例;预处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人胸腺球蛋白方案2例,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移植后环磷酰胺方案8例,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人胸腺球蛋白+移植后环磷酰胺方案8例;采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短疗程甲氨蝶呤联合吗替麦考酚酯预防GVHD。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仅1例患者出现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10例(55.6%)出现总计19例次移植后感染,其中10例次为巨细胞病毒(CMV)或EB病毒(EBV)血症,6例次细菌感染;急性GVHD发生率为16.7%,其中Ⅰ度1例,Ⅱ度2例;慢性GVHD发生率为16.7%,均为轻度;中位随访26(2~64)个月,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为72.2%(95%CI:51.4~93.0)。5例患者死亡,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采用小剂量骨髓联合PBSC是SAA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有效且可行的移植物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骨髓 外周造血干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与同胞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及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苗文艳 蔺思颖 +2 位作者 徐建丽 王洪波 江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988-993,共6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与同胞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及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我中心行清髓预处理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高危...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与同胞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及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我中心行清髓预处理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高危及难治/复发AML的疗效,并与同期行同胞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其中Haplo-HSCT组62例,MSD-HSCT组36例,两组患者中位年龄、预处理方案、MNC及CD34+细胞输注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aplo-HSCT组与MSD-HSCT组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相关感染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aplo-HSCT组的3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MSD-HSCT组(16.2%vs.41.1%,P=0.036);Haplo-HSCT组、MSD-HSCT组3年DFS分别为66.98%和4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Haplo-HSCT组、MSD-HSCT组OS分别为73.37%和51.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采用Haplo-HSCT治疗高危及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MSD-HSCT相似,并且Haplo-HSCT可能有更好的GV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危 难治性 复发性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比较
7
作者 刘宁宁 聂盼盼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或者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采取PABMT... 目的比较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或者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采取PABMT治疗)、观察组(采取APBSCT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造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移植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1×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类移植并发症出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BSCT、PABMT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相当,但后者采集方便,能迅速恢复造血,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 缓解率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护理干预
8
作者 郑小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94-96,共3页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80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血液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相关...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80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血液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相关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不良情绪的相关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患者实施血液科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血液病 血液科 护理干预效果
下载PDF
减低剂量预处理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免疫重建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张友弟 庞楠楠 +4 位作者 徐建丽 王洪波 陈刚 韩春霞 江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69-874,共6页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制定的减低剂量预处理高剂量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RIC-haplo-HDPSCT)后早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以行RIC-haplo-HDPSCT移植术的54例患者和20例健康...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制定的减低剂量预处理高剂量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RIC-haplo-HDPSCT)后早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以行RIC-haplo-HDPSCT移植术的54例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患者移植术前、移植术后30 d、60 d、90 d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CD56细胞的百分比,ELISA法检测移植后30 d、60 d、90 d患者免疫细胞(IgG、IgA、IgM)的百分比,观察RIC-haplo-HDPSCT术后上述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比较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与未发生aGVHD患者各免疫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此移植模式下,CD3^(+)T细胞在术后先下降后升高,至移植术后60 d可达对照组水平,60 d后缓慢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CD4^(+)T细胞在移植术后30 d显著下降,随后逐渐恢复,但在术后90 d内均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在移植术后先降低后显著上升,在移植术后60 d上升至高于对照组水平,之后缓慢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CD19^(+)B细胞在移植术后缓慢上升,但移植术后早期仍明显低于对照组。CD56^(+)NK细胞移植术后3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30 d后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IgG在移植术后30 d升高,然后逐步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A及IgM移植术后早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发生aGVHD患者的CD8^(+)T细胞数量在移植术后30 d时明显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CD56^(+)NK细胞数量在移植术后30 d明显低于未发生aGVHD患者。结论本中心制定的RIC-haplo-HDPSCT移植模式术后NK细胞恢复最快,其次为CD8^(+)T细胞及CD3^(+)T细胞;各体液免疫细胞在移植术后呈下降趋势,但降低并不明显,CD8^(+)T细胞数量增多及CD56^(+)NK细胞的减少可能与aGVHD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低剂量预处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移植 免疫重建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CIK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鼎铭 李丽 +7 位作者 谢新生 孙玲 孙慧 姜中兴 张毅 曹伟杰 边志磊 周雪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9期8551-8556,共6页
背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作为一种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成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新的手段,目前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自体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报道尚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自... 背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作为一种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成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新的手段,目前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自体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报道尚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45例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其中19例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另26例未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与结论:①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未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21.05%,38.46%,P<0.05);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均高于未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19例接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除4例出现寒战、发热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序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可降低原发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M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无病生存率 总生存率 白血病复发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存邦 潘耀柱 +6 位作者 葸瑞 徐淑芬 张茜 陈燕 周进茂 吴涛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8-1753,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auto-PBHSCT后给予过继免疫治疗的110例ML患者为过继免疫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auto-PBHSCT后给予过继免疫治疗的110例ML患者为过继免疫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auto-PBHSCT后未予以过继免疫治疗的74例ML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间的疗效。治疗组110例ML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HL)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8例。对照组74例ML患者中HL 22例,NHL 52例。所有患者序贯化疗6个疗程后进行auto-PBHSCT。造血恢复后过继免疫治疗组每月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100万U/日×10 d为1疗程的过继免疫治疗,共6个疗程。对照组未给予过继免疫治疗。随访时间以5年为限。结果: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在移植后3月、2月时因肝功衰竭和脑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疗效比较显示,过继免疫治疗组1、3、5年的无病生存率(DFS)为97.3%、93.6%、87.3%,对照组为91.9%、73.0%、64.9%。3、5年的DFS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过继免疫治疗组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1、3、5年的DFS为100%、100%、91.7%和96.5%、91.9%、86.0%,而对照组为100%、93.3%、86.7%和89.8%、67.8%、59.3%。两组间Ⅲ/Ⅳ期患者3、5年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1)。HL患者疗效比较显示,两组中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100%、93.8%、84.4%和100%、72.7%、59.1%,3、5年的DFS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Ⅰ/Ⅱ期HL患者1、3、5年的DFS为100%、100%、88.9%和100%、100%、80.0%,Ⅲ/Ⅳ期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100%、91.3%、82.6%和94.1%%、64.7%、52.9%,Ⅲ/Ⅳ期HL患者3、5年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5)。NHL患者疗效比较显示,两组中N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96.2%、93.6%、88.5%和90.4%、73.1%、65.4%,3、5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Ⅰ/Ⅱ期N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100%、100%、93.3%和100%、90.0%、90.0%,Ⅲ/Ⅳ期N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95.2%、92.1%、87.3%和88.1%、69.0%、59.5%,Ⅲ/Ⅳ期NHL患者3、5年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疗效令人满意,尤其Ⅲ、Ⅳ期患者获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CsA,MTX,MMF联合ATG预防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晓红 高春记 +5 位作者 达万明 于力 吴晓雄 李红华 马健 曹永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58-46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法、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复发的影响。对我院HLA高分辨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URD-PBSCT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主要比较了不同GVHD防治方法下...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法、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复发的影响。对我院HLA高分辨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URD-PBSCT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主要比较了不同GVHD防治方法下的GVHD发生率、疾病的复发率及患者的生存率。GVHD防治方法:环孢素A(CsA)+短疗程甲氨喋呤(MTX)+霉酚酸酯(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URD-ATG组),其中13例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URD-ATG+CD25组)。结果显示,移植后所有患者100%植入,造血重建顺利。URD-ATG+CD25组、URD-ATG组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23.07%、45%%,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47.4%,后者均显著高于前者(p<0.05);疾病的复发率分别为53.84%、1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根据移植前患者疾病状态(稳定、进展)分层分析显示,进展期疾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而URD-ATG+CD25组进展期疾病的复发率高达100%。URD-ATG+CD25组和URD-ATG组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3.8%、75%;5年OS分别为38.5%、65%,URD-ATG组高于URD-ATG+CD25组(p<0.05);同时移植前疾病进展期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结论:在HLA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的URD-PBSCT中采用CsA+MTX+MMF+ATG的GVHD防治措施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进展期患者可考虑进一步减少ATG用量以减少复发,提高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 MTX MMF ATG 非亲缘供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10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承伟 方明 +4 位作者 高开波 叶金华 张金枝 黄肖群 蔡谋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7186-7188,共3页
2004/2006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单侧受累帕金森病患者,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4.2±8.2)岁,平均病程(10.2±2.6)年,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组制订的诊断标准。按患者意愿,10例患者分为... 2004/2006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单侧受累帕金森病患者,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4.2±8.2)岁,平均病程(10.2±2.6)年,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组制订的诊断标准。按患者意愿,10例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对照组,5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复方左旋多巴制剂进行药物治疗,细胞移植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个核细胞数为(5~8)×108/kg,CD34+细胞数为(4~8)×106/kg。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1个月细胞移植组无明显不良反应,3例部分缓解,在UPDRS评分运动部分、运动迟缓、僵直、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2例未缓解;对照组2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两组间除僵直指标无差异外,余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对部分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倪秀石 欧阳建 +5 位作者 黄嵘 王翀 管得宁 王中原 徐宏华 陈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接受APBSCT治疗,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Y/GCSF)方案,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全身放疗(CY/TBl...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接受APBSCT治疗,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Y/GCSF)方案,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全身放疗(CY/TBl)或卡氮芥、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和马法兰(BEAM)方案。采用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移植、随访期间的毒副作用。结果中位数随访时间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80%,无事件生存率为50%。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感染、脱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短暂性神经症状加重,2例患者于移植后4.5个月和15个月分别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和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黄疸。结论APBSCT治疗可明显阻止PMS患者的病情进展,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型多发性硬化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临床研究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动员 疗效及安全性 无复发生存率 严重肺部感染 CT治疗 APBS 环磷酰胺 转氨酶升高 进行性黄疸 全身放疗 足叶乙甙 阿糖胞苷 疗效评估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宝安 熊辉霞 +6 位作者 丁家华 苏恩本 赵刚 王骏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13-31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列血样,用STR-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方法计算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28例患者中1例移植失败,22例形成完全供者造血嵌合体(CC),5例形成混合造血嵌合体(MC);移植后7天时供者细胞即占优势(74.71%),较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明显提前;CC组的aGVHD发生率高于MC组(P<0.05),两组cGVH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MC患者发生早期移植排斥;CC组和MC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在CC状态下复发。3例MC患者经早期临床干预治疗获得CC和完全缓解。结论:造血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对判断早期植入,预测移植物排斥、复发和GVHD,以及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STR-PCR 造血嵌合体
下载PDF
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波 王志国 +7 位作者 张颢 肖亮 范艳玲 夏国强 邱林 展昭民 张伯龙 马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5123-5126,共4页
背景: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 背景: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预处理方案为BU+CY方案或CY+TBI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结果:最短随访2个月,最长随访80个月。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1的时间为10~18d,血小板≥20×109L-1的时间为10~37d。主要并发症:感染败血症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1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至随访结束,17例无病生存,8例死亡。提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相合同胞 急性白血病 并发症 细胞移植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恶性淋巴瘤9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丽霞 刘林 +7 位作者 陈建斌 肖青 唐晓琼 张红宾 王建渝 陈礼平 王欣 王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206-1208,121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理资料,常规化疗后均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统计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移植前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理资料,常规化疗后均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统计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移植前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预后情况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回顾性的分析总体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94例顺利完成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重建时间为7~19d,平均9d;血小板重建时间10~37d,平均16d;随访时间0~74个月,平均26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86.4%,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0.3%。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大于2分、移植前未能达到完全缓解(CR)、乳酸脱氢酶(LDH)高于正常水平、骨髓浸润等为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状态及LDH水平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剂量化学治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危难治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前能否达到CR、LDH水平为移植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预后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疗效及移植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晓宁 张莹 +3 位作者 刘欣慰 任娟 赵晶 贺鹏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6-702,共7页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预测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风险的Logistics模型。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预测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风险的Logistics模型。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145例及其供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移植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年龄、诊断、起病时白细胞数、危险度分层、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诊断到移植的时间、HCT-CI、供受者性别关系、HLA配型相合程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供者年龄、输注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数、造血重建时间、有无急慢性GVHD、CMV及EBV感染、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依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建立预测成人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风险的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1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8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64例,18例合并有EBV感染,其中2例合并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85例合并CMV血症,26例合并出血性膀胱炎症,65例并发急性GVHD,51例并发慢性GVHD,共计45例复发。移植后1、3年OS率分别为86.4%和61.8%,移植后1、3年PFS率分别为67.5%和62.4%。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OS及PFS存在统计学差异。未复发患者与复发患者OS及PFS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危险度分层、诊断到移植的时间、HCT-CI指数、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GVHD预防方案中是否含有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移植后急慢性GVHD与移植后复发相关,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残留病灶与复发呈正相关,移植后慢性GVHD与复发呈负相关。结论:成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为31.0%,AML患者移植后长期生存率优于ALL患者,移植后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率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阳性是移植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移植后合并慢性GVHD的患者复发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汉新 钱思轩 +18 位作者 洪鸣 张亚平 陆化 张闰 张晓艳 陈丽娟 卢瑞南 张苏江 刘澎 葛峥 范磊 王莉 许戟 田甜 朱雨 仇红霞 徐卫 盛瑞兰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30-1333,共4页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 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 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 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 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 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例,其中2例患者因CMV所致间质性肺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难治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对于移植后复发患者应尽早进行DLI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下载PDF
DC-CIK细胞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智超 李菁媛 +6 位作者 姚军霞 黎韦明 仲照东 游泳 黄士昂 邹萍 宋善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596-598,共3页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探讨该方法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DC-CIK细...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探讨该方法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DC-CIK细胞分两次回输给患者。随后给予白细胞介素-2皮下注射,100万U/天,连续10天。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①安全性:4例患者9例次治疗均能顺利进行。DC-CIK细胞回输过程中有3例次出现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能迅速缓解。治疗过程中未见其它不适反应,心电图、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②疗效观察:1例患者在治疗前存在染色体异常(46,xy,inv(16)),一个疗程后染色体检查正常。4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处于持续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状态。随访至今,4例患者已分别无病生存2年半、2年、2年、1年。结论DC-CIK细胞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短期具有一定疗效。是否能有效降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复发尚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值得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性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